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教学提纲

发布时间:2020-04-13 01:05:4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分数:12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寒噤(jìn) 推搡(sǎng) 迂回(yū) 怒不可遏(è)

B.砾石(lì) 腈纶(qīng)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ǒng)

C.俯瞰(kàn) 翌日(yì) 陡峭(qiào) 拾级而上(shè)

D.矗立(chù) 轻盈(yíng) 喧哗(huá) 色彩斑斓(lán)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

B.此刻倒霉迹象,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啊。

D.队伍分散开去,,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3.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作为北方少有的水乡泽国,且又处在燕南赵北之要冲,白洋淀帆樯如林,商旅往来,一片繁华景象。

②自荆轲在易水河畔啸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以来,来白洋淀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爱将白洋淀写入诗章。

③乾隆写过,康熙也写过,其中一首名为《白洋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

④伴随唐河、易水、府河、白沟河等众河的欢腾,雄县、容城、安新一带迅速升腾起文明的气象。

⑤五绝小诗白描白洋淀的景色,风格清新,意境悠远,看来淀水有神奇之功,让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出散逸心情。

A.②③④①⑤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④②③⑤①

4.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壶口瀑布》一文的作者是梁衡。文章写作者先后于雨 季和枯水季去壶口,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壶口瀑布之惊人 的美。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雪群,这里是长江的源头。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阿来,本文使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视角写了一次丽江之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针对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等六大研究方向聘请的首席 科学家,可获得的资金补助将超千万元。

B2016年以来,湖南先后实施了校安工程、农村初中校舍 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

C.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向社会传播教育的声音,以增进教育 改革与发展为己任。

D.几百名农民工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他们是首批“首都农民 工大学生助推计划”的学生。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5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2)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3分)

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奴隶们造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

选段中的“我”是谁?“你”是谁?你从这段话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8、综合性学习(9分)

2018年春节,一档名为《经典咏流传》的电视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

(1)根据下表,请用一个单句介绍该节目的相关信息。要求:信息完整、语言简明、文从字顺。(3分)

(2)下面能表现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的一项是(____)(3分)

A.该节目是为了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

B.该节目全国平均收视率创文化类节目新高,《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刊文点评。

C.来自贵州的师生以纯真、质朴的情感倾情演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D.在第10期节目中,伴随着大提琴的旋律,经典传唱人演唱了《诗经·关雎》。

(3)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前后连贯、语言简明。(3分)

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①____________,更属于所有时代,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节目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诗词经典相融合,用这个时代最易懂的方式将经典传播出去,叩响当代人的心扉,让经典②____________,并传承下去。音乐与诗词相得益彰:音乐给诗词带来情绪的感染,③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情绪和表情能让诗词广为流传,能让音乐更具内涵。因此,节目在文化传递和音乐创新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

二、阅读探究(38)

(一)文言文阅读(13)

商於子论治国

商於子,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

[] ①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②豕(shǐ):猪。③淖(nào):烂泥。④服田:驾牲口耕田。⑤牧:统治、管理。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矣(_____

(2)_____

(3)至国(_____

(4)商於子之功也(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2)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广

12.此文主要采用了“类比”和“讽刺”的手法来论治国之道,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2分)

读书与快乐

常小仙

4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拷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记,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完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201711期,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从下面AB中选出最适合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3分)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变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外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

15.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④~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16.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还有哪种成功的读书方法。(3分)

(三)记叙文阅读(13

东湖之畔

阿莹

①我每每途经凤翔就想去苏东坡的东湖游历,却都被纷繁的公务耽搁了,那天午后能走进这块与杭州西湖并称的园林似乎挺意外的。

②步入苏东坡题名的东湖大门,一大片水面便落入了眼帘,湖光潋滟,轻吻堤畔,隐约可见水下的鱼儿不慌不忙地游着,见到人来扑通一声便钻进深水了。岸上一排浓密的垂柳倒挂水边,随风摇曳着,时有柳梢轻轻划过水面,浅浅的涟漪便一波一波地推广开来,与那鱼儿泛起的水纹撞在一起,顿时碎成了乱乱的光波。园里恬静极了,我们在浓柳下的岸边小路上亦步亦趋,不时有细柳抚过肩头和脸颊,柔柔的,痒痒的,像有少女藏在暗处逗人开怀呢。这东湖虽不及西湖的水多,却依然有着特别的韵味,似乎凡被苏东坡点化过的地方,都呈现出娇柔妩媚的姿态。

