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3-05 16:46:04

电视综艺节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叙事话语分析

    提要:短短十几年间,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为代表的传统综艺节目样态不断发生裂变与更新,在欧美国家电视节目的冲击下,带有真人秀元素的综艺娱乐节目,已经占据了中国电视媒体的黄金时段,甚至一档综艺娱乐节目的推出,可以颠覆整个频道的排名。也正因此,它集中了频道最好的资源,而高投入高产出的制作模式,也促使各地方卫视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节目,动辄千万,甚至上亿,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上,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进入了鼎盛时期。其关键因素何在?

    关键词:综艺节目 演化发展 改进

    文/张贞贞

    2013-2014年,以收视率为标准的“现象级”综艺娱乐节目有:“花儿与少年”“爸爸去哪儿”“最美和声”“百变大咖秀”“舞林争霸”“非常了得”“汉字英雄”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综艺娱乐节目,几乎都符合叙事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冲突,并且通过独特的电视叙述语言——声音和影像传递着文本信息。它比纪录片好看,比电视剧真实,可以像类型电影一样,任意自由地把控观众情绪,引导观众注意力,甚至影响观众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标准。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已经形成独特的叙事话语,文学文本的叙事已经模式化地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中,成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制作宝典,荷兰、美国、韩国等已将成功的综艺娱乐节目模式卖给了全世界的电视制作者,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收视高潮。究竟是什么样的叙事元素牵动着电视观众的情绪?电视制作者轻松控制节目内容的法宝是什么?

    借助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理论,我们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作为文本,通过人物(选角)、情节(节目环节设置)、戏剧冲突(后期制作)以及视听效果(舞美、灯光及装置设计)四个方面,来探析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叙事话语的鲜明特征,从而阐释与观众审美需求的互动关系。

    一、选角:人物角色的预设

    过去传统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其选择标准较多地注重人物在节目中的功用,而忽视了人物的个性。节目与观众之间很难产生共鸣,也无法牵引观众的情绪。现今的娱艺综艺节目则认为角色个性与功能同等重要,甚至更强调人物的个性。

    一档新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策划之初,就会对人物角色进行预设,选手、主持人、嘉宾,构成了整体节目的人物脉络,人是个体也是群体,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人群,不同的人群放在同一环境下,就有了比照、差异,组合成了生旦净末丑的一台戏。

    1.人物性格差异化,折射现实社会切面。

    以“非诚勿扰”为例,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二十四位女嘉宾,几乎没有性格的雷同,她们或沉稳智慧,或娇柔甜美,或洒脱明快,还包括男性特点突出的中性女生,可以称作一个适婚女性的微缩版社会;万里挑一走上舞台的男嘉宾,同样也是一个男性版的微缩社会。而据制作人员介绍,有几乎一半的工作人员都在为角色的选择服务,也足以看出人物角色的选择对于节目制作的重要性。

    2.强化人物性格特点,给人物贴标签。

    二十四位女嘉宾从装束到言谈举止,审美取向,都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节目组有一条选角的明确原则,给嘉宾贴“标签”,很多报名的人也许不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但是会记住一些小细节,比如“菊花男”“富二代”“装修男”“蛋糕男”“企鹅男”“宝马男”……这些特点成为某个嘉宾的标识,能够代表某种典型男女。而这些特征的选取标准,正折射出现实社会对于婚恋观念的不同声音,以及有关于此的各种争议性话题。正如制片人王刚所说:“很多嘉宾的话,就像一面镜子。”

    3.根据情节需要设置角色出场次序。

    角色的出场次序也尤为重要,在理性判断观众心理变化及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为所选择的角色设计精确的出场安排,相邻的两个角色预设不同的观众情绪体验,并以一个男嘉宾的出场为独立落段,再结合女选手、专家、主持人进行精确设计。其核心正是文学叙事的人物设计技巧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应用。

