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匠精神”与“大医精诚”

发布时间:2020-12-18 12:08:54

工匠精神大医精诚

作者:周贤 刘毅 汤钰文 李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4

        [ ]该文拟探讨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的特殊性。通过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对高校教师工匠精神的明确定位,对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大医精诚和工匠精神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其职业特殊在于具有高校教师和临床医生的双重身份,肩负双重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中医药高校;高校专业教师;工匠精神;大医精诚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02 [收稿日期] 2020-04-07

        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高等教育更是直接输入基础型、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其地位尤其重要。高校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明确了高校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为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指出了要求与方向,也要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58年开始,全国众多中医药高校相继成立,虽然将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转换成了院校教育模式,传統的中医则多了高校专业教师的身份,然而中医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没有改变,仍然要恪守医圣孙思邈所提出的大医精诚。鉴于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的特殊身份,对其在职业道德和责任的特殊性做以下探讨。

        一、工匠精神

        《说文解字》曰:匠,木工也。古代工匠除传授技艺外,还传承专注、细致的精神品质和诚信、敬业等职业道德。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这一理念,引人深省,其字面意思是工匠对创意、作品、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理念。适用于当今社会,其内涵演变为坚定理想信念,用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1],塑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执着坚守、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二、高校教师的工匠精神

        高校教师都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因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短期发展,也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命运。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作为培育高等人才的主阵地、输出应用型人才最后一站,在国民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项事业,其过程更像是工匠一样,对培育的学生精雕细琢,耐心打磨,对于这项使命,只有以工匠精神为指导,秉承孜孜不倦、一丝不苟、为学生负责的责任感,坚守一名工匠的职业操守,才能培育出技艺高超、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对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要求与指示。并用四有的标准来定义好老师。所以高校教师的工匠精神,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培育出能够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创造出便利民众的科技产品。

        三、中医药高校教师的特殊性

        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具备教师和医生的双重身份。自秦汉以降,中医学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自1958年开始,全国众多中医药高校相继成立,随着招生规模扩大,传统的师承传授模式继而转换成了院校教育模式,传统的中医除了医生这一身份,还多了高校专业教师的身份。中医药高校教师,不仅要在临床服务社会,还要作为知识传授者在课堂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肩负着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和使命,就职业道德而言,相应的要求医德与师德兼备,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传授大医精诚的精神,为我国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具有合格医术医德的学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所以中医药高校教师的身份具有特殊性。

        四、工匠精神大医精诚

        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作为医生教师的结合体,在职业道德方面,不仅需要具备师德,还需兼备医德;在业务水平方面,不会要具体高超的医术,也要有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本领。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对医德及好医生应该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论述。所谓大医精诚大医应具备技精与心诚。,指专业熟练,医术要精益求精,是对业务水平方面的要求。作为一名医生和教师,首先需明确自己肩负着医药事业高效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应始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持有谨小慎微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要做到精勤不倦,精研为医之法,刻苦钻研新技术、新业务,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也要严谨治学,不断汲取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全身心投入中医药发展事业。,指品德高尚,是对医者医德的要求,要是对为师者师德的要求。一方面,要以仁爱之心真诚对待患者,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此可为苍生大医作为医德的重要衡量尺度之一,要求医者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尊重同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医疗行业作为一种职业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尊重患者与尊重生命有机结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作为医者,须知人命关天和责任重大,一定要对人、对生命高度尊重,绝不能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3]。另一方面,还要以师长的仁爱之心教导、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成长,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重视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医药技能人才的全方位、全投入、健康发展;还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到孜孜不倦、严慈相济、教学相长[4]。从定义来看,工匠精神更侧重于内涵修养、产品输出和学生培养,而大医精诚则侧重于社会服务和个人提高,两者既有重合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故对于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若能综合其内涵,并付诸行动,必然大有裨益。

        五、小结

        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其具体内容应该是大医精诚工匠精神的总和。然而,教师职业道德只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一员,教师应具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一般道德[5]。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其在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所遵循的,对学生影响具有典范性。所以教师不仅需要以高深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吸引学生,同时还要将其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思想品质来感化学生,才能实现学生成人成才,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因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高尚师德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言传身教的基本前提,故及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我国现今提高高校素质教育质量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6]。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之特殊性在于具备教师与医生的双重身份,直接发挥其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其工作对学生的在校生活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有深刻的影响,而学生作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会将这种影响广泛渗透、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决定于教师是否真真切切地领会工匠精神大医精诚的真实内涵,并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夏斌.浅议中职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工匠精神”[J].现代职业教育,2018,(03):237.

        [2]党评文.努力做好学生引路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0):1.

        [3]管菊艳.“大医精诚医德文化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71-72.

        [4]孙晓.中医药传统文化对医药职业学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示[J].2016144):33-36.

        [5]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17.

        [6]陈慧蓝.浅论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521):125-126.

谈“工匠精神”与“大医精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