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专题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原卷版)

发布时间:2020-04-07 10:03:56

专题 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不让任何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确保全部贫苦县和贫困群众2020年前脱贫,中央吹响了最后的攻坚冲锋。习近平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完成一批。

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中国的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语文学科会以此为背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涉及的题型: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1.2020·河北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高度。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篇的两大基石,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分配的更优化,从而减轻乡村内部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只不过,它们二者解决问题的立足点有所不同。

从时间上看,脱贫攻坚的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要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期目标是到2035年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巩固前期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发生,消弭贫困脆弱性;远期目标,2050年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在消除贫困化之后促进贫困对象实现长期可持续稳定脱贫。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目标则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相关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中期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远期目标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由此可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的精准脱贫要在2020年前完成,这是当前最大的历史使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和底线,是必须率先完成的任务。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效果,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性的影响。

从空间上看,精准脱贫主要聚焦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而乡村振兴的区域则是覆盖整个农村区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脱贫长效机制能否完善、内生动力是否形成,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材料二:

(摘编自《图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首次建立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新华社2018929日)

材料三:

20189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同样,乡村振兴也不仅仅是乡村的事,而是全体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乡村振兴也要鼓励社会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实际上乡村振兴战略孕育着机会,为一些社会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想到农村发展的企业提供了大好的舞台。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贫困户等、靠、要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先要扶志。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乡村振兴阶段,乡村的发展也不能一直依靠国家政策倾斜、社会帮助等外部输血,而是应当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内部造血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提出领导工作要实、任务责任要实、资金保障要实、督查验收要实四实要求。在乡村振兴上,应当继续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在领导工作方面,要将乡村振兴成效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地方领导的考核体系中,用严格的制度来要求和监督工作成效。

(摘编自《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相互促进》,搜狐网2019418日)

1.下列关于乡村振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党中央高度重视,是当前最大的历史使命。

B.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篇两大基石之一。

C.近期目标是基本形成相关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D.覆盖区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农村地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目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无论是从时间上来看还是从空间上来看,二者的立足点都有所不同。

B.《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编制、印发,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C.精准扶贫中,要改变一些群众的不好的观念、做法,乡村振兴阶段也应如此,要注重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D.乡村振兴战略为一些社会组织和想到农村发展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同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一定的冲击和不良影响。

3.我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2020·广东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政府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战略,也使得农民收入增长加快,许多农民从低收入群体升入较低收入群体,但是迈入中等收入者队伍的人还是极少数。非农化是农民实现收入增长的重要方式,通过非农就业和创业,许多以前的农民现今成了中等收入者。继续从事农业或养殖业的人,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才能成为中等收入者。小农经济很难让农民脱贫致富,如果零散的、低效率的小农大量存在,必将限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提升。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鼓励农民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也可以达到精准扩中的效果。然而,目前政府部门实施的许多自主创业鼓励政策较少关注农民,部分地区的城市管理部门甚至限制或歧视农民创业,这阻碍了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进程。

(摘编自李春玲《从精准扶贫精准扩中》)

材料二: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等等。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甚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认为我国脱贫攻坚为世。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方案。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我必须说,中国正在做很多建设性工作,以便让民众从较为贫穷的生活水平进入中产阶层。

但是,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目前仍然艰巨。

贫困人口基数依然较大,财政兜底压力大。而且尚未脱贫人口中,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比例高。这部分人中很多需要依靠财政兜底才能实现稳定脱贫。如河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超过72%,元劳动能力者占47%65岁以上老人占26%

在产业扶贫方面,各省区普遍存在产业扶贫项目单一、同质化的现象,后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亟待加强;贫困地区面临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仍存在薄弱环节;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仍需进一步改进;作风建设仍需加强,急躁症和拖延症并发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各地普遍反映当前的扶贫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的越来越多,帮得越来越实,但相比之下,政府如何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仍是亟须补齐的短板。如:个别贫困农民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现象;一些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劳动的懒汉,躺在脱贫优惠政策上不劳而获,导致边缘户心理落差和抵触越来越大。对这部分人应加强教育,减少资金和物质的直接给予。

(摘编自大河报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精准扶贫,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进而让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队伍中的一员,符合我国政府所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目标。

B.政府部门许多自主创业政策较少惠及农民,有些政府部门甚至对农民创业采取限制或歧视的态度,这影响到我国精准扩中的进程。

C2014年至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总数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匀速下降,这说眼的贫攻坚工作是持续推进、卓有成效的。

D.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它不仅对我国意义重大,而且为世界其他各国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推进,许多农民已经从低收入人群变为较低收入人群,但要成为中等收入人群依然任重道远。

B.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都是我国脱贫攻所取得的成就,这在材料二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C.在今后扶贫中,应做好克服产业扶贫项目单一、同质化的不足,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等工作。

D.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因懒致贫的群体应区别对待,方法因人而异;效果会更显著。

6.从农民角度而言,农民应该如何走向富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3.2020·江西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70年前,湘西州因闭塞贫穷、民生凋蔽而被称为中国官肠70年后,湘西州由贫穷落后走向脱贫致富,即将实现全面小康。2018年,湘西州GDP1952年的62倍,工业增加值是1952年的406倍,财政总收入是1952年的1846倍。

作为习近平同志作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湘西州探索出了以十八洞村为样板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从2013年起至今,湘西州累计减贫55.4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4.39%

湘西州已经成为全国精准脱贫的聚焦点,为全国乃至世界扶贫事业提供了湘西方案。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表示。

随着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加快推进,湘西实现了公路通车里程13028公里,通高速里程481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道路硬化。铜仁凤凰机场竣工使用,黔张常快速铁路今年将建成通车,湘西机场2020年实现通航,张吉怀高铁2021年实现通车,湘西州即将步入高铁、航空时代。