    二、规则:叙事情境的引导

    文字中的叙事,就是讲故事,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叙事,即是节目中的环节设置,或者称作游戏规则,它能够引导故事情节发生与发展,这也是节目制作中最重要的内容。综艺娱乐节目的叙事正是在精心策划的游戏环节推动下,开始、渐进、高潮、结尾。一个好的节目规则设置,可以让观众完全进入选手的故事情境,而忘记节目的存在。好的游戏规则,就是能够紧贴现实,符合生活逻辑,能够引发人物(角色)主动地思考与行动,展现给观众每一个人物内心激烈的斗争过程,展示人物的智慧与愚蠢,格局大小,美丑善恶。

    美国广播公司(NBC)制作的“名人学徒”,因为其残酷的游戏淘汰规则和充满智慧的真实商业任务,曾在全世界引发关注,并引发十几个国家拍摄不同的“学徒”版本,2013年江苏卫视播出的“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可称上是中国版“名人学徒”,同样为十二位商界明星设置十二个商业任务,并最终赢得公益资金。相比较两档类似的节目,其环节设置的差异明显。

    1.规则设置要明确、有现实意义

    美国版的“名人学徒”被哈佛商学院和沃顿商学院作为教材,要求学生定期收看,他们认为,“学徒”中的挑战项目与商学院的学习案例很相似,不仅全方位体现了团队合作、个人奉献、领导才能和销售技巧等商业人士必须面对的话题,而且比书本上的案例更加生动真实。

    而中国版的“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其规则却要求由十二位参赛选手自己设计比赛任务,仅这一规则的制定,就让十二项任务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选手们为了获胜,都设计了对自己有利的目标任务,正因为其任务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引发激烈竞争和对观众具有启示意义,很多任务本身显得随意无趣,比如十二位商界精英上街卖包子,这样的任务设计无法展现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与现实中主流观众群体的商业需求也相距甚远,而选手们在执行这类任务的时候无法全情投入,状态难以紧张,比赛不够激烈。这是节目规则制定的失误。

    2.规则本身不能有倾向性

    如果说选手自己来为自己制定任务的规则设计不符合节目定位要求,而选手的任务中,掺杂自己所销售的产品的作法,就更让观众质疑节目的纯粹性,是否节目本身在为选手的企业做软性广告?这样的猜测让观众在观看之时,也难以全情投入。

    这种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像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一样复杂,是残酷的社会竞争的缩影,节目制作者在先期筛选人物的时候,也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差异较大的选手,为可能发生的戏剧冲突做好准备。

    3.规则执行的判断标准具有权威性

    美国版“名人学徒”中,参赛者们所表现出的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复杂,是残酷竞争的社会缩影,正如主持人川普把选手之间的竞争称为是“世界上最激烈的纽约街头生存术竞赛”。竞争没有绝对的公平,节目录制中也是如此,而从破产险境中再次成为亿万富翁的川普成为了令观众信服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任务发布者和评判者。

    “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赛制最大的硬伤就是由参赛队员来评判优胜队,并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一赛制的设立不仅使参赛队员无法客观理性,也失去了比赛的意义和价值,就节目而言,呈现出了任务的评判不合理、不合规……

    三、后期:戏剧冲突的展现

    在成功的人物及游戏规则设定后,故事会按照导演们所设计的方向自然发生,并产生戏剧冲突。但现实中的综艺娱乐节目几乎是全程拍摄,多机位的全素材采集,例如“爸爸去哪儿”动用了四十多台摄像机来捕捉角色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分钟的变化。如果想完美呈现节目中的戏剧冲突,比赛的紧张激烈,角色间的心理比照等等,则必须借助剪辑、音乐、特效、字幕等后期手段来精细完成。

    与传统的综艺娱乐节目不同,如今的综艺娱乐节目不再遵循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生顺序,为了使节目呈现出紧凑的情节演进,激烈的戏剧冲突,其素材的剪辑开始参照纪录片式剪辑手法,按照节目情绪线索来剪辑,浓缩了最精彩、最戏剧性的故事。

