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是歌手》系列节目背后的传播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1-04-18 11:11:09

浅析《我是歌手》系列节目背后的传播学理论



《我是歌手》系列节目背后的传播学分析

2014年4月4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二季终于拉下帷幕,作为2013年第一季的延续,新一季的《我是歌手》延续了第一季在收视率排行榜上的领先位置,并不断引爆全民关注热点。作为一个移植自韩国的娱乐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以其独特的节目模式打破了国内同类节目专业主持人控场、草根参与、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审相结合等固化模式,给国内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并且使这种新鲜感得以延续。本文就将从传播学理论角度分析《我是歌手》系列节目火爆至今,而且极有可能继续火爆下去的原因。

一、节目模式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引发选秀节目的全民参与热潮之后,电视“草根”选秀节目就层出不穷,造成了此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的饱和甚至过度开发,《花儿朵朵《快乐男生》《天籁之声》等等不断跟风,让观众的审美疲劳与日俱增。《我是歌手》在节目模式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明星与“草根”互换,站在台上比赛的是名利皆有的明

场决定选手排名及去留。每一场都会有选手被淘汰,而下一周又会有新的候补歌手加入,但是其他人都不知晓新晋歌手是谁,唱什么歌,观众也不知道。悬疑与冲突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二、受众心理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在当下电视节目倾力迎合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即“受众即市场”,同时,我们又应该看到,受众的观看热情和对节目的支持互动又会成为节目发展的动力。《我是歌手》的成功,正是满足了受众多方面的心理期望。

那么《我是歌手》的受众是谁?从其节目定位来看,《我是歌手》延续娱乐的发展方向,提出“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的宣传语,将节目定位为实力歌手的比拼。而从参赛选手的定位来看,《我是歌手》立足于满足不同年龄段、较高阶层观众的观演要求。根据节目播出过程中对观众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我是歌手》对15-44岁的观众吸引力较强,区别于同时段市场娱乐节目整体年龄分布中45岁以上观众比重较大的情况。从观众学历和收入来看,观众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就越喜欢看《我是歌手》。印证了《我是歌手》节目定位是知识精英型的中高端人群。

从受众角度分析,这些正值青壮年的中高端人群,不论有过怎样的青春期,总能被节目中的歌手唤起曾经的记忆,而当下的生存压力又使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被过度开发的“草根”选秀节目早已令他们审美疲劳,《我是歌手》的横空出世则以新颖的形式和怀旧情节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所以我们得以看到,黄绮珊被追捧称“黄妈”,林志炫成“唱歌机器”一改往日形象,以演唱影视剧主题曲而深得人心的韩磊引来全场回忆,还不被大陆观众所知的香港歌手邓紫棋一举成为话题红人,马拉西亚国宝级歌手茜拉赢得观众厚爱,等等。

确定受众之后再开始分析受众心理,可从观众易被名人吸引的心理、追求真实感的心理、对高品质节目向往的心理、怀旧的心理、参与心理和悬念心理进行分析。

人际吸引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我是歌手》的节目中,不论是第一季还是第二季,参赛歌手和明星经纪人,还有业内知名的乐评人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都是大部分观众所熟悉的,从这一点上看,《我是歌手》中诸多大牌足以吸引到观众的眼球。

真人秀节目的兴起主要源于满足了观众窥看日常生活中和比赛过程中明星的一切细节的需求,这种真实感不同于以往栏目中的各种事先安排或者训练,让观众有种掌握了真相的感觉。具体到《我是歌手》,观众可以看到歌手从下飞机到比赛结束后接受采访的几乎全部环节,虽然其中内容是被编排和剪辑过的,但是较为全面的歌手准备及彩排情况观众都能看见,从而获得真实感的满足。另外,场内歌手的真实情感表现和在场观众的真实情感流露都为节目增色不少。

中高端知识阶层的受众对高品质的节目有一定的追求,而《我是歌手》栏目首先来自韩国,节目模式已经很完善并且取得很好的节目效果,在节目模式上有较高的品质。其次,高质量的参赛选手保证了演出的高质量,以音乐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以往都是“草根”选手,表演再怎样精彩都无法与歌坛中的成名歌手相比,《我是歌手》中的参赛选手各是自己所擅长领域的实力唱将,面对残酷的淘汰机制也不得不努力提高自己,同时使得节目更精彩。每一期节目中都会有知名乐评人的专业点评,还配备了高质量的现场配乐设施,引导观众回到了高质量的音乐本身。

怀旧心理也相当重要。每位歌手都有自己脍炙人口的成名曲,甚至代表了某个时代的回忆,当歌手站在舞台上唱这些歌的时候,往往使观众的怀旧心理被大大地满足。比如Beyond成员黄贯中带着《海阔天空》上台,韩磊站在舞台高歌《康熙王朝》片尾曲,都瞬间引爆了所有观众的回忆和热情。

如今,观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只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而是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其中,《我是歌手》就给了观众这样的机会,主宰歌手去留的500名大众评审都是观众通过电话或者网上报名,经过考核之后选出的。同时,观众还可以实时短信参与讨论,并得以在电视屏幕下方实时播出,使观众能在线上线下都参与其中。

受众们都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我是歌手》,每期最具悬念的时刻正是最后揭晓排名宣布淘汰歌手的时刻,此外,每次新晋的替补歌手也是被层层保密,在节目一开始就调动起观众的好奇。节目中恰当设置这些选你那,能更好地调动受众观看节目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理。

三、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扎拉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提出的传播学观点,是指常向他人提供信息,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过滤信息或者充当中介传递信息。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节目组在节目正式播出之前已经把节目传给一些网络微博名人或者提前让他们了解这档节目,使得节目首播时就有多位拥有大批粉丝的知名博主推荐了这个节目,“我是歌手”成为新浪微博排名第一的热词。截止到2014年5月5日,在微博上输入“我是歌手”得到相关实时微博132934237通过这一批意见领袖的传播,形成了二次传播,从而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和传播范围。

同时节目中穿插出现的知名乐评人的点评和选手自己对自己表演以及其他人表演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众的判断,并且很容易随着这些人的意见思考,使得话题的延续得以增强节目的后续影响力。

四、未来展望

从两季节目的播出情况来看,《我是歌手》的成功源于对受众需求的探寻,当下的受众在社会压力之下,需要通过娱乐的方式宣泄情绪,《我是歌手》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展现音乐的魅力,以独特的参赛选手定位区别于同类已经泛滥的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通过悬念重重的节目内容,全新的节目比赛规则,以受众为中心,增强受众对于节目的参与度,从而增强受众对于节目的黏性。同时,节目的宣传方式,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宣传,为实现互赢,助推节目的传播范围。但是纵观《我是歌手》的长远发展,其不足在于盈利模式单一,单纯依靠广告收入盈利,不同于韩国《我是歌手》还能利用版权贸易获利,更不及之前大热的《中国好声音》除了广告收入外,还形成了包括演唱会、音乐剧、线下演出等全产业链。在目前我国对于版权贸易节目的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我是歌手》节目想要延续火热之势的话,就必须完善盈利产业链,并探索版权贸易。

浅析《我是歌手》系列节目背后的传播学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