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氏祠画像石的装饰艺术

发布时间:2019-08-03 20:46:37

浅析武氏祠画像石的装饰艺术

作者:董珊珊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年第06

        摘要:汉画像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文物考古的史料价值外,它的艺术价值更值得我们发掘和借鉴。山东的武氏祠画像内容丰富,本文对武氏祠画像的画面构图、造型规律、和画面处理等装饰特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画像石 武氏祠

        中图分类号:K879.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8-

        

        我国的装饰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用开始用二方四方连续对器物进行装饰。商周时期,大量动物形象与纹样装饰青铜器。到了汉代的墓葬装饰形式就是画像石。画像石在全国分布广泛,山东地区的武氏祠画像宏伟庄重,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珍品。

        武氏祠画像的总体装饰特点是庄重、浑厚。据武梁碑记载:“选择名石,南山之阳,擢取妙好,色无斑黄、前设质坦、后建祠堂、雕文刻画、罗列成行。浑厚与此地的硬质石质材料有关,庄重则是画像刻画严谨工细,形象严谨,体现了阳刚之气。

        从雕刻技法看来,武氏祠堂画像的雕刻是用阴刻线在打磨光的石面上刻出形象的轮廓线,然后将轮廓以外的空白剔去一层,画面形象凸起。最后在轮廓线内的形象上加刻阴线描绘细部。这种平面减地又加线的技法使主体形象突出,不注重刻划细部,而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突出形象,强调造型的整体感。

        武氏祠的构图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分层作画。自上而下分为三大层,每一层又根据内容安排划分为数格,或横或竖。虽然有的画面题材内容极为丰富,但画面分层(一层刻画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奇禽异兽,一层刻画古代帝王历史故事,另一层刻画现实生活的宴享、乐舞百戏、庖厨、车马出行等场景)加强了形式感、秩序性。泗水捞鼎图中桥梁不仅分格画面,也起到了稳定画面的作用。也使画面具有浓郁的装饰美感,画面情节表述明确。

        采用打破时空概念的散点透视法是武氏祠画像的又一特点。即采用视点移动的方法,所有图像几乎采用平视角度。铺陈中达到气韵生动,“凝聚其中。楼阁宴居图中上层左上方的五只鸟,两只在树上,另三只自下向上向右飞,引导视线内聚,右边上层阙上层一人上抬的手也起到引导视线聚气的作用。下层两人身朝向楼房视线往中间聚,但一人回首与另一个对视,使得画面气流旋转,气韵生动。

        画面布局的特点是:“构图。形象景物匀称的充满画面,没有大面积空白,有空白处也多加鸟头、云纹、龙头等。画面饱满,形式紧凑。这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联系,表现了创作者对完善生活追求和构图饱满的心态。这种填充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特定情况下,它能创造出极有情趣的艺术韵味。如泗水捞鼎图中的飞鸟形象,它们慌恐飞散的状态正衬托了绳断鼎落一刹那的紧张气氛,且飞的动势是围绕画面中心”,加强了画面的引导性。

        有些学者认为汉字就是羊大”,就是说大为美。这点体现在画像石画面上就是,按照形象的重要性规定其刻画的尺度。这种构图弥补了构图铺陈均匀的方法客能造成的画面无秩序、无重点的弱点。使视线首先抓住要点。如楼阁宴居图上层的两层楼房内刻画的男女主人与身边侍从比身体大许多。

        武氏祠单个形象装饰体现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朴素、古拙之美。人物刻画以最能体现五官特征和身体动态的侧面居多。表现车马的形态也采用侧面平视角度,以阴线表示人物面部衣纹和车马等细节,形象单纯,具有剪纸般的装饰效果。刻画马的形象,背部明显夸大,同时将四条腿处理的很细,正好与硕大身躯形成对比,表现强烈的内在张力,而背部曲线成满弓形,凝聚了力量,似乎一触即发。

        用反复、呼应、对比等装饰手法使画面显出统一中的变化、静态中的律动。几匹马的排列组合中马姿态的回转,突然上扬的马头跟排列整齐的马蹄形成对比;刻画孔门弟子二十人形态各异,俯仰有合;扶桑树的圆、满形态用高度的概括手法刻画出来,体现了饱满有生命的形象。

        主题式画面的组织也颇具用心。抓住典型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瞬间动作,渲染主题。如荆轲刺秦王图真实地再现历史上有名的图穷匕见事件。(参看《史记刺客列传》)选择了荆轲奋力掷出匕首的瞬间。画面中间立一柱子,交代了事件发生背景,也把对立的双方荆轲、秦王分隔在两个空间。左面荆轲怒发冲冠,形象呈直角三角形,造型扩张,暗含稳固的上升动势。右边秦王一段衣袖砍落,整体呈倾斜的三角形状,刻画退缩、逃离动势,且两足往朝向右边,但头和手臂回转,描绘出秦王被突来的场面吓坏慌忙逃窜的瞬间动作。而秦舞阳像却不倒翁一样吓倒在地,四脚朝天,更衬托出荆轲勇武的形象,构成了活灵活现的画面。

        武氏祠画像石风格严谨工细,具有剪影式的效果。其装饰的构图、造型、神态刻画和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展示了古代艺人的造诣。它包含的装饰美的因素对我们今天装饰艺术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装饰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浅析武氏祠画像石的装饰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