    四、舞美、灯光、装置:视听效果的强化

    对于国内的综艺娱乐节目,曾经媒体的点评犀利尖锐:除了“灭灯”就是“转椅子”。一方面是因为综艺娱乐节目一旦走红,势必扎堆出现,形式内容趋于同质化;另一方面,对于节目中出现的舞美、装置的标志,确实让观众印象深刻。

    “灭灯”的装置设计,其核心在于选择和被选择之间的博弈以及可能到来的位置互换,而“转椅子”更是开启了音乐节目中“盲听”的模式,拨离偏见,用纯粹的声音打动导师。

    源于美国ABC电视台“Duets”的2014“最美和声”,在节目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实践,节目组精心研制了新型装置——“智能机械手”,在导师想要加入时即可按下选择键,召唤“智能机械手”送上话筒,导师随即起立现场“即兴”与选手合唱。“智能机械手”不但让导师们可以随时加入演唱,还彰显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平等身份,因为只有从导师席上站起来,才能和选手们共同演唱,当两人合作完成一首歌曲时,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差别,此外,“智能机械手”更大的功劳在于让舞台变得更加即兴,充满不确定的魅力。这也正彰显了节目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我国综艺娱乐节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节目内容扎堆,“克隆”“跟风”流行,缺少创新;2.有的节目核心价值观传递混乱,“审美”“审丑”混淆;3.制作人员整体素质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如:纪录片思路和综艺节目制作技巧,讲故事能力和游戏设计能力等等。(作者是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艺术学院博士生)

电视综艺节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叙事话语分析

    提要:短短十几年间,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为代表的传统综艺节目样态不断发生裂变与更新,在欧美国家电视节目的冲击下,带有真人秀元素的综艺娱乐节目,已经占据了中国电视媒体的黄金时段,甚至一档综艺娱乐节目的推出,可以颠覆整个频道的排名。也正因此,它集中了频道最好的资源,而高投入高产出的制作模式,也促使各地方卫视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节目,动辄千万,甚至上亿,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上,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进入了鼎盛时期。其关键因素何在?

    关键词:综艺节目 演化发展 改进

    文/张贞贞

    2013-2014年,以收视率为标准的“现象级”综艺娱乐节目有:“花儿与少年”“爸爸去哪儿”“最美和声”“百变大咖秀”“舞林争霸”“非常了得”“汉字英雄”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综艺娱乐节目,几乎都符合叙事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冲突,并且通过独特的电视叙述语言——声音和影像传递着文本信息。它比纪录片好看,比电视剧真实,可以像类型电影一样,任意自由地把控观众情绪,引导观众注意力,甚至影响观众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标准。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已经形成独特的叙事话语,文学文本的叙事已经模式化地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中,成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制作宝典,荷兰、美国、韩国等已将成功的综艺娱乐节目模式卖给了全世界的电视制作者,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收视高潮。究竟是什么样的叙事元素牵动着电视观众的情绪?电视制作者轻松控制节目内容的法宝是什么?

    借助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理论,我们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作为文本,通过人物(选角)、情节(节目环节设置)、戏剧冲突(后期制作)以及视听效果(舞美、灯光及装置设计)四个方面,来探析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叙事话语的鲜明特征,从而阐释与观众审美需求的互动关系。

    一、选角:人物角色的预设

    过去传统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其选择标准较多地注重人物在节目中的功用,而忽视了人物的个性。节目与观众之间很难产生共鸣,也无法牵引观众的情绪。现今的娱艺综艺节目则认为角色个性与功能同等重要,甚至更强调人物的个性。

    一档新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策划之初,就会对人物角色进行预设,选手、主持人、嘉宾,构成了整体节目的人物脉络,人是个体也是群体,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人群,不同的人群放在同一环境下,就有了比照、差异,组合成了生旦净末丑的一台戏。

    1.人物性格差异化,折射现实社会切面。

    以“非诚勿扰”为例,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二十四位女嘉宾,几乎没有性格的雷同,她们或沉稳智慧,或娇柔甜美,或洒脱明快,还包括男性特点突出的中性女生,可以称作一个适婚女性的微缩版社会;万里挑一走上舞台的男嘉宾,同样也是一个男性版的微缩社会。而据制作人员介绍,有几乎一半的工作人员都在为角色的选择服务,也足以看出人物角色的选择对于节目制作的重要性。

