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发布时间:2019-11-12 11:57:37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本课能够***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结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①使物体发出声音;②观察发声的物体;③观察音叉的振动

编写的意图:在 ①使物体发出声音活动中,编写者力图通过对物体使用不同的用力方法而产生“发声”和“不发声”不同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进入“研究物体的振动”的活动中;在 ②观察发声的物体的活动中,编者力图通过对锣鼓,钢尺、皮筋等物体的发声特点的对比观察研究,通过“物体停止振动不发声音了”而达成对“声音的产生原因”有深入的理解;在③观察音叉的振动中,编者目的很明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可以细致观察和准确描述物体振动的素材,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

从教材编写来看,一条主线非常清楚:设法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这个过程是站在已经明了这个概念的成年人的角度设计的,逻辑关系非常紧密合理。

科学探究不可能是在已经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探究的过程得符合人类认识的过程。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科学真理是我们课堂上要锻炼学生形成的“金手指”。

二、 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愿意了解身边的事物,在动手的过程中去获取新的知识。

2.学生在上节课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能用各种方法制造声音,但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对声音产生的本质物体“振动”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3.学生在上节课《听听声音》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包括“周围的声音”、“液体气体固体的声音”以及音高音色的变化、声音的方向远近等。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三、 设计理念

1.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科学课堂教学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他们构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对这个结论的理解,要促使他们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经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发现科学真理。获取生动的可持续发展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活生生的科学知识。

2.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必须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主动获取,自主发展。课堂上给他们一个更大空间,给他们不同发现、不同看法、不同活动的机会,促进他们去展开探究。

1、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活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是一句经过了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都这么认为,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通过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为此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初步获得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③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④拓展引申,进一步证明生活中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在学生学习本课前,他们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在进行第一、二个活动后就要对这些相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他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展开第三活动。这三个活动中,其中第三个活动是重点展开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一起观察“队鼓、钹、音叉、吉他、橡皮筋、钢锯发声”的特点,作好记录。

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五、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实验往往是学生热衷的,并且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重难点的突破关键就在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大量事实资料的。通过交流比较分析到抽象归纳形成认识。

实验材料是木鱼和鼓——敲打,眼睛能明显观察到振动;锣和三角铁——碰撞,眼睛能明显观察到振动;口琴、哨子——吹,空气振动;音叉和风管——敲打,手麻;铃,塞棉花的铃——敲打,对比发声和不发生声物体;收音机和钢管——没有外力发出声音,手麻;钢尺和皮筋。这些材料对比明显,在学生进行分析时可以帮助他们去伪存真,促使他们从观察表面现象到观察至科学事实,建立生动的思维活动和有趣的探究活动。(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思维活动大致如下: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不一致,所以在实验后的交流就会产生矛盾冲突,矛盾一是已有的简单经验“摩擦拍打产生声音”和发现的大量共同事实“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进而在表述看法时就会把矛盾集中在“发声与否的振动变化”和“振动与否的声音变化”上来。从而建立“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认识。

用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注意力从关注动作的本身到关注发声物体的变化,从而构建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突破重难点

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锣、音叉

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绿叶、装水的水槽

七、 教学过程

总的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活跃、愿意合作等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观察、提问、推测、实验、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件物品,请你来猜一猜。

师:你听到了敲击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师在讲台下面敲击鼓、锣) 你是通过什么来猜出一定就是鼓和锣这两种物体的?

生:声音

师:对于声音我们并不陌生,想过这样的问题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你是怎么认为的?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演示敲击鼓、锣让学生来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敲击鼓、锣引出探究问题,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谈话:同学们,对于你的猜测能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来证明吗?(做实验)出示钢尺、皮筋,你能想个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师生共同阅读实验小要求。(课件出示)

1、学生分组活动:出示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1)对比发声前和发声后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3、小组汇报交流

4、谈话: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是不是也在振动呢?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吗?能感觉到吗?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看见鼓发声时在振动吗?

5、谈话:当我们用眼睛观察不到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也就是“媒介”来证明这个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6、学生小组实验后汇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组长负责把实验材料整理好。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声音由钢尺、皮筋发声时的可见现象到鼓发声时候的不可见,意在引导学生能够发现利用媒介来证明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解释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来造成学生们的认识冲突。材料分析:本组实验的材料从交给学生的实验次序来看,体现了材料的结构性。】

7、下面我们继续做实验: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8、小组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9、讨论: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在发声而且发生的时候都在动)板书:振动 声音

0、实践:你有什么办法让发出声音的物体马上不发声?(演示锣、皮筋、钢尺)

【设计意图: 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先推测,再验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声音发声时是在振动。在交流中分享各组的观察、互补经验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突出科学的本质特征。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进行概括整理,突显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活动二:观察发声物体

1、师演示: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你听到声音了吗?你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

2、谈话: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都来摸一摸,谁能想出一个办法让我们大家都能看得到?

