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中国致命的决策失误

发布时间:2013-04-25 16:19:44

文案: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投洋。

——摘自陈天华《猛回头》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帝国主义的风口浪尖中,清政府腐朽而落后的统治,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

却想,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一个泱泱大国,竟然会输给一个弹丸小国,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

甲午战争中致命的战略决策失误

【摘要】甲午战争,无论是对于日本还是中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术界关于中国失败的原因,虽没有得到统一的意见,但大同小异。从战略决策上论述原因,不但有助于客观地分析历史,更可以有效地以史为鉴。

【关键词】甲午战争,失败,战略决策

历史总是循环往复,人们在惊异的同时,也不由得开始深刻地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对于清政府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鸦片战争的阴影还没有散去,黑幕却又一次光临。那场战争,使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从此走入世界强国之林。在此,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泱泱大国,为何会惨败给一个新兴起的小国呢?

唐德刚先生曾经说过:“在千百次战役中,最令人迷茫的是甲午战争,该败者胜,该胜者败,真是怪哉的怪哉。”其实,中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制度更是腐朽不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这些,却不足以成为中国失败的致命原因,中国失败的根本所在,是战略决策的失误。

一、 统治者惶恐避战,贻误战机

当时,正值慈禧太后寿诞,无论是慈禧太后本人,还是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都不希望战事扩大,而燃起新的狼烟。

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惨败,中国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国库空虚,清政府财政状况惨淡,这时,统治者不但不思进取,谋取振兴,反而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慈禧太后更是不顾国力的不足,大肆铺张浪费,将库银挪用以作寿宴之资,无心顾及其他,这样造成了财政拮据,入不敷出日益严重的状况,对于即将燃起的战况,无异于雪上加霜。

统治者的不思进取,消极避战,不但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对于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支持,任何民间的自发的抵抗,都无异于以卵击石,收获甚微。

甲午战争爆发伊始,统治者不但没有认真备战,反而敷衍了事,认为战争不可能真正地拉开帷幕,这样不但失却了先机,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且还影响了广大将士的应战情绪,造成厌战、惧战的消极影响,贻误战机。

二、 寄希望于各国调停,没有认真备战

朝鲜战争失利后,局面虽然陷入被动,但并不是毫无转机,如果这个时候,清政府能够认清形势,积极备战,局面还是可以挽回的。可惜,当时中国的实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和派手中,手握海军命脉的李鸿章也不希望事态恶化,。整个战争过程中,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争取列强调停的天真想法。

李鸿章企图利用各国之间在华利益不均的矛盾,遏制日本的侵略野心。

李鸿章首先请求英国调停,因为英国是在华最大的利益集团,日本侵华必定会破坏英国的既得利益。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英国早已与日本进行了秘密交涉。当日本政府承诺英国在长江流域的权益不受影响时,英国不但放弃干预,还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以示支持。

  俄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中国东北,与日本存在利益冲突,李鸿章转而将目光投向俄国但此时俄国准备尚不充分,想要遏制日本的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俄国并不想和日本闹翻。英人赫德曾经这样评价:“俄国人在天津挑逗了一番,过了两个星期忽然又推卸了,李鸿章讨了老大一场无趣。”

清政府亦曾请求德、法两国调停,终是徒劳无益,白白浪费时间。

万般无奈之下,李鸿章竟然异想天开地寄希望于美国调停。美国回复说:“美国抱严正的中立态度,只能用友谊的方式影响日本。”实际上,美国却是完全站在日本方面,给日本提供军事贷款,派遣军事顾问,输入军用物资,包庇日本间谍。

这样,中国在一次又一次的调停中丧失备战时间战争的主动权,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在大小几十次战役中,未能组织一次有效的抵抗。外交上的失败,间接地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海陆军主力损失殆尽,北洋舰队更是因此颠覆,最后只能割地求和

三、 忽视情报信息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争中的双方,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兵力部署、作战意图、指挥人员,才能有效地进行战略决策。

日本侵华战争,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蓄谋已久。早在1872年,日本便已经派遣了大量间谍来到中国,刺探中方军情。战争之前,日本对于中国的了解竟是十分惊人,根据间谍情报汇总,得出中国各省的步骑、兵人数为349 700而清政府直到1898年才统计出具体的数字360 000

为了发动对华战争,日本先后在中国设立了许多据点,如:汉口的“乐善堂药店”,上海的“日贸易研究所”等。这些日本间谍,拥着着中国人的身份作掩护,在中国社会各界混得风生水起,结识军政要人,窃取情报,甚至绘制出了精确的东北、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地图。众所周知的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即是日本得到情报后采取的行动。

反观清政府,一向把日本视为弹丸之地,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在经历了鸦片战争惨败的教训后,仍然不思进取,继续以泱泱大国自居,陶醉于纸醉金迷的帝国之梦中。不仅没有仔细地了解日本的情况,即使在日本的侵略野心暴露无遗的情况下,依旧因循守旧,放任自流。

两国对对方情况的了解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战局发展成后来的状况,实则情理之中。

四、 放弃至关重要的制海权,导致被动挨打

制海权对于现代战争来说,可谓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内,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

甲午战争中,制海权的争夺主要集中在黄海海域,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的争夺。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战线与补给线拉得很长,对海上交通的依赖性很大。但清政府对制海权却没有正确的认识,始终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朝鲜战争拉开序幕后,日本海军集中全力进攻中国舰队,而中国海军则是一味的妥协退让,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     

