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分析报告
打开文本图片集
通过对首批上市科创板的25家企业与主板相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围绕财务与科创能力两大维度,涵盖营收、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研发技术人员占比、专利数量等六大指标,揭示首批科创板企业相对于A股平均水平的独特特征。2021722日,备受瞩目的科创板正式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个全新板块。科创板首批共有25家企业上市,开市首日平均涨幅140%成交额逾480亿元。如何客观把握首批上市企业的特征,明确其行业所属地位,对于科创板相关各方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各企业2021年年报及招股说明书数据(其中杭可科技招股说明书仅披露202116月数据),将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与主板相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聚焦财务与科创能力两大维度,涵盖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研发技术人员占比、专利数量等六大指标,以期通过全方位对比揭示首批企业相对于A股平均水平的独特特征。科创板首发上市企业总体概览行业分布
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领跑。20211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上市科创板的25家企业,均属于《实施意见》的重点支持行业。其中13家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5家属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5家属于新材料领域,2家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就行业分布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六成的数量领跑科创板。地域分布

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京沪苏浙粤领跑全国。在首批上市的25企业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以5家企业成为科创板上市企业注册地最多的地方,江苏以4家上市企业位居第三位,广东和浙江各以3家上市企业并列第四,京沪苏浙粤5省(市)占据了首批受理企业超过八成的席位。可以看出,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且分布数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科研投入呈正向相关。主营业务
多重动力加持,科创板为硬科技提供肥沃的资本土壤。科创板的设立为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激发了企业活力,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虽涉及领域广泛,但均为该行业领域拥有核心硬科技的企业。科创板分行业领域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涉及6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这一领域的科创板13家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和仪器、半导体产品与设备、应用软件、电气部件与设备等几大领域。营业收入大幅低于主板行业均值。除中国通号和容百科技的营业收入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其余11家上市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均大幅低于A股同行业平均值。其中,福光股份、澜起科技、新光光电、乐鑫科技等营业收入较低,处于同行业起步阶段,距离行业平均值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微公司、光峰科技发展趋于成熟,已接近同行业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批上市的1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中,中国通号2021年营业收入已高达400.13亿元,为行业平均的10以上,属于科创板首批上市的巨无霸企业。根据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中国通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已经比较成熟,营收基数比较高。
净利润接近主板所属行业均值。上述13家上市企业中,2021均已实现正盈利。其中,中国通号、澜起科技等2021年净利润明显

高于行业均值。中国通号属于发展成熟的国有上市公司,公司的业务主要还是对接政府项目。澜起科技是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代表,主要业务收入来自内存接口芯片,该领域技术难度大,供应商认证严格,行业壁垒极高。该公司经过10余年的专注研发和持续投入,核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服务器。根据澜起科技招股说明书,2021年该公司毛利率高达70.54%。虹软科技、华兴源创、容百科技等2021净利润虽低于行业均值,但已经十分靠近行业平均水平。安集科技、新光光电等目前尚处于成长期、前期科研投入较大,2021年净利润处于较低水平,与行业均值还存在一定差距。
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行业均值。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上述13家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中位数18.91%明显高于行业平均的1.90%其中,光峰科技、澜起科技、乐鑫科技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0%以上,为行业平均的10倍以上。整体来看,科创板受理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优于A股行业平均。超九成企业研发投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强度(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和研发技术人员占比是判断企业研发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就研发强度来说,超九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企业的研发强度和研发人员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安集科技的研发强度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之最,达到行业平均的4倍以上;虹软科技、睿创微纳、澜起科技、乐鑫科技的研发强度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容百科技、中国通号的研发强度低于行业平均值,其主要原因是这兩家公司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营收和净利润的基数较高,故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
在研发人员占比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首批上市企业维持了较高水平。福光股份、乐鑫科技、澜起科技的研发技术人员占比均达到全体员工六成以上,高出行业均值4倍有余。虹软科技、华兴源创等研发人员占比高于行业平均2倍以上。光峰科技为首批上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唯一一家研发技术人员占比低于行业平均的公司。可以看出,

