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

发布时间:2018-08-25 18:01:38

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镇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前言

1、东高村镇十五计划回顾

2、东高村镇“十一五”期间发展面临的形势

2.1外部发展环境

2.2自身发展条件

2.3面临挑战

3、“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奋斗目标

3.1发展思路

3.2奋斗目标

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4.1产业布局

4.2空间布局

4.3人口布局

5、继续完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工业全面发展

5.1北京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5.2北京文化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5.3北京文化产业基地服务体系

5.4依托文化产业基地,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6、以休闲旅游、汽车出租、建筑房地产开发为龙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6.1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新兴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6.1.1渔阳生态观光园

6.1.2北京绿谷文化产业旅游基地

6.1.3塔山风景区

6.1.4南干渠旅游风景线

6.1.5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旅游观光采摘业

6.1.6民俗旅游新村

6.2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完善服务体系

6.3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建筑房地产业,突出支柱产业作用

6.4以渔阳汽车出租产业为龙头,发展运输服务业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8、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品农业、特种农业,安全、标准化生产,与休闲体验、观光采摘相结合,促进都市型农业发展

8.1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8.2突出蔬菜带建设

8.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

8.4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8.5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

8.6强化动植物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9、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9.1加强城镇规划管理

9.2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

9.3建设“数字乡镇”,打造现代信息平台

10、以人为本,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建和谐村镇

10.1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10.2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0.3推进教科文卫体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0.4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10.5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1、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总体服务水平

12、规划实施

12.1认真进行规划衔接

12.2科学安排政府资金

12.3认真贯彻经济及社会发展政策

12.4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13、规划调整

附:1.东高村镇20062010年建设项目表;

2.东高村镇2006年建设项目详细情况表;

3.东高村镇2006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一览表。

《东高村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一2020)》对平谷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平谷区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东高村镇镇域总体规划》及平谷区东高村镇乐器综合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规划期为20062010年。东高村镇 “十一五”规划是未来五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全镇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制定各项专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1、东高村镇十五计划回顾

“十五”时期,是东高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突出发展的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富民强镇为目标,深化改革,拼搏奋斗,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任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04年底,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5320万元,年均递增8.5%;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明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底,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0.7%28.3%;实现出口供货额17000万元,年均递增9.2%;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面貌明显改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0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29元,年均增长9.5%

2、东高村镇“十一五”期间发展面临的形势

2.1外部发展环境

国家将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北京、新奥运”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生态涵养区”发展定位将促进我镇休闲旅游发展;市财政资金向郊区倾斜,区把东高村文化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以及京平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都为加快发展带来宝贵机遇。

2.2自身发展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我镇是京、津、冀的结合部,是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中东部次区域中重要节点,随着“大北京”环渤海经济圈逐步形成,位置越来越重要;我镇又与平谷新城一河之隔,是平谷新城经济一体化、未来功能拓展的重要腹地。二是优势项目突出:北京文化产业基地成为区级工业区;渔阳生态观光园将带动休闲旅游产业崛起;鼎瑞医疗装备制造、服装毛织、生物肥、生物药制造业强劲发展,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蔬菜带建设是我区多年发展的农业重点。三是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泉水山、泃河“一山一水”构成独特生态景观构架,对调节本地区气候,塑造宜人居住环境、城市景观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了城镇发展方向。

2.3面临挑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东高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形势与财政实力弱和用地困难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建设任重道远;旅游资源挖潜不足;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公共事业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仍有很大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形势对我镇发展相当有利。

3、“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奋斗目标

3.1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全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和区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建设生态环境美、经济实力强、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以“工业强镇、旅游富民”,为目标,以蔬菜带建设为龙头,发展都市型农业;以乐器制作和机械制造为龙头,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打造一条平谷南部工业走廊;以滑雪场、汽车出租和建筑房地产为龙头,发展旅游业、运输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努力打造我镇二三一产业新格局,

3.2奋斗目标

20062010年,预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9000万元,年均递增10.3%,其中工业产值达到101000万元,年均递增14.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完成企业总收入183000万元,年均递增10.8%;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73231万元,基础设施初步完善;一、二、三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51%4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7元,年均递增10.3%;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林木覆盖率由现在的60.49%增加到67%;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达到80%以上;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2010年户籍人口为31000人左右;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逐步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到2010年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000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4.1产业布局

