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体

发布时间:2012-11-09 09:22:17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2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 《问刘十九》《买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其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是乐曲的意思;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代表作 以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以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特点:一、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 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四、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其一) 忆江南(其二) 忆江南(其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日出江花红胜火, 山寺月中寻桂子, 吴酒一杯春竹叶,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春来江水绿如蓝, 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能不忆江南? 何日更重游? 早晚复相逢?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歌行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