3、引导学生观察:把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小球有什么变化?(敲击音叉放到学生分组准备水槽内)

4、师小结:同学们,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师演示钢尺发音时在振动、皮筋发声时在振动)

产生

现在你知道声音怎样产生的?(师完善板书:振动 声音)

5、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物体都是有形状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固体,(师板书:固体)你瞧,老师这里的水槽里面有一些水,你能想办法使水发出声音来吗?为什么会有声音了呢?(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液体)

其实发声的物体有很多很多的,比如说刮大风的天气我们都能听得到呼呼的响声,下面你能把矿泉水瓶吹响吗?(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气体)

【设计意图: 击打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的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才引起了水面的波动。这组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来的”概念的理解。并延伸到液体、气体振动,意在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物体概念。】

(三)深化理解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科学小天使听说咱们在这里上一节非常生动的科学课,也来到了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它想请同学们来试一试,看看哪一位同学能把绿叶吹响。为什么绿叶会响呢?

引导学生谈收获

科学小天使也要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谈一谈。(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吹绿叶使学生亲身体验“振动发声”,并拓展到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物体都能振动发出声音,从而实现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并促进了科学概念的形成与完整性。】

(四)归纳总结 促进建构

质疑:在实验当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吗?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画重点标记)其实关于声音还有好多秘密呢,比如在我们人的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呢?(耳朵)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将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揭晓更多的秘密!就会有更多的小小科学家诞生!

【设计意图:在结尾处让学生谈谈在实验当中还有哪些发现,并进一步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意在延伸,为后面的几课打好基础。】

(五)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年,美丽的地球上将迎来太空客人,他们没有声音概念,请你为他们介绍一些关于声音的知识。

【设计意图: 布置这样的两道作业题,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固体 产生

物体 液体 振动 声音

气体

【设计意图:采用了总分总式的板书,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效果预测

1、学生亲历了提出猜想、分析判断、动手实践、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得出结论等科学研究过程,学生一定会获得直接的实践经验,学到有价值的科学知识。

2、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的动手实践、实验观察等各种能力一定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同时会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发现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观察发声物体的实验能通过对不同的发声物体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能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鼓与棒槌、钢尺、橡皮筋、音叉多媒体课件等。

小组实验用:小鼓与棒槌(9套)

学生:鼓与棒槌(9套)、钢尺(9把)、皮筋(54根)、米粒或纸屑团、实验记录单(9张)、音叉(9个)塑料丝(9根)、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想考考大家的耳朵,我们先来听一组声音(课件播放音频文件),刚刚你们听到了几种声音?分别是什么声音?谁能模仿?

:狗叫声、蚊子声、火车声、鸟叫声……

:除了你们刚听到的,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声音,比如:刚刚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上课时间到了?

生:上课铃声

:既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且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或课件出示)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1)提问:首先谁来大胆的猜一猜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课件出示:我猜测:声音是____产生的。)(学生回答: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

2)谈话: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自己的看法,是一种猜测。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而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这些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确定

二、小小探究,得出结论(使物体发声)

1、使物体发出声音

师:要研究声音,就得制造声音。

1)小小活动,我来做

师(出示鼓):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发出声音吗?并请同学到讲台前示范。

(轻轻敲打了一下鼓面)

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力挤压没有声音?而轻轻敲打,轻轻拨动却有声音呢?

学生反馈:用力挤压速度太慢了,轻轻拨动的时候速度比较快。

师:刚才老师请同学到讲台前演示的时候,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看得不是很清楚,现在老师让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动起手来,清清楚楚的看到实验中的现象。

2)小小活动,一起做

师:利用老师桌上给你们提供的器材(橡皮筋、钢尺),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并观察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实验材料:每组6根橡皮筋,一把钢尺

探究要求:

.用什么办法能使橡皮筋和钢尺发出声音

.探究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现象

交流:你让什么发声了,看到了什么现象?

小组反馈:我们发现当钢尺、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它们都会动。

2、小结

1)猜测:

师:这些物体发声了,我们也看到它们都动了,你认为声音的产生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动(抖动……)

师:同学们都说声音的产生与动有关,那你们在仔细观察过程中发现它的动有什么特点?

