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0-08-12 14:36:27

第1讲 西方启发式教育法的先驱---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问答法

定义: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是指在与学生的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答案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四个步骤

1.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

2.助产术:即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3.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

4.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思考题:

1.试对苏格拉底问答法进行评述。(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为后世的启发式教育所吸收)

答:首先回答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定义。苏格拉底问答法能够适时地提出话题,使对话者不会感到突然,非常自然,易于接受,每次谈话的对象和谈话的内容都有明确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在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苏格拉底非常注重内容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逐步接触到问题核心并得到最后的答案。现代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老师会用问答法,可是大多数老师所提的问题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的考查,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分析、综合及深层次的思考,或者有的老师仅仅鼓励那些按照自己设想的答案问答问题的学生,承认唯一的、固有的答案,对于开放性、多样性的回答,则表现出漠视或是反感。尤其像我这样的文科生,在课堂上,如果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老师多会跳过,或是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理会,所以我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

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设计的问题多是来自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上,教师仍然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那么,作为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该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1.化解教师的权威。化解教师权威, 其实就是要突破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观念束缚, 让学生明白, 教师是人不是“神”,不是教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都是不可置疑的。另外, 教师中也存在领队权威现象, 追随传统思想, 拒绝改革。因此, 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消除教师的权威,作为教师,也要消除权威迷信,敢于对自己,对权威发问。

2. 破除学生迷信教材的观念。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教材的内容也有可能存在漏洞,或有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 值得学生和老师共同去探讨。教学中提供的只是供大家学习参考的答案, 它或许还不够完善, 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整。对于在教材中发现的问题, 要有勇气提出来, 并向老师、同学发问。

3.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具有民主教学的意识, 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发问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的整体环境, 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使教学成为真正的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 对于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有创意的观点要表示赞赏和肯定。再次,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另外, 促使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而不是只有教师单方面的对激起学生的思考, 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提问。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其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 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学习, 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 这样会促使学生经常性的思考。同时, 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 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加强学生理智、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之后, 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 学会用理智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同时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知识的学习, 对众多繁杂的知识要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6.开拓学习渠道, 丰富学习视野。由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而学科教材又具有局限性, 所以, 仅仅依靠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 这时, 学生就要通过多种渠道, 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 拓宽眼界, 开拓视野。通过对多种材料的分析, 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

总之,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有他的独特性的,是以他广泛的教育对象和其对教育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为基础,通过以问答法贯穿其教育实践始终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并且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启发诱导,更要注重因材施教,而且要明确问答法应用的两个重要前提,这样才能使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广泛的教育对象对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的落实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从苏格拉底和孔子两位对道德不同看法,可以发现他们对两国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们均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段,都希望通过道德教育来改变社会现状,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各自对道德的不同理解,使得孔子与苏格拉底形成了对道德教育不同的思考与阐述。

①首先,对于“美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孔子与苏格拉底都认为“美德可教”,但两者又有其各自不同的讨论基础。孔子认为,“人性”是“美德可教”的讨论基础,“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美德可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每个人生来俱有的品质、品性是相似、相近的,是后天接受的教育使人性产生了差异。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美德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两段论述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阐述了孔子对于如何择师以及何以为师的看法。此外,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等教学方法则是孔子实践“美德可教”思想的方法总结。

苏格拉底则认为,“美德的本性是知识”是“美德可教”的讨论基础。苏格拉底把美德归结

为知识、智慧,因而,美德是可教的。但他从不承认自己是教授美德的教师。因为,人类普遍对美德这种“最高的智慧”的知识一无所知,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专门教授美德的教师。

②其次,在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精髓。他所倡导的“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爱人,即要爱别人,对社会成员要有博爱精神,即“泛爱众,而亲仁”。另一层含义则为克己修身,自觉遵循道德准则。“泛爱众,而亲仁”这一理念使孔子的“仁”的德育价值取向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内涵。虽然孔子也肯定了知、智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但在知识与情感的价值取向上,孔子更倾向于情感而非知识。而以知识为基础的“善”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主题。苏格拉底的“善”在其道德哲学中的地位如同自然哲学中的“本原”一样,是对一切事物本质的根本把握。苏格拉底以智慧作为美德的来源和基础,将人的道德直接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上,认为理性知识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人们只有运用关于美德的正确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在实践中形成善的美德。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强调理性知识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情感在人们道德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则持否定的态度。

