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发布时间:2019-01-19 12:55:40

(一)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三)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的实验基础与逻辑前提(1、科学事实的获得与整理;2、科学实验中的经验与理性;3、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功能)。

(二)由问题而发现、从假说到理论(1、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科学假说的创立与检验)

(三)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演变

(一)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1、技术哲学的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的主要区别?

2、技术定义在技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3、技术在人类目的性活动中的地位

(二)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1、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

2、“外推内驱”是技术发展动力的基本模式?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1、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2、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1、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2、两种文化的分离与交融)

第一编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P23)答: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进步。

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答: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原因: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对构成总体的部分和细节尚不清楚,这就使得它不得不用哲学的猜想来填补知识的空白,用哲学的思辨来编制自洽的理论。

4,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评述: ①在贡献方面,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②在局限性方面,机械性 【以机械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和人】 形而上学性【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法密切相关。还原分析法:把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的部分进行一一研究,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其局限是缺乏整体性认知和思考】、不彻底性【割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

5,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P39)答: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③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意义: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②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③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6, 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答: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它的理论往往具有抽象的、思辨的形式】、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主要成果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如利润、利息和地租等问题】、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7, 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答: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①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 世纪下半叶开始,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利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另外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解释了自然界的“辨证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②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元素周期表】。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常理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代希腊自然观中的辨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 批判性地吸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25分)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4)学生个人的总结结论。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2.1、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 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相对论否定 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 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 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 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 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 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 织机制; 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 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 有序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第二章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系统自然观

10、结合实例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界,社会与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形态的本质及其规律,它所研究的只是自然界的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哲学与科学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1、哲学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任何哲学思想和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中产生,概括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2、自然科学也要接受哲学的指导:

1)当自然科学的研究由经验阶段上升到理论阶段时,它必然要使用一系列哲学提供概念;

2)不管自然科学家愿意不愿意,总要受到哲学的影响,问题在于受什么样哲学影响。

综上所述,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辩证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能够促进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又能够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P44)答: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

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2,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P49)答:①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地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 ②提出了系统思维模式【即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根据系统地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地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3,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P52)答: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①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系统,而且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也都自成系统。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③总之,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要素在自身的内在联系中成为系统,系统又在自身的外在联系中成为要素。

4,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P53)答:①开放性【依据系统与外加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整个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动态的开放系统组成】;②动态性 【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地运动】;③整体性【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是指系统是由各个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可以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之和】;④层次性 【系统中存在子系统,即系统与要素关系的相对性】。

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答: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所谓演化,除了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即“进化”过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 ①所谓对称,是指在一定变换下的不变性。【最高的对称性就是在一切变换下都不变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实际上对应着无序,最对称的世界时没有任何秩序和结构的,没有任何特殊方向的特殊点,这是平衡态的特征】。②与对称相反,破缺是指在一定变换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它实际上是对应着系统的有序状态。【复杂性和层次结构正是起源于某种对称性的破缺。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破缺才使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③由此可见,自然界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自然界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都必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的或相互作用的、时间的或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与之相适应;高度有序化、复杂化和组织化的系统,即是对称性逐步破缺过程的产物。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 ,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 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 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 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对 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 会的发展.

6,阐释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P65)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①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②远离平衡态,因为在近乎平衡态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开放,它也会返回平衡态的。“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只是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③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线性叠加,而是各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整体效应,这意味着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④涨落,是由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及外部环境不可控制的微观变动引起的,是一种随机的、不可预言的事件。】

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P67)答:①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即宇宙的演化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第一、运动的不灭原理,包括数量和质量上的运动不灭。第二、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②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认为有序和无序不断转化,进化和退化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③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认为如果宇宙的质量密度小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开放的、无限的;如果等于临界密度,则宇宙是平坦的、无限的;如果大于临界密度,则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

5,混沌理论的定义 , : "混沌理论"是对确定性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不稳定非周期性行为的定性研究. 没有变量的情况下,系统运动是一项有规律的重复行为,通过研究认识这一系统状态, 周期性行为就变成了可以观察的对象.不稳定非周期行为则复杂得多:它不做重复运动, 不断展现出任何细微变化动乱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根据当代数学理论的定义,混沌系统就 是对"对初始条件极度敏感"的系统.换句话说,为了精确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需要知 道它无限精确的初始状态,即便很小的误差,都将立刻导致预测错误. : , " " , .

1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4讲)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是与生态失衡相联系的,生态失衡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而引起生态条件的恶化所导致的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象。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人口激增、自然资源(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的消耗与短缺、环境污染(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是由于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所致。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克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基本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马克 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 的结晶。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其表现为:人口 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环境污染。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彰显了人在生态系 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 平衡系统;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 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3.3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置上:人作为大自然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与其他动物的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的消费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的高级消费。人类改造自然的盲目性造成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最终负反馈给人类自身。

二、人还是生态系统中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人类在调控和协同进化是创造自己和社会历史,还要维护地球健全的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生命的能力。

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

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

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

答: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现代针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1)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具有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2)生态自然观进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

生态自然观把人和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性和组合性。

生态自然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使科学技术变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

人类和社会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人类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自然。

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第三章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P76答:生态自然观以生态科学为基础,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P70)答: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①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中。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表现为:自然界不仅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还作为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

3,生态危机的概念及其表现。(P76)答: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人口、资源、环境】: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环境污染。

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答:①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人类的消费方式、方法、范围和质量与其改造自然的方式、方法和结果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人来改造自然的盲目性造成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最终要是要通过负反馈来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 ②人还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只有两者通过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适应性选择和制约,在人来创造自己社会历史的同时,维护地球健全的生态系统,才能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生命的能力.