研发人员占比较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首批上市企业的显著特征。专利数量多且以发明专利为主。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企业专利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其中,中微公司、虹软科技、安集科技、澜起科技、新光光电等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九成以上。福光股份、中国通号等发明专利占比较低,专利主要以实用新型为主。生物医药产业
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当中,生物产业概念企业共有南威医学、心脉医疗两家。其中南微医学属于医疗保健设备行业,心脉医疗属于医疗保健用品行业。从主营业务构成来看,两家企业主要产品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如南微医学,2021年内镜微创诊疗器械为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了90%;心脉医疗主动脉介入产品管线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超过80%。下面从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支出以及专利数量等方面对两家公司做进一步分析。营业收入均低于主板行业均值。南微医学、心脉医疗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亿元和2.3亿元,均低于所属行业主板上市公司均值。但在营业收入增长率方面,两家企业具有优势,南微医学由于新产品问世,以及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认可度逐渐提升,3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49.19%,增长速度高于行业水平;心脉医疗近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8%
净利润低于主板行业均值。南微医学净利润为2.0亿元,接近主板医疗保健设备行业平均净利润,3年南微医学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76.8%,高于行业增长水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心脉医疗净利润0.9亿元,低于医疗保健用品均值。心脉医疗近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8.5%,增速较快。
净资产收益率显著高于主板行业均值。从净资产收益率角度看,两家企业均较大程度高于主板行业均值。南微医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36.2%高于行业加权平均值12.6%;心脉医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50.2%,高于医疗保健用品行业加权平均值18.3%

研发支出均高于主板行业均值。研发投入方面,两家企业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均值。南微医学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略高于行业均值5.1%;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7.0%高于行业均值13.7%心脉医疗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7%,远高于行业均值6.3%,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6.1%,高于行业均值17.4%
专利数量多且发明专利比例较高。从发明专利来看,南微医学专利总数为98项,其中发明专利为36项,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达到36.7%;心脉医疗专利总数为86项,发明专利为68项,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达79.1%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当中,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有天宜上佳、瀚川智能、航天宏图、天准科技、交控科技等共计5家。根据万德行业分类,分别将天宜上佳、瀚川智能、天准科技等3家企业与主板工业机械行业均值进行对比分析;航天宏图与应用软件行业均值进行对比分析;交控科技与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进行对比分析。
营业收入均低于主板行业均值。科创板首批上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营业收入均较大程度低于行业均值。进一步分析,各公司虽然目前营业收入低于行业均值,但发展趋势良好。以瀚川智能和天准科技为例:瀚川智能产品与服务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电子、医疗健康及新能源电池,所属市场处于增长期,公司近3年營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1%,增速较快;天准科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67.9%增长较为迅猛,同时公司产品营收结构呈现更迭之势,2021占比42.69%的第一大营业收入为精密测量仪表,2021年占比下降到22.21%2021年占比41.62%的智能检测装备,2021年上升至71.32%同时,2021年新开发的光伏半导体检测装备、无人物流车等业务也有较大发展空间。
净利润普遍高于主板行业均值。在这5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中,天宜上佳净利润达2.6亿元,瀚川智能净利润0.7亿元,高于A股上市公司行业净利润均值0.4亿元。天准科技净利润为0.94亿元,高于

工业机械行业净利润均值0.4亿元。交控科技和航天宏图净利润低于行业均值。
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主板行业均值。比较高端装备制造业各企业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与所属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均值,可看到这些企业收益率远高于行业均值。天宜上佳、瀚川智能、天准科技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24.3%47.4%26.3%,高于工业机械行业的平均净收益0.2%。航天宏图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4.2%,高于行业均4.4%。交控科技净资产收益率为16.2%,高于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平均净收益4.9%
研发投入普遍高于行业均值。从研发投入来看,天宜上佳、瀚川智能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于行业均值。航天宏图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略低于行业均值15.8%天准科技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7%高于行业均值的4.0%;交控科技研发支出占比为6.7%,高于行业均值的4.6%
专利数量普遍较高。天宜上佳专利总数为122项,发明专利为20项,专利数量较多。交控科技专利总数为295项,发明专利达到207项,占比较高。天准科技专利总数为63项,发明专利33项。瀚川智能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分别为44项、10项,航天宏图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分别为13项、6项。新材料行业
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当中,新材料行业有嘉元科技、铂力特、西部超导、方邦股份、沃尔德等共计5家企业。其中嘉元科技、西部超导等2家企业属于金属非金属行业;铂力特、沃尔德可与主板工业机械行业进行对比,方邦股份可与主板电子元件行业进行对比。营业收入较大程度低于行业均值。这几家新材料公司的营业收入较大程度低于所在行业均值,嘉元科技、西部超导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10.1亿元,均较大程度低于金属非金属行业的105.1亿元平均值。方邦股份、铂力特、沃尔德营业收入分别为2.7亿元、2.9亿元、2.6亿元,均低于行业平均值。我们以嘉元科技和西部超导为例

