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类书籍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2-07 05:59:24

哲学类书籍读书笔记

【篇一:哲学类读书笔记】

《哲学与人生》—— 读书笔记 人都有迷惘、不知所措的时候,而且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

有什么价值?最近读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感觉它就能解读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作者

傅佩荣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人生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因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

一个人的生命的某一阶段,总会浮现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一切究竟

是怎么回事。

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融入自己的

思想,教授给我们,我们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哲学的精华,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生命的本质和

价值,我看过了这本书,更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知道了自己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以下是我看过很有感触的一些句子,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找到共鸣。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

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我也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这是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思考了很久。最终找到

了答案,我认为活着是为了爱,为了亲人、爱人、朋友等这些我们深爱并深深爱着我的人,

他们都是我活着的意义和动力,我可以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牵挂,所

以我要好好活着。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

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为什么一定要独守自己的东西不与别人分享,关闭

己的心灵不与别人沟通呢?这样会错失了许多得到快乐的机会。分享不会使你失去什么,而

会让你得到更多。与人分享之后,快乐就会加倍,而悲伤就会减半,何乐而不为呢?

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愈加激剧,人们都在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为了利益

而勾心斗角。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来反思检查自己:我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的人生的价值何在?而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

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相当于到世上白走了一遭。哲学让我们去思

考这些人生问题,其意义是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真正能

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突然明白:学习哲学很重要,哲学会教我们如何

思考人生,如何得到心灵的自由。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

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

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认识自我是一件难事,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用各种价

值观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最珍惜哪些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的寿命可以延长。但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长寿的活着有没

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

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有意义的

活着,创造最大的生命价值。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篇二: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曾在上学期读过,当时觉得书中蕴含着无穷的道理却

又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本学期经过了马哲课上老师对于哲学的系统讲述,再读起这本书来

似乎又有了不少新的收获。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

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

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

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

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

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

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

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

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

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都被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的

十分透彻。对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相信读过的大家都会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于《中

国哲学简史》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

历来中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

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

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

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

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

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

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

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

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

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

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

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

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2、冯

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

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

恶令我们心寒?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得出了哲学帮助自己实现到达彼岸的结论,却意图把这一外延无限扩大,

无疑犯了严重的逻辑性错误。所以我冒昧地以为与其思考国人如何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

岸?,倒不如调查有多少国人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彼岸?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后者只要

去调查一下大部分国人平时的时间是如何度过——又或者说是如何打发的,很容易便得

出答案,探讨他人以何种方式进行精神活动便不可行了。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西方大部分

国家的政府是公开支持宗教的,一些国家领导人还带头参加一些宗教活动,甚至还有些国家

定某种宗教为国教,而这在我们国家则显得忌讳莫深,政治上更为敏感。依我看来大可不必,

而且我认为,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将对团结凝聚一个民族、尤其是对常常被批评为一盘散

的中华民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要远比用那些很雄伟、很壮丽的话更能产生

效果。事实上,绝大部分宗教都不会引人向恶,反倒是教人向善,佛教如此,基督教也如此,

仁爱都是它们教义的精神实质。西方人的整体素质比国人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到底与它

们普遍的宗教信仰有没有联系,倒是值得国人好好研究。

(二)

被遗弃的墨子和墨家精神。墨子曾习儒术,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

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决然反叛,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创立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其中

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这与儒家倡导的亲亲尊(三)

老庄不被理解的无为而无不为。不少人认为老子、庄子的无为是无所作为,这是

认识上的极大错误。冯先生的解读是: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

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得过多。圣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

的事情,以至无为汉初的无为之治,现时我国实行的废除农业税以及减免各种行政

审批手续,实质就是在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正是老庄无为思想的体现。近

来高校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抨击,因为本应是学术科研为中心的高等学府现时却变得越来越行政化,学术气氛越来

