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发布时间:2019-03-14 08:31:11

www.ks5u.com

吴兴高级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卷

命卷教师 闫凤霞 审核教师 朱淼芳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试卷共733大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做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2.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B.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C.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3.“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4、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骨耜    石犁           铁锄

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                 

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5.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观点的是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老子

7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8.近代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化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

顾颉刚先生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故较为可信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07年、2014年江苏高邮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柄青铜短剑和乐器“青铜铙”,两件文物都很精致,它们的出土说明了

A3000多年前高邮地区的青铜冶铸业规模大,产量多

B.高邮地处古运河通惠河附近,一定还有大量文物未出土

C3000年前青铜器主要用作兵器和乐器

D.商周时期我国的铸造工艺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10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11.《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保护债务奴隶制度   B.《十二铜表法》保护一切债权人的合法权利

C.《十二铜表法》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D.《十二铜表法》掺杂某些原始性法规的特点

12.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一公元前429)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

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         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

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13.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14.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15.(2012·青岛二模)某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6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17.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

国家

    

英国

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中国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   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   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

19.七月流血事件后,俄国官方正式的侦查结果将其定性为布尔什维克受德国指使挑起的暴动,其目的是破坏俄国的军事努力以有利于德国及其盟国。其理由可能是

    A.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民众公开夺权    B.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C.工人士兵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布尔什维克党公开反对临时政府

20.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1.“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比较中结论正确的有

①中国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相似——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②中国国民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相似——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参与

③中国五四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相似——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相似——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22.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 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 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图中空格处依次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世界银行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23.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最全面的是

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 ②严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发展

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其标志分别是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25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6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7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28.读图右边的漫画(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该图片反映了苏联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探索

B.其背景是欧共体的成立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主要原因在于美苏冷战给苏联造成经济压力

D.其学习的效果是纠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29.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30.历史名著《极端的年代》指出: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作者对苏联模式的肯定体现在

能克服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对罗斯福新政的借鉴作用 能保障二战前的集体安全 成为战胜法西斯德国的主力之一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11分,第3515分,第3314分,共40分。

31.11分)经济规则是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4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3)

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 19991230

2)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2分)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3分)

材料三

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对世界贸易有何影响?(3分)

32.15分)从欧洲中心史观全球史观,使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19世纪中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1)福泽谕吉提出了怎样的历史观?我们应该如何评判这一观点?(4分)

材料二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叙当时中华民族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史论》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并结合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4分)

 材料三  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关于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过去已宣传很久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对这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



材料四 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局域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4)据材料四,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付?(3分)

33.(14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而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了政治、经济新一轮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3分)

材料二 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只是政治的演变往往有明确的界标,而文化的变迁却没有清晰的标志。

──摘自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2)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3分)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材料四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4)据材料,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5分)

吴兴高级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BABAC 6-10BCBDD 11-15CDDCA

16-20DBDCC 21-25DADAA 26-30ABA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11分,第3515分,第3314分,共40分。

31(11) 阅卷:闫凤霞

答案:31【答案】(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教训;世界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要求。(3.任意3点就可以满分)

(2)特点:常设性(永久性)的机构,具有法律强制性。(2)

相同:原则上,开放市场、非歧视性、公平贸易 (2)

宗旨上,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1)

(3)影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国际贸易体制得以确立;使世界贸易更加健康有序;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3)

32题:(15) 阅卷:朱淼芳

1)观点:欧洲史观或欧洲中心论;(1分)

评判:观点片面(1分),作者夸大了欧洲文明的作用。欧洲文明的确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也对人民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2)特点:古代世界文明显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1分)

史实: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律制度都各具特色。(3分)

3)①1917年到1921年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并希望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

1921年,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分)

4)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差距扩大。(1分)

应付:大力发展,积极应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3题:(14) 阅卷:徐淑英

(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3分)

2)政治上结束: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的局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结束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分)

文化上结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主导思想。(1分)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3分)

4)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2分)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3分)

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