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精神的时代记忆——《鸡毛飞上天》再现浙商奋斗史

发布时间:

浙商精神的时代记忆——《鸡毛飞上天》再现浙商奋斗史

【期刊名称】文化交流【年(,期】2017(000006【总页数】4

《鸡毛飞上天》真实地表现了几代人创业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耳目一新。该剧题材新颖、视角独特,用浙商崛起的故事,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初,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问题与困惑,展现了中华商业传奇和中国商人勇于开拓、善于创新、诚实守信的实干精神。
一部立足本地反映浙商精神的正能量剧
“鸡毛换糖”,一个上年岁的人听来无比熟悉,多数年轻一代又十分陌生的词语,它包含了几百年来浙江义乌百姓在时代大潮中奔走谋生的艰辛历程,也承载着一代代浙商于卑微中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201733日起每天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播放的这部现实题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重拾了“鸡毛换糖”这个写满了时代记忆的词语,并通过讲述义乌商人陈江河的传奇经历,将一个尘封的词语和互联网时代万众创业的时代精神“接轨”,更将眼光放在了世界范围内。
该剧以感情和创业故事为线索,讲述了浙江义乌改革发展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展现了浙商崇尚信义、坚韧不拔、刚正勇为的精神品格和敢为人先、薄利多销的商业智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性地融入电视剧创作之中,呈现浙商发展30年来的沧桑巨变,讴歌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的“浙江奇迹”。《鸡毛飞上天》这部立足浙江本地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在扎根生活、贴近百姓

的同时,同样展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和积极向上、坚定前行的精神品质。作为中宣部重点扶持影视剧项目中唯一一部当代现实题材剧,《鸡毛飞上天》是继《向东是大海》《温州一家人》之后浙商题材的又一部力作。《鸡毛飞上天》的故事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
末大名鼎鼎的“鸡毛换糖”的故事,即浙江省义乌地区的小商贩用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获取微利,并逐渐首创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浙江传奇。
该剧制片人吴家平曾提到,“这部剧深入展现浙商乃至中国商人亲身体验过的坎坷悲壮又亮丽辉煌的改革发展之路,是中国商业帝国的白皮书,也是中国商人生动的教科书。小人物的梦想,其实就是中国梦。”这是一部正能量爆棚的商业剧,这里有上世纪浙商创业的艰辛奋斗史,也有洋溢着怀旧味道和年代质感的火热青春,更有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创业“心经”。
该剧不仅在题材上抓住了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而且在深挖改革开放30年经济创新的同时,还对当下如火如荼的电商浪潮、“互联网+”等全新商业模式同样有所探讨,发扬了新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丝路上浙江人傲立潮头、急流勇进的精神风骨。该剧的立意可谓从历史中来,兼具现实思考。
复制历史固然不易,更难的是追赶当下。一个时代必然有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群体也必然有为其代言的艺术形式。从这个逻辑角度来看,《鸡毛飞上天》与其所恰当折射出的义乌商人、浙江商人乃至中国商人的精神,正是一个群体与为其代言的艺术形式之间关系的典型案例。
一部生动的现实主义的创业启示录

《鸡毛飞上天》的主人公陈江河是出身贫寒的农村养子,少年时代就因守旧政策无奈背井离乡,流落在外的他迫于生计,和碰巧结识的一生爱侣骆玉珠一同做起了“鸡毛换糖”赚取微利的营生,其后陈江河一生遭遇养父责难、劳燕分飞、家庭变故、事业受挫等无数沉浮,却始终直面人生苦难,不改初心、不忘挚爱,靠着一步步的辛勤奋斗与诚信经营,最终成为了走向世界的丝袜大亨。众所周知,比起虚构创作,优秀的现实题材剧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当片中角色的身份故事与观众的生活体验高度相似时,观众对于角色的每一个决策和心理活动都感同身受。陈江河充满艰辛的谋生经历和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都是多数观众曾经或正在面对的人生困境,比起诸多魔幻奇幻题材中的一步登天,充满真实韵味的小人物逆袭故事,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代入感,取得更好的励志效果。
陈江河丰富多彩的传奇经历的书写载体,并非无从考据的虚构场景,而是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波澜壮阔的时代长卷,剧中不仅能够看到身世坎坷的陈江河、骆玉珠如何相濡以沫、奋斗创办国际企业,更能从中读到大时代的奔涌巨变——从人们将“鸡毛换糖”视为投机倒把,到义乌成为全国零售商品的最大集散地,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认知,在短短几十年间产生了巨大的飞跃;从承包经营不善的国营袜厂思谋引进新的技术,到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寻求转型,甚至拓展西班牙、迪拜等海外市场,勤勉机智的浙江商人,从未停止创新进取的脚步。
剧中,无论陈江河与骆玉珠的不离不弃,还是陈江河与挚友邱英杰的惺惺相惜相互砥砺,抑或陈江河父子兵携手出征、两代人直面困境,这一段段“情”的刻画,是《鸡毛飞上天》这部剧的一大看点。

浙商精神的时代记忆——《鸡毛飞上天》再现浙商奋斗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