    2.强化人物性格特点,给人物贴标签。

    二十四位女嘉宾从装束到言谈举止,审美取向,都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节目组有一条选角的明确原则,给嘉宾贴“标签”,很多报名的人也许不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但是会记住一些小细节,比如“菊花男”“富二代”“装修男”“蛋糕男”“企鹅男”“宝马男”……这些特点成为某个嘉宾的标识,能够代表某种典型男女。而这些特征的选取标准,正折射出现实社会对于婚恋观念的不同声音,以及有关于此的各种争议性话题。正如制片人王刚所说:“很多嘉宾的话,就像一面镜子。”

    3.根据情节需要设置角色出场次序。

    角色的出场次序也尤为重要,在理性判断观众心理变化及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为所选择的角色设计精确的出场安排,相邻的两个角色预设不同的观众情绪体验,并以一个男嘉宾的出场为独立落段,再结合女选手、专家、主持人进行精确设计。其核心正是文学叙事的人物设计技巧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应用。

    二、规则:叙事情境的引导

    文字中的叙事,就是讲故事,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叙事,即是节目中的环节设置,或者称作游戏规则,它能够引导故事情节发生与发展,这也是节目制作中最重要的内容。综艺娱乐节目的叙事正是在精心策划的游戏环节推动下,开始、渐进、高潮、结尾。一个好的节目规则设置,可以让观众完全进入选手的故事情境,而忘记节目的存在。好的游戏规则,就是能够紧贴现实,符合生活逻辑,能够引发人物(角色)主动地思考与行动,展现给观众每一个人物内心激烈的斗争过程,展示人物的智慧与愚蠢,格局大小,美丑善恶。

    美国广播公司(NBC)制作的“名人学徒”,因为其残酷的游戏淘汰规则和充满智慧的真实商业任务,曾在全世界引发关注,并引发十几个国家拍摄不同的“学徒”版本,2013年江苏卫视播出的“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可称上是中国版“名人学徒”,同样为十二位商界明星设置十二个商业任务,并最终赢得公益资金。相比较两档类似的节目,其环节设置的差异明显。

    1.规则设置要明确、有现实意义

    美国版的“名人学徒”被哈佛商学院和沃顿商学院作为教材,要求学生定期收看,他们认为,“学徒”中的挑战项目与商学院的学习案例很相似,不仅全方位体现了团队合作、个人奉献、领导才能和销售技巧等商业人士必须面对的话题,而且比书本上的案例更加生动真实。

    而中国版的“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其规则却要求由十二位参赛选手自己设计比赛任务,仅这一规则的制定,就让十二项任务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选手们为了获胜,都设计了对自己有利的目标任务,正因为其任务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引发激烈竞争和对观众具有启示意义,很多任务本身显得随意无趣,比如十二位商界精英上街卖包子,这样的任务设计无法展现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与现实中主流观众群体的商业需求也相距甚远,而选手们在执行这类任务的时候无法全情投入,状态难以紧张,比赛不够激烈。这是节目规则制定的失误。

    2.规则本身不能有倾向性

    如果说选手自己来为自己制定任务的规则设计不符合节目定位要求,而选手的任务中,掺杂自己所销售的产品的作法,就更让观众质疑节目的纯粹性,是否节目本身在为选手的企业做软性广告?这样的猜测让观众在观看之时,也难以全情投入。

    这种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像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一样复杂,是残酷的社会竞争的缩影,节目制作者在先期筛选人物的时候,也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差异较大的选手,为可能发生的戏剧冲突做好准备。

    3.规则执行的判断标准具有权威性

    美国版“名人学徒”中,参赛者们所表现出的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复杂,是残酷竞争的社会缩影,正如主持人川普把选手之间的竞争称为是“世界上最激烈的纽约街头生存术竞赛”。竞争没有绝对的公平,节目录制中也是如此,而从破产险境中再次成为亿万富翁的川普成为了令观众信服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任务发布者和评判者。

