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文言实词、句式+翻译+把关题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下册)

发布时间: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一、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着)坐。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乎(相当于“于”)尔,毋(不)吾以(用)也。居(平日、平常)则曰:'不吾知也(宾语前I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一车四马为乘)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侵略)之以师旅,因(接续)之以饥馋(饥荒):由也为(治理)之(代千乘之国),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道,是非准则)也。”
夫子哂(笑)之。“求!尔何知?
对曰:“方(计量而积用语)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能胜任)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需作动,穿着礼服)章甫(冬作动,戴着礼帽),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同“稀”,稀疏),铿尔,舍瑟而作(站起身),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为的才能)。”
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志向)也。”
曰:“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洗澡)乎沂,风(名作动,吹风)乎舞雪(状语后置),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成)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国家政治)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页共8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做)之小,孰能为之大?二、实词、句式-)通假字
1.鼓瑟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通“暮”,暮春)
3.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4.唯赤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
1.尔:
1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表状态)2如或知尔(你们)2.与:
1吾与点也(赞同)
2唯赤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3.方:
1方六七十(方圆,计算而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且知方也(正道,是非准则)4.如:
1如或知尔(如果)2如其礼乐(至于)3如会同(或者)4如五六十(或者)
(三)词类活用
1.可使足民(使……富足)2.风乎舞零(冬作动,吹风)
3.端(名作动,穿着礼服)章甫,愿为小相焉。4.端章甫(需作动,戴着礼帽),愿为小相焉。5.曾皙后(名动,疋在后而)
2页共8


6.赤也为之小(形作攵,小事),孰能为之大(形作名,大事)?
(四)句式
1.宾语前宜1不吾知也2则何以哉3尔何如?4何伤乎?2.状语后置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蚀。2异乎三子者之撰。3浴乎沂,风乎舞舎。4为国以礼
三、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四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3页共8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舞夸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亳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四、理解性默写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亳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2.《侍坐》中而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无比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愿意成为负责'‘如会同,端章甫”的小相。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4.《侍坐》中而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酬歌的美丽动人的

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
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_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7.《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4页共8


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针对“礼乐教化”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可以看岀:公西华更谦虚,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关于为官的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中可以看岀。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非曰能之,愿学焉。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弩,咏而归。5.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6.夫子哂之。
7.子路率尔而对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五、课堂练习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苗上苑。宦者所过纵眾,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
••
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言甚切直。疏奏,高宗下诏慰勉,令弃竹于江中。徙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良嗣器之。关内饥,人相食,良嗣
••••
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擒,号称神明。垂拱初,迁工部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幽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日:“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武后闻之,戒曰:"第岀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永昌元年,安石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后辨其非,良嗣悸,谢不能兴,舆还第,卒,年八十五。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始良洞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

谢良嗣色泰左曰不闻有累在荆州时,州有河东寺,本萧警为兄河东王所建,良嗣日:“江、汉何与河东乎?”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
(选自《新厲书•苏良嗣传》)
5页共8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左//不闻有累/B./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英人往谢/良嗣色泰Zi£/0/不闻有累/C./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泄//不闻有累/D./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左□/不闻有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苑,又称上林苑,是代汉族园林建筑。始于秦汉,后各朝代多有类似皇家园林。B.明经,初为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唐代为科举的基本科目。C.关内,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王畿附近叫关内。D.赠,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亲属加封,有赠谥、赠官、赠典等,文中为赠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良嗣为政严明,治理有方。他严肃法纪,维护社会秩序,每次有盗贼岀没,必能三日破
案,被百姓称为神明:数次劝谏皇帝要鼓励官员自给自足,不与民争利。
B.苏良嗣扣押皇使,直言切谏。宦官借采办竹木之机到处恣行集虐,后被苏良嗣扣押。苏良
又上书称小人擅权,有损皇帝圣明。皇帝抚慰他并下令将竹子投入江中。
C.苏良嗣任人唯贤,气量宽宏。苏良嗣非常赏识韦安石,认为他不应当久做地方官;苏良嗣
因连襟贪赃而遭受连累被贬官,其亲人来表达歉意,而他却亳无愠色。
D.苏良嗣披改寺需,学识浅丽。河东寺是四梁皇帝萧窖为纪念兄长所兴建,而苏良嗣却不知
英来历。他上奏皇帝,将河东寺改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学问不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
2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苴颊,曳去。
5.苏良嗣认为从江南采集怪竹运往上苑,有什么危害?请结合文本概括3分)
1.B
6页共8


