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测量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第一章
(多选)1、测量的定义: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判断)2、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和相对参照点(以人为测量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3、斯蒂文斯根据测量中使用的不同参照点和单位,区分出四种不同水平的量表:
一、称名量表: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其中的数字只是事物属性的符号,并不具有有意义的固定原点、单位的等距性和数字的顺序性,因而该类数字没有数量的意义。 称名量表又可分为命名量表(用事物指代个别事物,如学生编号)和类别量表(用数字代替事物的种类)可进行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X2检验。
二、顺序量表:按事物大小、等级程度而排列数字的量表。其数字与实数轴中的数值具有相同的顺序性,不仅能代表类别,且能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但它既没有相等距离的单位,也没有固定的测量原点。换言之,它既不表示事物特征的真正数量,也不表示绝对的数值,因此不能进行代数运算。(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
三、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和等级,且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其数字是一个真正的数量,这个数量中各个部分的单位是相等的,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有人为假定的相对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运算。(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T检验、F检验) 四、比率量表:有类别、等级、等距、有绝对零点(固定的原点)、可加减乘除的特征。(等距+平均数、变异系数)
4、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特征:(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准确性)
首先、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那样普遍被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科学水平。
其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再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尺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编制、试用、修订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他的编制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系统工作,要达到科学所要求的水平绝非易事。
最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目标虽然是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远不及物理测量的精确度。
51918年,桑代克(教育测量的鼻祖)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这两个命题被公认为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
(多选)6、测验的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具体地说,需要具备以下要件:测验内容的标准化、实测条件的标准化、评分规则的标准化、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测验标准化应具备的条件(或测验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P10-11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标准化的首要前提,是所有接受测量的个人实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测验内容。测验内容不同,所测得的结果便没有可比较的基础。
2施测条件的标准化。标准化的第二个条件,是所有接受测量的个人必须在相同的施测条件下接受测验。包括:相同的施测条件、相同的指导语、相同的测验时限。
3)评分规则的标准化。评分规则的标准化要求评分结果具有客观性,只有当评分的结果具备了客观性,才能将测量分数的差异归之于个人心理特质和知识水平的差异。
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编制测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编制测验的常模。
7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类:一、基于测量对象的分类(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二、基于测量方式的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三、基于测验内容表达和反映形式的分类(文字/纸笔测验、非文字/操作测验);四、基于测验功能的分类(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非文字测验适用于文化公平测验、测量学前儿童及文盲的心理特质。
(简答)8、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实际应用功能:人才选拔、人员安置、心理诊断、描述评价、心理咨询。 第二章
9汉代董仲舒已论及注意测验: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莫能成。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注意)测验。 10、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一、承认人的个别差异及其对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是开展心理与教育测
量工作的基本前提。二、产生于实际社会的需要。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天文学家N.马斯林基因为其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时间比自己晚了0.8秒,就断定他师心自用,不依法行事将他辞退。
11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2、法国医生沈干于1837年创办了第一所专门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1846年,沈干出版了《白痴:用生理学方法诊断与治疗》一书,介绍了在感觉和肌肉运动方面训练智力落后儿童的方法。
13、法国医生艾斯克罗尔首次对智力落后与精神并作了区分。
14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15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比内的十年。 16、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1905年,他们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的《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一文介绍了该量表,因此又称1905年量表。
17、最早进行人格测验的是克雷培林,他最早用自由联想法诊断精神病人。
1820世纪初出现了自陈人格问卷。1917年美国武德沃斯用自陈问卷法编制了适用于诊断士兵神经症的个人资料调查表。
191920年,罗夏克墨迹测验问世,投射测验由此产生,
第三章
(简答)20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为人的心理特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一、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二、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三、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四、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人格)是由多种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五、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倾向,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1、测量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其一:测量误差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所致;其二,测量误差表现为不准确或不一致两种方式。
22、随机误差:就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系统误差:就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当中)
23、真分数:
第四章
(简答)24、重测信度: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测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一、所测量的心理特性闭学式稳定的;二、遗忘和联系的效应基本相互抵消;三、在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内,被是在索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获得更多的学习和练习。(一般来说,时间间隔2周到—2个月为宜;智力测验间隔6个月左右)
25、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计算复本信度的条件:之一是首先要构造出两份或两份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即AB卷)。条件之二是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这种条件主要取决于时间、经费等几个方面。另外,在报告结果时,应报告两次施测的间隔,以及在此间隔内被试的有关经历。
26、提高信度的方法: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5、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论述)27、影响测量信度的主要因素:
