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12-06 19:13:21

8将心比心

教材分析: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提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教学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传统美德的感染。同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3.学会宽容和体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理解“将心比心”的意思。

设计意图:《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写起,它反映的却是人们的道德思想问题,意在呼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从身边的小事谈起,导入新课,使学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想一想,应如何去做。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温暖)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哪些地方使你感动?我们再来读文章,这次的读我们要好好来品一品,读书建议:轻声读课文,用_______划出使你感动的词、句或段,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动,或者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一会我们交流。

(一) 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推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一直: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板书:沉重 一直)

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

3)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阿姨是怎么说的?我们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朗读引导: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让我们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让我们读出暖暖的感觉。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品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静、注视。师:“注视”什么意思?“平静、注视”是对母亲神态的描写,用上“平静、注视”这样生动的词语,同学们像母亲一样平静一下,像母亲一样注视一下,母亲是在手被扎了两针都没扎进血管里而且起了青包的情况下,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疼痛担心的却是怕年轻的护士害怕、紧张。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通常会怎么样?

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2、“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1)“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2)引读:(配乐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3)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1)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

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例: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设计意图: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学习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学生自由读两个小故事,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体会阿姨和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四、眷注文本,升华情感 朗读品情:

这一撇一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正是怀着这样一颗心,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说的话。(配乐齐读)(“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母亲对护士说的话。(配乐齐读)(“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配乐齐读)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我们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请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说给自己听——

请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中——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设计意图: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所折服。

五、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

当堂检测:

我能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 埋怨( 期望(

关心 宽恕( 慌张(

二 我会选。

鼓励 鼓舞

A.“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使所有中国人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 )。

B.要不是你的( ),我真不敢再给您扎了。

平静 冷静

A.妈妈( )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实习护士的宽容和理解。

B.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 )的头脑,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 摘抄本文的中心句。

课后反思: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看看哪一小组概括的既准确又精练?学生读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