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风范新意境,三界连绵任驰骋 - 古始宁县域寻访记

发布时间:2019-04-04 02:45:40

东山风范新意境,三界连绵任驰骋

——古始宁县域寻访记

始宁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县域划区,《后汉书·郡国志》记述“上虞,汉末分南乡立始宁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始宁县本上虞之南乡……汉顺帝永建四年(129),阳羡周嘉上书始分之”。 h=gtuaR_4;"x+V_ gS' 周嘉,阳羡(今江苏宜兴)人,时任会稽(今绍兴市)太守。因战乱频繁,地势险要,常有潮患,以上虞县南乡及剡县(今嵊州市)北乡置始宁县,寓从此安宁之意。隋文帝开皇九年(589)与上虞县并入会稽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复置始宁县。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大易州县”,嶀山以北,曹娥江以西和小舜江中游入会稽县;动石溪以北,曹娥江以东和小舜江下游属上虞县,始宁县治位于会稽、上虞、剡县三县之间,遂有“三界”之称。武德八年(625)设嵊州统领剡县、始宁。《元丰九域态》、嘉泰《会稽志》:三界以镇属会稽县(今绍兴县)。明万历《绍兴府志》称“三界市……即汉始宁县地。”《大清一统志》:“明初设税课局,归属会稽县,嘉靖十二年(1533)废,……割属嵊县”。始宁置县先后两次,达479年。县称虽已消逝,但地域文化和三界辖区,依然在社会发展中产生深远影响。

始宁位于浙江东部,四明山南麓,曹娥江上游与剡溪之间,源远流长,风景秀丽,民风纯朴,物产丰富,有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造就一方人才的优越条件。据史料记载,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泗门谢氏为避永嘉之乱,携全家由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辗转定居会稽郡始宁县东山(今属上虞市上浦镇),涌现有谢安、谢玄、谢灵运等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山水诗人,建筑有始宁庄园,流传有《始宁墅》、《山居赋》等著名篇章,营造与赞美着始宁的蕴秀意境。

始宁庄园规模宏伟,地域辽阔,北起上虞上浦东山,昔称“旧山”、“北山”,南至嵊州嶀浦、仙岩之间,南北绵延40余里;曹娥江、剡溪流贯其间,两岸河谷密布,积水沼泽,中有汀洲沙丘,系太康湖(旧名“大小巫湖”)堙形成,现称“三界白沙地”粮仓。庄园东西宽窄不一,嵊山在,嶀山在西,相距不远,与上浦北山相对而言,并称“南山”,宽在1020里之间。《水经注》记述:“嶀山与嵊山接壤处虽曰异县,而峰岭相连,其间倾涧怀烟,吹畦风馨,触岫延尝……”又云山东北太康湖,……右滨长江(曹娥江旧称),左傍连山,平陵修通,澄湖远镜,于江曲起楼,楼侧悉是桐梓,森耸可爱……舟人渔子,泛滥满焉。湖中筑路,东出趋山,……高甍凌云,垂檐带空,俯眺平林,烟杳在下。始宁河山旖旎锦绣,山峦流域记载着流芳百世、可歌可泣的传奇轶事。上虞上浦东山谢安、谢玄、谢唤始宁故居,展现着成语“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山顶国庆院、谢公调马路、白云明月二堂,东山清泉池边“始宁泉”碑记,嵊州东北以晋车骑将军谢玄……尝于此山立楼居止”的“车骑山”,三界嶀浦潭畔谢灵运垂钓亭台等等,记叙着始宁县境的历史辉煌。

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字安石,“出身士族,年四十余始出士,孝武帝时位至宰相。时前秦强盛攻破梁、益、樊、邓等地(今陕南、四川、鄂西北),他使弟石与侄玄为将领,加强防御。太元八年(383)前秦军南下,江东大振,他又使石、玄等力拒,获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并乘机北伐,收复洛阳及青、兖、徐、豫等州。……出镇广陵,不久回京病逝。”(《辞海》1979年版,第398页)卒谥文靖,赠太傅,追封庐陵郡公(《泗门谢氏宗谱》)。谢安少年聪颖好学;15岁时善玄学,后成名士。40岁前,高卧东山,放情山水,朝廷征召,都被拒绝。40岁后 “出山”取得成就,后世誉为“东山再起”。

