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租妻》观感

发布时间:2018-07-02 02:04:11

看完《租妻》,心中并不释然,一种莫名的沉重滞于胸中无以排遣。

人在旅途,世事难料。可能与不可能之间仅在一个巧合,一个瞬间,或一种机缘。跨过这道坎就能从不相识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然而从不相识到相识容易,从相识到相知则要看各人的造化。社会阶层的鸿沟或可逾越,城乡差别的距离或可改变,一成不变的观点也可以经由某个人生的转折点而动摇、毁灭。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历练,认知水平随着阅历而增长。最难得的是人心的善恶从那点滴的情感流变中即可辩驳。

在当今的社会变革中,不知曾几何时,“小姐”的滋生和渐成行业令人瞠目,虽有其现代背景和特殊性,但在屡屡扫黄打丑的严酷现实中仍有一席之地,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且不议论它的光明与黑暗,但从她们的身上,至少可以看到这一面的现实生活。她们来自社会底层,象大潮带来的寄居蟹,涌进城市的各个角落,生存于社会底层。她们利用青春价值,赚取为男人提供服务而得到的“不干净”的报酬。没有尊严,没有情感,甚至没有人格,还应随景而动,卖弄风情,极尽谄媚之能事,以博先生开心。她们初涉世事的愿望是美好而简单的:只要能离开农村,到大城市去做什么事都行,能赚到钱,赚大钱,或买房购屋,接父母到城中养老尽孝,或开个美容院,自食其力,或边打工边上学……种种设想多么美好,多么朴素,多么单纯的愿望,然而在现实中能够如愿以偿么?一个男子在大都市中打拚尚且不易,何况纤纤弱女?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所走的路正是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他们各自奋斗的途径,一个破产一个被逐。共同的命运相牵,似乎很有必要修复一下受损的身心,哪里是最温暖的去处呢?母亲的怀抱、故土的摇篮。这里是力量的源泉,是休憩的田园,是疗伤的处所,是永恒的回归。我们的主人公以订约的方式共同走上了归乡之路。开始演绎一段亦真亦幻的青春之梦--奇异的方式奇异的感受。

王莉勾连着疯女和香草,她们各自不同的经历和向往,绘出了一幅青年农村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图景。疯女终被世俗所抛弃,香草则抱着天真的幻想,而走在现实路上的王莉面对的是孤独,迷茫。但是,郭母的宽容,山乡的优美,民风的淳朴,唤醒了她深心中良善的一面,使她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憧憬。

而从郭家驹的角度来看,家乡是贫困和劳苦的,他不愿重蹈父辈的足迹,困守贫穷,他要靠自己,到大城市去做一番事业,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摔倒,但并没有泄气。而割不断的亲情和孝心,使他敬畏父母,为了父母满意,高兴,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一个在他心目中根本不屑的小姐带回家冒充未婚妻,欺骗父母家人。他原本根深蒂固地鄙视小姐这种职业,也知她们如何为人所不齿,从他与朋友的交谈和对王莉的态度来看,充分淋漓地表现了出来,为保护香草免受污染,愤愤地对王莉说:离香草远点。在这穷僻的乡村里,疯女就是前车之鉴。而王莉难道就自甘堕落?通过王莉对疯女的呐喊,道出了其间的辛酸苦楚,尤其是在无奈之下愤愤离去之时,她的不平,她的反抗,也只能在这荒僻的野地里哭喊,把她心中的郁闷借这风尘中的女人发泄出来。这是二者的心声。这是屈辱的贲张,这才是她真正的不屈的心。然而生活还要继续,演剧还没结束,她还不能谢幕,于是,她又若无其事地粉装出一副小姐的尊容,安逸地上演一幕幕人生演剧。最能展示她善的一面,就是当债主逼郭家驹要钱不遂而要剁其手指时,她不得不拔出自己多年买笑人生攒下的钱,这是她的前半生,她的希望,她的未来,她眼里的一切一切,就在瞬间,子虚乌有了,她嘶嚎,她绝望,她痛不欲生。可是她真的一无所有了吗?不,她的精神得到了彻底解放,她的灵魂得到了升华,由此突变,她改变了郭家驹,同时也改变了自己。从最后一幕我们看到的不是她的沉沦而是她的幸福,她不需要任何人的拯救而获得了自我新生,犹如凤凰浴火后得到的新生。郭家驹自认为应当去也能够去拯救沉沦的她,但他错了,完全错了,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被她拯救的,她激发了他励志图强的信心,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懂得了人生的艰难,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同情和理解了她们的辛酸。

这一小小的短片,没有大制作,没有大投入,没有名星簇拥,没有宏阔场景,只有寻常家居生活,乡村薄雾,小桥流水,简单的几个人物,几笔简略的勾划,便把主题和人物个性表现出来,不失为一部佳作。当然,片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场景不够唯美,跳神的场面太长太杂,疯女的衬托并不完美,男女主角的演技尚可,而郭家驹的母亲在戏里表现太板滞,缺乏感情色彩,片中对白不够精致、风趣。总而言之,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以较为轻松的笔调来反映社会问题的,剖析人物心灵深层次的内涵也还是到位的。作为观众,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更精致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影片,让人在笑声中抹泪,从悲伤中看到光明。

电影《租妻》观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