③苏东坡一生东奔西跑致力于疏浚水利,不论是西湖,还是眼前的东湖,当初都是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宁,偏偏日后成了一方景观。湖边那间宋代风格的四角亭,应是盛名已久的喜雨亭了,尽管风雨已经把柱石剥蚀得斑斑驳驳,但四檐高挑,风雅飘逸,轻轻移步过去,一段文苑趣事就逶迤而来了。那年苏东坡刚刚度过25岁生日,便携着科举前三的威风,在仕途征程上迈出了第一步,可谓春风得意到东府。但那小小的通判实为太守副职,遇有旱魃袭扰,必须四处拜神,为百姓祈雨降福,绝不敢有半点懈怠。苏东坡急赴太白山祈神求雨,法事已毕,依旧红日当头不见雨滴。苏东坡发现山神的称谓不知何故被降档次,顿感事态严重,提笔给宋皇写了一出奏本,恳请将太白山神由侯爵升为公爵,以解山神之郁闷。宋皇阅后敕命“恩准”,苏东坡立即斋戒沐浴,还从庙里取来一盆“龙水”敬献到太白山神灵前。很快,天上便飘来一团团乌云,雨竟然一连下了三日,全县人在雨水中欢呼雀跃,也把苏东坡的义举诠释得活灵活现了。当年轻的通判手舞足蹈回到家里,便情不自禁把后花园刚落成的亭榭呼为喜雨亭了。晚上更是文思泉涌,一口气写成了《喜雨亭记》,把人们盼雨祈雨喜雨的神形刻画得空灵细致,至今还是中学生必读的课文。我围着那小小亭阁转了一圈,细细体会着苏东坡当年的喜悦,仿佛立在中间的那方石碑也左右晃动舞之蹈之,演绎起苏东坡当年的欣喜。

④倘佯在岸边小道上,曲径通幽,亭台迥异,使得东湖之畔别有一番韵味。似乎院里林林总总的建筑都扯上了苏东坡的名号,如今却是难考真伪了。但我以为那间凌虚台应是不假,长檐飞翘,歇山灰瓦,凛然透出宋代姿色,但水泥的痕迹多少让人沮丧。那是当年与苏东坡同县为官的陈太守在自家庭院的造化,上世纪才从城里移到东湖岸边。当时年轻的苏东坡与年长的太守多有不睦,他应邀为太守后院的亭阁题写《凌虚台记》,显然年轻人内心是纠结的,文中多有不恭游离其间。但我佩服那陈太守的肚量,居然一字未改就镌刻到自家花园里,可见其修养之绵厚。后来,苏东坡仕途坎坷,一定悟到了自己年少轻狂,便在黄州任上为陈太守撰写了墓志铭。苏东坡一生是极少为人题写墓志的,多少达官贵胄重金邀请都不屑一顾,那陈太守也的确因这篇记叙而流芳百世了。这似凸显了苏东坡人格的完善,由此可见太守当年也有大智慧。

⑤我喜欢浓荫深处那间君子亭,静悄悄隐藏在一片茂密的柳条后面,走到近前才看到红绿相间的石柱,以及亭伞下梅、兰、竹、菊四块画碑。凤翔人说这四块画碑当是苏东坡的真迹,我看那碑的刀功并不精湛,但一枝一叶,卓然而立;一招一式,清高风骨,当是卓越的文人画风格。这苏东坡确实才华横溢,不但诗文壮美浪漫,而且笔墨功夫了得,书法在当时就已风靡朝野,连公文信函都被人藏为珍爱,绘画技艺更为灵动,一皴一涂直把文人画推到了空前高度。所以将这小小的古亭谓之君子,也是极为恰当的。苏东坡在凤翔磨炼三年,文笔颇受宋仁宗和丞相欧阳修的赏识,随后便进京,职位更是直升到翰林学士,几乎相当于副丞相了。但是苏东坡的命运似乎就隐藏着坎坷,朝廷两派争斗让大才子也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他第二次外放出京,官职一降再降,辖地一远又远,最后竟然流放到海南岛上任一闲差,使得步入衰年的英才度日如年。后来因皇权更迭,他才得以重返陆地,且此时的苏东坡早已没有了“兼济天下”的抱负,只盼能与家人团聚安度余年,而且此时的苏东坡已经修炼得没有了任何棱角,遇到任何人都谓之以君子,正像这间小小亭阁,宛如君子在水一方,眺望着尘世间的芸芸众生,脸上已然冷清得没有了一点点表情。