14.点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对象性关系”四个环境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一.人类中心主义(1)进步性:人类中心主义是伴随着西方人本主义的出现而产生的文化观念,起初,它对于唤醒人类的主体意识 ,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控制,实现人自身的独立,具有启蒙性的作用,使人类从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被逐步强化,在这个过程,它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鼓舞人们战天斗地,不断的按照自身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推动着社会历史的整体进步。(2)局限性: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无视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存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以及各种原始协调的关系,完全根据人自身的需要、愿望去掠夺、索取自然界,甚至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的制约性。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界存在状态的根改变,原来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恶化,使人类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陷入困境。纵观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后,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扩张,以及以此为指导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关系日益加剧,出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污染;②资源短缺;③生态系统失调。二.生态伦理学(1)进步性:生态伦理学是根据生态学的成果,并对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而建立和发展的,其矛头直指“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号召人们从整体主义的哲学观念出发,尊重大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承担起对自然界进行保护、尊重、关爱的伦理责任。这种理论主张对于人们改变原有的“主-客体”分裂观念,实现人对自然的协调一致关系,促进人与自然持续、和谐的共同存在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今人类中心主义仍占主导地位,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的今天,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2)局限性:生态伦理学毕竟是本世纪以来形成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主张尚存在着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方面:①按照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人应该把自己看作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员,尊重和关爱每种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甚至不得以任何形式剥夺自然物的存在权利和改变其生存形式。然而,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又必然要以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和变革作为前提和条件,没有这种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如此,便产生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和自然环境权利之间的矛盾,要么就放弃对人类生存权利的追求,要么就要对自然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形态作出变革。对于这种矛盾,当代生态伦理学始终没有找到使二者相互协调的桥梁和途径;②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能否真正建立?按照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每种自然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只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因此人必须对自然物尊重和关爱,承认其内在的价值。但是,无意识的自然环境能否成为道德的主体,与人之间能否建立相互的道德关系,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生态系统本身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和条件方面来说,它似乎关爱、支持着人类的生存,但它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危及或威胁到人的生存,这种威胁也并非一定是人类所为,而是来源于各种自然力量的盲目的无意识的作用。如此,以相互约定、共担义务和责任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就很难真正建立起来。三.天人合一(1)进步性:“天人合一”在解决天命(规律)与人事关系上,承认自然命运不可违、尊重自然规律。但不消极处之,尽人事而不务求其必成,这就是“知天命,尽人事”,这对当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先导意义。(2)局限性:“天人合一”固然有许多精彩的思想,但它毕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物,具有朴素性和直观性。即使在“天人合一”思想盛行的古代中国,也经历了中华民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都是处在农业社会中,而只是到了清末,中国才开始出现近代工业。可见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不是抱住“天人合一”就可奏效的。四.对象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1)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对象性关系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建立起来的。正是通过人类不间断的生产劳动和实践过程,才使得人类的文明不断产生和发展,社会历史才得以进步。(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有人才能够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从而引起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谐一致。(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1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5、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科研选题有何重要意义,基本原则

第一,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经验定律”型问题,其肯定回答就是经验定律假说。

第二,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例如: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第三,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矛盾。例如: “悖论”,如罗素悖论等。

第四,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例如: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

第五,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例如:如果社会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些则会转化为科学问题。

“选题”就是选定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科研选题是否得当在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

选题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原则。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

2)科学性原则。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不要把“永动机”之类,或“伪问题”作为选择对象。

3)可行性原则。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额观条件,不宜选得很宽、很复杂,久功不克,导致半途而废。

4)社会需求原则。选题时还要把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

7、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它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科学假说是为了回答科学问题而提出的,是对已知科学事实或科学定律的说明或解释,分别称之为定律型假说或理论型假说。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与假定性的双重特征,是通向科学理论的必经之路。

原则(1)一致对应性。与经过检验的理论相互支持(一致性),能将已有理论作为特例或极限状况(对应性)。

2)可解释性。假说的提出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的、对科学问题的解释。因而假说要尽可能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如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3)可预测性。假说的提出不仅可以解释已知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未知的或对未来的事实作出推论。例如,大爆炸宇宙论、大陆漂移说、广义相对论等。

二、关于科学的划界标准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论题。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的问题。科学划界就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及伪科学之间的界限。科学划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科学哲学的各大流派所关心的重要论题。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的观点、

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

科学实在论的观点

第一阶段,从惠威尔的归纳主义到维也纳学派的逻辑经验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以意义标准作为科学划界的唯一标准是与它的证实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科学命题或科学理论的经验证实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结论真,前提未必真。

第二阶段,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到库恩的科学历史主义。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库恩认为在常规科学阶段存在着一个为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范式,如果出现了与范式相矛盾的事实或现象,就是反常,反常得不到解决或反常越积越多,则成为危机。所谓危机是指科学共同体对原有范式的信任危机,这时可能出现新的范式,新范式替代旧范式的过程就是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完成后,将进入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促使科学向前发展。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承认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划界的必要性,坚持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和相对的,渗透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科学划界标准。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它与社会的其他精神活动形式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分明的界限。

第三阶段,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到费耶阿本德的非理性主义。

 9,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 ,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 :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此问题由逻辑实 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 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观点,科学历史主义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问题.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 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 ,否则是非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 伪科学的根本标准.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 客观真理性.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 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者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者评价.

