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发布时间:2021-08-27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存“是、疾、见、过”四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积存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明白得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二、预习要求
(一)《论语》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年轻时曾做过“委史”(治理粮仓)与“乘田”(治理家畜)。尽管生活贫苦,但他勤学上进,擅长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辟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增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进展做出了重大的奉献。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主管司法),只是,为时不长,又被迫辞职。开始周游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可终不见用,乃至被那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直到近七十岁,他才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开创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阻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阻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门生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高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
每篇又分假设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括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硕的生活体会;在记言的同时,转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叙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很多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专门大阻碍。
《论语》的版本很多,初学者能够阅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此书后面附有《论语词典》,为研读《论语》提供了便利。若是想深切钻研,还可看程立德著《论语集释》等。另外,在读《论语》之前,不妨找近人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的有关章节来读一读,能够帮忙咱们明白得《论语》的大体内容及其阻碍。 (二)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普遍,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标准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标准。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保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那么以丘亦足矣。假设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那么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假设欲行尔法,那么周公之典在;假设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保护品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品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那么言不顺,言不顺那么事不成,事不成那么礼乐不兴,礼乐不兴那么刑罚不中,刑罚不中那么民无所措手足。《论语·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大体精神是教人依照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样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归纳“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确实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以为他自己确实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道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三)解题:《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闻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第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壮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乃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斥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三、课堂问题探讨
1.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文中那句话能够看出?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2.第二段中,冉有辩白“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又是如何批驳的?

3批评了他们,作为教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孔子深情地展望了仁政的美好愿景。请同窗们具体说说孔子的愿景?

4.请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灵敏和政治见地的语句。


四、文言知识积存
1.把握以下文言虚词 1)之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故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 ④是社稷之臣也。 2)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那么将焉用彼相矣?



⑤是谁之过与?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④不患寡而患不均。 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且
①且在邦域当中矣。 ②且尔言过矣。 4)为 ①何以伐为?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于
“于”是介词,老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刻、处所、范围、对象、方面、缘故等,视情形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同”“对”“关于”“给”“由于”等。
②放在形容词以后,表示比较,一样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有时那么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超级之谋难于猝发…… ③放在动词以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受制于人…… ④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a.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此刻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同现代汉语。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那么噪而相逐。

b.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以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依照“于”的不同用法,别离相当于“在这”“从这”。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2.文言实词 1)是 觉今是而昨非



是又在六国下矣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无乃尔是过与
自言本是京城女 2)疾 君有疾在腠里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为之辞 3)见 事不耳闻目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死而死矣,而境遇危恶,层见错出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闻大王成心督过之
无乃尔是过与

彼所将中国人只是十五六万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应如何说明?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既来之,那么安之。 4.翻译以下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翻译:

2.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 3.何以伐为?


翻译: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翻译:

5.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