越弱,味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怀念以往百家争鸣的北大而痛斥现在如此之多的行政

干扰,套用老子的话,那就是种种烦恼,皆因做事太多,当是无为思想积极意义的有

力佐证。当然,像那些打击危害社会治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为的事情非但不可

,而且还应大为,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老庄完整的思想,决不可断

章取义。老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主张,那就是寡欲,这与他们的无为思想是必然

联系的。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简单点说就是,

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不可欲望太多,否则将欲壑难填,陷于沉沦。这一思想对日渐

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无疑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绪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规则的反思,是对思想前提的追问,追问构成各种思想

的根据。具体的讲,就是一纵二横一纵,就是诉诸人类的认识史、哲学发展史,知道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是怎么理解哲

学的。恩格斯说: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哲学是

一种历史性的思想。

二横:第一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间的关系中去追问哲学;第二横,

是当代哲学的各种哲学观(八种哲学观)的比较中去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以具有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哲学

是把思想本身当作对象研究,即反思。哲学是一种爱智的智慧、一种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

慧和创造的智慧。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有之

非有、存在着无

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革命。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但世界在我们的语言当中,

语言既是我们世界的消极界限,也是我们世界的积极界限。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个自

在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用语言(概念)把握到的这个世界——世界图景。世界图

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长期以来,人们把人

世界图景混同于自在世界,没有从人的概念框架方面去理解人的世界图景,从而也

忽视了人们用以构成世界图景概念框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 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宗教的、伦理的、科学的、经验常识的、艺术的、 哲学的。人类以它的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把自在的世界构成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图景,因

此,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重的世界。人们观世界的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把世界作为观的对

象,从而构成关于世界的思想;另一种是思考人怎么观世界。前者为科学活动,后者为哲学

活动。

3、自在世界与生活世界(人的生活活动和人的三重世界) 人和世界的关系,取决于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把全部的存在物分为两种:一种叫

无生命的存在;一种叫生命的存在。生命存在区分为:动物的生存活动;人的寻求意义的生

活活动。马克思:时间是人类存在的空间。动物只有一个尺度,依据其物种的尺度(物种的本能)的规定的生存活动。人类是实践

的存在,人类的两个尺度:任何物种的尺度,人的内在固有尺度。它是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

性的统一。人的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过程,而是超越自然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人与动物具有两种不同的延续生命的活动。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以复制的方式来延续

种类的生命活动,因而是一种非历史的延续方式;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以创造文化

文化遗传的方式延续种类的生命活动,因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方式;人类的遗传具有双

重性:获得性遗传遗传性获得的统一,即自然遗传文化遗传的统一。人

是历史性的存在,就是文化的存在。人的世界是属人的世界,是生活的三重世界:人化自然、

文化世界、意义世界的三者统一。人的实践存在方式,造成现实世界的二重化:自在世界

自为世界自然世界”“属人世界。推荐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书《人论》。

4、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世界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将在第八章哲学理念讲。 *在反思的意义上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以人自身的存在为前提的。

因此,我们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首先取决于我们对人自身的理解,求证于人是一种怎

样的存在。人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

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和人与世界(等于逻辑问题与事实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哲学自觉。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以逻辑

的方式表达了作为事实存在的人和世界关系。人和世界关系问题,在素朴实在论意义上,它

是一个经验事实的问题。思维和存在问题是人和世界关系问题的哲学升华,蕴涵哲学的全部

问题。

2、思维与存在和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乃为哲学问题,而精神和物质是个经验问题(科学事实),不能把思维与存在

关系问题等同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哲学是形而上学,是超验的学问。近代哲学明确提出哲

学最基本的问题。近代哲学探讨问题包括: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关系;对象与对象意识

的关系;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关系;意识内容与意识形式的关系;思维规律与存在规

律关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关系;理论理性与实践 理性关系;知情意与真善美关系;外延逻辑与内涵逻辑关系。卡尔波夫把存在理解为三个世界:物理自然世界、人的精神世界、语言文化世界。思存

关系是逻辑的先在性;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是时间的先在性。

3、思维与存在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不同于主体与客体关系。主客关系是思存关系的表现形式。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问题,是把思维与存在关系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