凡不具备可检验性特征者就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当然,非科学的涵盖面非常广,这里并没有一个好坏的评价。非科学中不乏有价值者,但它们依然是非科学,并不因为它们有价值而可以被称为科学。伪科学是一种特殊的非科学,它实为非科学,却要伪装成科学,不承认自己的非科学身份。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反科学,它违背科学精神,不遵循公认的科学规范,起着破坏科学的恶劣作用,却还要自称为科学。伪装是它的基本特征。

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P91)答: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①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②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③科学是生产力;④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 所以马克思把科学看着“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

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P97)答:(1)科学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 ①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②科学定律。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③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④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时间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2)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科学事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二,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 其三,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 其四,科学理论是科学成功的系统体现。

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获取经验事实,提出科学概念,形成科学定律,提出科学假说,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P107)答: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求真务实精神; 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其三,开拓创新精神。

第五章 科学认识的形成

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答: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

2,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P115)答:(1)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科学观察属于实践活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它既是接收外部信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有事检验理论认识的基本手段。因此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科学家说的推论都应具有客观性。 观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官从被观察对象那里获得感觉映像,形成经验,最后得出观察陈述的过程。 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 2)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复杂的现象,可以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中。运用实验方法,发现自然规律,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技术手段是可靠和经济的。因此,科学实验也体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验的客观性。

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P120)答:科学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为依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性质规律作出假定性说明或推测性解释。 科学假说的形成同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分不开,所以,阐明怎样提出假说、提出什么假说,首先必须明确所要回答的问题。对科学问题网络的梳理和考察,将产生对科学问题的解答,提出相应的科学假说,它是科学思想的创新,是可能成立的科学理论, 科学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一致对应性;可解释性;可预测性。 ①经验定律型假说:是概括的成果,它是对某类现象共同性质和特征的普遍化描述或者是对若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普遍化描述。因此,它是由特定的、较小范围的认识扩展到普遍的、较大范围的认识。 ②原理定律型假说:它试图揭示事物深层的运行机制,将事物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这只能被设想、被猜测。此类假说的提出是个由结果回溯原因的过程: a、相关的经验定律 L b、若假说 H 为真,则 L 可被解释 c、有理由认为 H 为真

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创立

1,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P136)答:科学思维的主要方法: 演绎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和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证明和公理方法。演绎方法在科学假说的检验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 ②非演绎方法。主要有归纳方法、类比方法、模型方法等,是从个别中认识一般的方法,其推理具有跳跃性、偶适性。1.分析与综合;2.归纳与概括;3.类比与联想;4.思想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

2,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P144)答:灵感是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它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直觉是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尽管它们带有许多幻想成分,但它的全部内容都涉及对事实的理解,对客观规律的一种把握,是瞬间达到对事实本质的心领神会。 想象力在类比和联想方法中得到充分发挥.

简述科学理论的涵义及其作用

1、涵义: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2、作用:科学理论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首先,认识论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而科学理论是正确的认识,必将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其次,科学理论能够揭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指导,所以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

简述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及其科学意义

1、 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科学理论主要有两个评价标准: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即“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美”。

1)用外部标准评价理论,首先必须把理论同观察到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确定该理论可用实验事实证实;然后看其是否与相关的理论一致或相容;最后还应看理论揭示的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否具有相关性。

2)内部标准主要包括“逻辑的简单性”、“限制的严格性”和“构造的确定性”三方面。

a.“逻辑的简单性”:看理论的形式结构是否简单,在相同条件下,一个理论简单性越大,它所涉及的事物的种类越多,它给人们的印象也就越深,也更易被科学共同体接受;b.“限制的严格性”:在几种基础同样‘简单’的理论中,那种对理论体系的可能性质限制最严格的理论(即含有最确定的论点的理论)被认为是比较优越的;c.“构造的确定性”:从逻辑的观点来看,如果一种理论并不是从那些等价的和以类似方式构造起来的理论中任意选出的,那么我们就给予这种理论以较高的评价。

2、科学理论评价的科学意义

评价的科学意义主要有:

一:由于人类的实践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因此指导实践的理论也必须不断地进行全新的评价,有利于保证理论的发展变化与科学性。

二:经过评价可发现理论的不足及可取之处,有利于理论的完善,同时能更好的与实践联系以指导实践,更好地吸取前人和外国的经验,保证现实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各种实践的效率和效益。

简述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关系

科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逻辑与实证,讲究可重复、可验证,科学并不是那些空对空的理论体系,科学理论的成立必须要经过实践验证,而且这种验证还要是客观的,被所有人所接受。科学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的。

科学理论要通过科学实践检验方可成立,而科学实验在实施的形式上与技术用于生产并没有多大差别,都是在限定的条件下,通过特定的手段得到特定的结果。对于科学理论来说,得出符合预期的结果理论就被证实了,对于技术来说,则要的就是上面的“结果”,能得出这个“结果”,就是因为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这种技术也是科学的一部分,技术作用于社会,就体现了科学的巨大作用,同时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又反过来促进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某种技术并非源自于科学理论,那这种技术就不是科学的一部分。科学理论要通过实践检验,没有通过科学实证的理论,无论它逻辑多么严密,描述多么优美,都不是科学理论。

