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20课《古诗五首》核心知识点整理

发布时间:2020-06-20 12:46:53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整理

一、《登幽州台歌》

(一)作者信息:

1.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

(二)重点词语解释:

1.悠悠:形容时间久远,空间广大。

2.“古人”、“来者”指像燕昭王一样能招纳贤士、重视人才的明主。【特别注意:此处3.“古人”、“来者”是特指,而并非泛指】

4.怆然:悲伤的样子。

5.涕:眼泪。

6.念:想起、想到

(三)、核心知识点: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

“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悲伤、愁苦的情绪。

2.这首诗的诗眼是一个“独”字。诗人是怎样展现自己内心的孤独的?

答:(1)、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过去到未来的漫长的时间轴里,然后用两个“不见”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无人理解、赏识的苦闷。 (2)、诗人把自己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天地的阔大,时间的绵长),使自己显得越发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之感。

3、主旨:《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孤独苦闷的情怀。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二、《望岳》

(一)作者信息: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二)重点词语解释: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曾:同“层”;

眦:眼眶;

会当:一定要,终要;

凌:登上。

(三)核心知识点:

1.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作者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自己的远望所见,展现了泰山的绵延辽阔、历史悠久。“齐鲁青未了”中“齐鲁”二字,指出泰山横跨齐鲁两地,突出其占地面积之广,气势之大。“青未了”在写出泰山山峦连绵辽阔的同时,又突出其千古常青的特点。写出了泰山的历史悠久。

2.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诗虚实结合、夸张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景象。

3.颔联中的“钟”“割”有什么表达效果?

(1)“钟”:聚集。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诗人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好像有所偏好,将所有的灵秀之气全集中于泰山之中。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2)“割”,分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泰山的遮挡,同一时间,山南、山北的景象却截然不同。一面是昏暗的,一面是明亮的。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

4.赏析颈联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一联诗的意思是:望着层云迭起,不禁心胸震荡。极力张大眼睛,目送飞鸟归林。其中鸟的翱翔,勾勒出泰山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背景。“决眦” 写出了诗人望时的全神贯注。两者共同衬托出了泰山的开阔壮丽和令人震撼的力量。

5.赏析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句意: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就都显得矮小了。诗人用众山的矮小来进一步反衬泰山的高大,并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名言表现的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6.这首诗的诗眼是“望”。

首联:远望泰山,绵延辽阔;颔联:近望泰山,秀美巍峨; 颈联:细望泰山,震撼人心;尾联:表达希望,抒发理想。

7.写泰山的诗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三、《登飞来峰》

(一)作者简介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称王荆公。

(二)重点词语解释

千寻: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极高

浮云:文中指谗佞小人或消极事物。

最高层: 即指飞来峰的最高层,又指朝廷内部的高层。

缘:因为

眼:视线

(3)核心知识点

赏析:

1.“飞来峰上千寻塔”,诗人用“千寻”夸张地写出了峰塔之高,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2.“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一,二句虚实结合,写景】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即景说理,是议论。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四、《游山西村》

(一)作者简介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二)重点词语解释

腊酒浑:浑浊

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丰足  

箫鼓:吹箫打鼓。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敲门。

(3)核心知识点

1.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突显了农家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2.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写出了诗人内心由疑到喜的心理变化,且蕴含生活哲理:比喻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同时启示人们:只要坚持信念,不放弃努力,即使身处困境,也能绝处逢生。

3.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写出了农人们欢天喜地迎接一年一度的“春社”的热闹场面。 “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

4. 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悠闲惬意、游山西村的意犹未尽、留恋不舍之情,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4)本文主旨:

诗人围绕“游”字勾勒出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好风俗淳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同时揭示了人在困境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的哲理。

5、己亥杂诗

(1)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文学家、思想家。

(2)重点词语解释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

(3)核心知识要点

1. 一、二句将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白日斜” 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离京的时间:夕阳西下, 同时也暗指此次辞官离京的政治背景:清王朝的统治已进入“衰世”,国运衰颓。

2. 三、四两句:在诗人笔下,花落并不意味着花生命的消逝,反而它会在化作春泥养护新花,这是一种宝贵的奉献精神。同时,诗人 “借花喻人”表明自己的心志:虽然自己已辞官南归,但依然心系国家,心系朝廷,甘愿效力。因此这两句话既是一种奉献精神的展现,又是一种爱国情感的展现。

(4)本文主旨

主旨:诗人首先抒情叙事,然后移情于物,将落花进行自比(比喻修辞)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担心奉献国家的精神。

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20课《古诗五首》核心知识点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