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哲学不是面对自然、社会和思维,

不是面对着整个世界,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对象。不能在科学和常识方面去理解,

而要在哲学角度去思考。

5、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和思维把思存关系作为问题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是科学问题,哲学把思存关系作为问题进行的反思,追

问科学思想的前提。

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人同世界的关系又表现为主客关系,

1与主、客体关系

主客关系,是以主体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而 不是主体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主客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

对历史、人对自我关系。从上述关系中进行理论的概括四种基本关系:实践关系(蕴涵两个

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构成了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践关系又蕴涵着三

种基本关系:认知关系(普遍规律认识何以可能)、价值关系(合目的性)、审美关系(美就

是让存在、保留),即真善美。实践关系蕴含着真善美,真善美是实践关系的应有之物。客体

不是自在的客体,它是在与主体的关系中存在。推荐书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从

实践关系中去理解主客关系。康德提出先验论,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

2中介与主、客体关系素朴的唯物论,离开世界(人的精神)对世界(物理自然)的关系而直接断言世界

(古代哲学)。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应该

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中去理解存在;整个近代哲学,始终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

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中去寻求思想的客观性;现代哲学,实现了革命性的哲学转向,就是从

世界(语言文化,作为中介)出发去反思世界对世界的关系。我的文章《从两级到中

介》,主体是社会存在、历史存在、文化存在,它以实践、精神、文化为中介,人既是自然的

人,又是社会、历史的人。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又是超越其所是的存

在。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

的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的

3主体际与主、客体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总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

之间物质交换的主客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关系。主客关系和主体间

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规定、互为中介。个体间的相互交往构成人类,人以类的方式与自然

构成主客关系。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历史和人自身再生产的历史,而

且是全部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历史。所谓社会关系再生产过程就是主体际再生产的过程。主体

际构成主客关系的一个逻辑前提。人通过概念世界,即历史文化水库,而实现了主体之间的沟通,并实现了人对世界观

念的把握。

4知情意与主、客体关系主体不仅仅是主体际的存在,作为个体主体,又是知情意相矛盾统一的存在。过去我们

往往把知情意割裂开,虽然知情意在思维中可以分开,但在现实中知情意是不可分的,是内

在统一的。哲学界讨论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有无超价值的真理。审美也是和真善不可分的。

5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关系 主客关系,是以人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为前提的。只有把我的自我意识作为前提,才能在

主客体关系中把握客体的对象,形成对象的意识。主体具有怎样的丰富性,就能构成怎样丰

富主客体关系。只有理解了主体,才能够理解客体呈现给主体的显现。主体的自我意识活动表现出的理想性维度,激发人的求知、求善、求美的渴望,并以

的性推动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以实践的方式创造理想的现实。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人自觉到的存在与价值的意识,是以意义的尺度去反思和

【篇二: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书笔记】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书笔记

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自然我很不愿意去读一本很厚的书。所以我选了这本小册子写读书笔记。实话说,我并不能理解书中的一些想法。

书中内格尔提出了九个哲学问题。

1.关于我们心灵之外的世界的知识

2.关于他人心灵的知识

3.心灵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我重点选择了三个问题的思论进行仔细的阅读

1.关于我们心灵之外的世界的知识

你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觉印象和经验,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如果有一个外在世界的话,它和你所看到的世界或许完全不同,或许大体类似,但是无论怎样,你都对此一无所知。这种观点被称为对于外在世界的怀疑论(skepticism)。 他书中并没有肯定某一种观点的正确性(至少我没看到)。他只是通过一些语言来不断挑战读者对外界世界的理解。我觉得他的话有点离谱,但是我不能辩驳的正确性。我不能否认,我接受了他书中的思想,虽然可能还是只是他表达的万分之一,也许可能还没有万分之一。我的确在看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开始怀疑外界事物的存在:它们只是我心中的想象?他简述的东西与科学并没有矛盾,而且可能超出科学的范畴。

2.关于他人心灵的知识

有注意过这个,但是细想的确是这样。我并不能知道别人的感受,那又怎么把他的感受与我的感受相互比较呢?