③对于道德教育的目标,孔子是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

为其道德教育目标。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他希望通过教育来弘扬仁德的思想,并培养出具有仁德思想和政治才干的人以治国安邦,实现政治上的“仁”治。他认为,“学也,禄在其中矣”( 《论语·卫灵公》) 。他的弟子子夏将他的这种思想概括为: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与孔子的道德教育目标相似,苏格拉底也以培养能够从政的人才为道德教育目标。但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认为,他培养出更多的政治人才的社会效用要远远大于他自己从政的社会效用。为了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他宁愿从事教育培养从政人才,而不愿自己从政。罗素曾说: “色诺芬叙述过苏格拉底是怎样不断地在研究使有才能的人能够当权的问题。”而苏格拉底自己也“经常劝勉那些热望担任公职的人学习所要求于他们的业务”。

④从道德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孔子主要的德育方法。在言传身教这一方法中,孔子重视“行”而胜于“言”。他认为一位美德老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他还特别强调言行一致,认为“德”不能离开“行”而存在,必须通过“行”而得以体现。这一理念延伸到道德教育方面,就是不仅强调教授道德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整个德育的过程就是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的过程。

“产婆术”,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则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往往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知识,而是通过提问、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苏格拉底不会直接指出回答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自相矛盾,从而诱导他的学生发现真理。

虽然两者的论证思路各不相同,但在“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却一致认为“美德可教”,并由此延伸出了各自不同的德育价值取向“仁”和“善”,进而将道德教育拓展到道德实践的领域,注重知行合一,总结出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德育方法。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非常久远,但他们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代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①由于不同的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而使孔子与苏格拉底在知识与情感之间有着不同的选择。孔子的“仁”重情轻知,而苏格拉底的“善”则重知轻情。二者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歧引发了以后中西方道德教育传统的差异。孔子的“仁”的思想经过儒家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重人伦、重道德修养的道德教育传统,使中国文化充满了人文精神而缺乏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论证。而苏格拉底以“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思想则为西方教育重知识、重理性和逻辑论证的传统奠定了基础,使西方文化中充满了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无疑对西方文明的发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注重人伦和个人的道德修养; 又要吸纳西方的“善”,注重知识、理性和逻辑论证,“情”“理”并重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和德行的圆满。在道德教育实践中,除给予青少年以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其传统美德外,理性思维和逻辑论证能力的培养亦不可或缺,因为这一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青少年的人格、道德修养更趋完善,其更是国家创新、民族进步的动力。我国重“情”重“人治”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的创造力。因此,应借鉴西方国家重“理”重“法治”的精神实质,弥补“人治”的不足,为青少年人格完善和道德水准的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孔子与苏格拉底均注重“知行合一”,这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共同落脚

点。他们均认为道德必须借助于行为得以体现,任何关于美德的思想和语言,没有行为上的实践,都不能称其为美德。因此,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行为重于理论是一个重要原则,教育者不仅要注重道德理论的积累,更要将道德理论落实在行动上,因为言传不如身教,细微的行为对被教育者的影响远远胜过宏篇巨幅的说教。被教育者则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注重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在日常行为中、在细微处体现美德。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还主要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虽然也设置了一些实践环节,但这些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对于被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养成并无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我国应借鉴学习西方国家青少年社区服务、义工等形式,加强青少年道德实践,促进青少年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结合,真正实

现道德的“知行合一”。

③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道德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问答、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思辨问题。而且,孔子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对性格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教育。尽管目前我国教育界也非常强调因材施教与启发教学,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体制存在多种弊端,因材施教与启发教学的实践范围还非常有限,应试教育仍占主流,教育的方式方法与西方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国内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国际水准存在一定距离,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应反思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实践因材施教与启发教学,培养被教育者仁爱、独立、勇敢、思辨、创新的品质,使被教育者真正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而这正是孔子与苏格拉底不谋而合的道德教育目标之所在。

3.谈谈你对“知识即美德”的看法。(①论点提出的背景②他的基本观点是什么③对后世的影响④自己的看法)

