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说课

发布时间:2020-08-15 09:31:15

《万马奔腾》说课稿

(人音版课程标准教科书音乐七年级册)

哈尔滨市五常市第三中学校 孙明娟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3册第单元《草原牧歌》,《万马奔腾》是我国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他的演奏音色圆润饱满、指法灵活娴熟、运弓扎实流畅;演奏风格热情奔放、雄浑沉实,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乐曲。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需要,我本着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达到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由蒙古族特有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知识与技能:

认识马头琴,并了解马头琴以及声音特色。感受《万马奔腾》《赛马》两首乐曲对马的不同状态的描写,提高欣赏能力;节奏训练,学会用简易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

启发诱导,探究合作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本人订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说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首先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和谈话法兴趣导入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中;而后,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条主线,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蒙古大草原的美好印象,了解蒙古族的地域及民族风俗特点,进一步了解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对于作品创作的背后故事,学生几乎不了解所以,我省略了关于马头琴的传说,而在乐曲创作背景上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学生们听的非常认真,对于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感受作曲家对草原的热爱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说教具准备

传统的教学是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能集音、形、色、动为一体,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因此,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自制简易乐器

六、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条主线诱导学生们去探索、去尝试,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情境,真正感受到音乐欣赏课的乐趣及内涵,最终达到本节课的预期目标。结合本节教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在导入部分我先和学生进行谈话,让学生明确我们上课的主题,然后通过观看一段视频,了解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从中导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乐曲

二、初赏作品,了解乐曲

1.欣赏《万马奔腾》独奏曲,走进画面

通过欣赏让学生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感受蒙古族人民的豪放性格。

2简介作者以及乐曲的创作背景

任何一部欣赏曲,都会有其创作背后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更深刻的去感知、理解作品,感受作曲家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细赏作品  感受乐曲特色

1.欣赏《万马奔腾》(奏响维也纳金色大厅中的视频

2. 学习节奏,为乐曲做伴奏:

3完整欣赏《万马奔腾》(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全员参与感受乐曲的气氛。

通过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能更深刻地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加深对马头琴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拓展生活  延伸爱好

1.了解蒙古族风情

2.描写草原万马奔腾景象的作品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吗?

3.聆听二胡曲《赛马》。

4.你喜欢哪首作品?(自由畅谈)

通过欣赏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热爱民族音乐。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万马奔腾说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