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

发布时间:2021-01-24 06:06:20

篇一】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这首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 从而形成一个高潮。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 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 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 , 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 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 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 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 瀑坠入深潭, 戛然而止。 “忽然”一词, 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 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 由响而静、由行而停, 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 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 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 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 让人倍觉 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 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 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 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 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 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 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 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 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 看似闲情 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 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 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 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诗人曾经说 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 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篇二】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鉴赏: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 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 的情文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 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 另翻新意, 将李、 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 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 帝妃可比。 《长恨歌》和《石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 之乱。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 (1752) 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 4 首。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 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当年流传的而且又写入 《长恨歌》中的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喜相会的爱情故事, 并不值得歌唱,因为人世间还有能拆散夫妻的“银河”不知有多少夫妻经受了生 离死别的痛楚。 像石壕村里那样儿子战死而媳妇守寡, 老翁逾墙而老妪应征之类 夫妻诀别的情景,比玄宗和贵妃的爱情悲剧更能催人泪下,涕零如雨了。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两句, 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 深切同情 ; “泪比长生殿上多”一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 能团圆的现实。

全诗借吟咏马嵬抒情, 提倡诗歌要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主张, 表现了作者 进步的文学创作观点。

此诗虽为抒情之作, 实际是议论之诗。 前两句借马嵬为题提出论点, 后面两 句借用典故论证上述观点。 论点和论据的材料本来都是旧的, 但作者化陈腐为新 奇,使其为自己提出新的观点服务,旧的也变为新的,颇有点铁成金之妙。全诗 正如作者自己所云:“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

袁枚的这首《马嵬》很有意思,从题到文,处处有典故,然而又都是大家熟 知的典故,所以读起来觉得很通俗,但诗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很值得回味。 题目是“马嵬”,就是唐玄宗被逼处死杨贵妃的地方—马嵬驿 ( 今陕西兴平县

西) 。当时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逃亡四川,途经马嵬驿,部队不肯西行,最后迫 使唐玄宗处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袁枚的诗就是对这件事有感而发。第一句的 “长恨歌”,指的是白居易着名的长诗《长恨歌》,其中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 情写得缠绵悱恻,令人同情。第二句的“银河”,则是指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 被银河阻隔,也是很悲惨的。 第三句的“石壕村”, 是指杜甫所写的 《石壕吏》, 诗中有一对老夫妻, 因官府抓人当兵而分离。 第四句的“长生殿”, 是唐皇宫中 的一座宫殿, 《长恨歌》中有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是 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一起海誓山盟。 第一句是因史事有感, 第二句讲人间离散多, 第三句举一个例子, 第四句将它与第一句的史事相比。 这真是往复回旋, 如环无 端,句句引人遐想,句句发人深思。

篇三】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赏析:

全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无一句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 悲凉的情思。细细品味,如饮醇酒,回味无穷。首联 "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夜"本已凄清冷寂, 而所访者又是 " 秋士",更暗寓幽 怨之意。古人云: "春女怨,秋士悲 " 。所谓"秋士" 即谓暮年不遇者,借园主人当 属此类。袁枚自己虽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原因,早于七年前 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 两人在感情上是相通的, 诗人此行 "访秋士"即是 以此为前提的。 当诗人步入借园, 首先听到的 "水上音"就是笛声。 这笛声作为一 种听觉意象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

诗在首联引出 "水上音 "之后,中间两联即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 但诗人并 没有单纯地去描写笛声,而是以视觉意象 "月色"及嗅觉意象 "藕香"作为陪衬烘 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颔联 "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 ,乃是脍炙人口 的名句。 "一笛"指笛声, "酒人"指微醺的借园主人,他在借酒消愁之后,还嫌不 足,又以笛声抒其情怀。在中国古诗中,笛声基本上都是幽怨悲哀的意象,这首 诗中的"笛声"也不例外。 "一笛酒人心 "抒发的乃是 "秋士"不遇的哀愁之心, 而描 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 仿佛笛声也浸透了清冷的月色, 更增添了笛声 凄怨的情韵。 笛声感情虽然哀怨, 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却十分高超, 故颈联一转 云:"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 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同时水 中飘来了红藕的幽香,与笛声交织往还,好像笛声也具有了香气。

作者先闻 "水上声" ,既产生了感情的共鸣, 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 所以 久久伫立,直到笛声结束,才想起要与友人相会。尾联云:“相逢清露下,流影 湿衣襟。 ”此联乃回应首句, 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 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但他们却久久的相对无语,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 显得格外宁静 ; 他们的衣襟被清凉的窗露沾湿了,犹如他们的心灵也被凄清的笛 声净化了一般。 友人的心声已在笛声中倾诉殆尽, 作为知心朋友, 作者对此已经 领会和理解,无须多问,亦不必多言,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诗的收束像 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歌的主旨在于表现作者与李晴江作为知音的深厚友谊, 诗中却无一语 表达此意,只是写自己夜访友人听其 "月下吹笛 "时的景象与两人相逢时无言的情 状,但自有一股感情之泉流注全篇,这也正体现了袁枚 "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 贵曲"( 《随园夜话》 的诗论理念。

最新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