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古代服饰——深衣-

发布时间:

简析中国古代服饰——深衣


深衣属于汉服,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一、先秦时期
先行说明,由于《礼记》是对先秦华夏人礼制的综述,所以虽为西汉成书,仍可作为引述先秦礼制的资料。
先看看上古传说时代。《礼记·王制》云:“有虞氏(中国上古时代舜帝的部落名)皇(指天)而祭,深衣而养老(应取敬重之意);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吁而祭,缟衣来养老。”可以得出,在上古洪荒时代,深衣便有雏形,且作为较为庄重的款式(祭服)使用。
再说进入可考的历史阶段——商周时期。这个时期的“深衣”概念逐渐多了起来。例如《礼记·玉藻》记载:“诸侯夕深衣祭牢肉,大夫、士朝元(玄)端,夕深 衣。”周锡保先生的概括是:“朝之礼齐备,夕之礼简便,故早朝用玄端,夕朝用深衣。”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深衣在先秦有【夕朝祭服】之用。而且《礼记·深衣》在描述深衣时,有“先王贵之”一句。由此也可窥见,在先秦时代,深衣地位也较高。因此后世有概括“先王法服《朱子家礼》)”的话语,而且后世大儒几乎都有考证复原。
关于深衣的用料形制,《左传》有云:“昭公三十一年,季孙练冠麻衣跣行”,《左传正义》云:“麻衣当是深衣”,于是引述出深衣应该用白布做的结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深衣在先秦用途极多,不光作为士大夫夕祭朝服,还可用于文武各业,并且作为士庶的吉服使用。
另外这里再说一下《礼记·深衣》中“曲袷如矩以应方”的问题。后世深衣多为直接交领,而不是“方”领。但是东周出土的许多文物都有衣领方折向下的现象,这个应该是先秦“深衣”之领型。

二、秦汉时期
这里就要说一下马王堆出土的“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的用词了。考古报告中可见“曲裾深衣”一词,现代有很多人也喜欢把普通直裾袍称为“直裾深衣”。然而《礼记·深衣》明文规定:“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且郑玄、孔颖达、朱熹等后世大儒皆强调此项,甚至明代以“深衣制”定鞠衣形制时,仍然用分裁、下裳十二片的形式(《中东宫冠服》)。由于马王堆出土服饰无论形制(下裳十二片、长曳被土)、用途(女子服饰),以及郑玄对当时汉人服饰的称谓(将妇人服饰的曲剧形式与深衣相比较)我们可以得出马王堆出土的直裾式、曲裾式;绕襟或不绕襟的上下连属式服饰,都不应该以“深衣”来称呼,只能说是深衣的延伸款式。
我们再回到正题。秦朝立国之后,“兼收六国车旗服御”,于是可以推测深衣也被继承。《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始皇在位时,规定“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秦始皇陵出土了一些穿着上下连属式服饰的妇人坐像,可以推测秦代连属式服饰较为流行,
但由于没有直接的深衣出土,我们只能根据史料推测秦代仍然有深衣。
到了汉代,全国几乎都是袍(连属式)制服饰的天下了。从马王堆出土文物,及壁画、俑可以看出,汉代女子流行曲裾式长袍、男子流行直裾式长袍,当然也有女穿直裾袍,男穿曲裾袍的,只是相对而言前者多一点。同时很多现代学者也认为汉代的袍服、襌衣、襜褕等长衣,是深衣衍生而来,但本质已经不是深衣。
那么关于汉代标准深衣的使用,暂未见诸于文物,不过古籍《后汉书·舆服志》有所谈到。不过其中“隐领袖”、“上下异色”的形制记载,并不符合《礼记》,结合文中的深衣“制”,可能只是采用上下分裁,而并不是标准深衣式样。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汉代深衣并不流行,最多只是“深衣制”流行。但“深衣制”这个词在宋明时期又专指《礼记·深衣》里面的形制。
不过说到汉代深衣,乃至礼制,就不得不提郑玄这个人了。郑玄对于深衣概念的完善,有一个重要贡献,那就是第一次提出了对原文中“续祍勾边”所指具体内容的猜测,郑玄注曰:“续,犹属也。衽,在裳旁者也。属,连之,不殊裳前后也。钩,读如“鸟喙必钩”之“钩”。钩边,若今曲裾也。续,或为“裕”。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袍服逐渐衰落,衣裳制服饰又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女装中的主流。不过有一种所谓的“杂裾衣”,即女装袍服下摆加纤髾的款式,其形制与《礼记·深衣》的描述已经差别很大,因此不能算作深衣,只能说是秦汉袍服的一种衍生品。 进入唐代,和深衣相关的就有两个人必须要说。一个是马周,一个是孔颖达。 《新唐书·舆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这个引用时襕衫来历的一种来源,文中说道在深衣上各边缘部位加襕,便构成了“襕衫”,成为士人之服。但毕竟是进行了改造,与《礼记》已有差别,但孔颖达对《礼记》做注,则形成了他个人的符合《礼记·深衣》的孔颖达深衣。
《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而孔颖达对深衣的注解最大的贡献,在于第一次将《礼记·深衣》中“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理解为深衣下摆用六幅布“交列裁之”为十二片。这也成为了后来各版本深衣的共识。
唐代孔颖达对郑玄的注进一步作疏:
1)、‘续衽钩边’者,衽,谓深衣之裳,以下阔上狭,谓之为‘衽’。接续此衽而钩其旁边,即‘今之朝服有曲裾而在旁者’是也。
2)、‘衽当旁’者,凡深衣之裳上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皆似小要之衽,是前后左右皆有衽也。
今云‘衽当旁’者,谓所续之衽,当身之一旁,非为余衽悉当旁也。
3)、云‘属,连之,不殊裳前后也’,若其丧服,其裳前三幅、后四幅各自为之,不相连也。今深衣裳,一旁则连之相着,一旁则有曲裾掩之,与相连无异,故云‘属,连之,不殊裳前后也’。

