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方法实例操作

发布时间:2020-06-18 10:03:11

全国卷“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方法实例操作:“老夫妇人肉占车位”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如果孩子回来迟,两人就轮换着坐,直到孩子归来。

针对此事,各方有不同反应。有的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附近车主气愤又无奈:那是社会公共车位,不是他家私人的,但总不能出手对两个人怎么样吧?老夫妇的儿女也很委屈:附近车位确实太紧张,但也劝自己父母不要这样风雨无阻,却拗不过两位老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一、审题目要求】

此类作文题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的要求,完成其指令、任务。

(一)“就其中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

也就是说材料内部充满了争议性、多解性,公理婆理,莫衷一是。现在,请高三的学生作为一个成人、准成人、公民、准公民,参与其中,说清楚自己的看法。学生要选出其中一方,“老夫妇”、“其他车主”、“老夫妇子女”、“可怜老夫妇的人”等;然后论其“是与非”、“合理还是不合理”、“可以接受还是不能接受”。即选取一方力量,针对他的行为,在“大是大非”上作出回答,提出自己斩钉截铁的“观点”。

1、选“老夫妇”:反对:亲情表达不能靠损公济私来实现、情字面前还是要规则秩序为上、亲情不能遮蔽了法与理的庄严、勿拿弱者思维施加道德绑架、倚老卖老思维不该被鼓吹——这些都是反对老夫妇行为的观点。支持:无伤大雅的温情表达不该被上纲上线、利益当道的时代须珍视纯挚的温情表达、越老越敏感生怕自己一无是处的老夫妇实在无可厚非——这是赞同老夫妇行为的观点。中立:放弃尊严的人肉车位是扇向谁的巴掌、“资源”短缺导致了“耍流氓行为”、“无赖诗式行径”折射弱势群体挣扎——这是相对中性的观点。

2、“其他车主”:怨气与戾气无从解决问题、法律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用品。

3、“老夫妇的子女”:做做样子的劝解只是一块遮羞布、让老实人回家的最大力量究竟是谁、你的私心是怂恿老人的合谋。

4、“有的人”:有的学生拿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大谈特谈,应孝顺父母,让父母安度晚年,为父母撑起一片天。有的则是相反的观点,爱要学会放手、特别的爱该理性地给、勿让爱逾越界限、愚孝与愚爱同样可笑、着眼子女未来而非眼前利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你爱车位人亦念起儿。

这是第一步,要选定你论述的那一方力量。想一想,你选了吗?选完后你想明白立场并表达出来没有?

(二)“阐述你的看法。要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1、所谓“阐述’,就是一五一十、条分缕析、有头有尾、入情入理、深入浅出、浅入深出地论证你前面针对某一方力量所陈述的观点。

2、所谓“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就是要抓取整个事件,抓取核心事件,你不能仅仅在其外围、在无关痛痒处、在皮毛里打转。

就“老夫妇”的材料而言,“老人家占用公共车位”是核心事实,你不能对“公用”之事视而不见王顾左右;学生所谓的“爱要有度”之类的观点,就丢弃了核心,事实上,老夫妇已绝对不仅仅是为子女“做多了”,而是“做错了、做得惹人烦恼惹人讨厌惹人愤怒了”。

有不少学生将南京“代占车位”,与河北“代排公交”、深圳“代排买房”、各地“家长代为相亲”相类比。这种类比联想的意识是可贵的,用得好有助于深化论述。但是,仔细想一想,南京老夫妇的行为跟后述几个性质相同吗?答案是否定的。后者没有危害到别人利益、公共利益,没有损公济私,这是根本区别。要抓取、分析、细细理解核心事实。

3、所谓“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还指在选取一方力量进行阐述时,其它的几方力量也可以或者说应该涉及,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讲述其他人是为了把我们选取的那个力量讲清楚、讲到位。

比如,如你主要阐述“勿拿弱者思维施加道德绑架”,就可以说人家其他车主不是不能赶你,是让着你,敬你是老人家,但是你也不要倚老卖老、理所当然的架势,好吗?

