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4-12-13 17:42:1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阐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社会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生 社会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心理的折射,尤其在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网络极易成为他们发泄的出口,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会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社会心理问题的界定

人在不同的存在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社会心理区别于个体独立状态下的心理,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不能离开周围的环境及他人孤立地存在,自己既受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他人。社会心理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心理问题是伴随着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网络特定环境下的产物。网络社会是一个异于现实社会的互动空间。网络社会具有与现实社会截然不同的特点,如虚拟性、开放性、隐匿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为人们构筑了宽松的心理环境,使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从而造成网上心理与网下心理不同的表现。所谓网络心理,就是在虚拟的计算机网络时空(网络环境)里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而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发生在网络的特定环境下,人们由于不正确地看待和使用网络而引起的不良社会心理。网络社会是网络互动的产物,人们在网络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而使网络具有了社会意义,最终构成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互动仍然无法摆脱彼此之间的联系,自己的心理既受他人或群体的影响,也影响着他人的心理,从而形成网络特定环境下的社会心理。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

(一)盲目从众心理。所谓盲目从众心理是指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的心理。在各种网络互动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参与的原因和目的,也没有主见,而往往是受他人的影响,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当前,网络谩骂、人肉搜索网络审判哄客等都是大学生盲目从众的具体表现。在网络社会中,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常常能够联系在一起,结成临时性的群体或固定群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态度,从而导致从众心理的产生。大学生盲目从众的心理通常是在群体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群体存在强大的舆论氛围和力量,大学生极易受到他人及群体的影响,产生盲目从众心理。面对群体的影响,大学生主要表现出真从众和权宜从众两种情况。真从众是指选择与群体完全一致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一些大学生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难以判断是非曲直,因此选择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看法和行为。另一些大学生虽然具有自己的判断,但由于受他人的干扰或迫于群体压力,最终也选择放弃自己的意见,保持与大多数人一致的判断和行为,属于权宜从众。盲目从众心理是一种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社会心理,它容易助长负面社会心理的蔓延,诱发不良群体行为,是不可取的。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