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

发布时间:2023-08-10 13:02:25

火烧圆明园1983年李翰祥执导的电影。影片主要以玉兰(即后来的慈禧太后)为主人公,记述了清朝末年那一段时间的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丧权辱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在了解电影之前,我们发现导演也是一个有特点的人。李翰祥大导演一生玩味,酷爱清史。作为移民到香港更辗转于台湾的北方人,他的北京情结还是难以割舍。在八十年代初,由于返乡禁令解除,他有幸回到故乡游历了紫禁城,更连拍下《垂帘听政》与《火烧圆明园》两部清宫戏,令国内电影界绝迹数十年的野史正说得以重见天日。《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电影均为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的作品,是香港和内地电影工作者共同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影作品。李翰祥先生早在1980年就想将清朝末年的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其间查阅了大量史料,并请教多位清史专家,几易剧本,后因材料大大超过一部影片的容量,遂扩展出两部电影,即《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百度百科是这样评价影片的:影片记录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所遭受的一段屈辱的历史,揭示了清政府昏庸腐朽的本质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影片场面宏大、人物鲜明突出、景观设计精致逼真,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接下来,我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影片,再谈一谈我的个人感受。影片前半部分用倒叙的方式,从同治皇帝登基讲起,继而转到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她所处的那一段历史。从慈禧太后还是青春少女,一直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虽然并没有完全地叙述出历史,但是大体的历史概念是有的。影片试图用纪录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但是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情节又显得比较主观。从影片的一开始,旁白就极力渲染,当年青春年少的玉兰如何有野心,但是我想当初的慈禧并没有那么
大的野心。有一个情节设置是这样的:咸丰皇帝在教慈禧批奏章,往奏章上写字。的确,其实慈禧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知识决定眼界。一个没有文化刚入宫的小女子,大字不认识几个,怎么会有野心?如果慈禧有足够的见识,足够了解洋人,那么影片中,在后面的战役中她也不会盲目自信,向皇帝提建议,导致最后只有七人七骑生还。甚至于,在后面的变法之中,她也不会极力反对,可能历史就会有所不同。影片之中,还有几个地方,我有一些感触。一个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个人比拼,一个是另一场战役。同外国人的比拼是我们胜利了(不去考虑他的真实性),这应该是影片中难得的可以激起爱国情怀的一部分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洋人用枪火大炮打我们的血肉之躯,他们没有浪费一兵一卒,就打得晚清政府几乎片甲不留。这样造成的心理落差要比直接打败我们的情况更为严重。突然想到今年热播的战狼2,我当时也去电影院体验了一把。过去的屈辱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不能够忘记。

火烧圆明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