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台州早期抗日救亡运动特点

发布时间:2019-11-25 13:34:11

浅析台州早期抗日救亡运动特点
作者:翁倩倩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5

         要:台州早期抗日救亡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九一八事变后救亡运动开始兴起;华北事变后,救亡运动进一步发展。文章试图从运动发起的方式、参与运动的政党、运动形式和规模三方面分析该时期救亡运动的特点。作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部分,台州地区的民众为抗战所作的贡献同样不能被历史埋没。

        关键词:抗日救亡;民众自发;小规模

        自古以来,台州民众就有着宁死不屈、抵御外敌的民族气节。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大举进犯台州沿海,前后有两万台州民众自愿入征戚家军戚家军在戚继光的带领下英勇抗战,九战九捷,使倭寇闻风丧胆。受此抗敌传统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暴行,台州广大群众不畏强暴,英勇抗争,展开抗日救国运动。

        台州早期的抗日救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台州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共产党员领导群众建立抗日武装;民众自发抵制日货,掀起抗日救亡热潮;台州进步师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临海各界代表成立抗日救国会,召开民众大会,控诉日军侵华罪行,募捐支援前线部队;二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特别是北平一二九运动后,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发展。台州的一批爱国进步学生、教师和职员等自发地组织宣传队、救国会,发行爱国报刊,再次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

        纵观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发生之前,台州的抗日救亡运动,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从运动发起的方式看,多属于民众自发行为。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局势异常紧张。台州虽远在南方沿海,局势尚且安稳,但民众依然紧密关注前线的战况,警惕着民族危亡。面对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受自民国以来最严重的威胁,台州各界民众无法压抑自身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以迸发的力量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学生、工人、农民、先进知识分子、商人等社会各界人士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共同的爱国情感以及保家卫国的信念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地汇入了这场运动的洪流。他们自发地以游行示威、抵制日货、义卖募捐、文艺演出等方式表达对国民当局的不满和敌寇的愤恨。以抵制日货为例,“1932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抵制日货的决议》。受此号召,天台进步青年齐德夫、曹宝选、戴芳伦、张子敬等组织了天台青年抗日救国促进会,学生、学徒、农民纷纷参加,积极宣传抗日、抵制日货;在温岭,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军发动教师、学生、店员组成日货检查队,分头登记,给予封存;同时组织宣传队,深入到边远地区农村宣讲抗日救国与抵制日货的道理;在海门,青年学生组成提倡国货宣传队,走上街头,分赴附近乡村,向民众宣传;组成仇货检查队,定期上商店、码头检查商货,发现仇货立即没收;一些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抵制日货的歌曲,同胞猛回头,须知抵制法最良,激发良心提高热度永远保长久的歌词在大街小巷广为传唱。但是从运动的行为方式看,始终缺乏一个明确而强有力的领导政党,并且从本质上看这些共产党人的活动也是自愿的而非上级任务委派。所以,本时期的抗日救国运动更具有群众自发性。

浅析台州早期抗日救亡运动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