现代许多思想家认为,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控制,造成了同人的对立和同人文精神的对立。导致这种对立观点的根源有两个:一是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直接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而不是归咎于其资本主义的应用。二是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没有超出狭隘的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视野。问题在于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至少是极为片面的。如果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视野,我们就会看到科学技术及其精神与人的自身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一致性。

科技与人文不仅不必然对立,而且还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首先,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与人类的理想和自由密切相关的高层次文化。 它集中体现了人类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

其次,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理性活动,对于推动人的理性思维和智力发展有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最后,科学技术与人自身的发展最深刻的一致性还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于人的解放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一节 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

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从人文科学发展史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看,这种作用表现得相当复杂。下面分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人文科学成为自然科学许多学科发生的母体。

人文科学在发展中,除了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思考和探讨外,还会对一些自然问题进行探讨。这些自然问题,从理论上看本当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但在这些问题刚刚提出来的时候,由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状况和水平的限制,却无法由自然科学来进行有效的研究,因而成为人文科学、特别是自然哲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当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水平的时候,才会从人文科学、从自然哲学中接过这些自然问题,来加以进一步的实证性的研究。在科学史上,如宇宙起源问题、物质结构问题、人类进化问题,都经过了这样的转变过程。

在古代希腊,哲学成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母体。自然科学的这些学科,都是在希腊自然哲学中孕育的。如对于构成世界的基质,泰勒斯认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定”,阿拉克西米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巴门尼德认为是“存在”(Being),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与“虚空”。他们的这些探讨,对推动古代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在近代经过道尔顿的科学探讨,由一种自然哲学的理论而转变为一种自然科学的理论。道尔顿创立原子论的名著,书名为《化学哲学的新体系》,可见受到自然哲学的深刻影响。道尔顿指出:在我之前也有关于原子微粒的各种学说,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认为原子微粒是一种大小相同的球,而我认为,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极小的、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微粒)彼此之间是相同的,但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不同。原子是有重量的,原子不可再分,也无法称量,但我们可以求得它们的相对重量。我们把最轻的元素——氢的原子量定为1,就可以求得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从书名中,即可感受到自然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深刻影响。《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说明了当时人们所能理解的一切力学现象,解决了行星运行、落体运动、振子运动、微粒运动、声音和波、潮涨潮落以及地球的扁圆形态等各种问题。

在古代中国,最初的天文学、地理学、农学的著作,都是由人文学者来撰写或保存在人文科学的著作中的。这在中国古代人文科学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如《史记·天官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天文学文献。又如《汉书·地理志》,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之作。这些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划时代著作,都出自大历史学家之手。《史记·天官书》由司马迁所著,《汉书·地理志》由班固所著。在《尚书》中保存的《禹贡》篇,是中国古代自然地理学的最早著述,根据自然地质状况,把中国分为九州。在《大戴礼记》中保存的《夏小正》篇,是关于夏代历法的记录,开辟了中国以天象、气候、物候、人事相结合特征的历法。在《吕氏春秋》中保存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是先秦农家学派的系列著述,也是现存的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自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原来包含在人文科学中的许多自然科学内容,相继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专门的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如今天的历史学,再也不管天象的记录了,记录天象的变化已是职业天文学家的工作。但人文科学的这种母体的作用,并没有就即消失。即使是进入20世纪后,人文科学还在起着这种自然科学母体的作用,如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自然科学的一支独立学科,就是近百年的事情。在最近几十年间,在19世纪下半叶受到科学家和哲学家普遍批评的自然哲学又有复兴的趋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说明人文科学的这种母体作用还将继续下去。

正是这样,一些现代自然科学家,主张从古代自然哲学中吸取思想资源。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就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希腊自然哲学的知识,就很难在现代原子物理学中取得进展。”(《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第134页)

第二,人文科学研究自然科学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方法问题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这些都是大家容易了解的。但对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不是自然科学自身所能实现的。这是因为,自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发展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以分门别类的形式进行的,很难把科学方法问题放在哪一个门类中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哲学总是把那些具有总体性而又不确定的问题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因而把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代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对科学发展的反思,开展对科学方法的研究。如逻辑经验主义对归纳方法的探讨,波普对证伪主义的提倡,法耶尔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法问题的探讨。

科学哲学还深入到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中,形成这些学科的方法论研究,对这些科学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这就形成了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化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等分支学科。如美国哲学家贝纳塞拉夫与普特南合编的《数学哲学》,就收集了有关数学哲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

第三,人文科学探讨自然科学历史。

与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相类似,自然科学历史研究也是很难放在哪一个自然科学门类中进行研究的。在每一个自然科学的门类中,至多只能研究本门类的发展史,而不能对自然科学发展历程作一种总体的、贯通的、联系的研究。基于对自然科学历史研究的需要,产生了“科学史”这一新的分支学科。

“科学史”这门学科是由比利时裔美国学者乔治·萨顿在百年前创立的。科学史作为一门自主的独立学科,并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获得它的独立位置,是萨顿在20世纪不懈努力的结果。1913年,萨顿主持的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创刊;1916年,萨顿开始在哈佛大学系统讲授科学史课程;而到了1942年,哈佛大学授予了第一个科学史博士学位。