答:①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动乱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同时,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善才是理性的、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他主张建立一种在追求至善的基础上,普遍有效的伦理规范,让人们过一种有序的生活,让城邦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所以,他要求全体公民进行道德生活的改造,呼吁雅典同胞进行自我反省,寻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在苏格拉底看来,以往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雅典危机的思想根源。因而他强调普遍的知识与价值,贬低感觉,要求以理性去探讨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确定普遍的绝对的善。因此,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②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知识即美德”这个命题饱含着丰富的原创精神,隐藏着巨大的张力,因而给后人的研究留下了许多富余的空间。苏格拉底这种将知识与美德结合起来的思想意义非凡,他是希腊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认为应当把“求善”和“求真”结合起来,把实践和知识,生活和真理,行与知统一起来的尝试,为哲学和道德发展的这个新方向奠定了根基,开辟了前进的方向。它开启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对西方两千多年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西方社会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思想的发展轨迹。今天我们解读苏格拉底的这个观点,同样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使我们能正确认识美德和知识的关系,科学的分析二者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使每一种美德均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基础。只有这样将德与智结合起来,才能使德成为真正的、稳固的德,智成为有益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智,最终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2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自然适应性原则

夸氏自然适应性的定义

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法则(秩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教育活动也应当遵循自然界的普遍法则,才合理有效。

论证方式:自然法则—自然界的实际例子—现实教育中违背自然法则的错误做法—自然法则在教育中的运用

思考题与讨论题

1.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夸美纽斯堪称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这句评语?

他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 才出现了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独立于科学之林的教育学, 后人把他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他的教育理论体系总结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经验, 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 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革新措施, 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学体系,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其次见书上六点

或许在整个教育史上, 我们再也找不到任一个能够像夸美纽斯那样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家了他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文艺复兴的狂飙席卷了整个欧洲, 然而教育界依然是春风不度, 中世纪的幽灵还徘徊不散, 旧教育的陈污积垢令人感到窒息管理混乱无序内容保守陈旧方法简单粗暴知行严重脱节是这种教育最主要的特征, 积弊之深, 即使16 世纪宗教改革也难以触动夸美纽斯对中世纪教育的撼动是从改革教材开始的1631 , 夸美纽斯出版了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入门》。这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拉丁文教科书模式, 强调阅读与理解, 摒弃了繁琐无味的语法讲述, 内容丰富, 堪称一部小小的百科全书, 并迅速被西欧大部分国家采用然而, 真正奠定了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崇高地位的着作, 是他于1638 年正式完成的大教学论》。这是一部系统的教育学, 包括了教育的目的任务原理作用内容方法以及各类分

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的基本内容, 是夸美纽斯改革旧教育的全面方案, 也是夸美纽斯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这其中对后世教育影响最大的, 当属班级授课制此前学校里是分布式教学, 没有统一的教学时间与组织形式, 组织松散, 教学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 夸美纽斯提出, 学校教育应该实行学年制, 即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开学放假,每年招生一次, 秋季开始新的学业, 学生不得逃学或中途辍学; 学校的工作必须有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 学生则组成若干个班级, 由一个教师面向整个班级授课在大教学论一书里, 夸美纽斯还提出了泛智论的思想, 呼吁学习者学习广博的知识, 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认为学校教育的丰富内容应包含科学技艺语言道德宗教等五大领域里的知识内容

大教学论的主导思想是和谐, 即希望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能够从多方面得到发展, 成为一个和谐的人; 主张废除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 建议用说服赞扬和奖励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主张废除咬文嚼字的教学方法, 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学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呼吁:要使教学变得容易彻底和迅速

夸美纽斯通过这本着作, 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学的社会地位, 难怪有人说, 如果把关于教育学的所有着作都丢掉了, 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后人便可以它为基础重新建立教育学体系夸美纽斯因此被誉为近代教育之父”。在夸美纽斯身上,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教育家的博学与多思, 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建设,

更有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所应拥有的一种人文情怀这位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虽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流浪于国外, 却始终不忘自己的国家; 虽然同时是兄弟会的大主教, 但一直心系教育, 孜孜不倦不仅如此, 他还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普及教育的教育家, 他主张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史上的哥白尼, 他改变了此后几百年的教育形态, 而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关怀, 也成了教育史上永远的遗产