  黄海战后,中国海军虽然遭受严重的损失,但主力犹存,是李鸿章却一味避战,他命令:“海军舰队,必不远出”,只能“靠山巡走,略张声势”。旅大战役时,海军提督丁汝昌曾主动请战,李鸿章斥责说:“汝善在威海守汝的数艘船匆失,余非汝事也。如出海,即令战殁,亦不请恤。”最终,在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黄海的制海权也从此丧失。

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教训十分沉痛。

五、 认为自身武器设备不如人,悲观消极的应战

军事力量的对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但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浩淼的历史烟海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

其实,当时双方舰队的实力不相上下。北洋舰队的主要优势在于,拥有相当数量的铁甲舰和重炮,其中又以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优势明显,装甲、吨位、火炮口径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舰队的优势是舰速较快因而具有很强的机动灵活性。

单纯从军力上看,中国舰队还略占优势,但海战的结局却出人意表。北洋舰队损失5艘军舰,受到重创;而日本舰队只有几舰受伤。黄海海战的胜利,让日本举国上下欣喜若狂,天皇颁布敕令,嘉奖有功官兵,并亲自谱写军歌《黄海的大捷》,歌中唱道:“忠勇义烈之战,大破敌之气势,使我国旗高照黄海之波涛。”而北洋舰队在此之后更不敢出海作战,完全丧失了应有的战略作用。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给本国政府汇报时说:“中国军队虽然在数量上较日本有相当的优势,但训练方面尤其是管理方面远不及日本。无远见和缺乏军事知识的中国当局,将面临着海军舰队被彻底摧毁的危险。”  

军队战斗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但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于武器装备,还有军队的指挥、管理、训练、精神状态,战略和战术等。甲午战争的情况亦然单纯地将战争失利的原因归结于武器装备不如人,未免有失偏颇。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绝不是历史的偶尔,而是一系列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抵制资本主义的侵袭,注定了要风雨飘摇的面对;一个做着醉生梦死的帝国之梦,一个是蓄谋已久的阴谋家,结果尽在不言中;一个坐拥无限山河,却被贪官污吏,残兵弱将所拱卫,一个海上岛国,举国上下皆思励精图治,开疆扩土,战争还没有打响,气势上便已落后了千万里。

各种客观因素的叠加,造成了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但是,我们不能将一切成败得失都归结于客观上面,主管不努力,客观找原因,这样的做法显然有失偏颇,有失公正。

无论是统治阶级的消极避战,还是战争始发时的一味求和,忽略信息与制海权的重要性,还是悲观的应战态度,都成为了战争被动失利的硬伤。

不经一堑,不长一智,如此惨痛的事实,放眼过去与未来,我们若是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还如何在未来的世界中立足,寻得一席之地。

一场战争的胜负,指挥者的态度可谓至关重要,若是没有强大而自信的指挥者,如何能带动整个军队的气势与信心,如何能在精神力上压倒对方?

信息时代,对于科技与人才的重视,成为各国永恒不变的话题,可是,面对弊端日益凸显的现代大学教育与人才机制,不得不说,中国的路,还有很长很长。21世纪,不但是科技与经济的较量,更是技术与高端人才的较量。

弱国无外交,一次次外交的失败,赤裸裸地摆在国人面前,英美与日本的态度暧昧,俄国也因准备不足而选择牺牲中国的利益与日本妥协,资本主义列强的一个个承诺与美好的谎言,不但欺骗和麻痹了清朝统治者和官员,还在战争进程中暗中帮助日本,甚至还帮忙运送物资给日本,这对准备不足的清政府无异于雪上加霜。

立足于现代民族之林,要想求自强、谋发展,便不肯能出于孤立无援的,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甚至是与日本、美国两大宿敌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重要、领土摩擦不断,中国不但要自保,还要自卫,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丝毫不嫩嫩个松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和平,谋发展,不搞霸权,也不允许被侵犯,自卫前提下的共荣,才是根本之策。

海防不可忽视,武器同样重要,现代国防的建设,无意于整个国家坚守之基石。近年来,中央日渐增加国防开支,正是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国防国防,国,不可不防也!

甲午战争的阴云已经散去,但留给人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

历史留下的遗憾,无法挽回,注定让人叹息,叹息之余,我想思考,我,能做些什么?

文献综述: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繁荣发展,那些个屈辱的岁月,逐渐在人们的眼前消散。但历史不容许人们遗忘,甲午战争留给人们的遗憾,仍然值得深深探究。对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但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均倾向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但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各方面条件的落后,虽然经历了洋务运动,扩充和发展了现代化的军事工业,但总体来看,仍旧存在着很多弊端。腐朽的吏治,固步自封的封建君主专制,难以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的侵蚀,落后的武器装备,无法抵御资本主义的先进武器,以上种种方面,经过层层论述,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便模型出现了,但是,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是主观因素占主导的一个历史污点。各方面的主观原因综合作用,造成了中国的惨败。从中,我们如何思考,又成了一个新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侃,李时岳,李德征等.中国近代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2]王维远.教训与启示——由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引出的思考[A].关捷.海峡两岸《马关条约》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7.

[3]张忠林. 一些日本学者对甲午战争的若干看法[J]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4,(9

[4]刘亚夫,赫祟旺.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浅析[J]学习与探

索,1985,(5

[5]戚其章,王如绘.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戚其章.甲午战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古丽. 中国输在哪里——谈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甲午战争中中国致命的决策失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