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教案

发布时间:2019-10-27 09:26:38

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教案)

河南洛阳新安一高 曾发国

新安县2010年高中教学竞赛中荣获语文学科贰等奖

一、小说阅读高考主要考查点:

1.故事情节的把握

2.人物形象的揣摩

3.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作品主题的挖掘

5.精妙技巧的捕捉

二、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故事情节

1、常考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解题思路:我们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还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3、答题套路:

……人在……时间,做……事情。

4、示例:2010年广东高考卷《面包》第16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案:妻子(人)在夜里(时间)发现丈夫偷拿面包,丈夫撒谎掩饰,妻子替丈夫圆谎,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事件)。

(二)人物形象

1、常考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3、答题套路: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这可以从小说……地方看出,作为……的一个人,他怎么样,从而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4、示例: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保护人》11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玛兰是一个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性的人物形象,这可以从小说玛兰帮助别人主要是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同学荣升后成了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当桑蒂尔神父的真面目被揭露出来,自己也被扯进去,被珀蒂帕责备时,于是把责任全推到神父身上,把自己扮成一个受害者等地方看出。

(三)环境描写

1、常考题型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2、解题思路:可以从此环境描写对小说内容及结构上的作用着手。

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5)奠定情感基调;

6)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3、答题套路: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故事发生在……时候,渲染……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4、示例:2010年辽宁高考卷《洗澡》11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答案: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在夏季的时侯,突出季节特征,渲染了天气炎热的气氛,烘托了小伙子想洗澡的心理,推动了“他”对小伙子谈起洗澡时多虑、敏感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作品主题的挖掘

1、常考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解题思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以及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3、答题套路:小说通过……塑造了……形象,表达了(或揭示了)……。

4、示例:2010年广东高考卷《面包》18、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案:小说通过丈夫夜里偷吃面包后撒谎,妻子发现替丈夫圆谎,晚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的故事,揭示了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渡过困境。

(五)精妙技巧的捕捉

1、常考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解题思路: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特点;而在语言方面,也要善于概括其特点: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

开头段的作用:

1)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2)埋下伏笔。

3)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4)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结尾段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题意,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呼应开头、启发读者思考等作用。

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

3、答题套路:手法+结合原文分析怎样运用手法+手法的作用效果。

4、示例:2010年山东高考卷《骆驼祥子》19、第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答案:语言质朴、形象(手法),例如:“土混混”“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糊糊”等(具体到文本),运用口语方言使文章京味十足,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

三、习题训练

迎宾竹 齐运喜

郑副市长喜欢舞文弄墨,尤爱画竹,工作之余总爱操起画笔涂涂抹抹地忙乎一阵。

这天,郑副市长正在家中画台上创作“百竹图”,红尘宾馆的马经理光临了。他似乎特别喜欢“百竹图”。眯着眼睛点着头,绕着画台转来转去,不时用手指指点点评论着。

竹子翠绿欲滴,生机盎然,做临风起舞状,挺拔多姿,似有清代郑板桥之竹韵。图上题有8字:高风亮节,虚心向上。字体龙飞凤舞,潇洒遒劲。

马经理不是门外汉,他的评论和夸赞都很中肯,还指出了不足之处,郑副市长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不知马经理是不是有备而来,他欣赏过这幅画后,当即表示花两万元买回去,放大后镶嵌在总台大厅里。

郑副市长一怔,心想:前天我在红尘宾馆,看见总台大厅里挂着一幅迎宾松,马经理为何还要再花钱买?

未等发问,马经理就向郑副市长作解释:那幅迎宾松档次太低,有伤大雅,昨天他下令撤了。改革年代要有创新意识,许多宾馆落俗挂这个,他们则挂幅迎宾竹,新颖雅致,别具一格。

郑副市长放下画笔,洗净手,来到客厅。马经理随后跟到客厅,说是这幅画要定了,嫌价格低可再加钱。郑副市长笑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画不值那么多,只收2000元,我多一文也不要。业余创作嘛,又不专职搞这个。你先回去,我正儿八经画一幅迎宾竹,晚几天给你们送去。”

马经理走后,妻子淑芬买菜回来。郑副市长乐呵呵地迎上去,叫淑芬给他炒几道好菜。淑芬见他一脸喜气,问:“有客人用饭?”

