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发布时间:2019-12-12 19:20:38

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P433

教学目标1、懂得连除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或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

2、会用这个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除法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提纲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三、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四、总结: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口算:

5600÷56      4800÷24      4000÷1000      300÷10

25×4         125×8        100÷4       1000÷125

4×16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1.出示例3: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

1250÷25÷5            1250÷(25×5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1)思考题:a.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

b.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

c.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反馈

a 数字相同,得数相同

b1〉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

2〉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即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

c  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3.验证:

118÷(3×2   18÷3÷2

264÷(2×4     64÷2÷4

计算,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你发现什么?

4 揭示课题,认知新知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运算性质(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 a÷b÷c=a÷(b×c)

5.试一试:

1)在下面等式的 里,填上运算符号

64000÷125÷8=64000÷(125 8

28000÷(140×25=28000 140 25

2)判断

7200÷24÷3=7200÷(24×3              

1000÷(125×8=1000÷125×8            

三、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师: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1.出示:

1200÷25÷4         5600÷(56×25

= 1200÷(25×4    = 5600÷56÷25

= 1200÷100          = 100÷25

= 12                 = 4

师:仔细看这两题,数与数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联系?怎样计算简便呢?请学生试做,然后请学生交流板书,核对。

2.说:你是怎么想的?

3.练: 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4800÷(48×4      24000÷125÷8

2)完成 P43 做一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出示试一试:问:能否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进行简便计算?你怎么想?

9000÷72

4)辨析:哪一种算法更为简便?为什么?

6300÷42            63÷42

= 6300÷7÷6         =6300÷6÷7

= 900÷6             =1050÷7

= 150                =150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除法的运算性质

1250÷25÷5            1250÷(25×5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1250÷25÷5      =      1250÷(25×5

验证:(118÷(3×2= 18÷3÷2

264÷(2×4= 64÷2÷4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力图为学生创设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感悟、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建构新知识。让学生在“发现——验证——归纳”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为尝试解决问题而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交锋碰撞,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共同探索出除法的运算规律。进而安排各种情况的除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让学生在运用中不断探索,感悟在计算除法时,要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运用规律才能使计算简便,从而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亲历建构知识,掌握方法,感悟策略的全过程,他们养成了探索的习惯,展现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仅获取知识技能,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意识也从中得到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究,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