东山,又名“谢安山”,在上浦镇东曹娥江边,山口宽阔,碧水红叶,景色秀丽。了望可见高大门楼,上镌“东山国庆寺”,简称“东山寺”,兼指谢安故居、舍宅为寺后称颂的“国庆寺”。东山寺气势磅礴,穿过门楼前行数百米,是寺院停车广场。继续顺行才至崭新寺院。天王殿巍峨壮观,石狮护围,拾级而上,四周石雕回廊;大雄宝殿更为辉煌,双重檐顶,高大宏伟。殿后数百步一泉如井、如池似塘,旁有明代石碑“始宁泉”。池边古柏歪斜相撞,交叉成门,蔷嶶盘缠其间,盖是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幽闲写照。右侧谢安墓道,墓道门楣匾额“晋太傅谢文靖公神道”,两旁簇立石人、石兽,中间花岗岩碑亭,碑镌“庐陵郡公”,背面是谢安线刻雕像。尽头是绛红岩石墓园,墓碑上刻“晋太傅谢公墓”。墓前石桌香炉,墓后翠柏簇拥,庄严肃穆。墓侧有石碑,镌《重修谢安墓碑记》:“谢安,字安石,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西晋末年,公祖谢衡举族避乱江东,爱爰适居。公志务悠远,高卧东山……斗桓温,扶大厦之将倾;战淝水,挽狂澜于既倒。存续晋祚,名垂青史。”往事越千年,沧海桑田。东山再起,著世闻名,后人传扬。唐·白居易《东山寺》记述:“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与东山国庆寺相邻的有“太傅祠”。太傅祠映入视野的首先是当代书协主席沈鹏题写“东山再起”的照壁。照壁气度辉煌,光彩夺目,宽达20余米。照壁背面是南北朝著名文学家谢灵运的《述祖德》云:“太元中,王父龛定淮南。负荷世业,专主隆人。逮贤相徂谢,君子道消,拂衣蕃岳,考卜东山。事同乐生之时,志期范蠡之举。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师,仲连却秦军,临组乍不绁。对珪宁肯分,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

谢灵运(385433),原名谢公义,南朝宋诗人。幼时寄养于外,乳名“客儿”,世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辞海》1979年版,第399页)谢灵运21岁入晋末任琅琊大司马参军,豫州刺史参军,中书侍郎等;入宋后,曾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元嘉三年(426),宋文帝征召谢灵运为秘书监,撰修晋史,仅惟以文义接见,遂辞官回归故里,畅游剡溪、天姥山乡,抒发情怀,著有《始宁墅》等许多宏伟诗篇,传诵至今,是中国文学山水诗词创始人。

谢灵运归隐始宁,承续祖业,扩展始宁建设;新增始宁别业,俗称“谢灵运别墅”,在东山故居之西,即西庄。建南山新居,在今嵊州石门山麓……。往来其间尽幽居之美,纵山水之乐,屏尘世之忧。东山绵延逶迤,壁藤蔓绕,苔藓茸茸,山野荆棘,行旅艰难,至今还留有魏晋木屐的神奇印迹。

“屐,木履也。《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辞海》1948年版,第449页)屐,“鞋子的一种,通常用木底的,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晋书·宜帝纪》:‘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辞海》1979年版,第1075页)“谢公屐”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辞海》1979年版,第398页)显然,屐在历史上产生着重大作用,而且成为诗人赞美佳句。然而,美中不足,谢灵运在《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记述“……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岭,还期那可寻。”感叹旅途之艰。“旦发清溪”,指今嵊州仙岩强口,到“暝投剡中”(今嵊州市区)行程一天,“明登天姥岭,还期那可寻”再一天才至今新昌天姥山区,临海远在天台之后,何时才能回来?

如果说“东山再起”有蓄积人才、治国安民之意,那末“谢公木屐”,就蕴含登山探险、适应和征服自然的深刻涵义,并且在特定岁月里构成相互依存的东山风范,成为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步伐,始宁县境以现代风貌,展现于四明山麓。上浦、三界连绵成片,上三高速、104国道穿越其间,马岙、嶀山、清风隧道贯通南北;章镇、三界、清风大桥横跨曹娥江、剡溪,纵横东西;818县道、039乡道复盖全境,任凭驰骋;经济腾飞,百业兴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上浦谢安故居舍宅后称“国庆寺”,按地域综合为“东山国庆寺”,分七期扩建,规模宏伟,分别有大雄宝殿、善来楼、百足院;天王殿、谢安纪念堂、藏慧楼;钟楼、鼓楼、寮房;念佛堂、义工楼;综合佛教楼、斋堂;藏经阁、明月楼、祖始塔;露天佛座、上客堂。三界镇重现始宁县治辉煌,领衔地域文化。

