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闯关东

发布时间:2012-11-10 09:27:17

浅析闯关东

摘要闯关东”是1720世纪中国内地向东北移民运动约定俗成的一种略称。这次移民浪潮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民族融合产生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它构成了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的主体,使东北地区发展为一个移民社会。

关键词闯关东 历史探源 影响 现实意义

一、 闯关东的历史背景[1]

关东是指现在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因为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闯关东的历史事实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随着满清政府下达关闭山海关的大门开始,黄河下游一带的游民不断徒步跋涉进入关外的举动就被官方鉴定为一种越轨犯禁的行为。为了保护满洲固有的风俗和八旗生计,清朝政府设定的隔离制度非常严酷,丝毫不允许汉人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哪怕是迫于生计的压力。1860年以后,随着鸦片战争的严重受挫,清政府对边疆的控制能力日益削弱,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蚀边疆, 最终导致清政府于咸丰十年正式开禁放垦。“安土重迁”是“乡土中国”的典型特性,且这种特性根深蒂固。然而, 在特定情况下, 黎民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这是“乡土中国”社会的一种“变态”。关内人民不顾一切“闯关东”之举,是有一定的社会历史缘由的,而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人口压力

清代以后,山东、河南和直隶省人口猛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 甚至一度成为密度最高的省份。据统计,华北冀鲁豫咸丰元年(1851)人均耕地4.46亩,1912年前后下降至3.66亩,1928年以后又下降到2.93亩。耕地与人口的失调对华北农村压力极大,土地对农村人口来说,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生存没有保障的状态下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便成了必然。

2、天灾人祸

据资料显示,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殃及鲁、豫、直省, 山东省灾情在六分以上的村庄即达7161个, 灾民逾700万人。从该年到1912年清朝覆灭的56年中,山东省仅因黄河决口成灾的竟有52年之多,共决口263次,成灾966县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八国联军、捻军都曾波及华北地区,到民国时期,连年军阀混战。近代以来,无论是外国的侵略战争还是国内战争都为华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3、东北地区人少地广,物资丰富

东北地域广阔,人口稀少。据史料记载,1840年东北人口总计约300多万,三省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6.13。这一情况与当时的关内三省山东、河北、河南相比差距很大,而当时土地状况是东北的土地是华北的2倍,华北三省土地面积比东三省小一半, 但人口总数是东北的10倍以上。由此东北的自然环境就为人口稠密的华北人民迁移东北创造了广阔的地域条件。

4、文化的一致性[2]

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 二者之间虽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

5、移民政策的推动

鸦片战争之后, 清政府实际上对东北已经放弃了封禁政策,到光绪六年(1880)便公布了放荒、免税、补助的法令。此后, 清政府和东北地方当局对移民一改过去的限制政策,采取了积极态度,实施移民优惠垦荒政策,鼓励移民开发东北,巩固边疆,增加国家税收。

二、 闯关东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按照“闯关东”精神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实践, 结合当代振兴东北的现实需要, 可把“闯关东”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3]

1. 开拓进取

开拓精神是“闯关东”移民在新的环境压力下形成的。“闯关东”移民背井离乡面对荒凉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压力下并没有消沉, 而是以生存的渴望, 坚强的毅力为支撑, 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一改过去安土重迁的心理和保守的性格, 以拓荒者的心态和性格去迎战艰难困苦, 在生存危机中奋发图强, 披荆斩棘, 风餐露宿, 筚路蓝缕, 把千里荒原变为肥田沃土。开拓精神是“闯关东”移民深刻的文化基础与最具标志性的精神特征。

2. 勤劳勇敢

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还必须勤劳勇敢,理想才能实现。勤劳是社会发展和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说, 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闯关东”移民素有勤劳的美德, 对勤劳勇敢的精神有深刻的理解。“闯关东”移民到东北之后, 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 要想获得肥田沃地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充分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 加倍劳动。“闯关东”移民在同自然和社会环境抗争中身体力行, 锻炼出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3.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闯关东”移民的本色, 同时也是“闯关东”移民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绝对不行的, 在长途跋涉中, “闯关东”移民闯关, 四处闯荡, 风餐露宿。“闯关东”移民在艰苦中探求, 与自然抗争, 与困难抗争。

4.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闯关东”移民自觉的精神追求、生活态度和坚强意志。自强不息是“闯关东”移民赖以形成、繁衍、生存、发展及自立于东北大地的直接动力和牢固基石。在漫长的“闯关东”历史中, 只有自强不息, 奋发有为, 才能为生存和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才能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 才能使“闯关东”绵延不断, 生生不息。

5. 报本爱乡

深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闯关东”移民, 注重血缘亲情, 讲究家庭伦理和报本追源。再加上离乡背井的心理情境, “闯关东”移民潜移默化地形成思乡爱家的情愫。这种意识使“闯关东”移民都有一颗赤诚的故乡心。无数“闯关东”移民, 经常向家乡寄钱, 带财物回乡过年探亲, 追忆祭拜祖宗。他们还与山东老家的亲属、邻里、老乡保持着各种社会联系。山东广大破产农民正是从“闯关东”老移民那里取得了各种信息、物质帮助而去投亲靠友, 靠“闯关东”谋生。

6. 诚实守信

诚信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观念。诚者,天之道也, 只有心胸坦诚、言行真诚, 才能使人受到感动, 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闯关东”移民笃守信用、诚实厚道、不蒙虚欺诈背信弃义。“闯关东”移民能够恰当地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坚持义利统一。