在萨顿看来,科学史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科学史在于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他说:“科学史的研究应该是对人类历史的认真解释及其最崇高的命运的展望。”(《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另一方面,科学史的作用在于通过对自然科学历史的总结推动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他又说:“科学史对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不停地起着净化作用。”(《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3页)因此,“科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丰富并发展了人文科学,也丰富并发展了自然科学。

第四,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进行规范。

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追求真,即通过经验(包括观察、实验)的证实或证伪来获得关于自然界、关于人与自然界联系的真理性认识。但自然科学发展到现在,人们发现,自然科学仅仅追求真是不够的,在对真的追求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追求善的问题和一个追求美的问题。随着自然科学在20世纪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中的善与美的问题日益突出了。

自然科学需要善。早在20世纪上半叶,当原子弹试验成功时,人们就发现这里不仅是一个求真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已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功;而且还有一个求善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都表示出忧郁。20世纪下半叶,生物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克隆技术的发展,更把善的问题极大地突出了。对于是否要把克隆技术运用到人类身上,人们分成了不同派别,展开论争,直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看法。在这里,人们看到,仅仅探索真是不够的,而且必须顾及到善。否则,真的探索就有可能反过来危害人自身的存在。自然科学家本人的伦理问题,近年来也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近来引人注目的韩国黄禹锡事件,就典型地反映了当前自然科学家伦理的严重缺失。

自然科学需要美。美的追求在科学发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在科学中的表现,包括和谐性、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如一些公式在数学结构上的和谐、简单、对称,就表现出一种美。爱因斯坦晚年对于“统一场”的追求,实际上表现了他对宇宙美、科学美的一种追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专门写过一篇题为《美和理论物理学》的文章(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1期),来说明理论物理学与美的关系。杨振宁在这篇文章中说:“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毫无疑问,很早科学家就懂得科学中蕴含奇妙的美。1542年出版的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中的第一句话是‘在哺育人的天赋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哥白尼选择这样一句话来开始他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多么欣赏科学中蕴含的美。”

因此,科学伦理学、科学美学这些哲学的分支学科在当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科学伦理学、科学美学的探讨,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规范。

第五,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进行普及。

自然科学需要向非专业的人士,特别是向非从事科学活动的大众进行普及。普及自然科学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科普文学。对广大民众来说,用文学的形式来讲自然科学,比用自然科学的方式来讲自然科学要有效得多。

一些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故事”与“史话”,使更多人接近自然科学、了解自然科学。如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夫人所写的《原子在我家中》,生动地介绍了费米的原子物理学之路。

文学家徐迟在1978年春所写的《哥德巴赫猜想》这篇著名的长篇报告文学,就使“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难题及其数学家陈景润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所作的重大贡献,在中国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广大中国民众对自然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家的关注。至于陈景润在这方面的高深著作,除了极少数专门研究数学的专家外,大概是很少有人去读它的,因为那些内容实在是太高深、太难懂。

一些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自觉地融专业知识与文学于一体,撰写出科学性与普及性都很强的读物。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的十卷本《昆虫记》,用文学的手笔记录了他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昆虫世界的种种生命现象,为人类展现了人之外的另一个多姿多彩、生机蓬勃的生命世界,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也被人们称为“昆虫的荷马”。

从以上五个方面看,人文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人文科学在这方面的价值,是不应当被忽视的。忽视人文科学在这方面的价值,自然科学要有突破性的重大创造是困难的。

当然,人文科学有的时候也会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一种阻碍作用。如19世纪上半年叶黑格尔所建立的自然哲学体系,以一种强制性的思辨框架去规范当时正处于逢勃发展中的自然科学,结果引起了当时自然科学家们的普遍反感,使自然哲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去了活力,直至近几十年才出现复兴趋势。

第二节 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影响

自然科学又对人文科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作介绍。

第一,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的渗透,由此形成人文科学的一些新的分支学科。

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影响越来大,开始向人文科学进行渗透。这种渗透,使得人文科学的一些学科出现变化,部分地改变了人文科学的基本特点。其结果,是一些新的带有自然科学特点的分支学科出现了。在20世纪,数学、心理学的发展,都对人文科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数学在20世纪曾深刻影响人文科学的发展。数理逻辑、计量历史学的出现,就是这种影响的代表性体现。在20世纪初,哲学家罗素与怀特海共同完成了《数学原理》一书,把数学方法引入逻辑学研究,标志着数理逻辑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产生。数理逻辑的产生,使传统逻辑发展为现代逻辑,使逻辑学由传统的思维工具而成为与数学、计算机相结合的现代的思维工具。由于计量方法的影响,在20世纪历史学中出现了计量历史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计量方法引入历史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反映历史变动的计量模型,通过模型模拟已发生的历史现象与过程,来揭示历史进程的规律性。第二,建立反事实模型,对以往历史进程中没有发生过的、与以往事实相反的情形进行模拟,借以说明历史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第三,进行统计分析,对历史过程作最为广泛的计量分析,包括平均数、相关和回归分析、趋势计算、随机变量、概率统计等多种计算方法。而这些内容,都是与计算机科学联系在一起的。计量历史学在近几十年中成为西方史学发展的新趋势,以至有人断言:“今天学历史的学生必须学会社会科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模式制作以及其他辅助方法。”(引自《当代西方历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6页)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也对20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心理学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现代哲学的发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发生过程的实际观察,把心理学的研究与哲学认识论研究结合起来,形成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成为现代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他对人的性心理分析,被引入历史研究中,形成心理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文学的影响,更显而易见。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就深深打上了心理分析理论的印记。因此有研究者说:“可以说,有了弗洛伊德,才有了现代主义文学。”(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社会心理学也深刻影响了历史学研究,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指出:“心理学对历史学影响最大的领域是集体行为和反应的分析方法。由于非理性的力量和下意识的力量发生的影响,在某些特别具有毁灭性的事件之后的动荡和紧张时期中最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例如14世纪欧洲发生的瘟疫,1918年战败后的德国,以及1968年美国在越南失败后的痛苦经验,因此,历史学家倾向于集中力量研究这些时期。如果说每个社会都有‘独特的心理结构’的话,这种‘心理结构’至少部分是从共同的经历和态度中产生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106页)如法国史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著《革命心理学》,通过对法国大革命时期各种人群心理的分析,对法国大革命历史作了独到的论述。