    “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赛制最大的硬伤就是由参赛队员来评判优胜队,并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一赛制的设立不仅使参赛队员无法客观理性,也失去了比赛的意义和价值,就节目而言,呈现出了任务的评判不合理、不合规……

    三、后期:戏剧冲突的展现

    在成功的人物及游戏规则设定后,故事会按照导演们所设计的方向自然发生,并产生戏剧冲突。但现实中的综艺娱乐节目几乎是全程拍摄,多机位的全素材采集,例如“爸爸去哪儿”动用了四十多台摄像机来捕捉角色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分钟的变化。如果想完美呈现节目中的戏剧冲突,比赛的紧张激烈,角色间的心理比照等等,则必须借助剪辑、音乐、特效、字幕等后期手段来精细完成。

    与传统的综艺娱乐节目不同,如今的综艺娱乐节目不再遵循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生顺序,为了使节目呈现出紧凑的情节演进,激烈的戏剧冲突,其素材的剪辑开始参照纪录片式剪辑手法,按照节目情绪线索来剪辑,浓缩了最精彩、最戏剧性的故事。

    四、舞美、灯光、装置:视听效果的强化

    对于国内的综艺娱乐节目,曾经媒体的点评犀利尖锐:除了“灭灯”就是“转椅子”。一方面是因为综艺娱乐节目一旦走红,势必扎堆出现,形式内容趋于同质化;另一方面,对于节目中出现的舞美、装置的标志,确实让观众印象深刻。

    “灭灯”的装置设计,其核心在于选择和被选择之间的博弈以及可能到来的位置互换,而“转椅子”更是开启了音乐节目中“盲听”的模式,拨离偏见,用纯粹的声音打动导师。

    源于美国ABC电视台“Duets”的2014“最美和声”,在节目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实践,节目组精心研制了新型装置——“智能机械手”,在导师想要加入时即可按下选择键,召唤“智能机械手”送上话筒,导师随即起立现场“即兴”与选手合唱。“智能机械手”不但让导师们可以随时加入演唱,还彰显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平等身份,因为只有从导师席上站起来,才能和选手们共同演唱,当两人合作完成一首歌曲时,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差别,此外,“智能机械手”更大的功劳在于让舞台变得更加即兴,充满不确定的魅力。这也正彰显了节目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我国综艺娱乐节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节目内容扎堆,“克隆”“跟风”流行,缺少创新;2.有的节目核心价值观传递混乱,“审美”“审丑”混淆;3.制作人员整体素质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如:纪录片思路和综艺节目制作技巧,讲故事能力和游戏设计能力等等。(作者是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艺术学院博士生)

不可否认的是,引进海外模式,在全世界都是电视节目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毕竟,模式是一种相对能够保证市场成功的保险产品,高度市场化环境下的国家,反而更喜欢购买模式。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世界上够买节目版权数量最多的,其实是美国。节目模式的买卖在国际电视界已是常态。

国内目前争相购买模仿韩国模式,而韩国节目也不尽然都是原创,最初通过模仿国外创意,将其很好地本土化,加入本国元素才得以发展。韩国也是经过十几年的模仿和摸索才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据业内人士介绍,韩国《隐藏的歌手》节目,即脱胎于瑞典节目。

中国电视节目的实践也在证明着这点:模仿和引进海外模式,是一个必经阶段。

国内目前或许缺乏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模式,跟风模仿海外的热潮,说明国内同国外还存在差距,创新的确不足。而引进国外模式,能帮助国内电视节目进行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学习国外一整套工业化的操作方式,从学习中生发创新能力,在业内看来,是原创的必由之路。

而跨越过“引进模式”这道门,国内电视节目将去向何方似乎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事多年节目引进和开发工作的刘熙晨认为,模式的引进和销售应该是一个常态的行为,现在引进,将来售出。随着中国创意和制作水平的提高,我们也会不断把我们的模式卖出去,中国的节目模式能够具备原创新和可复制性,具备很好的市场性和国际销售能力,这是我们节目未来追求的方向。

