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11-28 23:57:02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 段)开门见山, 提出观点 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运用事例, 证明观点,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 科学真理的发现,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 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 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 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 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 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 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却都发现了真理. 因此, 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第8自然)总结全文, 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 也不遥远, 关键在于“知微见著”, 不断探索, 善于独立思考, 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链接文章】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中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4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9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10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166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200510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澡(   )  玫(   )  域(   )  诞(    疑(   ) 

燥(     攻(   )  或(   )  延(     凝(   ) 

惯(   )  观(   )  圃(   )  旋(   )  慎(   ) 
贯(   )  砚(   ) 葡(   )  漩(   )  镇(   ) 

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缩句      

2. 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3.

改为陈述句:句: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                   
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话:                 

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1.洗澡是一件非常(   )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   )的现象。
  兴趣      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4.这是一道(   )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著名      出名
  5.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   )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   )了。
  欣赏      鉴赏 
  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   )绝美的景色。
  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   )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出写作提纲。

参考答案 
  一、
  洗澡    玫瑰    领域    诞生    怀疑
  干燥    攻打    或者    延时    凝神
  习惯    观看    苗圃    旋转    慎重
  贯通    砚台    葡萄    漩涡    城镇
 二、
  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2.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
  4.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三、
  1.普通2.普遍3.兴趣4.趣味
  5.著名6.出名7.欣赏8.鉴赏
 四、
  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
  3.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略 

类文阅读-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

2.“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 )。

①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不是凭借人力能够结束的了。

②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③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3.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 ,二是 表现了瓦特

的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参考答案】

1.示例:暗暗得意

2.

3.画各种玩具的设计图 观察壶盖,发现蒸汽的力量很大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示例: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不但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橡胶带来的启发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大约是在1817年诞生的。那时的自行车还很原始,除了车身和两个木头轮子之外,它( )没有坐垫,( )没有轮胎,这种自行车骑起来当然很不舒服。一直到充气轮胎被发明出来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行车的充气轮胎竟然是位医生发明的。这位医生叫邓洛普,居住在爱尔兰。邓洛普的儿子很想有一辆自行车,为了满足他的要求,邓洛普就买了一辆送给他。小男孩很开心,他骑着车在铺满鹅卵石的街上跑来跑去。不用说,在这样的路上汽车肯定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看着儿子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邓洛普非常心疼。

有一天,邓洛普用一根橡胶水管在花园里浇花。当他将橡胶管握紧、放松,再握紧、再放松的时候,橡胶的弹性启发了他的思维。他想:能不能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呢?

按照这一大胆设想,邓洛普马上动手做了起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试验,他终于用浇花的橡胶管制成了一个轮胎。但是,( )这种轮胎装满了水,( )骑起来非常不方便。后来,邓洛普开始用气体来代替水。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刚开始,这种新轮胎遇到了人们的嘲笑,但是,骑自行车的人很快就发现,用这种轮胎跑得更快,也更平稳。

有个叫迪克罗的商人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专门开办了一个工厂来生产这种轮胎。后来,这个工厂就逐渐发展成大名鼎鼎的邓洛普橡胶公司。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原始的自行车轮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弊端?

3.画线句子是一个 句,改成陈述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体会到邓洛普医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对终于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充气轮胎的发明经历了很长时间,不容易。

B.邓洛普医生做的试验次数很多,过程艰辛。

C.邓洛普医生的发明太慢。

5.你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从生活中受到的启发?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参考答案】

1.既……也…… 因为……所以……

2.原始的自行车轮是木头做的,没有轮胎,在不平坦的路上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

3.反问 可以试试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 留心观察、善于思考

4.C

5.示例:瓦特根据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文章结构清晰,用三个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结合教材确定本文教学重点为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感受、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教学这篇课文,我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达到因学文而心有所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心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么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弦。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三、不足之处

反思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是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字词学习的安排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有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把字词方面的教学放在学生预习的环节解决。在教学最后对文中破折号的用法,以及“无独有偶”和“最有趣的是奥地利医生”这两句话在文中的过渡和递进作用进行详细讲解,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重点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一论的形式。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准确把握教材,有效解读教材。我对教材的把握到位,整个课堂环节丝丝入扣,使课文的重难点问题不落痕迹地得以处理。尤其对课文词语的理解上,如“追根求源、见微知著”等,做到了把词语放到课文中理解,在学生理解后又放到课文中解读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词语内涵,成为整个教学环节中精彩的一笔。

2.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了课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上的相同点的问题,使课文重难点的突破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3.课外拓展练习实用有效。这篇课文对三个事例的写作方法是这一课的最大特色,都是按“发现问题——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展开,同时这也是科学家们之所以有所发明创造的根源所在,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并没有只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还进行了写作方法上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仿照课文写法去论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观点,既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语文的素质教学落到实处,达到语文为实践服务的目的。

二、成功之处

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就会得到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心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对于语文课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以课标为本,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设法让学生多去感悟的未知的东西,特别是重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感悟会好一点。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初读课文,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具体写了几件事,同时思考课题的意思。然后重点研讨这三个事例,用表格的形式,学生先分组学习,自主探究。全班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去理解。最后总结含义,并进行拓展练习。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属于一篇议论文,课文的题目也就是本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读写结合。深入学习课文时,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将三个事例放到一起,让学生发现事例中的相同点,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完成表格,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要找到真理就要“善于观察、善于发问”,同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抓住“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等重点词品悟其中的科学精神。拓展延伸时是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列举了许多科学家通过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经过锲而不舍、追根求源,最后把一个个“?”拉直变成“!”,最终获取真理的事例,进一步了解了更多为科学、为真理而献身的科学家,同时,在训练学生根据课文模式仿写一段话的小练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引导细节。“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每学习一个事例就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自读、默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真正体会了课文的含义。

不足之处:注重了学生的拓展训练,搜集了很多类似的事例,进行了仿写练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议论文这种体裁。但对议论文这种题材渗透得不够。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我会这样做:不要急躁地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而是让学生熟读课文,以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带着问题读: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论证的呢?在学生的熟读下,文章的脉络显而易见。接着拓展,让学生对三个事例产生比较大的学习兴趣。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自学,自己归纳三个故事中科学家发现和发明创作的过程。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就被激发,他们对中心论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性被调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心弦被拨动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弦。
  三、心灵被触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2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开课的字词学习的安排确实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有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