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数学思维

发布时间:

怎样提高数学思维
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有人说:学会一点数学知识,只能管一阵子,若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能管一辈子。这话颇有道理。科

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发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活动的过程,一切教学措施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体现,

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实现。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

事物总是力求主动去认识它、研究它,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进行思维呢?

1.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里倾向,是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当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时就可产生积极的思维。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一节教学时,他首先让每个学生都用纸片剪好一个三角形, 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并标好,然后让学生报出一个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就能回答出另外一个内角

的度数。学生开始有些怀疑,但当教师的回答准确无误时,学生十分好奇,老师怎么这么快就能知道第三个内

角的度数呢?课堂很活跃,学生都被吸引住了,开始产生要探索问题的迫切愿望。

2.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火花。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

是引起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通过提问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方向,在思维活动中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以提问的形式把问题引发出来,使学生迅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教学求最小公倍数后向学生提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为什么要至少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

还要包含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这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算法的关键。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同学不

禁会想:是啊,到底为什么呢?急于寻求原因,思维积极地活跃起来,这个问题就成了大家思考的目标。


二、加强双基教学,提高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越来越聪明,这就要求教师根

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双基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牢固地掌握

概念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灵活运用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要引导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注意融会贯通。

如分数这个概念,在分数这部分知识中起统帅作用,不论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大小的比较,约分、通 分及四则计算,分数应用题都是建立在分数这个概念之上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分数

的概念,分数中的其它知识就会迎刃而解,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是分数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学生 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就是运用概念,由一般到特殊的复杂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过程。

2.注意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沟通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每学完一部

分知识,都要安排和上好复习课和综合练习课,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从不同角度

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使新旧知识逐步形成紧密的锁链,形成知识网络。

如分数的意义与除法和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有许多相似之

处。教师在讲完比的基本性质后,就可以把这些知识沟通起来,加以练习,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见一遍不如亲手做一遍,这就说明了动手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学生动手自己 操作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提出来的,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需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可以使知识系统

化、形象化,为学生感性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学生动手操作也是符合其思维发展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

,促使学生具体感知和抽象思维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教具,但教具有局限


性,学生只能看,不能人人动手,现在改变了过去的这种做法,课堂上让学生都准备学具,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学。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消化、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培养解题能力的重要一环,所以

练习题的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先练基本题,练习要围绕重点与关键练。练习要有阶梯性,不能只单纯的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进行重复,而应步步加深有所提高。

在课堂练习中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因为材料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能引起学生去思考,所以在练习中要给学生创造灵活解


怎样提高数学思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