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电影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30 10:17:40

大河恋:

剧情简介 · · · · · ·

  两兄弟经常跟父亲一起钓鱼。潺潺河水,静静午后,成了父子间最难忘的时刻。父亲是一个老牧师,常常在镇上布道,大儿子诺曼(克莱格谢佛 Craig Sheffer 饰)正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他擅长讲课,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传道授业。小儿子保罗(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却有着迥异的性格——他热爱自由,有一套奇特的钓鱼方法。然而,令人担心的是他迷上了赌博,并因此欠钱遭打。

  诺曼结婚后收到一封芝加哥大学的聘用书,他离家前往芝加哥之前,和父亲、弟弟一同在大河边再次享受钓鱼时光。他劝保罗跟他一起离开这里,然而保罗痴迷钓鱼,不愿离去。怎料,这竟是最后的相聚。

一部如诗般美丽的电影,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属于精神上的喜悦和心灵上的平静。影片歌颂了自然的伟大,并藉河水的川流不息,借寓人生起落,充满人情哲理。年轻时的Brad Pitt阳光明媚得让人心疼,看到他你会明白什么叫天地钟灵秀。保罗尽情挥洒着他的青春,这么张扬,这么肆无忌惮,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昂立在大河之上。然而生活不是艺术,太出色的青春是要被摧折的。希望这样任性的孩子永远不要长大,可以像小王子一样无忧无虑的活在自己的星球上,肆意搭建着自己永不塌陷的童话城堡,守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玫瑰看一天24遍的落日。

诺曼是长子,长兄如父。他对父亲的教诲固然有孩子一般的叛逆心理,但事实上却几乎没有违抗过。保罗问诺曼:你长大想当什么?诺曼回答说:牧师,钓鱼人。想了想又说:或者拳击手。反问保罗,保罗却回答:拳击手或者钓鱼人。诺曼问:没有牧师么?保罗回答说:没有。于是两个孩子都笑了。从此以后,无论诺曼成为了什么,别人都管他叫牧师,诺曼成为牧师不是因为职业,而是因为他是父亲最好的传人,在他身上有着父亲全部优良的血脉。而保罗,牧师父亲曾有一次半开玩笑地说:他把我们家族变成了平原上的苏格兰人。

  影片始终是以诺曼为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的,在那一幕场景中,他站在大河边的石头上,手握鱼线,左边是他的父亲,标准而优美的四拍法舞动着鱼杆,而右边则是他的弟弟,诺曼诧异地发现,弟弟没有完全按照父亲的教法去做,而是让鱼线在头顶上方回旋,呈“8”字形入水。诺曼惊异于这种姿势的优美,他对自己说:保罗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节奏感。

我再度回想起父子三人最后一次去大河上钓鱼。这次诺曼的左边已没有了父亲,他年迈的父亲已经只能留在属于他的高处,他的身边只留下他的弟弟。

  那天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年轻的保罗。早晨的餐桌上,父亲一如既往地问保罗有什么新闻,刚从赌场赶回的保罗竟然一时语塞,而这时诺曼接口道:我有一个。然后他告诉了父母他被芝加哥大学录用的消息。父母喜难自禁。在随后的钓鱼过程中,诺曼连连得手,而保罗却反常地一无所获。诺曼高兴之余,告诉弟弟说他钟爱的女子将会接受他的求婚。望着一脸幸福的哥哥,保罗揶揄道:很丰富的一天哪。

  他诚然不是不高兴的,但在那样一种神情复杂的目光中,观众开始意识到一种阴霾。敏感的诺曼于是道:跟我们一起去芝加哥吧!保罗回头露出熟悉的笑容,一如所料地拒绝了。

影片的调子在此时一直都压抑着,诺曼的喜讯和钓鱼的成果都不曾改变这格调,似乎所有的观众也都在期待着什么。

  最后诺曼来到高处,和父亲一同远远地注视着保罗。保罗摘下帽子,固定着鱼饵,然后提起鱼竿往河中央走去。整个屏幕上大河风光如画,而河上的背影孤单而骄傲。

2 百万宝贝

.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罗素

除了种族之外,信仰是一个民族最难以改变的文化特性。信仰,如同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一样,人的一生几乎所有的行为都被信仰的程序所操控——信仰以其近乎固定不变的程序不断地复制着相同的人,相同的思想,相同的文明……