测量信度是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随机误差越大,信度就低;随机误差越小,信度就高。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凡是能够引起测量的随机误差的因素——被试、主试、测试内容、施测情境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具体如下:
一、被试方面:1、就单个被试而言,被试心理健康状况、应试动机、注意力、耐心、求胜心、作答态度都会影响测量误差,因为这些因素往往影响被试心理特质水平的稳定性;2、就被试团体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当被试团体异质(即团体内水平彼此差异大)时,全体被试的总分分布别然较广,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大。这就很可能高估实际的信度值;当团体内部水平相差不(同质)时,其得分分布必然会窄,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小,就可能低估真正的信度值。此外,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大家得分都高)或太低(大家得分都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
正信度。
二、主试者方面:1、就施测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考生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2、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则会降低测量信度。
三、施测情境方面: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宽窄是否恰当等都会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四、测量工具方面:以测量为代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工具是否性能稳定是测量工具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都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五、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在计算重测信度和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复本信度之一)时,两次测验间隔的时间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其他因素带来影响的机会就越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会越小。 第五章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效度的测量学定义:在一系列测量中,与测量222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由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有效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效度RXY=SV/SX关于其概念应注意: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效度是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判断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从多方面搜集证据。一个测验的效度表明,在一组测验分数中,有多大比例的变异是由测验所要得测量的变因引起的。同信度一样,效度也是指一列测量的特性,也是一个构想的概念。
(简答)26、什么是测量效度?它与信度的关系如何?根据公式SX=SV+SI+SE,可以得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效度:具体如下:一、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当随机误差的变异数SE2减小时,真实分数的变异数ST2增加,测验信度(ST2/SX2)随之提高。信度的提高只给有效变异数(SV2 )的增加提供了可能,至于是否提高效度,还要看系统误差变异数(SI)的大小。可见,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但一个测验要想效度高,真分数的变异数必须占较大的比重,即测验的新都必须高。二、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
27、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 :①测验的构成,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的代表预测内容或结构时,测量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必然不高。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 ②测验的施测过程,一个测验在施测过程中,如不遵循指导语、要求,或出现意外干扰,或评分、计分出现差错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 ③接受测验的被试,一般情况下,被试的应试动机、情绪、态度、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到测量信度,造成较大的随机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的效度。就整个被试团体而言,如果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则很可能会得到不恰当的效度资料。 ④所选效标的性质,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因而在评价测量效度时,所选效标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⑤测量的信度,测量信度是测量随机误差的反映,任何误差的增加都会降低测量的效度。信度不高的测验不可能具有很高的测量效度。
28、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提高效度的方法:1、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2、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3、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4、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29、内容效度:
一、内容效度及其应用范围(成就测验、职业测验)?
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估计一个测验的内容效度就是去确定该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这里,所要测量的内容或行为领域是依据测量目的而定的,它通常包括欲测的知识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知识点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两个方面。
内容效度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因为成就测验主要是测量被试掌握某种技能或学习某门课程所达到的程度。内容效度也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这种测验所要测的内容就是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编制这种测验应首先对实际工作作较细的分析,否则,题目取样的代表性就难以令人满意。需要注意的是,内容效度不适合用于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此外,要避免与表面效度相混淆。
二、测验的编制者和使用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内容效度:①首先应该明确内容效度的含义;②应该明确内容效度的应用范围;③在使用时还要主要不要跟表面效度相混淆;④对测验的编制者来说应该懂得确定测验内容效度的方法,明确确定内容效度的步骤。
三、简述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
1)主要是逻辑分析法,其工作思路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做出判断。其具体2
2
2
2
2
步骤是:①明确欲测内容的范围,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两个方面。这种范围的确定必须具体、详细,并要根据一定目的的规定好各纲目的比例。②确定每个题目所测的内容,并与测验编制者所列的双向细目表(考试蓝图)对照,逐题比较自己的分类与制卷者的分类,并做记录。③制作评定量表,考察题目对所定义的内容范围的覆盖率、判断题目难度与能力要求之间的差异,还要考察各种题目数量和分数的比例以及题目形式对内容的适当性等,对整个测验的有效性做出总的评价。
2)统计分析方法。具体方法是:从同一个教学内容总体中抽取两套独立的平行测验,用这两个测验来测同一批被试,求其相关。若相关低,则两个测验中至少有一个缺乏内容效度;若相关高,则测验可能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除非两个测验取样偏向同一个方面)
3)再测法。操作过程是:在被试学习某种知识之前作一次测验(如学习电学之前考电学知识),在学过该知识后再作同样的测验。这时,若后侧成绩显著地优于前测成绩,则说明所测内容正是被试新近所学内容,进而证明该测验对这部分内容而言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30、结构效度
一、结构效度的含义、特点及应用范围(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P63 1)含义: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2)特点:①结构效度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事先假定的心理特质理论。②当实际测量的资料无法证实我们的理论假设时,并不一定就表明该测验结构效度不高,因为还有可能出现理论假设不成立,或者该实验设计不能对该假设作适当的检验等情况。这就使得结构效度的获取更为困难。③结构效度是通过测量什么、不测量什么的证据累积起来给以确定的,因而不可能有单一的数量指标来描述结构效度。
3)应用范围:结构效度主要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一些心理测验方面。
二、对于编制者和使用者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结构效度:①首先应该明确结构效度含义;②其次也应该了解结构效度的特点;③应知道结构效度的应用范围;④对测验的编制者来说应该懂得确定测验结构效度的方法,明确确定结构效度的步骤。
三、结构效度的确定方法?