始宁古街:位于三界镇剡溪西岸,北端(俗称“北街”)有始宁城隍庙,始建于东汉顺帝四年(129),1942年,日寇扫荡烧毁,掠走古大铜钟。1946年重修,共有三进,恢复飞檐翘角钟鼓高楼,顶塑龙吻,楼内续悬重达千斤铜钟,香火燎绕。始宁古街,商铺林立,特产果蔬,时尚用品,琳琅满目,是嵊州“北大门”, 绍兴、上虞西南的物流中心,是四明山麓的交通枢纽。

嶀山与嶀浦:位于三界镇南,风景秀丽,山峦险峻,是浙东四明、会稽山脉峡谷,是通往嵊州、新昌、天台、临海、温州必经之地。峡谷两侧,古时由嶀、嵊两山夹峙,两坡陡峭,大禹治水凿开成流,泄流排洪,西侧撞击山麓,誉称“嶀浦”, 冲击深处称“嶀浦潭”。 旧时嶀浦热闹非凡,是经三界、曹娥通往外海的水运码头,有白昼、夜航客货船舶,有辗转南北行旅客商,日杂百货、酒肆宿店一应俱全。嶀浦山崖植被茂盛,郁郁葱葱,远眺嶀山,雄伟壮观,地势险要,吴越王钱至此巡视,驻足长啸:剡溪不啻风花雪月,也有金戈铁马。史料记载,早年出土春秋剑器箭镞,依然寒光闪闪,金声玉振。

嶀浦南端清风庙记述: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军南进,被掳民妇王氏,不忍受辱,途经青枫岭,破指蘸血,题诗崖壁:“君王无道妾当灾,弃女抛男逐马来,歧路不知何日尽,孤身料得几时回?两行清泪频频滴,一对愁眉锁不开,回首故山看渐远,存亡两字实哀哉。”书后投崖,壮烈殒命。后人缅怀,称颂王氏,“青枫岭”易名“清枫岭”,又称“清风岭”,筑清风庙,竖华表,建清风亭。庙亭楹联耐人品味:“啮血题诗一缕贞魂留剡水,舍身就义千秋高洁仰青风。”“大义此深明不屈不挠一霎危崖惊玉碎,英灵曾屡著可歌可泣千秋片石有诗传。”民国《嵊县志》记曰:元至治元年(1321),县丞徐瑞凿石为屋,树碑表亡。学者李光撰文,书法家泰不华书,碑刻翰林学士康里夔诗:“清风岭头清风起,佳人昔觉剡溪水。一身义重鸿毛轻,芳名千载清风里……”。

嶀浦潭畔至今留有谢灵运游息和垂钓等古迹,《剡录》卷四载:“山下有谢康乐石床,康乐尝垂钓于此。县北十五里有谢岩弹石,灵运游此,四顾放弹丸,落处为词,有大石如弹丸。”王一明《嶀山赋》曰:“灵运弹飞岩峰,慕此堪栖。”李白诗云:“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青猿啼。”依然发挥昔日风采。

强口与仙岩瀑布:在古始宁南端。据说强口从前称“强中”,因王(徽之)谢(安石)等闲游嶀山,夜赏雪景,感受寒意,月光下见清泉蒸腾雾气,梅香隐隐,强忍捧喝,挥手而别,得名。《剡录》记述:“王谢诸人,雪后泛舟至此,徘徊不能去。曰‘虽寒,强饮一口’。”仙岩瀑布:位于强口之西,山峦很陡,瀑水清澈,层层叠叠,潺潺流淌,唐宜宗大中年间(847—859),方干、罗隐、贯休等游旅仙岩,留恋不已。方干《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云:“方知激蹙与喷飞,直恐古今同一时。远壑流来多石脉,寒空扑碎作凌澌。谢公岩上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

时过境迁,古始宁县境在现代交通条件下,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旅游圣地,是展现华夏文明的璀灿明珠。

东山风范新意境,三界连绵任驰骋 - 古始宁县域寻访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