此外,富饶开放的新湘西促进了本地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2018年,湘西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138.7万次,实现旅游收入441亿元,人均旅游收入1.47万元,成为全国旅游高增长和十大旅游热点地区。

(选自《湖南湘西州70年发展日新月异》,参见2019926日人民网)

材料二:

精准扶贫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间题,对于如何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精准扶贫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战成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执的重要指示,学术研究者们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通过各自的观察和思考,对相关间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仅从过去一年多来的研究选题看,基本上涵益了精准扶贫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视角切入,涉及到了对自然条件、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精准识别、扶贫脱贫机制、贫国主体等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和研究,说明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考虑是校为周全和深刻的。但是,从已发丧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具体选题成果数量以及成果被展示的平台的质量分布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的话,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明显不足:与客观现实之间尚未能真正形成有机统一体,研究选题中跟风现象或者说同质化间题比较突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大背景之下开展观察、思考和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对诸如扶志”“扶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扶贫等方面的关注远远不够等问题。

(摘编自万志琼《论精准扶贫脱贫学术研究选题的精准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6期)

材料三: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更加明确地强调: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黄国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国代际传递。国家教育经费向贫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稳步推进贫国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0多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衣村学校的财政投入,对民族贫国地区的经费扶持力度更大。但终究由于基瑞太薄弱,相比之下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着力为在校的贫国学生提供学业经费资助,着力为在校的贫困学生提供学业经费资助,进一步完善国家各类教育资助制度;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对农村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实施救助。到2030年,中国将首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的生活将比现在更加般实宽裕,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将得到充分保障。所有这些重要的改革举措和建设成就,必将进一步保障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进程。

(摘编自宋才发《教育扶贫是巩固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效果的重大举措》,《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

7.下列对材料三的内容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扶贫工程(目的)扩大教育公平(意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B.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主战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意义)完善教育资助制度

C.职业教育与培训(重点人群)农村妇女(意义)增强扶贫对象的自身发展能力

D.对特殊群体实施救助(现实意义)保障平等发展权利(深远影响)有利于保障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湘西州GDP变化、交通发展、旅游增长等详实数据可见本地已经实现脱贫。

B.湘西州精准扶贫好路子可复制可推广,说明其模式具有科学性、示范性。

C.学术界对精准扶贫研究较为周全和深刻,但仍存在选题不够精准等明显不足。

D.教育扶贫对巩固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效果意义非同一般,要继续加大力度落实。

9.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从哪些角度讨论精准扶贫?为什么角度会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语言表达

4.(2020·淄博第十中学高三期末)下面语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实现我们的梦想,奋斗是最有力的回答。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经历了多少艰辛的拼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新的征程上,更加需要展现追梦人的新作为、激发奋斗者的精气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少不了要打硬仗、啃硬骨头;⑦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发扬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才能立于不败之……⑧不管是落实国家发展的大蓝图,还是成就家家户户的小目标,唯有扎实奋斗不松劲,脚踏实地办好自己的事情,就能让梦想照进现实,以实干赢得未来。

5.(2019·黑龙江高三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项震撼世界的壮举,无论是全民奔小康的宏伟目标,①_________,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需要我们勇于担当。尤其是脱贫攻坚,其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美好的梦想要变成现实,就必须要有造福于民的情怀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②_________,就可能会半途而废,功败垂成。总之,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不管在海内还是海外,毎一个炎黄子孙,③_________,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圆梦大业中展露自己的睿智和才华。

6.(2019·安徽高考模拟)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承前启后中向前推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接续奋斗中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成更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30多年,经过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才能________ ②更加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只有________ ⑤________

三、写作

7.(2019·山东菏泽一中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0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掀开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序幕。

100年前,以北大学生为首的青年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反帝反封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70年前,革命先烈经过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从此摆脱百余年的屈辱,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全面脱贫指日可待,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青年才俊干事创业,大国工匠匠心为本,中国科技产品被西方国家大量购买……

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成就了今日的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着新一代的青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以上相关历史中选择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写一篇文章,假定给他/她(他们)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8.(2019·全国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共青团委员会准备举办一场中外青年学生的联谊活动,邀请你作为中学生代表发言。下面是大会组织者为你提供的写发言稿的参考材料。

(1)百年前的54日,北京发生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五四风雷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诞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新年贺词里,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奋斗者,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点赞,鼓舞了万千新时代的奋斗者。

(3)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

(4)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4040组关键词,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中国纪检监察报联合推出的系列报道。中国制造中国智造”②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③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四个自信”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⑤绿皮车复兴号”⑥粮票移动支付”⑦练摊淘宝”⑧发报微信”⑨"金山银山""绿水青山"⑩从《渴望》到《战狼》"加入世贸组织""一带一路"……(节选)

材料二: 201812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他们是:于敏、于漪、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马云、马化腾、王大珩、王选、孔繁森、厉以宁、刘永好、孙家栋、李彦宏、李雪健、杨善洲、吴良镛、邹碧华、张瑞敏、陈景润、郎平、柳传志、钟南山、姚明、袁隆平、倪润峰、郭明义、屠呦呦、景海鹏、路遥、潘建伟……(节选)

材料三:(如果没有每一个你,中国不会这么了不起)改革开放四十年,谁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是你、我、他,是所有平凡而敬业的广大劳动者。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日子,这片大地,一刻不停歇,一刻不懈怠。前进之路从来不是坦途一条,有汗水甚至泪水,要勇气也要智慧。40年改革开放,我们不曾向往过轻轻松松的成功,也从不见敲锣打鼓的进取,毕竟,难走的都是上坡路。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挺进风光无限的无人区。我们以祖国为傲!向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致敬。(《人民日报》官微)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自拟主标题,以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为副标题,文体不限,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年高考专题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原卷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