作为市场参与者,从业者遵循的往往是一套市场逻辑。刘熙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所认为的成功模式,就是可以在很多国家销售流动的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好歌曲》据称已出口英国和越南,但这在他看来并不算是成功。“我们的标准就是你能卖到多少个国家,当一个模式卖给一两个国家的时候,这样的模式太普遍了;当一个模式卖给十几个国家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好模式,这是一个标准。”

从教多年的张绍刚则更执着于“意义”和“情怀”。他认为我们的目标不是通过谈论国内的节目“走出国门”来自我满足,我们不应以出口为目的。首先要做到的,应该是让普通观众耳目一新。

“我们做节目,除了收视率之外,总要有些情怀吧。”张绍刚经常在课堂上这么对学生说。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也很喜欢看《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节目,但仅限于将它们当作娱乐节目来看。“一定有节目是娱乐的,但是一定不能所有节目都是娱乐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各大电视台“砸钱”引进制作的节目,几乎都是“明星秀”,这也使国内节目创新陷入尴尬境地。明星的身价随着节目的火爆和各大卫视的争抢“水涨船高”,让缺乏资金的电视台陷入窘境:跟风“明星秀”却无资金,导致粗制滥造;通过计算投入产出比,又没有底气尝试新模式。

因而,在张绍刚看来本应成为下一个“现象级”节目的“素人秀”,迟迟得不到关注。无独有偶,业界人士也对“素人秀”的未来抱有期待。彭侃则预测,不排除广电总局将颁布限制“明星秀”的新政策的可能,从节目进化规律来看,“素人秀”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或许有望“逆袭”。

至于韩国模式的热潮会持续多久?刘熙晨认为,跟风总会持续下去,但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下“见风使舵”的国内电视主体,韩国模式并不能持续多久。

或许,“拿来主义”进行到一定阶段,随着国内节目制作水准的提升,跟风引进国外模式的“烧钱”行为有望“降温”。拥有了自己真正兼具原创性和市场性的节目,中国电视荧屏被海外“创意舶来品”占据的尴尬局面或许可以结束。

有人评价明星综艺力的标准就是——会不会在节目中做游戏,而真人秀中的游戏环节已然成为节目的标配。

从《跑男》(在线观看)到《极限挑战》、《挑战者联盟》、《偶像来了》,无论哪种类型、什么风格,几乎叫得响名儿的真人秀,都热衷于加入游戏环节。

满天飞的真人秀游戏,分别get哪类观众的笑点,而这些游戏又是如何设计出的?借鉴还是原创,真人秀游戏环节又有哪些“猫腻”和规则?本期疯狂综艺为你揭开真人秀如何打造游戏环节的秘密。

真人秀游戏满天飞大家都爱看啥?

高中生是收看节目主力人群 64%男性观众偏爱烧脑游戏

国内综艺节目几乎均脱胎于韩式综艺,韩式综艺有三大法宝:明星、游戏和剧情,而游戏成为承载明星和剧情的桥梁,当下的真人秀几乎都是依靠游戏环节来突出明星之间的对抗,从而衍生出各种收视率线状效应。

从一线卫视到三线电视台,大家浩浩荡荡地涌入“游戏真人秀”行列中,竞技、烧脑、惊险等游戏各有玩法。

节目制作人李欣告诉记者:“据初步计算,从《跑男》开始至今,如“撕名牌”、“指压板”、“两人三足”、“打地鼠”等,真人秀中的游戏类型不低于百种,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以及不同类型的观众。”

到底哪类人群更钟爱哪种游戏?腾讯视频的受众数据显示:

高中生是收看节目主力人群 最爱搞笑竞技类游戏

从年龄分布来看,真人秀节目的观众大多集中在18-24周岁,属小青年市场。

搞笑竞技类节目尤其是高中生的菜,从腾讯视频受众分布图来看,收看《奔跑吧兄弟》(在线观看)的主流人群是高中生,所占比例为46.3%;18岁以下的观众所占比例均高出其他节目,“撕名牌”游戏更是走下荧幕被大朋友和小朋友玩了个遍。