2.C(函谷关或潼关以西)
3.AoA项,'‘数次劝谏皇帝要鼓励官员自给自足”于文无据。文中“尚方监婪匪躬案诸
苑,建言齋果蔬,储利佐公上”而苏良嗣是持反对意见的。
4.1周王年少不守法度,苏良嗣多次劝谏周王,并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绳之以法,(因此)
苏良嗣很被尊重和忌惮。
2朝堂遇到薛怀义,薛怀义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随从扇薛怀义耳光,拽他离开。
第一句得分点:“不法”,不守法度;“数”,多次:绳”,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府官不职者”,宦语后苣句,正确语序是不职府官者”不称职的官员;“见”,表被动;“尊惮”,尊重和忌惮。
第二句得分点:“遇薛怀义于朝”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于朝遇薛怀义”,在朝堂遇到薛怀义:偃蹇”傲慢无礼、盛气凌人:“叱”,命令:“批”用手打;“曳”,拉,牵引。
参考译文:
苏良嗣,是京兆武功人。祖父苏振,曾任后周宕州刺史,被封为建威县侯。高宗时,(苏嗣)任周王府司马,周王年少不守法度,苏良嗣多次劝谏周王,并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绳之以法,(因此)苏良詞很被尊重和忌惮。皇帝•认为他与众不同,选他为荆州长史。皇帝派遣宦官到江南采买怪竹,将在上苑种植。宦官所经过的地方都骄纵残眾(地对待百姓),回的途中经过荆州,苏良嗣把宦官囚禁了,接着上奏恳切劝谏,称道:“向远方求取珍贵奇•异之物导致沿路百姓疲惫不堪,这不是皇帝抑制自已仁爱他人的主张。又由于小人私下弄权作威作福,而损害皇帝的英明。言语非常恳切正直。奏章献上后,高宗下诏慰劳勉励他,立即下把竹子丢弃到江中。(苏良嗣)调任到雍州,当时韦安石因明经被举荐,调任雍州乾封县县尉,苏良嗣非常器重他。关内闹饥荒,百姓中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苏良嗣执政崇尚严罚,每次有盗贼出没,三日内一龙被他所擒,当时人都称他为神明。垂拱初年,任工部尚书,官为纳言,被封为温国公,作为西京留守,待遇十分优厚。尚方监裴匪亲自督造各处园林,提岀要卖•掉囲中的水果、蔬菜,储备钱财补贴王公大臣的建议。苏良嗣说:“公仪休是一个诸侯的相国,却能拔除园中葵莱销毁织机,我从未听说过天子要卖水果、蔬菜来和百姓争利的事情。(这类事)就被制IkTO(苏良嗣)升迁为文昌左相、同风阁鸾台三品。在朝堂遇到怀义,薛怀义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随从扇薜怀义耳光,拽他离开。.后得知后,(薛怀叉)道:你只管从北门出入,南衙是丞相往来之地,你不要去冒犯他。永昌元年,韦安石升任为雍州司兵参军。当时,苏良嗣担任丞相,对韦安石道:“大才须当大用,怎么能在州县空耗力气呢?他在武后而前举荐韦安仃将其提拔为膳部员外郎。载初元年,(苏嗣)被哭•去左相之职,官授予特进,仍参与政事。因一向与节方质不和,节方质因获罪被诛
7页共8


杀,事件牵连到苏良嗣,朝廷将其逮捕。后来辨明事情原委,苏良嗣因受到惊吓,惶恐不已,拜谢时晕例在金殿上,被送回府邸,勻日便去世,时年八十五岁。皇帝下诏命百官前往吊唁,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当初,良嗣作为洛州长史,曾因连襟贪赃被连累而被贬官为冀州刺史。妻妹前去逍歉,苏良嗣泰然自若,道:“我不知道你们连累了我什么。荆州时,州中有一座河东寺,是四梁皇帝萧警为纪念兄长河东王箫誉所建的,苏良嗣(不知河东寺得劣于河东王,)逍:"江、汉之间怎能称为河东?他上奏皇帝,将河东寺改名,时人都认为他学问不够。
8页共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文言实词、句式+翻译+把关题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下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