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社会改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发布时间:2014-10-28 21:44:52

浅谈我国社会改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泸州市委宣传部 任晓波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思维,决定了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第一性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及所依存的生产资料所有、产品如何分配等经济制度内容,则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第一性决定第二性,这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两点论的辩证思维指导我们:全面地看待改革中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问题,分清主次,不但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看到事物的现状,也要看到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为部分先富的目的则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全面联系的系统思维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大至宏观的宇宙系统,小至微观的基本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整体。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组成的统一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变革的各个领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系统领域,从而为我们“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目标,提供了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质变的底线思维告诉我们: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这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规定了基本遵循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唯物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哲学形态,它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本文拟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哲学依据、判断改革成败的辩证思维哲学依据、改革系统性“五位一体”目标的系统思维哲学依据、改革基本遵循的底线思维哲学依据等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理论支撑。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思维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思维,决定了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第一性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及所依存的生产资料所有、产品如何分配等经济制度内容,则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第一性决定第二性,这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哲学依据。

恩格斯曾经在总结哲学发展史的过程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其中,第一个方面最重要,它决定了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也是世界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问题。

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中,也有物质决定意识的问题,这是哲学问题的延伸,也是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及其变革的哲学依据。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它又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从生产技术结构方面来看,具有自然的性质,是人和自然之间发生物质变换的方式;从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具有社会的性质,同时规定着人和人之间的活动互换。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根本形式,实行统筹兼顾的计划经济。这使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起到了不可抹杀的积极作用。翻身得解放、成为物质生产生活资料主人广大人民也以极大地热情投向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使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始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当时的社会经济体制是适应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但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如物质决定意识,它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乃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物质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国家统得过多、管得太死、经济布局的条块分割、分配领域的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大锅饭,成为物质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些体制、制度的内容,是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意识范畴,物质决定意识,它将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生变革,才能适应物质生活方式的发展。可见,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思维,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哲学依据。

二、判断改革成败的辩证思维哲学依据(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确保各项改革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两点论的辩证思维指导我们:全面地看待改革中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问题,分清主次,不但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看到事物的现状,也要看到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为部分先富的目的则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是相互贯通的,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列宁称之为“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矛盾的相互贯通性首先表现为矛盾的双方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任何矛盾都是具体的统一体内的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因素,因而必定是互相渗透和互相包含的。矛盾的相互贯通还表现为互相转化的趋势。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调动起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积极因素,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改革开放中,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和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共同富裕就是一对“对立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着的双方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势必形成后富者追赶先富者的竞争局面,使一切有利发展生产力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竞相迸发,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财富的极大繁荣,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准备了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最终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可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可以向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转化的。

三、改革系统性“五位一体”目标的系统思维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全面联系的系统思维启迪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大至宏观的宇宙系统,小至微观的基本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整体。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组成的统一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变革的各个领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系统领域,从而为我们“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目标,提供了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有这样或是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些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在现代社会实践、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形成系统思维的范畴,这是由唯物辩证法发展而来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所谓系统,是指两个以上的诸多要素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一般说来,系统整体大于要素相加之“和”。“五位一体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八大所提出的要求,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在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是以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思维作为其哲学根基的。“五位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就必然会有其系统性的特征。在这个系统内部,经济建设是根本要素,政治建设是保障要素,文化建设是灵魂要素,社会建设是条件要素,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要素。五个要素之间具有个别性、多样性、差别性、局部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因为,我们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要引领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我们不仅仅需要经济建设的根本要素,而一味地追求GDP数据指标;也不仅仅需要政治建设的保障要素,为了“维稳”而“维稳”;不仅仅需要文化建设的灵魂的要素,去忽视物质基础而构建精神上的“理想国”;不仅仅需要社会建设的条件要素,追求“知和而和”的所谓“和谐社会”;也不仅仅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素,只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解。而应该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系统性特点,从而要把经济建设的根本要素、政治建设的保障要素、文化建设的灵魂要素、社会建设的条件要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素统一起来,把握“五位一体”的整体性、统一性、复合性、稳定性的系统特征,发挥系统整体大于其要素相加之和的优越性,促进中国社会的综合提升,助推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中国梦。

四、改革基本遵循的底线思维哲学依据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坚守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以法治手段、刚性约束守护好青山绿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质变的底线思维告诉我们: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这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规定了基本遵循的哲学依据。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哲学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改革开放而不动摇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哲学依据。社会发展、改革、变革实践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是动态的、复杂的,在量变过程中准备着质变,而质变又完成着量变。而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的实质在于,要善于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对立统一,在它们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事物的变化发展,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哲学指导。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基本遵循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从量变的角度看,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对于全方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要明了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变的客观规律,坚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的国体,从政治上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政治更加民主,吸收社会各阶层包括新兴的民营企业家等参与民主管理、献言建策。但是,我们牢牢把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里,并保证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共享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繁荣、物质财富的增加,有一些领导放松了世界观、价值观的要求,贪污腐败,影响了党的机体。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懂得量变、质变的客观规律,反腐倡廉取得了重大进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行动指南。我们对外开放,学习世界人民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注意识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反对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思潮。我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但同时也要剔除不合时宜的、封建思想、愚昧迷信等。须知,这里也有个量的积累、必然发生质变的规律在里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

[2]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8卷,第13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7页。

[4]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306页。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1)。

浅谈我国社会改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