4)、云‘钩,读如鸟喙必钩之钩’者,案《援神契》云:‘象鼻必卷,长鸟喙必钩。’郑据此读之也。
5)、云‘若今曲裾也’,郑以后汉之时,裳有曲裾,故以‘续衽钩边’似汉时曲裾。 今时朱衣朝服,从后汉明帝所为,则郑云‘今曲裾者’,是‘今朝服之曲裾’也。其深衣之衽,已于《玉藻》释之,故今不得言也。

四、两宋时期
宋代是深衣发展复原的重要时代,其原因可能与宋代追文、慕古之风弥漫有关系。在前代郑玄、孔颖达深衣之后,以《礼记》为范本,一种新的个人深衣款式出现了,那就是朱子深衣。
不过在朱熹之前,另有一位著名大儒也依照《礼记》复原了自己的深衣,他就是司马光。司马光深衣,后世称为司马温公深衣,简称温公深衣。温公深衣对朱子深衣的影响特别深,二者的相似性很多,特别是早期的朱子深衣(后期朱子深衣取消了“曲裾”部件)。 朱熹研制朱子深衣的原因,一方面是慕古考究之用,一方面是“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官府扫地尽矣”,即认为圆领袍衫是“胡服”,但这一点应该是朱熹欠考虑说出来的话,因为圆领服饰古已有之,来源并不明了。
同样的,朱熹的深衣是依照《礼记·深衣》所考制,并将考制成果写入《朱子家礼》中。不过与其他历代大儒深衣不同的是,朱子深衣,包括他有参照的司马温公深衣,都是采用对襟的襟型,而不是斜襟襟型,只是穿成斜襟襟型。这一点是宋代很多服饰的通性,例如宋代男女所穿的背子,本也是对襟,不过很多宋人喜欢把它的勒帛与腋下系带相束,形成交领的式样。
朱熹由于据说被朱元璋认为先祖,因此很多朱熹的言论、考据都被奉为经典,包括朱子深衣。明代明成祖时期的半官方典籍《性理大全》里面就明文将朱子深衣作为士庶冠礼、祭礼的标准加装。 五、明代
深衣在明代主要作为士庶祭服使用,同时按照《朱子家礼》作为成人冠礼中第一加的款式。同时明代一些官服也有用深衣作为中衣的,如忠静冠服中衣即采用玉色中衣、皇帝燕弁服采用黄色深衣作中衣、以及后妃鞠衣采用深衣制等。这里就要说一下了,到了宋明时期,“深衣制”逐渐指分裁、下裳12片、不开叉的意思了,而不仅仅指“被体深邃”。同时贴里、曳撒等分裁或者半分裁的款式,在明代被称为“有深衣遗制”,而不是“深衣制”。


简析中国古代服饰——深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