总的来说,结构效度的确定一般包括3个步骤:①提出理论假设,并把这一假设分解成一些细小的纲目,以解释被试在测验上的表现。②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③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具体地说,结构效度的估计可以有以下一些方法:
1)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首先,我们可以考察该测验的内容效度,因为有些测验对所测内容或行为范围的定义或解释类似于理论构想的解释,所以,内容效度高实质上也说明结构效度高。其次,我们可以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若有证据表明某一题目的作答除了反映所要测的特质以外,还反映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说明该题没有较好地体现理论构想,该题的存在会降低结构效度。再次,我们足可以通过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的方法来检测结构效度。若有证据表明该测验不同质,则可以断定该测验结构效度不高。当然,测验同质只是结构效度高的必要条件。
2)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首先,我们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相同特质的旧测验之间的相关。这种方法叫相容效度法。其次,我们也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不同特质的旧测验间的相关。这种方法也叫区分效度法。再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测验的结构效度。
3)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有两种做法:其一是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其得分的差异。其二是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否确有差异。
4)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该方法实质是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法的综合运用。
31 实证效度的含义、种类、作用及确定方法?
(1含义: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来作为检验标准。实证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
(2种类: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以分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 (3作用:同时效度主要用于诊断现状,在于用更简单、更省时、更廉价和更有效的测验分数来取代不易搜集的效标资料。预测效度的作用在于预测某个个体将来的行为。无论是同时效度还是预测效度,其目的都是想通过对测验在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上,用实证的方法来证明测验有效,于是在今后就可以用简便的测验去预测类似于样本的其他团体或个体的行为。 (4确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骤:①明确观念效标。②确定效标测量。③考察测验分数与效标测
量的关系。
从效度估计的方法上看,实证效度可以用一下方法进行估计:①相关法。计算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相关系数(积差相关系法、等级相关法、二列相关法、四分相关法等)。②区分法。被试接受测验后,让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工作成绩(效标测量)的好坏分成两组,这时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两组被试原先接受测验的分数差异,若这两组人的测验分数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较高的效度。③命中率。当用测验作取舍决策时,决策的正命中率和总命中率是测验有效性的较好指标。
实证效度的适用范围:诊断现状、预测个体将来的行为 31、为什么要进行项目分析? 32如何确定测验的难度水平?P74 进行难度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筛选项目,项目的难度水平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的目的、项目形式以及测验的性质。
教育工作或实际工作中,若测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试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不必过多地考虑难度,只要教育者认为重要的内容就可以选用,甚至那些100%通过或通过率为零的项目都可以采用。如果测验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录用人员,就应该将项目的难度控制在接近录取率左右,即较多地采用那些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
33鉴别指数评鉴:

34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难度与区分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鉴别度指数D为例,难度越接近0.50,项目潜在的区分度越大,而难度D越接近1.000时,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小。
35区分度的相对性与什么有关?