我镇现有产业格局比较清晰,发展方向清楚。规划定位: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集种养、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兼备的都市型农业;工业逐步升级改造,向用水少、能耗少、无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工业转变。第三产业在发展商业服务业同时,将深入到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突出发展休闲娱乐功能的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汽车出租、房地产开发积极向外埠拓展,抢占外埠市场。产业布局使我镇发展成为以乐器制造等无污染工业为主,兼有度假、娱乐旅游产业、都市型观光农业的综合性城镇。

4.2空间布局

以泉水山、河、京平高速路、七环路、平三路、大秦铁路的空间布局形成的空间结构,概括为“一横轴、两生态带、三个南北轴、四个产业分区”。“一横轴”即:东西向的京平高速路,是东高村镇东西连接北京市区、天津蓟县的重要通道;“两生态带”即:泃河流域和泉水山地区,是镇区的景观生态屏障,对于本地区的气候调节、城市自然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条南北轴”即:七环路、平三路、大秦铁路,这三条轴线是贯通平谷区、连接河北、天津的“大动脉”;“四个产业分区”即:山区旅游休闲产业区、中部乐器无污染产业区、平原都市农业区和城镇综合发展区,四个产业区划分了东高村镇的产业空间形态,明确了各自分区今后的发展方向。

4.3人口布局

我镇现状常住人口3.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2万人,暂住人口2000人左右。预计2010年,我镇常住人口为35600人,其中,户籍人口3.18万人,暂住人口3800人左右。

5、继续完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工业全面发展

5.1北京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计划到2010年,规划和开发用于乐器生产的工业土地1.59平方公里(239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入区企业总数将达到40家,主要产品包括:提琴系列、吉他系列、钢琴系列、铜管乐、打击类乐器、二胡、木琴、古筝、琵琶及乐器包装、乐器配件等等;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展览馆、提琴制作室、绿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占地0.67平方公里(1000亩)。总的发展目标是把北京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全国第一流的乐器生产、销售集散地,全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且成为世界著名的乐器生产特色游览园区。

5.2北京文化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对北京文化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计划投资11800万元,完善文化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其中,投资2200万元修路6500米(2006年全部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1座污水处理厂;投资1300万元建成1个电力开闭站(2006年完成);投资1500万元完成文化产业基地内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2006年完成10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建设1个集中供暖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设文化产业基地集中供水设施(日供水量11000立方米)。

5.3北京文化产业基地服务体系

北京文化产业基地管委会为入区企业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协助企业办理立项、征地、规划、工商、税务等手续。

5.4依托文化产业基地,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充分利用京平高速路的交通优势,利用平三、密三两个出口,东部以北京文化产业基地为依托,西部利用区物流园与我镇地域紧密相连的优势,沿高速路两侧,打造一条平谷南部工业走廊。到2010年,计划新上工业项目50(包括乐器产业40),重点发展生态环保、集约高效型工业,包括鼎瑞医疗装备有限公司等一批原有重点企业的改扩建。预计新增工业产值5亿元,新增工业利润4000万元,新提供就业机会5000人左右。

6、以休闲旅游、汽车出租、建筑房地产开发为龙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6.1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新兴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6.1.1渔阳生态观光园

继续完善生态观光园二、三期工程建设,包括雪上飞碟、摩托滑道及附属配套设施和生态观光园区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后,农业生态观光园将成为北京一流,集滑雪、餐饮、住宿、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胜地。计划投资6000万元。

6.1.2北京绿谷文化产业旅游基地

继续完善北京绿谷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地除引进相关生产企业外,还将规划建成博物馆、音乐厅、音乐广场、青少年音乐教育基地、乐器生产一条街及服务中心等项目。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开发多彩的民俗、民间技艺、民间传说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计划总投资7500万元。