生:来回(上下……)

2)结论

师:科学家发现,一个物体 (比如小鼓钢尺、橡皮筋等)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振动。

师:播放一段振动的视频。(学生获得“振动”的概念而非“震动”)。

小结:所以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

三、仔细观察 得到验证(观察发声物体)

师:同学们都说声音的产生与动有关,那么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一)橡皮筋的发声

探究证明①:小组一起活动,拨动一根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根橡皮筋不发出声音。

1观察:1)发声的橡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

2)如果抓住橡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

3)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4)填好观察记录表。

2、生反馈:1)发声的橡皮筋振动,不发声的橡皮筋不振动。

2)如果抓住橡皮筋,使之不振动,不会发出声音了。

3)橡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振动的时候有声音,不振动的时候没有声音。

3、记录表:

观察发声的物体

第_小组

不发声时,物体怎样?

发生时,物体怎样?

橡皮筋

小鼓

音叉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点

(二)小鼓的发声

1、谈话:皮筋发声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那发声的物体都有振动吗?

师:比如说小鼓和音叉

(师相机介绍音叉相关知识: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呈“Y”形。敲击一下就会发声)

师:你能看到它们在振动吗?(师出示并使其发声让学生观察)

生:

2、过渡性问题和材料呈现

师:橡皮筋动我们看得很清楚,但是有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现象不十分明显,如小鼓和音叉,你能否有办法让它们发声时的现象更明显,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一些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桌子里的小鼓和鼓锤,以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辅助材料(米粒、纸屑团)。

你们能想到什么办法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鼓面的变化?

生:把米粒或纸屑团放在鼓面上,然后敲打可以看到现象。

3教师指出: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对有些现象无法观察或观察不清楚时,我们在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像鼓的振动不容易看到,我们就可以借助米粒等物品来观察。像这种科学方法,在我们今后的科学探究中会经常用到。

4、学生实验活动

师:下面请同学们组为单位,用刚才我们确定的方法,让鼓发声并观察鼓发声时鼓面的现象?不发声时鼓面又是什么样的?实验完后,填写你的实验记录表。

生实验探究,师巡视指导

5、结果汇报交流

师:鼓发声时,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不发声时鼓面是什么样的?

生:鼓发声时,米粒或纸屑团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鼓不发声时,米粒或纸屑团也不动,说明鼓面没有振动。

师:那鼓的发声与什么有关呢?

生:鼓的发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振动停止。

(三)音叉的发声

1、材料呈现

师:那么音叉的发声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从桌子里拿出音叉装置和准备的材料(塑料丝、双面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音叉发声时是否在振动?

生:把塑料丝用双面胶粘在音叉的叉头,再敲击就可以看到音叉是否在振动。

2、学生实验活动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以组为单位,用刚才我们确定的方法,让音叉发声并观察音叉发声时的现象?不发声时又是什么样的?实验完后,填写你的实验记录表。

生实验探究,师巡视指导。

3、结果汇报交流

师:音叉发声时,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音叉不发声时,又是什么样子?

生:音叉发声时,塑料丝在动,说明音叉在振动;音叉不发声时,塑料丝不动,说明音叉没有振动。

师:那音叉的发声与什么有关呢?

生:音叉发声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四) 实验小结

师:刚才我们分别做了并仔细观察了橡皮筋、小鼓和音叉的发声实验,谁能说说这些物体的发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发声时都在振动。且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师问:现在大家觉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生: 声音就是由振动产生的。

师(板书):声音产生的秘密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课堂总结,内外延伸

1、内外延伸

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琴声、笛声、蝉鸣等)(课件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仅这些物体能发出声音,我们的身体也有一个发声器官。现在请你们将手放在喉咙上,说一说话,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喉咙在振动

师:①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当声带受到损伤时,我们的声音就会沙哑甚至不能发声。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在我们的身上还有一处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声音振动得器官。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耳朵,更确切地说是耳膜。剧烈的振动会伤害我们的耳膜,大家要小心保护它。

2、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边欣赏一首古筝乐曲《高山流水》体验动听的音乐声,一边来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播放背景乐)

:……

师: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探究的这些物体(小鼓、钢尺、橡皮筋、音叉等)都属于固体,固体振动时产生声音,那么液体和气体的发声是怎样的呢?以及更多关于声音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继续探究吧!

五、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振动)

固体振动时产生声音

声音产生的秘密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教科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