第二,自然科学的重大变革,对改变人文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上,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诞生,都对改变人文科学的思维方式起过重要作用。

现代环境科学的兴起,使人类开始了解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意义,唤起了人们重新思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自然的联系及人对于自然的态度。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的意义与作用被突出了,同时也被拔高了。人们强调的是,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翁。而现在,环境科学重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了人对于自然、对于环境的依赖性,促使人文学者们从人的生命存在出发,思考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的出现,集中反映了人文科学正在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一种新的思考。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及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加强了人类的联系,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更使人文科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人脑与电脑的关系问题,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问题,在网络中人的生存问题,等等这些,都要求有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些问题是当前人文科学所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之一。计算机科学的开创者之一冯·诺意曼,就写过一本《计算机与人脑》,来探讨人脑与电脑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这些影响,对人文科学研究的深入、拓新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于这些影响,切不可盲目肯定,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这些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人文科学研究,是否适用,适用的范围如何,都要经过反复的严肃的探讨,千万不可绝对化;第二,这些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人文科学研究,从全局上看,是对人文科学的补充,而不是将人文科学基本特点抛弃掉。例如计量历史学,一度曾被西方史学界视为“新的科学的历史学”,成为历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在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的计量史学家大多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豪感和自负感,以至勒胡瓦拉杜里说:“历史学要是不能计量化,就不能自居为科学。”(引自《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8页)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们开始发现并批评计量历史学的局限性。那位曾极力主张历史学计量化的勒胡瓦拉杜里,这时却说:“一味追求计量方法和信息技术,就有把历史学推进铁石心肠的技术中心主义中去的危险。”(引自《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9页)也就是说,到了这时,历史学家们已开始意识到应当确定计量方法在历史学中的限度了,不能盲目引进自然科学方法,泛化为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沟通与交流

既然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方面有着那么大的区别、另一方面又有着这么多的联系,因此,人文学者与自然科学家之间就需要建立起一种沟通与交流的关系。人文学者要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家同样要注意人文科学。

爱因斯坦就曾提醒自然科学家重视人文科学。他在一篇题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的短文中说: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

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青年一代。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当我把“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门知识。

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这篇文章很短,译成中文只有五百多字。但就在这篇短文中,却蕴含了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人文科学、认识和理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富有启发性,时隔半个世纪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自然科学家在思辨力、想象力、求善、求美等方面能够达到比较高的境界,能够创造出一些特殊的成就。钱德拉塞卡著《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一书,就主张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艺术的不同创造模式结合在一起。哥根哈根学派之所以能够对量子力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划时代贡献,是与他们的哲学思考分不开的。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同是又是一位诗人、文学家。她的《文集》,就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建筑卷,另一是文学卷。正是这种两种学科的结合,使她成功地设计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吴文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创了数学机械化研究。他所发明的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吴方法”的数学机械化方法,改变了国际自动推理的面貌,形成了自动推理的中国学派,使中国在数学机械化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吴文俊的这一成就,是与他对中国数学史的重视和研究分不开的。

12、汤浅光朝的科学中心转移理论

不同的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科学活动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中心会不断转移,这种中心转移又促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汤浅光朝还详细描述了科学中心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转移路线,被称作汤浅现象。

汤浅的科学活动中心定义: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成其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称作为科学兴盛期。

社会革命与科学中心 :政治革命的高潮与科学高潮的时间间隔,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相差甚大。在英国,社会革命与科学高潮相距七十年,在法国只有十一年,在德国二十二年,而在美国却相距将近一个世纪。

社会生产与科学活动中心 :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给近代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和物质条件,因此,各国社会生产的发达往往会带来科学事业的高涨。但是,科学中心的转移不能单单归因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并不是成简单正比的关系。

社会的科学能力与科学中心的转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务中,人是最宝贵的,科学劳动也不例外。科学劳动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科学家发挥高度的创造力和耗费巨大的精力。因而无论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国家,科学人才、科学家队伍都是科学发展速度的决定性因素。

在未来很可能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达到世界科技成果的四分之一。

各个国家在不同学科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

世界科技已呈现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贝尔纳50年代预言苏联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科学的中心。

但是,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秩序还没有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日本和中国短期内也不具备成长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条件。

美国科技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历史上的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跟今天是不一样的,当时的科学只是极少数学者、知识分子的个人追求。对社会大众来讲,对当时的君主来讲,它是好玩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必要支持,有时候还要来压迫和阻挠,所以那些科学家的科学中心要转移。那么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现在谁都知道科学非常重要,没有必要去转移了。从前科学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很多时候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是偶然的。可是现在不是,现在没有偶然的事情。你吸引科学家,支持科学发展还来不及呢。