探究原因所在。主要有两个较具代表性的原因,第一是公司产品属于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细分领域,总体市场规模暂时较小但增长快速;二是公司产品属于整体市场中的高端市场,市场规模较小,但行业壁垒高,相对而言市场竞争更小。
净利润逼近行业均值。在营业收入远低于行业均值的情况下,公司净利润逼近或者超过所在行业均值。嘉元科技、西部超导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1.3亿元,而金属非金属材料行业均值为2.4亿元;方邦股份净利润为1.2亿元,而其所在的电子元件行业均值为1.5亿;铂力特、沃尔德净利润为2.1亿元、0.7亿元,均高于工业机械行业均值。
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行业均值。嘉元科技净资产收益率为28.7%西部超导为7.1%,高于所在行业均值5.3%;方邦股份净资产收益率为31.1%远高于所在行业均值;铂力特净资产收益率为15.6%沃尔德为20.5%,均遠高于工业机械行业均值的0.2%
研发投入明显高于主板行业均值。嘉元科技、西部超导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3%8.3%而主板上市公司金属非金属行业的加权平均值为1.6%两家公司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优势较为明显。方邦股份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为7.9%铂力特为8.8%尔德为6.4%分别高于所在行业的5.0%4.0%同时,在研发人员占比方面,除嘉元科技以外,均高于行业均值。
专利总数较高,西部超导优势明显。从专利数量来看,企业专利总数较多,其中西部超导专利总数达到325项,发明专利达到222项,专利优势较为明显。
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核心特点优势特征较为明显
从首批上市企业的地域分布、经营年限及主营业务等方面来看,首批上市企业具有一些天然优势特征。首先,其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京沪苏浙粤等地领跑全国,而这些区域在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以及产业生态环境、产业政策支持等方面优势明显,将对企业长远发

展形成有力支撑。其次,在经营年限方面较为适中,从5年到19不等。其中最长的为南微医学,成立19年,最短的是容百科技,成5年。适中的经营年限,一定程度代表着企业的核心人员具有一定年限的专业积累,同时在年龄方面多处于青壮年时期,与企业保持高速增长相呼应。最后,从主营业务来看,企业多深耕于行业细分领域,市场多为新兴市场,市场本身也处于高速增长期。净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行业均值
对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与所属行业均值进行对比,发现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在营收方面,均较大程度低于所属行业均值;而净利润接近或超过行业均值;但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则远高于行业均值。同时,在营业收入增长率方面,不少企业也有优越表现。
进一步分析各企业主营业务构成、产品品类、市场概况等,这批企业营业收入高增长率和高利润率主要由以下因素支撑:公司切入的细分领域属于新兴市场,市场呈现高增长态势;较其所在领域传统市场而言,公司产品切入市场的技术含量更高、技术壁垒更高。研发投入普遍高于行业均值
通过对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科研或技术人员占比等指标与行业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科创板企业该两个指标普遍高于行业均值,体现出比较主板同行业,它们的科研投入更大。但也有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与行业均值趋同,甚至低于行业均值;少数企业研发人员或技术人员占比与行业均值趋同或低于行业均值。
其中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行业均值10%以上的企业有虹软科技、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心脉医疗、天准科技;科研和技术人员占比方面,福光股份、澜起科技、乐鑫科技等企业占比居前,超过行业均值程度较高。投资者关注重点
关注上市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非短期盈利能力

投资者首先需要考虑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而非单纯考虑企业短期内的盈利情况。科技型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前期科研投入高,短期内难以取得可观的利润。投资者在看待科创板企业时,不应以审视主板的眼光看待科创板企业。应该首先考虑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若公司为创立初期,应考虑该公司能否建立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企业营销能否形成客户黏性,提高市场占有率。若该企业处于成熟期,应考虑该企业能否将影响力变现,对上下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理性看待科创上市企业,警惕过热交易
科创板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但还应清楚地意识到,并非每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都属于发展前景良好的高科技公司,也会有一些符合国家战略的成熟企业。科创板首日开市形成火爆局面,主要原因是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挂牌股票数量少、个股流通盘小。投资者对于不同的科创板企业应理性看待,不盲目跟随。

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分析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