另一档竞技类节目《真心英雄》,高中生粉丝几乎接近一半占49.7%。最新播出的《挑战者联盟》有李晨 范冰冰 这对明星CP加盟,吸粉不少。

男性热衷烧脑游戏 女性痴迷简单游戏

从性别分布来看,《挑战者联盟》、《偶像来了》和《真心英雄》受女性观众偏爱, 诸如包含“扔沙包”、“摔跤”等游戏的《偶像来了》,女性观众占到74.4%;而《真心英雄》因为有众多男明星加盟,女性观众高达64.6%。

以烧脑著称的《极限挑战》,男性观众占到了64%。同样是男神云集,为何《真心英雄》吸女粉力爆表,而“极限男人帮”却更受男性喜欢?

一方面,或因两档节目中的明星年龄段位不同,《极限挑战》只有张艺兴 一位小鲜肉;另一方面,或与节目中烧脑的游戏设计分不开,诸如“金条游戏”、“皇位之争”等都要经过层层推理、破解悬念,这种考验智商的烧脑游戏是男生的最爱,女生看了或许自觉“智商欠费”。

高学历人群偏爱智力游戏 林青霞 吸引女观众

从学历分布来看,《偶像来了》、《极速前进》、《极限挑战》观众以本科学历居多。包揽了众多复出女神的《偶像来了》意外收获高知女性观众的青睐,本科学历观众占到了74.8%,这其中有不少人应该是冲着林青霞、朱茵 等不老女神去的;而以游戏惊险刺激而出名的《极速前进》,和坐拥孙红雷 黄渤 等熟男的《极限挑战》,本科学历观众数量均接近一半。

业界大佬:“限真”不会限游戏 《快本》还没停呢

游戏是真人秀的催化剂,然而最近总局下达关于要“娱乐节目要调控,逗乐不该成主”的通知,顿时真人秀的游戏环节被推上了众矢之的,甚至有人认为“娱乐节目要调控,首当其冲就是减少游戏环节。”腾讯娱乐采访了多位真人秀幕后大佬,他们对于真人秀中的游戏环节各有想法。

小心!明星在游戏中可能会“原形毕露”

《极限挑战》相关负责人表示:“游戏环节是真人秀赋予明星的全新一面,只有这样观众才可能产生粘性,看他们做游戏也是为了看明星怎么为人处世。如果只是单纯做游戏争输赢,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

最新一期《极限挑战》张艺兴被设置为杀手,在这一集中他完成了从“小绵羊”到“羊精”的转变。之前张艺兴和孙红雷这对CP感情很深,可孙红雷开枪“杀死”张艺兴的画面让不少观众落泪。在这种游戏环节设置下观众也看到了明星性格的特点。

误区!游戏并非等同娱乐 游戏只是节目的载体

在真人秀中,明星需要放下身段,玩得起。《极速前进》不少游戏环节都有危险性质,邓紫棋被扔西红柿奔溃大哭,杨千嬅 在斗牛中被牛撞伤。《极速前进》导演朱玲坦言节目中所有游戏只是为了刺激到嘉宾最真实的个性表达,以及将挑战做到极致化,不是单纯的娱乐。

《挑战者联盟》制片人鲍朔也提到游戏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夸张性和综艺性,这和明星平时普通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那么是否需要减少真人秀中的游戏环节呢?评论人黄欣认为游戏不等同娱乐,“如果‘限娱’、‘限真’就是限制游戏环节,那《快乐大本营》(在线观看)和《天天向上》早就该停了,游戏只是真人秀重要载体。《星星的密室》总编剧崔道宁也认为:“相信游戏会长期存在,只是大家在筛选游戏的过程当中,要更注意游戏的意义。”

揭秘国内综艺节目游戏出炉过程

专业团队+国外借鉴 影视剧游乐场都是创意来源

游戏的确调动了节目气氛,也让观众觉得有趣,那么真人秀节目的游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制作者如何能想出种类繁多的游戏,是他们的脑洞开得比较大吗?