13、凯德洛夫带头学科更替理论

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描述了带头学科从近代到现代的更替过程,即:力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微观物理学;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和宇航学。他预言新的带头学科是分子生物学,下一个带头学科将是心理学为主的一组学科。

凯德洛夫指出了带头学科更替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如“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等,这部分给出了带头学科产生及更替的原因。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认为,中国科学一直都远远优胜于西方,只是在文艺复兴以后才为西方超越而已。这个大逆转主要是由社会与经济因素造成,和文化、传统没有必然关系。我们有必要通过讨论西方科学传统的整体发展,科学在西方文明大传统中的核心位置,来审视李约瑟问题的意义,审视中国在近代落后的根源。

他的答案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本主义的兴起是要赚钱的,赚钱就要造东西出来,所以有实用精神,实用精神就刺激了试验科学的发展。西方古代的科学,特别是希腊科学,主要是理论性的科学,缺乏试验科学,这一部分就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而补足了。

李约瑟说西方的封建体制是一个所谓的军事贵族封建体制,比较脆弱,资本主义一起来就把它打倒了,所以资本主义破茧而出,而中国是官僚封建体制,牢固不倒,虽然资本主义萌芽了,但是没有办法在中国兴起,由于没有资本主义的兴起,所以中国就没有试验科学,因此也没有现代科学。

西方对李约瑟问题是有很多批判的,这些批判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他说中国的科技向来优胜于西方,在技术上他做了很多论证,可是他混淆了科学与技术,中国的科学理论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发展的。

第二,他轻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第三,他割裂了西方近代科学与西方古希腊科学之间很重要的关系。

第四,他过分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因素对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几乎全盘否定了科学传统与科学家内在的一种科学发展的力量。

现代科学是从17世纪开始,标志是1687年牛顿发表了他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之前就是近代科学。可是通过“新普罗米修斯革命”,这个革命就是将数学从一种实用的计算工具改变为抽象的要严格论证的学问,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完全不告诉你这些高妙、奥秘的几何定理有什么用处,只是严格证明它是对的

现在大家都认为科学是由实用搞出来的,其实不是的,西方科学的源头是由宗教出来的,宗教为什么与科学发生关系呢?实用的东西很难上升到理论,因为科学理论在原创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严格证明几何定理根本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没有人会去做这个事情,一定要有强大的动力,最聪明的人才会用一生的功夫去研究,这就需要宗教。

古比巴伦的数学传统是实用的,并不是理论的,也不是严格证明了的。现在有证据证明它影响了希腊科学的兴起,《几何原本》里很多题目和这些陶泥板上的题目甚至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西方科学的发展,最早是在埃及的巴比伦,影响了希腊周边的殖民地,产生了最早的自然哲学,也就是科学。后来传到了雅典,是因为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缘故,然后又传到了亚历山大,就是托勒密王国,它通过阿拉伯翻译运动,阿拉伯人将所有古希腊的科学典籍、哲学典籍全部从希腊文或叙利亚文翻译成阿拉伯文,古希腊科学就传到了中东,就成为伊斯兰科学。伊斯兰科学又经过拉丁翻译运动,出现了欧洲中古和近代科学。

说明西方科学是由实用经过数学的发展转入实验理论型科学。通过这一传统发展出来的。因此数学、实证、理论发展是西方科学的精髓。传统很重要,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中国从孔子开始,一直到五四运动为止,所有人的思想都深深受到孔子、孟子、儒家的影响,我们总觉得经世济民、服务社会救国家是最重要的,可是西方的传统不是这样。西方传统当然有很多种,苏格拉底的伦理传统也很重要,其实很重要的西方传统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在西方很早就有客观的自己独立思考和老师争辩的传统西方科学之所以能够演变成为现代科学,是跟西方文明核心里有科学精神分不开的。

在中国的传统核心里是没有科学的,即使有一点科学,这个科学也不能够进入到中国文明的核心里,它是被边缘化了的。

数理科学,甚至是理论性的科学,对中国人是没有吸引力的,后来不能发展。我们这一块土地、我们这一种文化对数理科学有排斥性,所以没有发展。可是在西方有毕达哥拉斯的神秘教派,由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传统,科学成为文明的核心。

1、 中国传统人本文化是“内学”,以身心为主。

 2、传统中国文化如何处理“外学”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 一理 就是说有一个“理”,这个“理”对于我们自己的思想跟外界的一切,是一回事情,这整个的观 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精神。“理”不是近代科学所讲的规则、规律,或者是定律。这些观念、规则、规律跟定律,是近代科学追求的重要精神,而这股精神跟中国传统文 化所要追求的“理”是不一样的。它们的方向是一样的,可是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这个定律,没有这个规律,没有这个规则的观念。

3、 传统中国文化如何求“理”?如果仔细分析,我想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个方法就是归纳法,即把许多分处的一些现象,或者一些状态,归纳成一个最终的“理”。这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通过这一类思维方法,传统的中国文化想要达到一个了解世界一切之一切的境地。