2.试评论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

1、便易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彻底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彻底性原则旨在"使每个人的心理不仅能够明白他所学过的东西,而且更多都可以;因为他容易回忆一切从教师或从书本所学过的,同时,他又能对于他知识所涉及到的客观事实作出健全的判断。"为此,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旨在消除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和延误,直接奔向预定的目标。为此,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3.评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理。

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是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要求出发, 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旧学校的种种弊病, 认为它只以无用的死的文字材料填塞学生的头脑, 而不重视认识实际事物; 只靠死记硬背让学生记住许多没有价值的结论, 而不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学习有益的知识, 这就造成了学习时间与儿童精力的极大浪费, 而且方法不当, 纪律严酷, “以至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 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这样的学校是违背自然的。改革这种学校教育, 必须在各个方面遵循自然,

这就是贯穿在夸美纽斯全部教育思想特别是“大教学论”中的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建立在对欧洲中世纪旧式学校的批评基础之上的。欧洲中世纪, 封建专制政权和教权相互勾结, 宗教神学思想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学校里充斥着死记硬背和棍棒纪律, 教育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 “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 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 , 教育成了摧残儿童生命、压抑儿童天性的栓桔。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他从承认和推崇自然的

秩序和法则出发, 一方面机智地把人类的欲望、兴趣、需要和追求快乐作为生命天性的自然存在与上帝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 夸美纽斯又从跟随、借鉴和适应自然的法则、秩序和要求出发, 强调儿童的感官感觉的最直接自然存在和表现在儿童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1)“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 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障碍的” 。夸美纽斯所指的自然我们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纯自然” 。他说:“我们说的自然, 不是指亚当作恶以后全人类

所过的堕落生活, 它指的是我们的最初和原始状况, 我们应当回复这种状况, 如同回到一个起点一样。” 二是规律。他说:“自然应理解为一切借助于事物内部的力量自发产生和形成的东西”。夸美纽斯认为, 整个世界的斗转星移、四季交替、万物生存都是有某种“普遍”法则所支配的, 这个法则是什么呢? 夸美纽斯说:“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结构以至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 , 这里的“秩序”即规律。他认为秩序是事物的和谐排列, 人就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组合。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这样人与自然便有了统一性, 自然的法则也就适合人类了。

(2)“教育适应自然”意味着“一个人在自然的领导下能够钻研万物的知识。”夸美纽斯深信教育的力量, 他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 , 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 人心如白板和蜡, “板上什么都没写, 但是什么都可以写上” 、“蜡能变成各种形状, 人脑也是一样, 它能接受万物的影象” 。他说:“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屏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 。“任何人的心性愈是迟钝屏弱, 他便愈加需要帮助” , “假如教员肯充分卖力气, 人是可以被琢磨好的” 。他在对人的自然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人是造物主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 “人是理性的动物, 一切造物的主宰, 和造物的形象和爱物” 。因此一个人必须“熟悉万物, 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 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 。他 认为“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的存在于人的身上, “ 智慧在人的身上生了永恒的根基” , 人是“宇宙的缩型” , 人有感知万物的才能, 人生来就有求知的欲望, 因此只要遵循自然的法则, “一个人在自然的领导下

能够钻研万物的知识” 。

(3)“教育适应自然”意味着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他在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时, 特别反对强迫学生, 因为一切生存的事物能凭借自然的本能, 如果加以阻碍就会招致痛苦与死亡。认为“强迫孩子学习的

人, 就是大大的害了他们” 。同时他还认为儿童是一个自然实体, 教育不仅要遵循自然的法则, 而且也必须以儿童的本身的自然为基础, 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 这种“自然” 就是儿童的天性。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性格、兴趣、需要和主动性, 他根据性格把儿童分为六类, 每一类儿童都具有其特殊的心理条件、学习品质以及学习的能力。对于每一类儿童, 夸美纽斯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育适应自然”意味着教育要向自然学习, 向实际事物学习。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感觉论基础之上的。感觉论是人文主义者批判经院主义和宗教神学远离现实世界的虚假意念和空洞说教的有力武器。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把学生禁锢在狭隘的书本文字世界里, 远离了儿童的现世生活。因此, 夸美纽斯反对单纯的书本教学, 反对脱离儿童现世生活的书本知识, 认为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社会的知识最重要, 强调学生感官的作用, 主张向自然学习, 向实际事物学习。他反对书本和权威, 主张学生向事实学习, 通过实践学习。他认为“任何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去教, 而应该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 得到实际指正” , 因