6.1.3塔山风景区

完善塔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塔山旅游风景区风景秀丽,有明代所修文峰塔等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交通条件便利,区金海湖百里观光路穿景区而过,京平高速路也将由风景区山脚下通过。塔山风景区现有山场(包括塔山、风水顶、马蹄峪、大小簸箕掌)面积2600亩,山下人工湖320亩,土地173亩属国有土地。计划修进山路4公里,打岩心井3眼,完善电力配套设施、景区管理配套设施等。计划投资2600万元。

6.1.4南干渠旅游风景线

南干渠边路修通将对东高村、大旺务山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利条件。计划沿路扩大果园种植面积,统一果园种植品种,栽植彩叶林,开发建设人文景观,使其成为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风景线。计划投资120万元。

6.1.5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旅游观光采摘业

我镇独特的山水景观以及精品农业建设和京平高速路建设对我镇民俗旅游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观光、采摘、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包括东高村温室大杏、温室桃、红提葡萄;崔庄的温室桃;沈芳园及南宅温室蔬菜等采摘项目;发展加盟特种水产品养殖的小品种鱼垂钓项目。计划到2010年展民俗旅游户181户。

6.1.6民俗旅游新村

南宅新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电力设施改造,电力增容700千伏安,铺设高、低压线路,投资180万元。进行供水、排水工程建设。计划打饮水井1眼,建500立方米水池1个,铺设供水管道1.7万米,排水管道1万米,建化粪池300个,投资235万元;铺修5米宽街道1.7万米,投资414万元。

新居建设。南宅新民居计划建设47550平方米,投资4717万元。规划及其他投资310万元。南宅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5856万元。预计一期81户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年收入120余万元,可解决就业240多人。

加快民俗旅游新村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到2010年对南埝头等村进行旧村改造,突出民俗旅游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6.2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完善服务体系

在建的旅游项目,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要努力引进一批影响力大、能覆盖四季的娱乐项目,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建立完善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和旅游咨询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旅游项目。到201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6.3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建筑房地产业,突出支柱产业作用

依托京平高速路建设和浅山资源的开发、泃河河道治理,面向都市中高消费群体,适度发展旅游度假设施等外向型休闲房地产业。继续发挥房地产产业优势,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以裕发房地产开发集团为龙头,抓住大开发、大发展机遇期,立足本地区建设,抢占外埠房地产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建筑房地产业,带动经济总量增长。

6.4以渔阳汽车出租产业为龙头,发展运输服务业

以渔阳汽车租赁产业为龙头,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抢抓机遇,优化结构,以一流的服务水平,树立全新企业形象,做大做强运输企业,使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北京文化产业基地等优势项目为载体,结合我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有利于增加总体经济实力、有利于增加财政税收,采取概念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走出去招商等战略,加大工业、旅游业、农业、房地产业、物流业的资金、项目引进力度,建设一流的投资环境,将基础设施投资纳入招商范围,实施全方位招商引资。继续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8、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品农业、特种农业,安全、标准化生产,与休闲体验、观光采摘相结合,促进都市型农业发展

8.1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区委、区政府“南菜、北果、全区上畜牧”的总体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蔬菜生产为主,重点发展保护地蔬菜。2010年全镇保护地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投资5300万元,包括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8.2突出蔬菜带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实施IPM生态菜工程。推广我镇谷田生物肥有限公司生产的“世纪田王”生物有机肥,北京亚戈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杀虫剂,以及频振式杀虫灯、果实套袋、糖醋液及性诱剂等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建立试验示范园区。在崔庄、南宅、青杨屯各建立占地不少于100亩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区。

继续抓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加快蔬菜专业镇建设。抓好大旺务地膜豆角、大庄户茄子、崔庄和赵庄户西红柿及渔阳集团南宅特菜种植基地建设。

利用树空发展立体农业。在大旺务和东高村的果树间隙套种地膜豆角、大萝卜等,发展立体农业2500亩。

8.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地下水资源,20062010年投资180万元继续发展节水灌溉地埋管0.9万亩,使全镇4.2万亩农田全部实现节水灌溉。投资75万元发展节水滴灌0.5万亩,使全镇1万亩保护地蔬菜全部实现节水滴灌。