近代的科学怎么来追求这个自然规律呢?”其精神和方法之一,跟传统中国文化一样,是用归纳法求得这些规律。另外有一套思维的方式,这第二个方式是上到下的,是推演,是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所没有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是要用一种抽象的分类、归纳的想法,来达到“理”,这个跟西方的一部分精神是一样的。可是这种推演的精神、逻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里头没有。近代科学的精神,是要把归纳法跟推演法结合起来,传统中国文化想要达到这个“理”,是经过归纳,是一些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步骤。传统中国文化以归纳法求“理”,通过抽象化求“内外一理”。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头对于浓缩化、抽象化是这样地注意呢?我觉得,这是因为单音象形文字的影响。

因为中国字是单音字,不噜嗦,精简以后,读起来音调铿锵,又因为中国字的笔画多,写起来慢,所以要精简。所以,在中国的传统里头,在中国的文学里头,“美”这个观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精简化,要浓缩化,要抽象化,最后就渗透到整个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里面了。

科学的规范

科学规范结构研究中,R. K.默顿的权威性毋庸置疑。1942年,默顿在他的著名论文《科学与社会秩序》(该文后来以《科学的规范结构》为题收录于默顿的论文集《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调查)中首次系统论述了具有范式意义的科学的精神气质:Universalism, Communism, DisinterestednessOrganized Skepticism。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的精神气质是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基础,它解释了科学共同体成员如何在规范的指导下从事研究,以及科学的社会运行如何在科学规范框架内展开。可以说,正是有了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才获得了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资格,但是,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论述并没有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较早对科学的精神气质提出批评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卡普兰(Norman Kaplan),卡普兰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当时欧洲科学界的情况,对科学的精神气质逐条进行了批评,通过大量反规范事例的列举,他指出,欧洲科学界并不遵守这些精神气质,最后卡普兰得出结论说:“因为(1)科学家们严重背离了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2)这种未加说明的科学的精神气质与更大的社会价值整合不良,所以,这些精神气质作为科学规范是有问题的。英国社会学家马尔凯(Michael mulkay)则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科学的精神气质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他发现科学的精神气质不能解释近代自然科学快速和持续成长的历史,相反,马尔凯发展了一种有新意的科学增长理论,认为是由于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增加了创新的范围,从而促进了科学的成长。不过,马尔凯并不否认科学共同体存在科学规范,而是认为控制科学家行为的不是如科学的精神气质这类规范,一些技术性的规范就足以保证科学共同体良性运行了。

上述对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洁难可分为两种情形:其一,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不能解释科学家的行为,而且科学家大多数情况下也并不遵守这些规范,因而科学共同体中根本就不存在独立的社会规范;其二,认为即使这些规范理论上成立,但现实中它们对科学的社会控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尤其在当代,科学的应用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科研活动中伪造、剿窃等不规范行为屡屡发生,我们没能看到科学的精神气质的作用,因而科学精神气质只在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有意义。

前述对科学的精神气质的话难尚待进一步商榷,其中最值得商榷之处是考察科学的精神气质时用错了标准,即没能把规范和元规范区别开来。元规范是“确立规范所应遵守的规范,因而是元规范” 元规范从理念层面上体现出来,对规范的形成而言,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规范和元规范之间的关系可喻之以具体法律和法理学的关系,我们发现,许多学者对科学的精神气质内涵的诊释和默顿最初的概括并不完全一致。何谓“科学的精神气质”,默顿是这么说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是制度性必需的规范”[8],即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规范。还“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价值和规范的综合”[9],这里默顿就清楚地告诉人们,他所论述的科学的精神气质不是科学活动的具体规范,而是科学活动中“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既是“综合”,科学的精神气质体现的无疑应是“价值和规范”的共性,“价值和规范”应以“精神气质”为基础。在形上层面,科学的精神气质应比“价值和规范”高一层次。对“价值和规范”而言,科学的精神气质具有“元”(meta)的意义,它是科学价值观及具体科学规范形成的基础或制定的指导原则,我们可称之为科学元规范。对科学共同体有控制作用的是这些“价值和规范”,默顿认为,这种作用是“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107(显然,这时科学规范已在操作层面实现了对科学共同体的控制)而“科学的精神气质”是“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作品中,在由于触犯精神气质而激起的道德义愤中所体现出来的道义上的意见一致性方面表现出来的。可见,被这些精神气质约束的“价值和规范”对具体的科学活动才有控制功能,因科学的精神气质缺乏操作层面的控制功能而否定其存在是没有道理的。

基本概念

拥有同一范式

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在同一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范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共享的信念系统、价值系统、知识系统和操作方法

符号概括

范式 模型

价值

范例

围绕某一学科专业所具有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共同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理论模型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共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发展方向及其共同的研究范围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外部)定义

群体内交流和对话充分 学科建制,人才培养,学术组织和团队,出版物,学术会议

二、 科学家的社会规范

科学精神的三个层面:

基于科学认识及其特性衍生的科学精神

基于科学与社会关系衍生的科学精神(伦理)-调整科学共同体行为的价值规范

基于目的论(广义)科学精神

基于科学认识层面

- 求真、求实 理性精神、独立精神 批判精神 创新精神

基于科学与社会关系层面科学共同体与社会

即默顿所提出的著名的四项学术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

科学精神的四项基本规范

普遍性——世界性原则 公有性——知识共享原则

有组织的怀疑——学术自由 无私利性——对真理的不谋私利的探索?

现代科学精神的拓展

1 风险性创新精神 2 竞争性合作精神 3 肩负社会责任精神

广义的科学精神

从目的论的观点看,新时代的科学目的,已经不仅是为了探求真理,而且直接是为了造福人类,增进人类的福利减少人类的痛苦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