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8-09-08 01:47:48

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问题及建议
作者:洪泽鑫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8

         要: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增长。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滞后,财政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除了应加大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还应当加强财源建设、支持经济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财政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撑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以及国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也处于一个新的状态,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使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国家开始思考如何保证其发展的稳定与长久,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是中国地方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热议的问题。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且不平衡,经济产业层次较低。经济是财政的基础,县域经济的滞后导致财政困难日益突出。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一,财政入不敷出,收支矛盾尖锐,制约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然而时下很多的县域财政收支不平衡,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在近几年来,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的县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变慢,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等,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固有的不足和矛盾,这一体制的实施和运行,都加剧了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利于缓解全国区域分配不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深化,致使全国性的县乡财政困难有扩大的趋势,凸现出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困扰。部分县区的财政属典型的吃饭财政, 仅兑现公教人员四项基本工资及各单位的正常运转就存在着巨大的支出压力 根本谈不上拿出财力支持经济与事业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问题及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