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墓祠

发布时间:2018-11-02 01:53:17

于谦墓祠

瞻仰于谦墓祠 4月27日一早,新疆客人被徐通法带着去登黄山了。我便与妻子去寻访于谦墓祠等景点。从地图上看,于谦墓祠位于三台山麓,乌龟潭边,附近是西湖著名的“三台云水”景区。

我们从“岳王坟”出来,沿着“杨公堤”向南走,到了“丁家山”问了一个讯,转到虎跑路上便找到了三台山路。在三台山路上向北走几百米,就是八盘岭路,转入八盘岭路就看到于谦墓祠指路牌了。进入于谦墓祠的道路用粗糙厚实的花岗岩铺筑,路面虽不够宽,汽车是可以开进去的。我看到路边划有停车线,便把车子停在

于谦墓道入口北侧的停车位上。

下得车来,看到于谦墓座西朝东,面向西湖。墓道前建有一座石坊,坊额是“热血千秋”。内侧柱联“远望岳坟千古并推双少保;近邻花港一杯永镇三台山”。岳飞和于谦都曾封为少保(少保为官名,辅佐太子,明清为正二品)。于谦墓邻西湖“花港观鱼”景点。外侧柱联“血不曾冷;风孰与高”。一条血性汉子,耿耿忠心的形象跃然眼前。

于谦墓道并不算宽,两边绿草如毯,浓荫似盖。走近墓前,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白玉石碑立于路侧。墓前石羊、石虎、石马并列两旁,庄严肃穆。

墓碑上刻着“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太师、太傅、太保俗称“三公”,正一品。弘治二年(1489年)屈死后的于谦被赠太保,谥肃愍,万历年间改谥忠肃。我环视周围,墓后树木参天,形成环卫姿势。墓顶绿草茵茵,青翠欲滴。地面干干净净,环境幽静。

返回出来时,看到路边一口方塘,一幢青瓦红柱建筑。走近看是于谦诗文碑廊。其中,有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抄写的于谦那首广为流传的《咏石灰》诗:“千锤万击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有于谦另一首有名的《咏煤炭》诗:“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荡,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更有今人写的怀念于谦的诗:“涕割西湖水,于坟望岳坟。孤烟埋碧血,太白黯妖氛。社稷留还我,头颅掷与君。南城得瘗骨,何处暮鸦闻。”

欣赏过于谦诗文碑廊,该去拜谒于谦祠堂了。于谦祠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修建,经1998年重新修葺后在于谦诞辰600周年时对外开放。祠堂由门厅、前殿、正殿、后殿,及南北两庑、祈梦殿等组成。大门匾额“于忠肃公祠”为黑底金字,异常醒目。大门对联“两袖清风昭万世;一轮明月耀三台”。走进大门,前殿是三间硬山出檐平房。正门上高悬“百世一人”匾额,门联是清代名臣林则徐题写的“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前

殿正中设一玻璃柜子,柜内放有一块雪白的石灰模型。以此借喻于谦为官清正廉洁,粉骨碎身为国为民的人生风范。前殿墙上陈列有于谦及夫人的画像、于谦家属世系表及于谦大事年表。

走过前殿是一个不大的内院,庭院正中置有一只生铁铸造的“镇河铁犀”。这是于谦在任河南巡抚时治理黄河时铸造的镇河之宝,后人仿造后置于于谦祠堂,以示

对这位一心为民的清官的怀念。

走过“镇河铁犀”是正殿。正殿为于谦祭殿。殿内立有一尊于谦的木雕立像,通身漆黑,映衬在一扇白色屏风前,显得威风凛凛,黑白分明。屏风上刻有徐向前元帅书写的于谦《咏石灰》诗一首。祭殿匾额为“丹心抗节”四个大字。祭殿墙壁上

是于谦在“北京保卫战”时与瓦剌军血战的大型浮雕。屏风后背陈列有于谦书写的文章拓片,字迹工整隽丽,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在拓片上我们看到于谦写的一句名言“社稷为重君为轻”,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思想,但在皇帝看来完全是大逆不道的话。社稷就是国家、民众,当国家处于存亡的关键时刻,于谦把国家利益看得重于一切。

后殿是“于谦纪念馆”。大门上高悬“万世流芳”匾额。殿内陈列于谦生平事迹图片和文字资料。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于谦祖籍河南考城。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曾任

杭州路总管,罢任后在杭州定居。祖父于文,明洪武初年曾任工部主事。父于彦昭,终生不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谦出生于钱塘太平里(今杭州市祠堂巷)。于谦自幼聪明好学,尤其仰慕文天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四岁进士及地。踏入仕途的于谦先后任山西道监察御史、江西巡按,还在山西、河南担任巡抚19年之久。于谦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许多官员为了保住官位,纷纷搜刮民财贿赂王振。独于谦对此厌恶,每次进京不带一物。有人问他,难道你那里无土特产可充交际?于谦卷起衣袖笑着说:“只有两袖清风”。随后口占一诗“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部南侵,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的胡言,率50万大军御驾请征。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遭瓦剌骑兵合围,明军大溃,几乎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不少人主张迁都南京。于谦据理力争,竭力阻止了这场关系明朝危亡的“南迁之议”。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拥戴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当皇帝,是为景帝。于谦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接着,于谦积极备战,调集全国可调之兵力进行训练,在北京城中备足粮草。此时,也先挟持英宗攻到北京城下。于谦总督军务,精心部署,激战九门,终于在北京城下打败了瓦剌军的进攻,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于谦马不停蹄整饬武备,加强边防,在京设立了团营制度,国防力量日趋强盛。

也先本想挟持英宗,夺取明朝政权。结果被于谦强有力的军队守卫,不得前进一步。于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将英宗释放南归。七年后,英宗复辟。于谦被诬以“意欲迎立外藩”的罪名惨遭杀害。《明史·于谦传》载,“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徐有贞,与于谦有仇,英宗复辟主谋)进曰:‘不杀于谦,此举(指推翻景帝,英宗复辟)为无名。’帝意遂决。”“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指挥(即锦衣卫)朵儿者,本出曹吉祥(徐有贞同谋)部下,以酒酹谦死所,恸哭。吉祥怒,抶之。明日复酹奠如故。都督同知陈逵感谦忠义,收遗骸殡之。”两年后于谦遗骨归葬杭州三台山祖茔。英宗去世后,儿子朱见深即位,是为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被充军戍边的于谦的儿子于冕、女婿朱骥被释放回原籍,并发还家产。于冕上书为父亲申冤。宪宗即追认恢复于谦官职,派人前往杭州祭祀于谦墓,16年冤案终于昭雪。

从于谦祠堂出来,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心想,要不是于谦的忠诚、胆识和勇敢,大明江山可能早就夭折了。一片忠心,到头来却落得个人头落地的悲惨下场。这与岳飞的境遇完全一样。更可悲的是,如此悲剧,中国代未断绝。

清代著名学者袁枚有诗句:“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确,这次来到西湖不仅觉得她很美,而且有丰富的内涵。

于谦墓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