⑥东湖边上还辟有一处长长的碑廊,一通通石碑沿着从湖边起步的一条廊道,深深浅浅地镶嵌在白墙上,都是历代风雅之士歌颂苏东坡的诗词。

⑦从东湖出来天色将晚,我与朋友转身进了县城夜市,这里已然热气腾腾了,人们左顾右盼穿行其间,小商贩高声叫卖着凤翔特产,似把东湖的斯文撕扯得七零八落。但我想苏东坡当年是喜欢这种场面的,君不见那些带着酒味的诗句那么动人洒脱,更有东坡肘子东坡香酩流传在世呢。于是我也趋风附雅要过几个小菜,拧开一瓶西凤,就着月光在东湖边小酌起来……

17.作者在第①段中为什么说感到似乎挺意外的”?2分)

18.第②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哪些景物?3分)

19.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述。(3分)

20.作者在第④⑤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游记的?2分)

21.阅读第⑥⑦段,联系全文,简要归纳选文的主题。(3分)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 B项:腈纶(jīng)

2B

【解析】 B项“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这里应用“接踵而至”。

3B

【解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④是总起,①点出白洋淀,②③用历史人物写白洋淀的文化,⑤紧承③的五绝小诗。因此选B

4C

【解析】“《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英国作家”表述有误。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

5A

【解析】B项应将省略号去掉。C项用词不当,应将“增进”改为“促进”。D项语序不当,应将“首批”移到“学生”的前面。

6.悠悠我心 可怜身上衣正单 潭影空人心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解析】注意“悠”“厦”“庇”“俱”等字词的书写。

7.“我”是朱赫来,“你”是保尔(保尔·柯察金)。启示:干事业要勇敢坚强。

8(1) 20182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共同制作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在该频道首播。

(2)B

(3)①不仅属于某个时代 ②焕发生机 ③诗词给音乐带来表情的灵动

【解析】

1)本题考查信息的组合与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表格,从中提取关键信息,然后进行表述。要做到信息完整、语言简明、文从字顺。如表述为:《经典咏流传》将在201821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2)本题考查句意的理解。A项,说明节目创办的目的;B项,介绍节目的收视率,同时以《人民日报》连续三天的点评,表现节目引起的巨大反响;C项,介绍其中一期节目的内容;D项,介绍其中一期节目的内容。故选B

3)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补写。注意前后句子内容来推断内容,然后用语言简明,并能连贯前后文的句子表述即可。第一空,由后句中的“更”可知前后句间为递进关系,再根据“属于所有的时代”,可填写内容为:不仅属于一个时代。第二空,根据后句的“并传承下去”,可知前句填写的内容与“继承”相关,可填写为:继承下去。第三空,“音乐与诗词相得益彰”是后面句子的总起,根据“这些情绪和表情能让诗词广为流传”,可知此句要表现的内容为:诗词给音乐带来丰富的表情。突出二者之间的相得益彰的关系。

9 (1)犯错误。 (2)事物的道理、规律 (3)等到。 (4)表示解说原因,相当于“原来”。

10 (1)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管理百姓的人啊?

(2)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很遗憾比他差得远呢。

11 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

12 商於子用“以豕代耕”类比治国之道,讽刺当今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使商君受到启发,进而除旧弊,广纳人才,达到治国的目的。

【解析】

9.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过”:犯错误。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子”:您。“牧”:管理。“恨”:遗憾。

1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译为:就革除旧弊,施行新的政策,广泛招揽天下有才之人来管理国家。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12.题干要求结合文意简要阐述本文是如何用“类比”和“讽刺”的手法来论治国之道的。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商於子用“以豕代耕”类比治国之道,讽刺当今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使商君受到启发,进而达到治国的目的。答案中必须答出“类比”和“讽刺”的内容,必须有“类比”和“讽刺”这样关键性的字眼。

【译文】:

商於子,是商国的平民,家里贫穷,又没有牛耕田,就牵着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商君,是商国的国君,微服私访乡村,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翻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在烂泥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不高兴,没有理()

商君说:“如今你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弄颠倒了吗?”商於子说:“您认为我弄颠倒了,我还认为您弄颠倒了呢。我难道不知道耕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管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耕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管理百姓的人啊?”

