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1)

发布时间:2018-03-04 08:15:36

26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工作重点的转移

(1)标志:1978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改革

开端:197812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推广:19809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意义: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

依据:198410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设立经济特区

a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b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a19845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意义:增强了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设立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开发浦东:1990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开放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历史性跨越

(1)背景

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

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标志

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中共十五大(1997)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初步建立

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图解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

特别提醒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数字助记

一、二、三、四归纳对外开放

一个特征:渐进性。

二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引进来走出去

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

数字助记

一、二、三、四归纳经济体制改革

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知识归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

经济全球化的三步曲

第一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第二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步:2001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题术语]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从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开发区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4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

1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经济体制:是指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的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其所有制形式特点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是一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过渡形式也是一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至今我国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它具有自身性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质

史料一 

[论从史出]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人民公社体制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但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