8.4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实现种植业品种标准化生产。抓好沈芳园和南宅渔阳腾达两个标准化基地建设。抓好养殖业标准化。抓好克头、南宅肉牛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养殖;抓好东高村特种水产品养殖和西高村水产小品种标准化养殖。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2006年全镇所有粮田、菜田、果树、苗木花卉,推广“谷田”生物有机肥,2008年种植业全部达到无公害安全食品标准。抓好南宅特菜基地和沈芳园生态农业园的无公害食品认证。

8.5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

一是完善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绿东果蔬物流配送中心、翠谷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吉利科技特菜产销协会,增加包装生产线及质检中心设备。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二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利用市场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三是在稳定现有农产品市场同时,引导农民向各大超市、向国际市场发展,扩大市场覆盖面。

8.6强化动植物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常抓不懈。加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美国白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力度,保证我镇养殖业和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

9、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9.1加强城镇规划管理

加强城镇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调控及指导工作,健全城镇规划实施机制。“十一五”期间,完成我镇镇域总体规划调整编制,完成东高村镇综合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强化总体规划的法制地位,保证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

9.2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

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考虑今后东高村镇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对原有京平高速与平谷城区联络线进行改扩建,在繁华路段两侧建商业街,健全商业网络,完善商业服务功能。

9.3建设“数字乡镇”,打造现代信息平台

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东高村”。2010年全镇企事业单位电脑拥有率达到100%,镇机关、22个村委会、729家企业全部实现办公信息化。

10、以人为本,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建和谐村镇

10.1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建立新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在涉农占地拆迁中,要把保护好农民收益放在第一位,保证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严格按照土地征用办法、补偿标准,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采取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出租等方法,解决建设用地和农民利益的矛盾。

10.2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农民转岗培训、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劳动督察,规范用工管理。加强镇、村两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指导。广泛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使广大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民转岗培训15000人次。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力度,扩大参保覆盖面,到2010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深入落实城乡救助制度,完善救助体系,保障弱势群体的正常生产生活,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0.3推进教科文卫体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按照《平谷区教育2010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2010年我镇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失学率为0。加大成人教育培训力度,到20105个村级成人学校达到村级示范校标准。

稳步推进“科技兴农”步伐。加强科技示范和成果推广,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按照“数字东高村”总体构想,建设全镇公众综合信息平台,扎实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

加大文化设施、文化队伍建设力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扩大文化阵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1个镇级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并达到市级标准;建成18个村级文化大院;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完善村级文体设施,达到村村有健身公园。

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 2010年,农业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加强监管,强化服务,真正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按照未来人口规模扩张的需要,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完成村级卫生网络医疗配套工程,合理布局,建成14个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每个社区服务站辐射2000人。继续健全东高村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疫病预防控制体系。

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

10.4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镇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

10.5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希望工程”、 “手拉手”、“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投资3000万元完成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实现人畜饮水安全无害化;加快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进程;2010年完成投资1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6000万元,完成镇域总体规划中的道路建设,改善22个村的村级道路,提高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程度;在全镇建起1个统一垃圾转运站、26个垃圾收集点,成立23个保洁队;2010年全镇80%的村达到“花园村”、30%的村达到“生态村”的标准。初步实现农村城市化管理,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工作。深入落实各项制度和预案,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强化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扎实做好防火、防汛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完善、落实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项分预案。

继续抓好社会稳定工作。认真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大力实施“红袖标”工程和“治安联防”工程,扎实推进“平安村”创建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11、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总体服务水平

加强广大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及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持依法行政,廉洁自律,求真务实,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转变,打造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真正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干部队伍,积极引进和培养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大力推进我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积极进取,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五年奋斗目标。

12、规划实施

12.1认真进行规划衔接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镇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组织好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在重点专项规划中落实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修订和细化项目建设标准,保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12.2科学安排政府资金

依法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培养税源,确保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不断增加镇级财力,积极申请平谷区政府的各项转移支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12.3认真贯彻经济及社会发展政策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包括产业选择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新农村建设、劳动力就业指导、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保证政策实施效果。

12.4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重点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全镇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从项目前期准备、设计理念、资金筹集、工程管理、效益评价等多方面,提高工程组织实施水平。对项目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完善政府内部的考核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为我镇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13、规划调整

本规划一经批准,由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期间遇有重大环境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需要进行必要调整时,由镇人民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请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OO五年八月

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