人类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形式是通过其不同的信仰区别开来的。改变不了一个民族的信仰,就改变不了组成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信仰像是隔离带或是防火墙,将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类各民族割裂开来。信仰将人口与土地牢牢地锁定在特定的文化区域,没有什么比信仰割据更难以突破。

中国人的自然崇拜以实有的实体为对象,而不是以某个独立存在于一切实体之上的人格神为对象。也就是说,无法决定人的全部行为或是部分行为,只有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实体本身才具有决定中国人全部行为或是部分行为的能力。

中国与西方文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关系上。中国的未能被完美地创造出来且被传承下来,而是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就已经衰落了。相反,在倒下去的地方,崛起的是的力量——祖先神受到顶礼膜拜,血缘关系得到了加强。

信仰无罪,但信仰可能是错的,信仰也很容易被扭曲。影片用隐晦的方式慢慢消解着信仰这个闪亮的字眼,一味执着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如果说物质异化更多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和冷血上的话,精神异化则叫我们看到一颗颗血淋淋的心脏痛苦挣扎!贯穿全片的弗兰基朗读叶芝诗歌《茵尼斯弗利岛》的声音提供了编导的某些暗示:我要起身走了,于是才会有安宁。

出身贫寒的麦琪什么也不能确定,她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自己是个垃圾。除了对拳击的爱和痴迷,她一无所有,她在餐馆和杂货店做着最低贱的工作,她没人爱没人喜欢甚至没人怜悯,她靠捡拾别人的残羹剩饭填饱肚子,她还要照顾不能给予其任何亲情和温暖的家庭。拳击成了麦琪唯一的信靠,她梦想成为最伟大的女拳王,著名的拳击教练弗兰基理所当然的被她视为可以帮助自己圆梦的人。

在一场残酷的拳王争霸赛中,麦琪被恶毒的卫冕拳王兰熊背后偷袭,最终导致脊椎断裂、高位瘫痪。这个看似偶然的灾难,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变了味的拳王之争注定充满阴险和伤害。

瘫痪在病榻的麦琪认为自己曾经拥有过欢乐、获得过荣耀,这便已经足够。但观众不禁要问,她最终追寻到的东西和点燃她生命热情的火种真的完全吻合么?汽车加油的间隙,麦琪透过玻璃窗看到抱着狗的小女孩,她们相视而笑,不含任何杂质的纯真甜蜜被马不停蹄的信仰瞬间抹杀,危机感和紧迫感压得麦琪喘不过气来,她要没日没夜的练拳,以弥补年龄和技巧的缺陷。梦想之路如此逼仄,某种程度上说它比现实还要沉重,还要残酷。创造一名优秀的选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弗兰基要帮麦琪进入婴儿状态,用不停的训练累得她身心俱疲,累得她心无旁骛,累得她只能服从弗兰基的意旨。

3

这就是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直观反映,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一个是写实,一个是写意。艺术不论高低,但是一脉相承下来的结果就是:好莱坞发展3D技术,最终做出《阿凡达》,我们不能,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为什么?因为你的思维结构体系跟人家根本不是一个体系的。

西方的立体思维,让他们可以完美地复制出一个真实世界,又进一步创造出一个超真实的虚拟世界。先谈谈我的一家之言吧。我个人认为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的根本差别是出于不同文化背景,跟历史背景的影响。我们不能单纯地把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的。就比方说你不能把《霸王别姬》跟《雨中曲》去比较,虽然都是经典,但是起点和定位是不一样的。中国电影的起步可以说是跟世界同步的,而且在2030年代,中国的电影水平是处于世界前列的,周璇,阮玲玉这些光影中的角色不是到现在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吗?只是我们的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尤其是在文革时期,几乎都没有电影的创作,这让我们的文化事业颗粒无收,遭遇文化饥荒。而这段时间正是世界电影的大发展时期,包括我们的邻居印度不也是凭借宝莱坞的产品扬名世界吗?