为“事物是主要的, 文字只是偶然的, 事物是本体, 文字只是衣着而已,事物事核, 文字是壳, 是皮” “他们必须学会了解并且考察事物的本身,从事物本身, 不是从其它来源去获得知识” 。

(5)“教育适应自然”意味着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世生活。夸美纽斯引证自然, 从承认和推崇自然的秩序和法则出发, 把人同上帝对等起来, 对旧式学校摧残儿童心灵, 压抑儿童天性、否定儿童现世生活的死记硬背、棍棒教育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和否定。其目的就是倡导“ 自由、平等、博爱” , 强调回归人性, 注重现世生活, 要把人的生活从既定的宗教信仰中解放出来, 使人能够自己去生活、感觉、欲求、思考和创造。

2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现实意义

我们会发现夸美纽斯笔下摧残儿童心灵, 压抑儿童天性远离儿童现世生活的教育流弊依然存在, 令今天的我们何其汗颜, 何其痛心。

(1)教育要尊重儿童, 尊重生命, 突出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有人曾批评我们的教育中“没有儿童” , 我们的教育是无“人” 的教育, 虽然有些片面, 但也不无道理。我们不难发现“重结果不重过程”、“重传递不重发展” 、“重教师的教不重学生学” 、“重统一不重个性” , “重权威不重创造” , “学生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探索” 等教育弊端随处可见。因此, 我们的教育必须尊重儿童、关注生命, 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首先, 要尊重儿童生命的独特性。一个儿童就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有其独特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教育要尊重儿童生命个体的差异性的存在, 不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 善待每一个学生。其次, 教育要尊重儿童生命的整体性。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体, 他不仅有认知, 而且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不能仅仅把学生当作一个认知体, 而要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 人” 。第三, 要尊重儿童生命的自主性。任何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和创造的欲望, 都有自主选择和决策的需要。任何外部环境的影响, 包括教师在内, 都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性, 否则生命将失去她存在的意义。

(2)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世生活, 走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生活, 但教育关涉的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生活原本是丰富的、多姿多彩的, 儿童的生活世界应该是多样化的、完整的、丰富的。但我们现实的教育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学科世界里, 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学生的生活世界被撕扯的支离破碎, 残缺不全。教育下应该让儿童被动的去适应教育, 让儿童为教育而生活, 而应主动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 给儿童一个为生活的教育。首先,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接近儿童的生活。由于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 教育不可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充分的准备,但教育必须成为儿童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桥梁, 课程的设置必须关照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并将其融入人类生活经验, 联系儿童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 成为沟通儿童现实生活与未来可能生活的纽带。其次, 课程的实施要建构儿童的美好生活。儿童的生活除了以认知为主体的理性生活外, 还应有情感生活, 审美生活, 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其生活方式除了认知以外, 还应有交往体验理解感悟反思等等课程的实施要把儿童从单一的学科生活和理性生活中解脱出来, 着眼于建构儿童多样的丰富的完整的可能生活从而使教育真正的贴近生活” 、“回归生活” 。

3 儿童权利的守护神--卢梭

论述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2.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3.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在自然教育的基础上,卢梭根据他对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要求根据儿童生长和发展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有重点的教育,反对违反儿童特点进行强制的教育。第一阶段,出生到2岁婴儿期的教育卢梭认为,婴儿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从大自然受到教育。在这个阶段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育。婴儿正是在不停的自由活动中,通过接触四周的事物学习最初的知识的。第二阶段,212岁儿童期的教育卢梭认为,这个阶段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儿童的理智没有开化,处于睡眠的状态,儿童在认识上只能接受形象,而不能形成概念。因此,教育者不应向儿童灌输知识和道德,而应进行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教育,使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为发展判断、形成理智打下基础。第三阶段,1215岁儿童的教育卢梭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应该进行广泛的学习,接受劳动教育,这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正规的教育由此开始。在此之前,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着,而现在则必须开始学习。他认为,儿童要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力。他还强调儿童要有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第四阶段,15—成年阶段的教育卢梭认为,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上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包括培养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还应该开始学习大量的人文学科知识。