3.心灵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土木143 陈松 学号14161303

【篇三:《哲学问题》读书笔记】

《哲学问题》读书报告

书目:《哲学问题》

简介:

2、译者:何兆武

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4、出版年月:20074

一、整体感受

这学期开始时,由于一个讲座,我对哲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就一直想读读哲学方面的书,做一点初步的了解,可又不知道从何读起。这次的读书报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从郁老师推荐的书单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仰慕已久的罗素先生的名字,于是当即决定就读他的著作《哲学问题》。等网上买来的书真正到了手中我才发现它是一本很薄的书,当时我想,虽然书薄,但我可以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充分领会哲学的思考方式。

读书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真正开始读了才发现,这本薄薄的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读,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时间难以理解,甚至会不知所云,我便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划出重点词句,在一旁的空白处时时写下疑惑和心得,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向哲学之门迈进。可以说这本书真是我读的最辛苦最认真的一本书了,时至今日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一遍,虽然有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全新的体会和宝贵的收获。

本书对于哲学来说,算是一种通俗性的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用罗素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本廉价本的惊险小说,但虽然如此,罗素还是在书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并引入了各种崭新的观念。书中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是仅限于那些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设的那些问题。为了进行论证,罗素构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我来说,《哲学问题》更像是一本教材而非普通的课外读物。

二、细节体会

1、关于哲学的价值和思考方式(p3130

在第一章现象与实在中,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而有趣的问题,在我面前的桌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例如桌子的颜色,罗素提到,看上去它是清一色的棕色,然而反光的部分却不一样,看上去会比其余部分明亮,甚至某些部分会变为白色;如果移动桌子,反光的部分便会不同,颜色的分布又会有所改变;假设有多个人同时在看这张桌子,那么可以肯定不会有两个人能够看到相同的颜色分布;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种区别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必须养成按物体表现出来的样子来观看世界的习惯。罗素对以上发现做了一个讨论:显然并没有一种颜色是突出地表现为桌子的颜色,或桌子上任何一个特殊部分的颜色,——从不同的观点看上去,它便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的某几种颜色比起别样颜色来就更加实在是桌子的颜色颜色便不是某种本来为桌子所固有的东西,而是某种依赖于桌子、观察者以及光线投射到桌子的方式而定的东西。p3

桌子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之前在我看来是不值得讨论的,因为只要能够看得见而又没有色觉问题,人人都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即使在更细的颜色分类方面可能会产生分歧(如到底是赤褐色还是栗梅色),但也实在无关紧要。然而哲学家们却不肯轻易忽视这个问

题,在他们看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看似真确的事物,仔细加以观察之后就可以发现它们其实充满了明显的矛盾,以至于即使是原本看似显然的东西,也必须通过深思熟虑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可以相信的

关于这一问题,罗素在本书的第十五章哲学的价值中也做出了讨论,他说哲学的用处在于能够指点出人们所不怀疑的各种可能性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p130)对于身边再平常不过的问题,哲学家们却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一切都有理由怀疑,对所有事物都要多次审慎思考之后才肯罢休。一开始,我觉得哲学家们的这种行为不可理喻、没有意义,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有什么好郑重其事的讨论的呢?可是要想真正了解哲学理解哲学,就必须认识到,这正是哲学的精神和态度,哲学就是一种突破种种所谓的常识,排除人们狂妄独断的说法,指出人们熟悉的事物中不熟悉那一面的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对于本质的思考。不尊重哲学的人觉得哲学的思考是无意义的、荒谬可笑的,殊不知了解哲学的人们却在嘲笑他们的盲目和愚昧无知。抱着这种哲学的态度,我重新看待有关桌子的颜色这一问题,发现它变得有趣而有意义。这绝对不是一种自找麻烦的多余之举,夸张一点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关于世界观的问题。

