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题目加答案

发布时间:2019-09-30 16:50:40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列对这首宋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鸟雀呼晴”的“呼”字很传神,通过描写小鸟的欢快叫声来表达词人轻快心情。

B.下片“故乡遥……久作长安旅”四句,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归的羁旅之情。

C.下片“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

D 全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意境深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2.首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作者用什么意象作为两片之间情感纽带?请简要分析。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夏日午后作者看见风中的荷花而“触景生情”。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细带的意象是“风荷”,由眼前的“风荷”想到家乡的荷花。从而抒发怀乡之情。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有“梦回吹角连营”之叹,3.周邦彦则有“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之,同样是“梦”,这两位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辛弃疾的“梦”所表达的是为国杀敌的愿望,是深沉而高昂的爱国之情的体现;周邦彦的“梦”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首先这两句词有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沙落日圆’的精髓。第二,语言简练之美。“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更是为人称道的,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构图美与炼字美两处能从一处分析即可酌情给分,不用面面俱到。)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关于《声声慢》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

A、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诗人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全词抒写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哀愁,情调哀伤凄苦。

B叠词的运用是本词的一大亮点。开头连用七组叠字,声情并茂,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惘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

C、本词语言含蓄典雅。诗人选取了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抒写内心的忧伤,似是信手拈来,实则精雕细琢。

D、全词借景抒情,透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景象, 表现诗人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2、下列诗句与例句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不相同的一项D

例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C、凭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4分)

答:①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2分)②直接写愁 ,直接抒情。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分)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1分)

2)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4分)

答:①妙用叠词,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2分)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从行动到环境再到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身体和心灵遭受的摧残。(1分)②语言朴素清新,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1分)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④流下潇湘去。

注:

①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鲤鱼,中有尺素书。”

④为谁:为什么。

1.填空:秦观字( 少游 )是北宋时( 婉约  )派著名词人,这一词派的代表词人有( 柳永 )( 李清照 )等。(请写出一位)(2分)

2.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答: 雾失的“楼台”、月迷的“津渡”、无寻处的“桃源”、封闭的“孤馆”、悲鸣的“杜鹃”、料峭的“春寒”、惨淡的“斜阳”等意象(答出45个给1分,答出6个以上给2分),表达了一个屡遭贬谪的词人失意的怅惘(惆怅)、内心的凄苦和对前途的渺茫。(答出任两点即可给2分)(共4分)

                                                                       

3.有人认为这首词的开头三句具有象征意义,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①同意。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雾气弥漫,月色朦胧,让人看不清楼台,望不到津渡,更找不到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或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绕,无处可寻),实际上这里的“楼台”“津渡”“桃源”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的是词人被贬官后感到美好的生活已经消失,内心具有一种无所适从、找不到出路的惆怅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4.王国维评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一种“有我境”,请结合诗句简要阐述。(6分)

1)词人居住在寂寞的孤馆,料峭春寒不时袭来,杜鹃啼血之声凄厉无比,恰逢日暮时分,夕阳西下,郴州客馆其境不胜其悲。(3分)

2)可堪,即不堪。词人羁旅之身,感受此境,抒发了客居的寂寞孤单,游子的归思,遭逢贬谪的凄苦心情。(3分)

5.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①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将楼台、津渡、桃源等虚景和孤馆、杜鹃、斜阳等实景有机结合起来,表现了词人屡遭贬谪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②运用象征(想象)的艺术手法,以景物的凄迷朦胧象征前途的渺茫,表现了词人屡遭贬谪的怅惘之情。③运用寓情于景(触觉、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词人客居孤馆,感受到料峭春寒,听到杜鹃哀鸣,见到日暮斜阳,通过对眼前凄凉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被贬郴州后谪居客馆的惆怅凄苦。(手法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2分,情感1分)

6. 善于用典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两个典故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②这两个典故起到反衬愁苦和使愁苦之情变成具体形象的作用。本来收到朋友寄赠的礼物和慰藉的书信,应是高兴之事,但由于词人遭遇贬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不仅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而且这种离愁别绪就像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一样越积越多,越积越厚,从而使离愁别绪这一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形象。

7.“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果。(5分)

1)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束梅花,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1分)(2)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给人一种直觉的感受,如砖石砌墙。(2分)(3)同时也可以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2分)

8. “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

“恨”可概括为如下三重:孤苦飘零之“恨”;被贬谪居之“恨”;思乡怀人之“恨”。词上片写景,恰切地写出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和孤身飘零之恨;难觅“桃源”,又住在远离京师的郴州旅舍,易产生思乡怀人之情;作者身闭“孤馆”,极端愁苦,亲友的寄赠没能使他得到安慰,反倒更勾起被贬谪的怨恨。(点出三重恨3分,具体分析3分,意合即可)

9.秦观好友苏轼认为末二句“郴江”之问最为精彩,而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更赞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甚至认为苏轼的看法“仅得皮相”。那你更认同谁的评价?请从诗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分别加以分析。(6分)

苏东坡和王国维二人看问题角度不同。各有所爱,但都不失为各有一得。答案并不绝对化,示例如下:(6分)

  第一种:更认同苏轼的看法。

  这两句似是词人在对江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向潇湘而去呢?(解释原句意思,1分)其实是借此问含蓄表达了词人的感情:(以下三种任选其一,3分)

  ①意即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词人还得羁旅此地,得不到自由,孤苦零丁。

  ②意即词人自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江原本是绕着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政治斗争旋涡中去呢?”

  ③意即词人感悟到:生活并非固定,不可预测,就像这绕着江,也是不由自己地奔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不知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地方!

  这两句既采用拟人手法,显得山水有情,同情着词人的凄苦命运;同时也采用了象征写法,景物注入词人被贬谪异乡的孤苦凄情、深长怨恨,显得意味深远。(写法,任取其一得2分)

  第二种:更认同王国维的看法。

  这(“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是正面实写词人羁旅客馆的生活:怎能忍受孤寂的旅馆,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而杜鹃阵阵悲鸣中惨淡夕阳正徐徐落下。(解释原句意思,2分)(以下分析可任选4分)

  ①杜鹃“不如归去”的叫声、“斜阳”都能引起游子归思、乡愁。营造了一种沦落天涯、身世凄凉之感。(内容分析,2分)本词句以用典手法(注:“斜阳”的思乡意味,可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显得含蓄委婉,内涵丰富,引人联想。(写法,2分)

  ②春寒,即心境寒。独处客馆,一个“闭”字,锁住了馆门,也锁住了词人的心。杜鹃声勾起乡愁。斜阳渐沉,表现出词人担心夜晚来临更寂寞难耐的心情。所有景物触动诗人一腔身世凄凉之感。(内容分析,2分)本词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色调灰暗,令人生悲伤心的景物,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凉气氛,显得委婉含蓄。(写法,2分)

10.此词末两句曾令苏轼击节赞叹,竟书于扇面。这两句究竟好在何处?请简要分析。(5)

答:①采用了拟人手法,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使山水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流水本无情,可词人却故意责怪其不留情,不愿留下来陪伴词人渡过这寂寞难熬的日子,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极其含蓄宛转地表达出内心的极度痛苦。

②采用了象征手法,本应环绕,而却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的江之水,象征了作者本想为国效力,如今却离乡远的深长怨恨。如答“比喻”、“反问”(或“反诘”“诘问”)也可。(5分;①②各2分,其中“手法”1分,“简析”1分)

诗词题目加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