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有哪些著名的爱国诗歌

发布时间:2020-04-19 22:36:05

陆游进士考试被黜落之后,回家乡山阴读书以待时机。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陆游写了著名的《夜读兵书》: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投身抗战,收复中原,是陆游一生的志向,这首诗就是他的宣言。他期待“执戈王前驱”,甚至不惜为抗战献出生命。但是,“报国欲死无战场”的现实,使得陆游有志难伸,只能在山间读读兵书,借诗歌抒发自己不能实现理想的愤懑而已,这首诗最后四句之所以悲哀叹息,原因就在于此。以身许国、恢复中原的理想,是陆游毕生诗歌写作最重要的主题。

在朝中担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的小官时,陆游一位亲友要到扬州淮南东路安抚司担任幕僚,陆游于是写了《送七兄赴扬州帅幕》一诗为他送行,诗云: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行舟。

诗歌首句的“石头”,即今江苏南京,次句的“瓜州”,指今江苏扬州境内、长江北岸的瓜州。就在陆游写这首诗前一年,金人又发动了南侵的战争。到陆游写这首诗时,局势还未缓和,诗中“急雪”二句,生动地写出了他为国事忧虑的心情。但是,诗人空怀救国之策,却不被朝廷“诸公”重视,只能通过诗歌向亲友诉说。

陆游在南郑军中热烈豪迈的生活却没有持续多久。正当他满怀豪情,盼望着从南郑出兵北伐的时候,无心北伐的南宋朝廷把王炎调离了川陕前线,陆游也被调回成都,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这对热情高涨的陆游是一次沉重打击,他恢复中原的理想破灭了。干道八年(1172年)十一月,他不得不离开南郑前线,到成都赴任。经过剑门关的时候,天色阴暗,诗人骑着一匹毛驴,细雨洒在沾满征尘和酒痕的衣服上,冷风之中,他感到了透心的凄冷,种种复杂的感触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指剑门山,主峰大剑山在今四川剑阁北面,因峰峦连绵,下有隘路如门,故称剑门关,是从南郑进入四川的必经关隘。陆游本来的志向是做一个战士,为国家收复中原,这时却被调离前线,因此心情非常压抑,这就是让他感到“远游无处不销魂”的主要原因。诗的后两句就眼前“骑驴”和“入川”两件事,自问说,自己应该是一个诗人了吧?陆游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骑驴”和“入川”,都与诗人有关。陆游不禁自问道:“此身合是诗人未?”表面上是以做诗人自豪,但又明显含有自伤自嘲的语调,实际上是抒发不能做战士的牢骚和激愤。试想,一个怀抱收复中原的理想,豪情奋发并且曾经拥戈横马的英雄,却不得不委屈做一个骑驴苦吟的诗人,心中的失落感是多么强烈。

陆游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月的《书愤》,集中书写了报国无门的悲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歌集中写一个“愤”字。诗人面对衰败国势,感慨壮志难酬,抚今追昔,为江山残破而愤,为壮志难酬而愤。开篇两句写早年宏图大志,颔联写早年的经历。上句指隆兴二年(1164年)在镇江(今属江苏,与瓜洲隔江相望)任通判时事,当时主战大臣张浚督军江淮,操练兵马,增置战舰,陆游在张浚幕中参赞军务。下句指乾道八年(1172年)在南郑王炎幕府时事,当时他曾“寝饭鞍马间”,“扬鞭临散关”(《怀昔》),度过了一段铁马金戈的军中生活。这两句以两个典型场面概括自己早年壮志和抗金经历,同时也概括了当时南宋军民抗金的情况,诗句高度浓缩,各以三个名词构成,写出地点、环境,渲染壮烈的场面,以景象带出感情,精警动人。颈联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调心情的悲愤。结尾两句借称赞诸葛亮感慨自己壮志难酬。诗篇感情深沉,意境雄阔,风格苍凉悲壮,不愧为陆游诗歌的代表作。

陆游是以爱国获罪,他多次遭受朝中统治集团的打击、迫害,但他并没有因此屈服,我们可以在他的《卜运算元‧咏梅》一词中看到他孤高的形象和不屈的心志: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中的梅花,寂寞孤独,受到风雨的摧残、群芳的嫉妒,虽然凋零飘落,被碾成了尘土,但清香长在,品格依然。不难看出,梅花的形象,正是诗人高洁品格的象征。

陆游有哪些著名的爱国诗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