2、关于物质是否存在问题的讨论(p581323

下面让我们还是回到罗素先生的那张桌子上来吧。除了桌子的颜色,当我们考虑到桌子的质地、性状、触感等类似的问题时,会发现几乎有同样的困难,即我们不能肯定构成桌子的某一要素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基于这种考虑,罗素进而提出了两个困难的问题:(一)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的桌子呢?(二)如果有,它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客体呢?p5)读到这里,我越发感觉到哲学思考的奇妙,从开始对于桌子的颜色、性状等一系列平常看似毫无疑问的问题,到现在直接对桌子的存在与否都产生了质疑。眼前这实实在在的桌子怎么可能不存在呢?为了论证,罗素提出了感觉材料的概念,即我们感觉中所直接认知的东西。所以,刚才提到的颜色、性状、质地等都是一种感觉材料。所以假定有一个实在的桌子,那我们认识到的只是对于它提供的感觉材料的感觉而已,并且我们只能通过把这些和桌子联系在一起来认识桌子。罗素假设实在的桌子存在,并把它称为物理的客体,那么研究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的关系问题就变成了探讨到底有没有物质这样东西以及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到这里为止,在我们平时的讨论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便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接下来,罗素从提出我们感官的直接客体并不能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的哲学家贝克莱主教(1685—1753)的观点出发,逐步推导出其荒谬之处,指出物质的真实存在,否定了唯心主义者们除了心灵和心灵的观念以外,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p8)这种观点。对于同一张桌子,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对感觉材料有不同的认识,但我们不能否定,不同人们感觉到的感觉材料是相类似的,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不同的时间,只要是在一定的地点,也会有相类似的感觉材料。罗素基于此而提出了假设:超乎感觉材料之外与之上,一定有一个持久性的共同客体,它是构成为不同的人和不同时间的感觉材料的基础或原因。p13)肯定了物质的存在之后,罗素在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中进一步阐明了物体存在于它所占有的一定物理空间中,并且它所具有的空间关系和各个相应的感觉材料在我们个人空间中所具有的空间关系,两者是对应的p23)。我们感觉到的感觉材料所具有的性质,虽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都来自于同一个物体,具有相似的特点,这一特点正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

终于搞清楚了,物质是存在的,并且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性质。在罗素介绍唯心主义者的思想时,我对它有了新的看法,在以前的认识中,这无疑是一个荒谬的谎言,没有任何价

值和探讨的必要,但当我读到《哲学问题》这本书,才对其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当我看到尽管桌子不是依赖于我的看见才存在,但是它的确要依赖于被某一个心灵所看见(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被感觉到)这种见解时,我才第一次真正认识了唯心主义的观点。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认识到虽然唯心主义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看似也能自圆其说,但是尚存在许多地方不能使人信服,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而只有唯物主义才是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理论。

3、关于内省的认识p37

另外,书中的另一个地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五章认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中,罗素强调了内省的认识这一概念,即我们不但察觉到某些事物,而且我们也总是察觉到我们是察觉到了它们的p37),进而提出了一个令我很感兴趣的假定:自觉是人之异于禽兽者之一端动物虽然认识感觉材料,但是从来也不会察觉到这种认识,因此它们便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罗素的这一观点阐明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解决了在我心中的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中学的学习中,课本教我们说动物的行为都是出于本能的,它们不会思考,没有感情,对外界变化的本能反应构成了它们的一生。我对这种结论非常不满,因为我心中有着对动物们的认可和同情,不相信它们只是依靠本能而生活着的,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样的行为呢?罗素先生的观点打消了我的疑虑,动物们确实是有认识能力的,但是它们的认识能力仅限于对事物所提供的感觉材料的认识,而并不能认识到它们认识到了感觉材料这件事本身,这样一来,它们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对外界有着多种多样的反应,也可以充分认识世界,但是却无法有更深的思考。

三、读后启示

除此之外,罗素提出的其他诸多有趣的观点如第九章共相的世界只有事物在时间之内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在我们能够指出它们存在的时间的时候,我们才容易断言它们是存在着p81)、第十二章真理和虚妄一个信念,在有一个与它相应的事实的时候,便是真实的,在没有与它相应的事实的时候,便是虚妄的p107)等等,都让我十分感兴趣,并且做出了反复的思考,在思考哲学的同时,某些观点和论述也加深了我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内容的理解。

哲学类书籍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