【二、如何选取写作角度】

写作的时候,选谁呢?题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选吗?2015年全国卷两套试题是可以做到的,如1卷的老陈、小陈、警方、网友,2卷的老王、老王、小李,他们各自身上有不同的话题、价值取向,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是有各自的相对完整性,可以“任选一方”。

但是,全国卷这样的题目十分难命,太难寻找了。现在市面上我们看到的仿命的作文题,几乎还没有可以与之媲美的。如本次考试的作文题,看似有多方力量,其实核心还是“老夫妇人肉占车位该还是不该”,选取的人,还是“老夫妇”。

与之类似的一个作文题,是厦门外国语学校欧阳国胜老师出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一脚踢去;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这是在高三教师群体内部流传甚广的一道作文题。但是,事件的核心还是“黑衣男该不该踢对方”,选取的人,还是“黑衣男”。

有一道福州李智明老师领衔命制的作文题,现在看来,还是很像全国卷的“多方力量”的: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品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家长认为判罚太重,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学校不堪重压,迫令教师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关注,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从老师、家长或校方任选一角度评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里的各方力量还真是可以选来评述一番——“女教师”是小题大做还是防微杜渐干得漂亮?学生是自作自受吃堑长智还是损失太大得不偿失?家长是越位干预还是敢于发声?学校是审时度势顺应民心还是游移不定缺乏担当?每一方力量都有正与反的双向选择。不得不说,是一道与全国1卷极为神似的一道题目。

应当选出一方力量。否则,就是没有完成起码的任务,得分会低。

【三、考生应该怎么做】

考生要怎么做?答曰:按题作答而已矣。“综合材料的内容与含意”,按指令任务要求:

1.形成像样的可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取向。

2.向读者(倾听者、不明白者、走神者、铁石心肠者、怀疑者、期待者、欣赏者等等)表达自己的看法,体现自己的话语方式。

3.向读者入情入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尽力吸引他、打动他、说服他,让他愿意倾听,容易明白、理解,乐意接受、信从,体现学养、理性和沟通能力。

这段话是省普教室教研员冯晓云的原话,并在微信群里反复提及,我们要好好体会。

【四、现在这种“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跟以前“一般材料作文”的区别】

1、题目本身多是中国大地上的时事、实事,又非常强的的争议性,本身就是充满多解性的。而以前作文则多是一句名言、一首诗、一个寓言故事,里面蕴含了一个道理,要求考生把这个道理提取出来。

2、由于材料本身就众说纷纭(其背后是大变革时代的价值观多元化),需要考生用公民立场、罗辑思维参与其中、置身其中,就像是投身一个沙龙、一场论坛一样。就事论事,把话说请。而一般材料作文呢,在提取出观点之后,考生就可将材料抛之脑后了,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正反、假设、对比,苏轼、陶潜、感动中国、孟母三迁,这样的写作走到今天,已经有些僵化了。这也正是学生不爱写“议论文”的原因。所以,全国卷的作文命题,是对这种僵化命题、僵化思维、僵化写作的拨乱反正。

  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就会明白了什么样的作文是符合全国卷样子的,什么样的作文还是老面孔,还在无病呻吟。比如,有作文讲到“法律的必要与重要”,老夫妇违法违规,其他车主影诉诸法律法规,在文章第一段提到这些句子之后,后文讲到挥泪斩马谡、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一同、较真的律师为5元钱状告铁道部、农民李桂英追凶17年。这就是传统的一般材料作文的写法,现在是不受欢迎的。

(当然,对于写作与思维水平都出色的同学来说,出什么样的作文题,其实影响不是很大,立意再狭隘的题目,优秀的学生都可以写得与众不同别开生面言人未言;但是。对于最大多数的中间水平学生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恐怕这才是全国卷命题方向的价值之所在。)

总体而言,这个提法有三个关键词,“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我们在评判一个作文题目是否与当今全国卷精神合拍时,应该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叙事体”,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以名言名句、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基本就是描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新材料”强调的是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这是作文题材料内容的要求。至于“任务驱动”,这不是全新的要素,每次作文都会有任务要求,只不过我们要以2O15全国卷为参考,去强化对“任务驱动”的研究与落实。最后,“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符合“一点四面”(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总原则。