郑副市长笑道:“客人走了,就咱俩,小饮几杯酒,庆贺第一次获得润笔费。”

淑芬先是一怔,问明事情经过后,微笑道:“老郑,的确该给你炒几道好菜,你的墨宝的确够水平。不瞒你说,前不久省里举办书画赛,聘请十几位专家学者任评委,我从你的作品中挑了最好的一幅竹图,化名给他们寄去。昨天,我打电话询问,评委们用无计名投票的方式对150幅参赛作品打分排名次,结果你的那幅……”

淑芬稍一停顿,郑副市长便接过话茬儿:“不是自吹自擂,我的作品肯定名列前茅,至少也在前三名。我是专门研究画竹的,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淑芬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淡淡的苦笑:“评委们给每幅作品逐一打分,结果你的作品排名109位,108将里没有你。”

“这不可能!怎么会这样?”郑副市长一脸惊疑再三摇头。

淑芬语音不高,却声声入耳:“实话告诉你,前不久,我特意拿你的一幅墨宝到书画市场去试价,有给5元的,有给10元的,最高的一个给20元,这才是真实的价格真实的你!你以为2000元出售是物有所值,是你应得的报酬?其实你出售的不是才华和艺术,而是官衔和权利!”

郑副市长脸色通红,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一口连着一口地抽起来。

淑芬瞥了他一眼,转身到厨房炒菜去了。不一会儿,淑芬炒了几道菜,又取出一瓶酒,放到餐桌上,招呼郑副市长用餐。

郑副市长慢腾腾地来到餐桌前坐下,发现几道菜都是他最爱吃的,不禁叹息一句:“唉,可惜无喜可贺!”

淑芬朝他点头一笑:“人如其竹,高风亮节,闻过则改,还有比这更值得庆贺的喜事吗?来,我陪你喝几杯。饭后你趁酒兴再去画竹,陶冶性情自娱吧。”

郑副市长点点头,眉毛往上扬了几下,说:“我想通了,还是你做的菜最干净,吃得心安理得,不生病。”

第二天,郑副市长给马经理挂了个电话,谢绝了他买画的要求。从对方说话的语气上听出,马经理显然很吃惊。

几天后,淑芬告诉老郑:“我打探过了,红尘宾馆撤下的那幅迎宾松,是赵副市长画的,上个月赵副市长已退居二线。”老郑听后,自然几多感慨。

半年后,郑副市长在家中无意间翻到一个获奖证书,打开一看,他的“百竹图”在省里举办书画赛中获得二等奖呢。

(选自《百花园》)

1.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主要有什么作用?(4分)

1)最后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一事,暗示郑副市长的竹画确有水平,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使情节波澜再起,给人留下无穷韵味。

2)原来以前市长妻子说的一切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人不能不为副市长妻子的贤慧聪颖而折服,这又使副市长妻子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 。(每点2分,大意相近即可

2.请概括郑副市长这一形象的至少两方面特点。(4分)

2.1)郑副市长是一个清廉,洁身自好的形象,这可以从马经理要出两万买画时,他说人贵有自知自明,这只是业余创作看出。(2)郑副市长是一个勇于接受批评,闻过即改的形象,这可以从妻子淑芬买菜回来做丈夫的思想工作,最后郑副市长婉拒马经理看出。(3)郑副市长是一个对手法隐蔽而多样的拍马、行贿等不良不法行为警惕性不高的形象,这可以从面对马经理的拍马、以高价买画行贿的手法不能感觉到看出。(4)郑副市长是一个擅长丹青,尤善画竹的形象,这可以从他业余爱画竹,且画似有清代郑板桥之竹韵看出。(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3.这篇小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示例:小说通过郑副市长画竹,马经理想以高价买画行贿,妻子做起思想工作后,婉拒马经理买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领导)离不开一个贤内助(好妻子)的支持和帮助的形象。揭示了领导者要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更要警惕手法隐蔽而多样的拍马、行贿等不良不法行为,同时要勇于接受批评,闻过即改,领导者的亲属,也要对领导的工作支持和帮助,更要勇于监督,对其错误要敢于批评等

四、回头总结一下。

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