商君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你们这些人要通过这件事来推究事物的道理。一个耕田的人,能精通天下治国之道,而我们这些治理天下的人却很糊涂啊。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很遗憾比他差得远呢。”等到(商君)回到国都,就革除旧弊,施行新的政策,广泛招揽天下有才之人来管理国家。几年之后,百姓富裕了,国家安定了,这原来是商於子的功劳啊。

13.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14.选A。因为文章的第③段,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读书使生活变得快乐”的中心论点。选择的事例是李清照爱读书、趣读书的故事。材料A中的武亦姝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因为这种快乐而最终获得成功。

15.先提出观点“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然后列举了诸葛亮、苏轼、董遇的读书方法,接着又列举了读书的狠招和张溥的读书方法,最后总结: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16.示例:猜想式阅读。每读一本书,我总爱读一部分内容后,就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猜想,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又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对书本内容理解也更透彻,印象也更深刻。(或:勤做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要写读后感,有详有略、吸取精华)

【解析】

13.找中心论点: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本文中心论点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其实”是标志。

14.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材料B中的邴原是逆境成才,不能证明中心论点“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15.试题分析:答此题,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结构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起合关系的词语。分析论证思路时,按照行文顺序,就全文看,先看开头怎样提出论题或论点,再看本论部分怎样举例子、讲道理,最后看结论处如何总结强调;就某段看,哪里是观点,哪里是举例和道理。可预先划分结构层次,作答时用关联词语缀连。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总之,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16.试题分析:此题属于个性化试题,给了同学充分发挥和展示的空间,猜想阅读是一种建立在事实或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对文本进行合理性推测的阅读方式。读书方法参考:(1)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面知识具备般识仅要读自科面书要读社科面书古今外各种同风格优秀作品都应广泛阅读博采众家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1500种书通阅读搜集量准备资料。(2)精读:朱熹《读书要》说: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于吾口;继精思使其言皆若于吾省尔熟读精思即精读含义说要细读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解于便吸取精华本专业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种精研究细细咀嚼文章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愈研愈精说精读重要种读书。

17.因为作者多次想到苏东坡的东湖游历,因公务繁忙而耽搁了,这次终于能来,所以感到似乎有些意外。

18.拟人,比喻。东湖大门、一大片水面、湖光潋滟、水下游动的鱼儿、倒挂水边的垂柳。

19.第③段主要写苏东坡年轻时在东湖从政为老百姓祈雨的政绩和他创作《喜雨亭》的经过。

20.按照空间转移的顺序移步换景来写的。

21.这篇游记叙述了游览东湖的经过,描写了东湖之畔的名胜古迹,叙述了苏东坡在东湖从政的事迹,表现出作者游览东湖之畔时的思考和乐趣。

【解析】

17.试题分析: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答案就在问题的上文“我每每途经凤翔就想去苏东坡的东湖游历,却都被纷繁的公务耽搁了”。

18.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描写的内容。“隐约可见水下的鱼儿不慌不忙地游着”运用拟人;“不时有细柳抚过肩头和脸颊,柔柔的,痒痒的,像有少女藏在暗处逗人开怀呢”比喻和拟人连用。描写的景物概括起来有东湖大门、一大片水面、湖光潋滟、水下游动的鱼儿、倒挂水边的垂柳等。这些都是作者在游览东湖之畔时看到的景象。

19.试题分析: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仔细阅读语段,即可分析出此段分别写了苏东坡的两件事情。一个是为老百姓祈雨,一个是写创作《喜雨亭》的经过。并且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喜雨亭》的灵感来源于为老百姓祈雨的事件。

20.试题分析:考查描写的顺序。第④⑤段是按照空间转移的顺序移步换景来写游记的。可抓住标志性的短句或句子,如“倘佯在岸边小道上”,“我喜欢浓荫深处那间君子亭,静悄悄隐藏在一片茂密的柳条后面,走到近前才看到”等进行分析。

21.试题分析:根据第⑥⑦段的内容,再联系全文,归纳选文的主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这两个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本文通过描写名胜古迹,叙述了从政的事迹,表现出作者游览东湖之畔时的思考和乐趣。要仔细阅读⑥⑦段,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概括。

3. 22作文(50分)

【写作指引】

本题是命题作文。写好命题作文一定要仔细琢磨,找到命题的关键词,再围绕这个关键词选择典型材料。所谓“发现”,意思是看到或知道。写作的关键在于要把这种发现的过程写出来。我们行文时可用这样的思路:我发现了什么,发现的原因怎样,发现的结果如何。如果从文章立意着眼,我们可以写发现某个东西给自己带来满足感,也可以写没有发现而招致的挫折感;从发现的内容来看,可以是真挚深厚的情感,如友情、亲情、爱情等,也可以是某种深刻的体验,如成功、失败、挫折等;从反映生活的层面看,可以选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在写作时要注意选材、立意和构思的新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教学提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