先模仿后改良 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怎么能看得远呢?

中国本土化带有游戏基因的真人秀其实不多,典型的还是《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幸运52》等,但游戏类型和创意稍显单调。

随着海外节目的版权引进,节目中的游戏环节自然也是从模仿开始。如《跑男》中的“撕名牌”、“水枪射名牌”、“越狱”、“指压板”等大多数游戏借鉴原版模式。

节目制作人李欣认为:“模仿是基础,但借鉴回来之后要懂得因地制宜加工改造。我们大的创意跟不上,但细节的处理和国情元素必须融入,即增强原创性也能符合国内观众审美,尽量让观众感同身受”。譬如《跑男》在指压板比赛中加入广场舞,弹射椅比赛中的春饼,伴奏的洗脑神曲《小苹果》,老鹰捉小鸡,麻将游戏都具有中国本土的元素。

烧脑组队进行创意风暴 未来游戏创意会通过大数据来产生

当中国团队有了一定的游戏创意能力,那么创意来源也成为一个问题。到底他们都是怎么设计、出台一个游戏环节?

正在热播的《挑战者联盟》第一期让嘉宾体验出租车司机,《挑战者联盟》制片人鲍朔调研了出租车司机行业后,发现要想当司机必须要先考驾照,然后取得出租车资格认证。所以就把这两个步骤做成了一个游戏的环节,分为笔试和路考两个部分。这是从实际调研出发获得的经验,此外游戏制作人也需要从身边找灵感。

《极限挑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接地气让观众有共鸣感,游戏来源一般与热门的影视作品相互衔接,导演再根据创意细化规则。”

对复杂的游戏环节,创意过程“太烧脑”,“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行为,需要团队一遍遍开会讨论。”《极速前进》导演朱玲说。

节目创意有雏形之后,节目研发团队都要亲子尝试,在试验的过程中来调整游戏的可行性,有瑕疵就需要修改,甚至全部推翻重新想创意。

《星星的密室》总编剧崔道宁告诉记者:“很多游戏创意相对感性,会从不同渠道找灵感。”《跑男》的打地鼠源于游乐场,游戏还会侦探小说、极限运动、民间游戏、甚至历史资料中找灵感。随着真人秀飞速发展,游戏设置也相对理性化,“未来的节目不是凭空拍脑袋想出来,而是更多基于市场的需求。在游戏创意之初也会通过大数据市场调查,从调查结果进行创意设计。”

脑洞大的速速到碗里来 节目创意团队人才稀缺

游戏设计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得到的,需要一个周密详实的计划。《极限挑战》相关负责人总结游戏制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勘景组找创意来源,编剧组会根据这个创意来源先进行理想化的设计;第二阶段就是具体设计,勘景组考察结束后,大家会依据不同的景色条件或者是场景来细化游戏规则和道具;第三复景过程,经过复景再进行游戏环节或任务的微调。

该负责人表示,能够完美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制作已经属于专业级别,“国外的节目制作团队非常精细化,有专业的游戏研发团队,国内大部分的制作公司都没有这个部门,这类人才也稀缺。”

大家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挑战者联盟》制片人鲍朔直言目前处于学习和借鉴阶段。

国内真人秀游戏制作水平有待提高,节目制作人李欣坦言:“小型游戏还好,大家能够从民间搜集、国外借鉴再经过改良,而一旦涉及运用道具的大型、规范化游戏环节,内地的制作公司还需要很长时间学习。”

评论人宋子文评价当今的真人秀中的游戏呈现两种极致,一种是设置粗糙没有意义,石头剪头布、脱袜子、抢鞋子太低俗无趣,另一种是一味讲排场秀道具,毫无寓意的融合。

要想把游戏玩出特色,需要游戏设计与嘉宾的性格符合,把游戏进行故事化的叙述,让观众带入感情,而不是冷冰冰的道具铺陈。此外,未来通过大数据的市场调查,能为游戏创意扩宽思路。



电视综艺节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