1.是否赞成他的“性善论”?怎样看待人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卢梭力倡自爱, 赞美良心, 申张人性本善, 与宗教教义中的原罪说是南辕北辙; 他以天生性善的观念反击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压制和迫害, 并因此在教育上更新了旧的儿童观, 还是大有历史功劳的。

卢梭认为,在人类的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一无所有,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又纯洁善良快乐,没有相互的欺压,一切听其自然顺其天性这就是最初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自然人虽然过的是动物的生活,但他们生活的自然状态是一个极乐世界,与充满欺诈野心贪婪伪善罪恶以及战争的社会不可相比他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欲念怜悯心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与受苦者共鸣的一种情感它调节着每一个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调作用”。卢梭还特别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良心也是得自天赋的,它的作用不仅指导人判断善恶,而且能引导人弃善从恶教育内容中多增加道德教育的成分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明礼明智,对于启迪人,教人成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有利于人们更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法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

教育方法应注重多用情境教学把儿童看成儿童”。孩子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想法和感情,我们不一定随时能很好地揣摩他们的心理,更不可能完全正确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不妨尝试让儿童通过切身的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儿童只有从自身的行为中接受了经验教训,才会有所认识和改变所以,多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情境和活动让辅导孩子从自由活动中发掘潜在能力,让孩子决

定自己的行动,辅导他们通过自我操练,达到能力的增长

教育原则要重视遵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自然规律人性的善是天性,恶是后天受到影响所致,那教育中就应该遵循人生长发展的自然规律,保护儿童自然的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为儿童减轻学习负担,尊重儿童,因材施教

2.儿童观及教育观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众多有识之士在此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纷纷提出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人们发表的许多见解集中到一点, 可以说就是“更需要认真研究教育自身的规律, 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cp教育界要“把中国社会的发展、跨世纪的教育改革问题的探讨中心尽快移到教育内部来。”因而, 儿童观这一教育思想内部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以及它在现实中的表现, 就不能不成为审视的对象。然而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 为了“打好升学的基础”,我们的儿童仍然在承受着沉重的知识学习的负担。一些地方和学校不顾上级的三令五申, 仍然将大量的作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铺天盖地地压向学生;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 除了超负荷地要孩子读书、写字、计算之外, 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的和假期的学习班, 弄得孩子们没有了自己的自由活动和自己的爱好; 更有少数家长盼子成长心切或教育方法不当, 动辄对孩子拳脚相加。凡此, 都严重地妨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和教师也觉得孩子的负担重了一些, 但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心仍然促使他们向孩子们施加过多过大的压力; 同时在生活上、道德养成上却又对孩子“有求必应”,娇生惯养, 分不清娇纵和尊重的界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然而从理论上看, 归根结底是教育者能否正确地看待儿童、能否真正尊重儿童天性的问题。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课外能学得一技之长, 以便应付日后的市场竞争, 殊不知倘若孩子的天性遭到损害, 养成了不良的个性心理, 那一技之长也是靠不住的。卢梭甚至在他那个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也并不赞成过早地把儿童培养成“职业人”,而是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 顺应儿童的天性进行教育, 从而把儿童培养成既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的人。这样, 在他们日后的生活道路上不论遇到什么困难, 都能够开动脑筋, 善于学习, 应付自如, 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卢梭在这个问题上是真正有远见的, 是主张真正的“素质教育”的。

他的儿童观在今天看来仍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只是我们的教育理论对于儿童观的问题讨论得不多、对

正确的儿童观宣传得太少了。卢梭儿童观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于对封建专制教育的尖锐批判, 对现代儿童研究、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的重大启发等等方面。我们称赞它吹响了儿童天性解放的号角, 迎来了教育思想现代化的黎明, 然而这决不是说卢梭的结论全部都是正确无误的真理。卢梭的许多结论是可贵的, 但更为可贵的是他提出的问题、问题的远见和深刻程度, 以及提出问题的果敢精神。正如他自己在《爱弥儿》一书的序言中所指出的: “我相信, 我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出人们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了。因此, 就从你们的学生开始好好研究一番吧。”也许卢梭自己也未曾料到, 他看出、提出并初步进行了的这一研究儿童、研究学生的课题, 竟一直是19世纪乃至20世纪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甚至也是未来的人们必须加以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4 裴斯泰洛奇