【五、范文】 1、《在一定限度内给予温情理解》

  南京市一位老夫妇“人肉”占车位等待下班归来的儿女,让附近车气愤又无奈。此事也引起社会不同的反应。我认为,在一定限度内,应给予中国的父母温情的理解。

  这对夫妇的儿女曾劝自己的父母不要风雨无阻,而结果是拗不过两位老人。此时就不能以“没素质”“自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件,因为它涉及到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父爱和母爱。我们应当给予理解,腾出空间让这份关怀润泽到底。

  当今社会的竞争激烈、压力陡增是不争的事实。赡养老人、养育小孩、工作应酬等等,让如今的年轻人背上更重的责任。父母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为了能给儿女减压,父母们也力所能及,所以才有北京外环父母凌晨4点为还在休息而要上班的儿女排公交,才有自发到公园为儿女相亲的事情,再到如今的“人肉”占位。

  这群父母也并非不明道理。他们不是违章收费替人占位,也不是故意要扰乱秩序。他们是在尽一种责任。儿女如此辛勤劳累,这些父母岂能安心在家嗑瓜子、看电视,而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年轻人悠悠转找车位?所以,那是一种出于本心的行为,我们应当看到其光辉的一面来自励,感受到有人关心的温暖,而非以一惊一乍的态度对待这其实没有严重后果的事件。

  当然,一个矛盾的兴起绝非空穴来风,一定有它的内因存在。比如,这是否暴露了该小区的车位管理不力?是否可以因此兴建停车场,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相关部门应就此实地调查,看到事件透露出的一些东西。

  固然父母之情需予以理解,但前提也是在一定限度内,尤其是法律限度,不是戴有至高之情的名义就可以为所欲为。为儿女出国而伪造护照、利用职位之便为儿女铺路等等这类行为绝对不能容忍。举着亲情的大旗,实际上是玷污这面洁白的旗帜。

而此次父母“人肉”占位并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发生,相反能温暖人心而促进相关事宜的处理。所以在一定限度内,我们应给予温情理解。

2、《往社会发展中添加一点人情味》

有这样一幅“动人”场景:一对老夫妇为儿女“人肉”占车位,有时轮流坐板凳,总之风雨无阻。

有人感动地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有些车主激动地表示公共车位不应如此被人情强占。车主们从自方利益出发,指出该行为的不甚道德之处,但这样的行为难道就是那般能够被理解而不该被允许的吗?

在这场利益冲突中,看似谁都是受害者。我们似乎能够想象车主们带着一日累积的一身疲倦,来到只剩一个“空位”的停车场时的无奈与茫然,也能体会二老所承受的风吹日晒甚至责骂,以及为人儿女又为道德公民的儿女们的难处。我们可能想将问题归咎于制度,归咎于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但是我们自身能够做些什么呢?如果附近车主们相互礼让,在交往过程中多一些人情味,会怎么样呢?

老人为儿女占位的执念源于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的不信任,他们深感儿女这一辈负担的各种压力之重,便想尽自己之力为他们分担。在老人的观念中,现代意义的道德、对个人权利的强调是不那么占主导地位的。他们更多接触的是富有人情味的交往。往张三家拿点盐这样的事亦是时有发生的,不需要那样明确地划分权利边界。而明天,张三也是可以来给我们讨点西瓜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养成的是礼让而多些人情味的风气,自动为他人让出一个位,很可能大家都会意外地收获一个停车位。而父母们可能就不用再在烈日炎炎、寒风习习中坐着、张望着,还可能招呼车主们说:“那里有个位子呢!”

古来谦让之德人皆有之,而在如今车马邮件不再慢的日子里,我们应多怀有一些人情味。车主若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一番,可能也难免有为自家孩子占位的冲动。竞争多激烈啊,自习室也总是人满为患,使人满腔怒火。可是,大可不必如此。今日我笑笑对你说:“这个位置留给你”,明日我也可收获一满意的位置与微笑。遵纪守法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必对自身利益过于维护而伤害了感情。刘瑜的“素什么质”意在指出人们时常拿素质说事但不关注本质的问题。车主们想必也在抱怨中提到过“素质”,但与其如此,不如多一些交流与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理解呢。

3、《合乎情也不应悖乎理》

当遇上车位难寻时该怎么办?一起真人版的“抢车位”在南京市上演:老人担心子女晚归无车位,“人肉占车位”,还时常实行“轮班制”。这不仅令其他车主无奈又气愤,也让老人的子女感到有些委屈:老人们“屡教不改”,能有什么办法呢?

