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

发布时间: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同步练习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11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一个火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主持谈判的法国元帅福煦曾毫不忌讳地说过:“停战不是和平。”这表现了欧洲列强的普遍心态。一言以蔽之,欧洲列强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正如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是一样的道理。列强的“战场”转移到巴黎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1材料一认为“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你认为当初它们是为何而战?材料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哪方面的内容?其是什么会议通过的?它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
材料三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3材料三出自哪一国际条约?第四条规定主要针对哪个国家?该条约的作用是什么?(4思考这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为争夺殖民地,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2《凡尔赛条约》;领土方面。巴黎和会。欧洲、西亚、非洲。
(3《九国公约》。日本。作用: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解析】【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时间、协约国,判断材料一中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为争夺殖民地,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因此材料一认为“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
2)根据材料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的描述判断是《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领土方面的内容;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和其他的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根据材料三“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的描述可判断是《九国公约》。第四条规定主要针对日本。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

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经过两次会议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年份18701913
英国3214
法国106
美国2338
德国1316

材料二:在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强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海外扩张狂潮,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
——据《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整理
材料三: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到1913年,英德两国的工业实力发生力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英德两国在殖民地所占位次上有何不同?
2)材料三中,德国所要求的“地盘的”是什么?为了得到“阳光下的地盘”,德国是怎样做的?而为了对付德国,英国是怎样做的?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答案】(1)变化:英国的工业实力由1870年时的第一位下降为第三位;德国由1870时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位次:英国居第一位,德国居第四位2)地盘:殖民地。
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加人德奥同盟。英国:先后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
3)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实质: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解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表格数据可知,到1913年,英国的工业实力由1870年时的第一位下降为第三位;德国由1870年时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英国所占殖民地居第一位,德国居第四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德国所要求的“地盘的”指的是殖民地;为了得到

“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加人德奥同盟。为了对付德国,英国先后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组成了协约国集团。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根源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实质是为了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3兴华学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请你加入到他们的探究队伍中去,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印度甘地纪念馆:位于老德里的亚穆纳河畔。用黑色大理石筑成的一个四方形平台,标志着圣雄甘地1948年被刺杀后火化的地点。黑色平台正中是一长明火炬,象征甘地精神永存。几乎每一位重要外国来宾都要到此献花圈或种植一棵常青树。
图二:201879日,正在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一道访问甘地纪念馆。
1)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到什么信息?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回答甘地的贡献。

2)材料二发生在哪一运动中?结果怎样?
3)材料三中的人物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他做一简单介绍。4)请你为以上探究,概括出一个主题。

【答案】(1)信息:人们对甘地无比尊敬贡献: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2)埃及华夫脱运动。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卡德纳斯。1934年,当选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

施,他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内容分析可知,从中能够得到的信息是人们对甘地无比尊敬。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2)依据材料二信息埃及人民举行抗议英国的示威游行分析可知,材料二发生在埃及华夫脱运动中。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华夫脱党,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各大城市出现和平示威浪潮。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依据材料三信息“南美的创新改革”分析可知,材料三中的人物是卡德纳斯。1934年,当选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他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依据以上材料内容的探究可知,学习主题是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4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
1)下图表明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对应图形写出军事集团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什么

2)导致两大集团发生世界大战的事件是什么?这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什么?
【答案】(1)同盟国,协约国。造成严重的后果,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

发。
2)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解析】【详解】
1)根据图示,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是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国”和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组成的三国同盟。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两大集团发生世界大战的事件是1914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这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伤亡最重,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一战的背景。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一战中的关键性战役。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宿;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右岸50千米内不许设防;……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形式加以瓜分。其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获得。
材料二: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益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
——摘编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分别出自哪个国际条约?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3)了解这两个条约关于中国问题的条款后,你有何感想?【答案】(1)《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2)损害中国主权。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解析】【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宿”,可知是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材料二“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可知是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因此

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分别出自《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凡尔赛和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九国公约》规定:遵守各国在中国拍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是损害中国主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是损害中国主权,给我们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内容。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是损害中国主权,归纳这两个条约我们的启示

6(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1)分析图一,说明19211925年苏联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图二,说明1937年苏联工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答案】(1)持续增长;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第二位;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解析】【分析】【详解】
1)由图一可知,19211925年苏联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由苏俄(联)粮食产量统计图,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列宁开始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1925年,苏俄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可见,影响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由图二可知1937年苏联工业在世界上处于第二位,这主要得益于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盛的工业国。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

议相继召开,从而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认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不能长久保持?2)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不能。因为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长久保持。
2)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解析】【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不能长久保持。因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成的。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所以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但是体系的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势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必日益尖锐,新的争夺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这个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成的。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它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这一体系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它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8材料分析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历史溯源)
1)请你帮助小海同学完成“萨拉热窝事件”的知识卡片。



萨拉热窝街头


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塞尔维亚青年


材料一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材料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揭穿谎言)
材料二8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答案】(11914年;成为一战的导火线(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3)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一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凡尔登战役。(举例恰当即可)【解析】【分析】【详解】
1根据“萨拉热窝事件”的知识卡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而这次演习又是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这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当1914628日,检阅结束后,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的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根据材料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德国为首的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所以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一战历时四年多,死伤人数达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因此“战争会迅速结束”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是荒谬的。【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

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一战的性质及影响。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年份平均税款(卢布)
1920192110.30
192119226.11
192219233.98
192319243.06

——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1)根据材料,指出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答案】(1)不断减少。
2)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认识。分析图表数据,19201921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是10.30卢布,19211922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是6.11卢布,19221923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是3.98卢布,19231924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3.06卢布,由此可以看出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的变化是不断减少。2)此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点。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0(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一战后的新秩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BC(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答案】A.巴黎和会;B.《九国公约》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

治秩序。【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关知识。1919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新秩序19196月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和其他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确立了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和其它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