7. 重情尚义

齐鲁之地, 是礼仪之邦。礼仪之邦的核心就是义字。“闯关东”移民重感情, 讲义气,敢为知己者死, 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这是“闯关东”移民给人的鲜明印象之一。有两个人物支配着“闯关东”移民的灵魂与言行, 一个是孔子, 一个是梁山泊的好汉。孔子道德是“闯关东”移民内心的信仰, 梁山泊好汉是“闯关东”移民外在的言行。山东人重情尚义, 敢打敢拼。面对严酷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闯关东”移民把义作为联络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以义交结, 以义为群。

8. 同舟共济

崇仁尚爱、乐善好邻是“闯关东”移民的优秀品格。儒家以仁爱思想深刻影响了“闯关东”移民。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闯关东”移民大多看重家族观念和同乡情谊, 乡土情谊纽带把散布在东北的“闯关东”移民连成一个整体, 使他们能够相与协助, 同舟共济, 形成一个团体, 一人有难, 众人相帮, 在艰难中相互支持。正是能够同舟共济, 闯关东移民有了开拓生产生活新领域的有力保障, 才能散居于东三省各个地区, 从事着各种业。

三、 闯关东的影响

1、有助于东北地区的开发[4]

“闯关东”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 促进东北地区生产力的变革有着重大影响。山东移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食问题, 减少了内乱之源, 有利于社会的巩固与稳定。此外, 移民有利于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巩固与团结。史书曰: 满汉旧俗不同,多经同化, 多已相类, 现有习俗, 或源于满, 或移植与汉。

2、孕育新的精神面貌

移民的最初动机是谋取生路, 但是开发东北富源的实践却远远超出这一狭隘界限, 孕育出一种悲壮感人的文化精神, 具体表现为: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精神和启迪民智的文化开发精神, 这种精神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 但它所体现出的则是人类所共有的进取、创业精神。

3、融合醇厚的齐鲁文化

“闯关东”逐渐成为具有山东特色的地区文化传统, 在齐鲁大地承传、沉淀、累积。这种传统积淀越厚, 闯关东的内驱力越强, 闯关东越是普遍化, 这种地区文化传统越厚重, 形成一条不绝如缕的因果链。流民扎根在关东, 这就意味着血缘、地缘关系的延伸和社会关系的扩大。关东成为山东人的第二故乡。在胶东地区, 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4、开辟新的文化特质

关东文化研究的学者董鸿扬强调: 力辟荒芜的土地开发精神讲的是早期“闯关东”的移民或为旗人雇佣开荒或开垦土地, 体现出一种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 使荒原变为良田。这种力辟荒芜的土地开发精神还内含一种反传统性, “闯关东”的人们突破了安土重迁的传统念观念,在不自觉中创造出一种文化新质。

四、 闯关东的现实意义

1、政治建设的民主化[5]

广大移民身上所具备的政治属性体现在他们越轨犯禁的迁移谋生过程中, 正是这种政治属性引导他们不断诉求自己应有的政治权利,逐渐广泛深入地参与到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在人民的正常诉求得不到合理回应时,更多的矛头应该是指向政治体制的,缺乏制度的保障, 手无寸铁的流民只能铤而走险勇闯关东。闯关东是一种对封建统治的挑战,他们以一种大无畏的勇者精神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改革打了头炮、开了历史的先河。

2、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东北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在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考察历史, 流民在开荒拓地、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明新的生产工具,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流民们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 逐渐培养和塑造出一种“闯关东”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事业中凸显出重要的功能。2009 年,国务院批复7 个区域规划,东北的图们江区位列其中, 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批准的唯一一个沿边开发区域,这正说明了东北的经济正在实现长足进步。

3、文化的多样化[6]

文化在不断进化、融合的过程中相互吸收借鉴, 同时也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历史上东北地区以游牧民族为主,游牧民族自古就彪悍勇猛,因而东北传统文化首先表现为崇武尚勇的特点。移民运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培育和创新的过程,清朝以来的大规模拓荒,使清朝文化中增加了以武力拓展疆域的成分, 因而以移民开发为动力的“闯关东”文化构成了东北创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形成的“大庆精神”创业文化也不可回避的延续了闯关东移民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 即敢于创业和艰苦奋斗。这些创业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市民社会的构建

当前,社会的流动机制更加灵活,农民可以进入城市求生,其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广。立足今天去思考闯关东的社会意义,除了正面的角度,还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反例启示今天的社会建设。闯关东的流民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勇闯关东,绝不是其强烈的社会意识驱使,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生存压力的迫使。闯民们为了谋求生存勇闯关东,虽然在闯的过程中伤亡惨重, 但结果是他们从客观上促成了社会的流动。另外,清朝之所以会爆发难以遏制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也与当时的清政府不关注民生有着直接关系。反思历史,我们更多的是看到问题,并能追本逐末、有所作为。

结语:闯关东作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历史事件,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对闯关东这一史实的分析中提炼出新的精华要素, 并在综合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将会对当代中国社会以及东北地区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田子馥.闯关东的由来及其历史贡献.东北史地.2004年第7.

[2].李允光.论闯关东精神与东北振兴.理论观察.2009年第3.

[3].刘伟民.闯关东精神的实质、内涵及特征.理论观察.009年第3.

[4].杨子婷.近代“闯关东”的历史探源及其影响.安徽文学.2011年第8.

[5].于春梅.试谈“闯关东”的现代意义.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11.

[6].马红丽.清代山东人“闯关东”的成因及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5.

浅析闯关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