但不管各方声音如何交织,应肯定的是老人的舐犊之情,老人们这样的举动给予了子女们温馨。但对于这有了些许扭曲的护犊之情,难道应默许,或者只是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吗?

人们对如此之举不加以阻挠时人们心中同情并理解老人们爱子心切,这是出乎于情,但是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的所作所为除了合乎情,也得合乎理。

且不说老人们“霸占”公共资源是否触及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老人这等不妥当的关爱就值得我们商榷。倘若那些都为找车位问题困扰的车主们都请家中老人“人肉占车位”,那么岂不会造成了街道上“停人不停车”的怪相?

先来后到本就是公众约定俗成的规则,这同样是不可以随意推翻的。即使不论老人这变相的先来后到是否合理,单单老人们在街道上“人肉占车位”的安全问题就值得大家关注。在车水马龙,行车错综复杂的道路上,老人们在路边坐下,倘若遇到突发其来不可预料的状况,老人们因此受伤,那么这才是公众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由护犊之举而酿成的悲剧,该由谁来埋单?

若是依法惩罚老人,于情上是不妥的;若是放任老人,于理上是不应该的。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样令人爱恨交加的问题呢?

首先应从思想层面入手,教导老人及其子女,让子女们多加进行沟通,阐明利害,告诉老人们别让过度变相的关爱成为累赘,成为无谓的担忧。这里教导的不应该只是上文提及的南京市的这对年轻夫妇,更应是广大在为生计打拼,辛勤工作的年轻一代,防微杜渐,避免类似“人肉占车位”的现象不再发生。

再者是政府部门应该从根源上入手。如此之举反映出来的是资源短缺以及市政规划不尽合理的问题,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北京燕郊老人凌晨两三点帮子女占公交车位;深圳老人提前十天搭帐篷排队帮子女选房……类似的事情触动着公众们的某根神经,也给政府部门提了个醒,在配套设施、相关政策上应注重民生,民惠,而非高高在上地夸夸其谈,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不在云端上跳舞”。

只有如此,才能使类似合乎情却悖乎理的护犊之举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也使那些困扰年轻人的问题不在困扰年轻人,更不打扰老年人。

5、报刊时评:《人肉占位缺失公德并无亲情托词》

这两天,南京的气温几乎到了冰点。虽然气温很低,但在盐仓桥附近,有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每天不顾严寒,轮流守在路边的车位里,许多网友为老人点赞,还希望作为孩子能早点回家,不让父母受冻。记者了解到,原来两位老人是担心儿子儿媳下班回家晚找不到地方停车,特地提前给儿子儿媳占车位的。(1129日《扬子晚报》)

严寒之中的“人肉占位”,不过是为了给儿子占一个位置更好的车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叹中,“车位公共资源不足”的瓶颈被进一步放大,也成为舆论情绪发泄的源头。于是真相往往会被屏蔽和掩盖,在泛滥成灾的亲情认可中,行为的正当性与公平性被掩盖,顾小家弃大家的公德问题因而被忽略。

在公共资源本就有限的情况下,“人肉占位”会导致车位使用效率降低,从而加剧情况的恶化。事实上,按照老人所在小区的车位分配方法,并不存在所谓的“无车位可用”的状况。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家都有车位,只是车位与家的距离相对较远。不过,只是因为车位太远,需要走相当长的时间,于是便有了占位的必要,这样的逻辑对自己很人性,对别人却未必公平。因为如此一拥而上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当公平的环境被破坏之后,那么谁的权利都不会获得保障。

“人肉占位”与“上锁占位”,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只是前者是人后者是物。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却持赞同的态度,认为一切都是车位紧张惹的祸。不能不说,相比于车位的紧张而言,规则意识的缺失才是最可怕的社会隐忧。

再感人的“人肉占位”,都不过是利己主义下的规则破坏,都应当得到谴责与杜绝,而不是矫情式的支持与点赞。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方法实例操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