1.“爱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启示

纵观裴斯泰洛齐的一生, 坎坷而艰辛, 其教育实践及实验虽屡遭挫折, 却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创造了卓越的教育成就。在裴氏漫长、曲折的教育生涯中, 支撑其不断奋斗并战胜重重困难的是赤诚的爱。爱的奉献与爱的教育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结合。他赋予爱的教育以深刻含义。裴斯泰洛齐曾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裴斯泰洛齐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爱的教育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裴氏爱的教育的第一层含义, 指教育者基于历史使命感及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对象发展可能性的坚定信念, 对教育对象表现出真诚的、全身心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裴氏爱的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是指教育者在主动奉献爱后, 获得可贵的成果, 其受教育对象不仅改掉各种不良习气, 学会自尊自爱, 而且乐于助人, 乃至造福人群, 将爱的情感转移到他人身上, 释放出爱。

回顾其有关思想及实践, 至今仍给我们以莫大教益及启迪。

爱的教育是教育的永恒话题综观裴氏的一生, 堪称奉献无私的爱的典范。他怀着崇高的信念, 历经风霜雨雪、寒暑春秋, 始终痴心不改。裴氏爱的教育强调,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应无条件、无保留地关爱。裴斯泰洛齐面对有各种缺陷的贫儿, 用爱心温暖他们, 用真心感化他们, 一心奉献, 不图回报, 他甚至为了孩子, 像乞丐一样去请求他人帮助。他曾说:“为了使乞儿活得像个人样, 而我自己却变得像乞丐一样。”他

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而甘心奉献。可以说, 裴氏爱的教育深刻阐释了教育的公益性,这种只奉献不索取的理念正是当今我国教育所应重视的。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 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然而伴生的问题也不可小觑。教育身在其中, 亦未能逃脱被异化的命运。教育产业化的趋势愈演愈烈, 在脱离监管的情况下, 教育被罩上功利的外衣, 广大学生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教育成为利益创造的工具。在不少地方, 办学授徒或师生关系演变成赤裸裸的金钱或利益关系,遑论爱心或爱的奉献。最近网上流传的备受国人关注的名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的文章对高校的有关弊端进行了严正披露, 足可惊醒世人。

面对严峻形势, 我们的教育应当大声提倡爱的教育。呼唤爱的教育, 也就是呼唤无私奉献, 呼唤教育返朴归真, 回归公益。教育工作者虽然不能完全不讲功利, 但绝不能只讲功利; 教育者应脱离名缰利锁的困扰,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才是教育者所应具备的典型特征及教育的应有之义。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 母亲是爱的教育的首要实施者, 正是母亲对婴儿的关爱, 才滋润了婴儿心中爱的种子。爱的教育的发展历程, 皆须倚仗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引导。裴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认为学校教育应吸取家庭教育的各种优点。爱的教育对家庭教育之重要, 弥补了横亘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鸿沟。儿童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若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不相一致, 则会大大抵消教育的作用。因而, 当今呼唤爱的教育, 不但有助于确立母亲在儿童教育中的无可替代的地

位, 提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而且更有利于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促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 共同为孩子营造充满手足情、亲子爱的成长环境。

爱的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 将爱心视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可以说, 爱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师理应为人师表, 爱心是第一要素, 其次才是对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要求。不爱学生之人无法赢得学生信赖, 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 根本达不到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境界。 爱的教育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新拟定的初等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在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 着力突出对教师师德的考察,要求选任有爱心的教师, 构建以爱为纽带的和谐师生关系, 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措施。

建构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爱”。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许多年轻夫妇整日忙于工作,即使在工作之余也很少与孩子沟通,更有甚者,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整日争吵无休,完全不顾及孩

子的感受,无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种家庭的“爱”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和道德修养的形成是不利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合格的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用个人示范给予孩子积极影响,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定的道德感。父母应该努力建构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爱”,从而培养孩子“爱”的情感。

