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发布时间:2019-07-26 02:03:21

年人教版选修1第一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1、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选择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2.

雅典民主制建立在城邦国家之中,城邦国家的主要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奴隶主贵族专政

C.民主政治发达 D.工商业繁荣

3.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C.思想史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4.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与此相对应的措施应该是(

A.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B.梭伦改革

C.萨拉米危机

D.基伦暴动

5.

公元前631年,雅典贵族、古代运动会冠军基伦试图利用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称王雅典。可是从乡村赶来的雅典平民反而帮助贵族把他们围困。雅典平民与贵族联合反对基伦暴动说明

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

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消失

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  

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改革

6.

梭伦改革前,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雅典:“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六一汉”制度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7.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他可以(  )

①参加公民大会 ②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

③当选为陪审员 ④在战争中提供骑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竞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 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 自然灾害的威胁

9.雅典公民基本上分为三派,其中,工商业奴隶主属于( )

A.海岸派 B.平原派

C.山地派 D.高原派

10.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的权力机关有( )

①首席执政官②长老会议③公民大会

A.①③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1.希腊文明的源头是( )

A.克里特文明   

B.迈锡尼文明

C.爱琴文明    

D.荷马时代

12.随着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雅典城邦出现了三股政治力量的划分。从其反映的实质看,三派政治力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利益。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平原派”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 ②“山地派”代表平民尤其是下层平民利益 ③“海岸派”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 ④“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由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引发的事件有(

①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 ②雅典统治者修改习惯法为成文法 ③工商业奴隶主要求进行民主改革 ④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推行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雅典工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应包括(

A.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C.壮大了奴隶主贵族经济实力

D.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15.梭伦曾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下列关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因上,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 ②方式上,曾经出现过暴力冲突 ③二者的斗争是梭伦改革的重要原因 ④梭伦改革一举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18.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务奴隶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19.下列关于梭伦改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B.平民与贵族的阶级矛盾激化

C.西部邻邦梅加腊占领了萨拉米斯岛

D.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20.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将雅典的民主推进到新阶段

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D.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2、非选择题

21.

以下两则材料反映了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 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 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平民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若欠债的农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成的5/6交给地主。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农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请回答:

(1)若农民的债务不能按期还清,他的命运将会如何?(10)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4)

试卷答案

1.C

2.A

3.A

4.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梭伦改革前缓解危机的两次尝试基伦暴动与德拉古立法已先后受挫,故应对措施最佳的应是梭伦改革,A发生在梭伦改革之后。答案应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背景

5.答案: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6.答案: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六一汉”的认识。“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保留收成的1/6。“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故选D。材料说明雅典说明平民有沦为奴隶的风险,恰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缺陷,故A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雅典经济高度发达,排除B;材料是雅典要调整政治经济关系的背景而非产物,排除C。故选D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背景

7.B

公元前6世纪时,雅典的国家权利机构中已经没有了四百人议事会,它已经被五百人议事会所取代,所以排除第二项,材料中的平民符合公民的条件,故答案选择B项。

8.B

9.A

10.B

11.C

12.A

“山地派”和“海岸派”虽然有反对贵族专权的共同要求,但他们的阶级利益是不同的。

13.B

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改革,反映的是他们与贵族的矛盾,不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排除③。

14.D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不可能直接提高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梭伦改革才起到了这种作用。

15.B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梭伦的话并不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故排除③。所以选B项。

16.B

本题重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分析,④不符合史实,故应排除含④的选项。

17.A

18.D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联系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进行分析。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中存在着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平民在反对奴隶主旧贵族的斗争中,获得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迫使奴隶主旧贵族不得不变革,给予平民一定的权利,故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新兴工商业者力量的壮大。A是斗争的方式,B与史实不符合,C是梭伦改革的内容,答案为D

1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梭伦改革原因的分析。西部邻邦梅加腊占领了萨拉米斯岛是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原因,但不是改革的原因。

20.D

解析 雅典统治者之所以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是因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日益尖锐。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举行了暴动。在暴动被镇压后,为了缓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

21.

(1)无力偿还债务的平民,一是沦为为贵族耕种土地的“六一汉”;二是沦为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2)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 第(1)问则主要根据材料二来分析。第(2)问则是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升华和提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