  记得在看过《保密局的枪声》(1979)以后,我去查阅一些资料,根据文字记载,当时社会上万人空巷地去看它,而该片中出现的跳交际舞的场景更是让在文革中受尽了憋屈的人们感到一阵释放,当时它的出现正是顺应了群众的需要,是新的文化思潮爆发诞生的精品。只是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根本不了解,甚至根本不愿意去看那些我们认为很俗套的电影。改革开放让人们的眼睛打开了,当然出现了一些对外界事物的崇拜,甚至是只盯住了外国东西,认定了只要是国外的就是好的,而忽视了本国文化的华彩篇章。《庐山恋》上映25年,常映不衰,到庐山旅游的人都会去电影院感受那电影的魅力;《红色娘子军》的芭蕾舞剧照现在也挂在联合国的会议大厅中,因为,人们觉得那样的艺术表现力正是无限放大了女性的美,是属于人类的艺术。

  当然我也承认中国电影在制作水准、水平上跟西方电影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毕竟我们连拍电影的胶片都得依靠进口,而我们本身的经济基础又不够雄厚,理所当然地没有那么多的实力去做一些人民精神生活上的装饰品了,更不能不切实际地去跟外国成熟的电影产业较劲。中国的电影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期中都以文艺片为表现手法,而当人们在刚刚接触到好莱坞的火暴场面时,不由自主地会给中国电影扣上一顶俗套的帽子,但这在当时真的只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实力给电影加上紧箍咒。张艺谋在总结《英雄》的电影制作时谈到了穷文富武这一电影制作规律的理论,这正是揭示了电影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必然联系。当然,中国的一些政策也对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很多导演能在金熊,嘎纳,威尼斯电影节上去表现自己,却在国内一直将事业藏于地下,连起码的导演的名分都得不到。现在,文化的冰河正在解冻,曾经的地下电影也得到了肯定,文化的沙漠也出现了绿洲,这当然又会是一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序曲。

  因此我首先认为中国导演的思想并不是狭隘的,而是非常有头脑,非常有想象力的。 中国电影当前的确是处在一个由文艺主导向商业化运作转型的时期,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人们当然会对文艺片导演转型去做商业片是否能保证水平产生怀疑,也对中国电影是否有能力去承担商业片巨大的运作成本和风险加以观望。这些想法我们当然应该接受,毕竟这是大家对中国电影行业能否出精品的良好愿望。不过,当然会有一些自认为高明的跳梁小丑蹦出来对这种改善电影市场环境的做法骂骂咧咧,而这些思想,甚至是糟粕的思想很容易传染,更容易带动年轻人的思潮,而年轻人正是站在了时尚的风头浪尖引领时尚导向,当年轻人在听取了片面的观点后再不假思索地以讹传讹,给中国电影塑造的新形象无疑悲观的,渺小的跟自卑的。我不否认中国电影在商业化的过程中的确出现过人们所怀疑的案例:《鸦片战争》在采取民间集资的投资方式时因为市场的预计不足出现亏损,刚刚上映的《无极》也着实缺乏了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中的灵气,但不可否认《鸦片战争》的失败给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不能否定《无极》的商业运作真的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中国电影正处于进行中的改革。此外,我们也不能单纯地把外国电影视为珍宝,他们的精品是建立在以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后盾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他们几十年上百年制作经验的体现之上的,更是建立在从数量上求精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上的。其实国外的电影真的有太多的垃圾产品,只不过我们没有从电影院看到它们,唯有在品味过很多电影,在有对比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了解外国电影的真实水平,而我们往往就缺少了这点阅历。我们看片多数情况下看到的是外国电影的经典演绎,于是片面地将外国电影定义为经典,这不能不说我们步入了对电影认识的误区。

  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一种宣传工具。我们的电影要走出国门,去宣传中国,去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外国人掏他们的腰包为我们打造中国的无烟工业,这需要成本,需要最起码的包装,我们总不能看着我们的电影赤身露体地去跟国外的电影大鳄们搏杀吧?《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这些被我们视为垃圾的电影,令外国人对中国电影的张力与表现力瞠目结舌,我们不应该仅仅抱怨我们的电影没有新意,那是因为我们看得太多,对外国人而言,中国电影的出现是给他们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是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文化的韵味。我们不应该以媚外的心态认为我们的作品是低俗的,而应该为我们的作品在国际大奖的评选中得到肯定而欢欣鼓舞,更应该坚信我们的文化正在影响着外国人的生活。我们要给中国电影时间,对中国电影抱有信心,对电影,急于求成只会弄巧成拙。

  我不是在为中国电影勾画乌托邦的框架,更不期待我的这些看法会得到多少人的支持,我所能做的只是将我对中国电影认知留给大家讨论,给抱有别种思想的人们以参考。我不是一个偏挚于中国电影的人,只是希望不要有太多的人偏挚于外国电影。电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我相信,当我们以五千年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我们的无烟工业锻造出的会是触动人心,震撼世界的精品。我相信“Shoot in Ch ina.”将如同“Made in China.”一样让世界电影刮起一阵中国风。

欧美经典电影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