注重师德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入学以前,儿童主要从父母那里获取爱和初步的教育,但是人的进一步发展则更多地需要学校教育来进行,学校教育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普遍、最深刻的阶段。但是在现代社会,校园“冷暴力”的出现值得我们反思。所谓“冷暴力”,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

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主要表现有两种: 一种表现形式为教师对学生的讽刺、挖苦、漠不关心; 另一种表现形式为教师教唆同学或者同学们对受害学生的指责、不理解、挖苦、孤立等。“校园冷暴力”的现象对儿童的危害是巨大的,会给儿童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不仅会使儿童情绪不稳定、失去自信心,还有可能使儿童产生报复心理,从而酿成悲剧。而“校园冷暴力”出现的根本原因便是教师缺乏对儿童的“爱”。教师的“爱”对儿童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必须重视教师师德的培养,只有教师对儿童有“爱”,才能认真负责的将文化知识教授给儿童,以充分体现学校的存在价值。

避免无原则的溺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却对长辈不尊不孝,专横跋扈。在学校中,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家长的责怪,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一味的姑息忍让,以至于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任何劝诫。因此,我们强调家长和教师的爱要避免无原则的溺爱,单纯的慈爱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学会既要顺乎本能地去爱孩子,又要教会孩子去爱他人。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错误特点适当的做一些有必要的惩罚,当然,这也需要法律准确的界定体罚的标准,以更好的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

2.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你的启示

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实验其实是他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实践活动,他是西方教育

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必然结果体现了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其终极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传播文明、培养人才,而其中的文明自然包括生产劳动文明,内含技术和文化知识层面。我们培养人才,必然要培养具有生产劳动文明的人才,否则就会失去教育的现实意义。因为生产劳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了解这些,自然可以理解裴斯泰洛齐在新庄“贫儿之家”就进行了教育史上首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斯坦兹孤儿院时,他在新庄“贫儿之家”的基础上强化了劳教结合的实践,力求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心的教育—手的教育—头的教育”,这与我国现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有着共同之处的。但“手的教育”在我国农村教育的现况中明显缺乏,“劳”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并没有很好的树立起来,有关生产劳动教育流于形式,我们可以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看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弱化和贫血的质量

5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道德的(必要的)目的:可归之于培养具有完善道德观念之人,意指社会对人在政治上提出的要求,当顺应良民;

选择的(可能的)目的:即与将来选择职业有关的目的,要求培养多方面的匀称的兴趣,促成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以上两种提法反映了赫尔巴特两重性的阶级性格)

怎样看待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理论?(和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对比)

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力求在“服从管教”与“尊重儿童”之间求得平衡。并据此提出的儿童管理之目的在于保证教学顺利与求得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之建立, 进而提出与此目的相适应的监督、威胁、惩罚等儿童教育管理方法。对当前教育教学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方面, 重视管理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赫尔巴特非常重视管理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是有可塑性的, 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保持其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他的某些主张是违背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的, 需要遗弃的, 尤其是他并没有要求废除体罚在教育上的使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他的管理思想。此外, 从儿童教育与发展角度看, 赫尔巴特强调管理的作用, 强调秩序和纪律的重要, 认为它是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离开了对儿童的管理,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在从他律到自律的成长过程中, 外部的约束必不可少。给予儿童自由绝不意味着抛弃一切外部的约束和指导。但是学校和教师在运用管理手段时必须要慎重考虑儿童的承受能力, 管理只是暂时的、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促进儿童发展则是永恒的任务。

另一方面, 管理必须以尊重为基础和教育为目的。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不服从的烈性, 需要对其约束,但约束一定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进行, 这是其儿童观的基本含义。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赫尔巴特认为管理与良好的教育密不可分, 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保证儿童发展的正确方向。他警告教育者, 不要进行过度的教育, 因为一切不必要的强制, 都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 可能抑止他们的情绪, 毁灭他们的乐趣; 同时还可能毁灭他们今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乃至弃绝他们对教育者真诚的谢意。从这些阐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儿童教育不可缺乏应有的管理, 但其前提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充分尊重儿童个性发展和教育规律为基础, 才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融合, 最终实现管理育人, 管理为教育服务的目的。

总之, 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告诫儿童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儿童, 但是真正的纪律必不可少, 尤其在教育领域不能无视真正的纪律。当然, 绝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为体罚

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