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

发布时间:

《推敲》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感悟主人公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理解“推敲”的含义。
3.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准备:1.搜集贾岛、韩愈资料。2.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推敲。(齐读课题)
3.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推敲”一词源于唐代的一个故事。课文27自然段为我们讲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按照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为四个层次。这节课我们就再走进这个故事,具体来看看故事发生了什么。

二、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
师:同学们,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A、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 到李凝的家。B、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C、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D、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E、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F、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2.师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 沉睡的小鸟。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评议他读得怎样?A、他读得很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B他读出那晚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美好景象。C听了他的朗读,我看到树上的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飞了。
师: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可是友人不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3)谁能表演表演?
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A大家快瞧那个和尚,奇怪吗?他在比比划划的,干什么呀?B、这个人是不是傻子呀,还是中了什么邪?C、喂,我们在笑你呢,你看见了吗?当心从毛驴上摔下来啊! D他好滑稽呀,我们都在笑他他怎么还没有感觉到呢?) 6.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四、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师: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街上的行人笑他他也不知道,可是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

1. 什么是仪仗队?出示:仪仗队图片。在古代什么样的人才有仪仗队?闯进仪仗队的后果一般如何?
2. 默读思考: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师:一起来看这些句子,作者是怎样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你来说。 师:不是写贾岛么,为什么还写行人、车辆?(烘托)

过渡:如此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如此喧闹的声音,贾岛竟然听而不闻,如痴如醉、完全沉浸于诗境中的贾岛就这样闯进了仪仗队,他的一门心思全用在了——可见,这是怎样的聚精会神、怎样的专心致志啊。而此时误闯仪仗队的贾岛结果如何呢?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五、学习第七段
1.师:贾岛只对韩愈说了这些话吗?他还说了些什么?(生读书上句子:“接 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 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2.贾岛都是怎么对韩愈说的呢?请大家做贾岛,把话说给你的同桌听。 3.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叙述。(A、我昨夜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友人,谁
知他不在家。我写了一首诗在他家门上。今天回想起,觉得诗句中有一个字似乎有些不妥,我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B、韩大人,贫僧昨夜去拜访友人,可是没有见着。我虽然没有见到他,可是昨晚月色美好,一路上心情舒畅,我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美好的情景使我诗兴大发,我写了一首诗留了下来。可是我觉得诗句“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似乎有些不妥,我正在考虑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我正在犹豫不决时,没想到路上冲撞了您的大驾,求您宽恕。)
3. 听了贾岛的叙述,韩愈这位大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他心中有了主意,
他觉得——敲好 4.
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六、学习第八自然段,拓展迁移
1.从此,家境贫寒的诗人贾岛和博学多才的韩愈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对文学创作认真严谨的态度从“推敲”二字中充分体现出来。 “推”和“敲”两个原本互不相关的字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新的特定含义的词“推敲”,意思为——(生补充),这个词就此流传下来。“推敲”的故事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2.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还有很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出示句子)大家看,这句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生:“绿”。(板书:“绿”字,这个字呈现绿色,同时旁边出现“到、过、入、满”这几个字)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七、总结课文
1.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吗?
A、我以后一定会像“苦吟诗人“贾岛学习,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B、以前老师一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是真正体会到了。C、我要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让好朋友也来学习贾岛的精神。
2.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
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

板书设计:9推敲 起因 月夜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推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