1)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区分值不同。
2)样本容量大小影响相关法区分度值的大小。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小,其统计值越不可靠。所以在计算r值后,不能仅从 数值大小判断试题的优劣。而应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法,检验区分度值是否显著。
3)分组标准影响鉴别指数值(D。极端组划分标准的不同,求得的区分长值也不同。分组越极端,其D越大。通常取27%作为极端分组划分的标准。
4)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程度影响区分度值的大小。被试团体越具有同质性,即个体之间水平越接近,其测题的区分度就越小。反之,若是施测于具有较大异质性的被试团体,即使是对另外一同质团体来说区分度很小的项目,也可能具有很高的区分度。所以,项目的区分度大小是针对特定团体而言的
36对多重选择题作项目分析可解决什么问题?
1)项目是否具有所预期的功能?对于常模参照测验,测题是否有足够的区分度?对目标参照测验来说,测题是否能充分地测量到教学的结果?
2)项目的难度是否得当?
3)项目是否有缺陷?
4)诱答选项是否都有效?
37、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
38、百分等级:是应用最广的导出分数,是指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就是说,如果将某一被试群体分为一百个等级,则每位被试所占的等级数就是百分等级。
39、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编制常模需要三个步骤:确定有关的比较团体、获得该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分数。
40常模团体的含义: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41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①群体构成的界限必须明确。必须说明要测量的群体的本质与特征。 ②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样本的一个代表性样本。遵循随机化原则,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抽取样本。 ③取样的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详细介绍常模团体的大小、取样策略、取样时间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在取样过程中应注意:
总体的数目;群体的性质;测验结果等精确度。4 样本大小要适当。5 常模团体必须是近时的。6 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的结合。
42制定常模的过程:1、确定测验将用于哪一个群体。2、对常模团体进行施测,获得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和分数分布。3、确定常模分数类型,制作常模量表,给出书面说明等。
43几种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
1、发展量表
2、商数
44、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1、确定测验目的2、制定编题计划3、编辑测验项目4、预测与项目分析5合成测验6、测验标准化7、鉴定测验8、编写测验说明书。
45、测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2、指导语3、测验情境4、测验焦虑5、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6、评分技术
46什么是效标和效标测验?效标: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得我们感兴趣的行为。效标测量就是把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用数字或等级表达出来。: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往往是一个观念上的东西(观念效标),它必须用一个数字或等级来进行表达,即效标测量,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和时间性。
48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二、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三、必须充分的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有限性;四、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五、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六、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49如何向受测者报告测验分数?
一、适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二、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三、告诉当事人分数解释的参照体;四、告诉当事人分数不是一个精确的值;五、分数只是决策的依据,而不是决策本身;六、充分估计分数可能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七、测验的结果影响无关的人员保密;八、对低分者的解释应谨慎小心;九、提高适当的引导和咨询服务。
50、目标参照测验:当一个测验是以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为基础编制而成,并且其分数是参照该内容范围所要求的绝对标准进行解释,我们便称这一测验为~
51、比较目标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度量和比较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以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价和解释测量结果。目标参照测验的主要目的则在于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再是个体间的水平差异。由于测验性质的不同和受测人群可能存在的差异,两种测验的项目分析和信效度评估需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评价指标。另外,目标参照测验通常要根据切割分数线对被试进行分类,所以在目标参照测验中对分数分界点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判断 1 百分等级分数就是以百分制记分的分数。×
2、标准化测验就是采用客观性试题的测验。× 3、不论难度测验还是速度测验,一般应该让更多的受测者得满分。×
4、采用分半法往往会高估信度,因而需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进行校正。× 5、得0分说明他在本学期没有学到任何数学知识。×
6、将原始分数转化为Z分数后,不但使各种原有的分数获得了相同的平均数和单位,而且也获得了相同的分布形态。×
7、满分为100分的试卷,一个学生考了90分,便可判定该生成绩优异。× 8、内容效度亦称表面效度。×
9、实际测量资料无法证实理论假设时,即表明测验的结构效度不高。× 10、相容效度就是同时效度。× 11、心理测量的精确度不够高,主要是由测量所使用的心理测验不当造成的。× 12、心理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 13、信度高,效度就高。× 14、一个测验只有一个分半信度值。×
15、在测验中,不应该使用通过率为0100%的题目。× 16、考试不应该使用所有人都会做的题目。
17、在对心理测验进行区分时,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18、在两个测验上相同的Z分数即代表了它们具有相同的百分等级。× 19、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条件下,测验越长,信度越高。√ 20、速度测验就是难度测验。× 测验项目的分析是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是对测验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的前提。只有试题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验结果,才能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对试题质量进行分析,能为进一步修改试题提供依据,有助于建立试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