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与改进

发布时间:2018-03-14 04:30:19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与改进
作者:马金平 张敏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34

         为应对技能人才短缺,我国及时颁布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该方案从前提保障、费用投入、合作协调等方面构建了运行机制,但依然存在不足:政府补贴机制不合理、企业投入风险较大和专业机构职责缺位。基于对企业和年轻人参与学徒制培训的动机分析,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应做如下改进:完善投入机制,给企业减负的同时调动培训学校的积极性;扩大试点范围,形成高培训率——高留任率均衡;健全专业机构功能,降低各利益方的预期风险。

        关键词 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职业教育;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30-05

        学徒制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习者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不但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1]20158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12个试点省(区、市)各选择35家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从实践反馈看,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试点企业获批数量远超通知要求。如山东省有40家大中型企业申报试点,最终有16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明确的合作培养院校)获批[2];重庆市10家企业与9所重点技工院校联合开展试点,首批培养人数为950[3]。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刚刚推出,必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另一方面,还应该深入剖析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给予实践方案更多的科学指导。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背景

        (一)制造业升级亟须补齐人才短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差距体现在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持续发展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短板造成的。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强国的转变,亟须培养大批技能型产业工人。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但要改革技能人才的培育方式,还要求企业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并投身生产制造一线,从根本上扭转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与改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