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10-28 12:48:57

《晋灵公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与“春秋笔法”;了解《左传》, 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人物,探究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以及这种思想对现代人的影响;通过细读文本,探究春秋笔法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春秋笔法”的运用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直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分析人物。

教学难点 探究“春秋笔法”的运用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理一理

1.导入:在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化里,历史典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记录着各个朝代丰富的历史,还承载着中化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左传》就是其中一部。现在大家想一想我们之前学习过选自《左传》的文章吗?

《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出自《左传》的文章——《晋灵公不君》。

2.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尚书》和《春秋》。《尚书》是历史文献集,《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列入经部。

中国的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但这些史书大多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佚了,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

两汉时期中国史学继续发展,《史记》和《汉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部史书。《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体例,《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书成为后代正史的典范。

两宋时期是史学的第三个高峰,无论是史籍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前代,且为元明所不及。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3.介绍《春秋》与《左传》。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内容简约,只是大事年表式记载。

孔子修订《春秋》的原因: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者而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 藤文公上》

孔子修订《春秋》的目的: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左传》(《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左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只一笔带过,但在《左传》中,同样写这个史事件,就写得有情节,有人物,情节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4.晋灵公及相关介绍。

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灵:谥号。《逸周书·谥法》、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褒扬君主的谥号: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叡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刚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知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批评君主的谥号: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戳无辜曰厉。 同情君主的谥号: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

二、读一读

1. 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学生自读、齐读,初步感知全文。胹( 熊蹯( 寘( 诸畚( ) 鉏(

麑( 饮( )赵盾酒 公嗾( )夫獒( )焉 请以遗( )之

倒戟( 翳( 食( )之 箪( 寘( )诸橐(

与( )为公 自诒( )伊戚

2.齐读全文,画出人物。思考: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主要人物有:一君(晋灵公),四臣(谏臣赵盾、士季、叛臣赵穿、史臣董狐),三甲士(鉏麑,提弥明,灵辄)。

3.文章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

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

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

三、译一译

1.教师示范分析第一段。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不君:不行君道。

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宰夫:厨师。胹:煮。熊蹯:熊掌。

畚:用蒲草编织的盛物工具。

翻译: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大量征收赋税,用来雕饰墙壁(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把尸体)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着经过朝廷。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不入:不采纳,不接受。

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到。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没有什么。初: 开端。鲜:少。克:能够。终:结束。

赖:依靠。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衮: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衮:指君位。

翻译: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如果您的谏言没有被采纳,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有始有终。’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有始有终,那么国家就稳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2. 小组合作探究解读其他几段。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探究其中一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派3名代表展示,1人朗读,1人解释关键字词,1人翻译。

第二段: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骤:多次。

贼:刺杀。

辟:开着。

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

主:主人,靠山。

翻译:晋灵公还是不改过。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厌烦他,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第三段: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 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饮:yìn 给……喝。

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

右:车右。 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

趋登:快步上殿堂。

三爵:三巡。

爵:古时的酒器。

嗾:唤狗的声音。獒:猛犬。

死:为……死。

翻译:这年秋天九月,晋灵公设宴赐赵盾酒喝,埋伏了武士,准备攻击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喝酒,超过三杯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利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 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第四段: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田:打猎。首山: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南。

舍,住宿。翳桑:首山附近的地名。

食之:给他东西吃。

宦:给人当奴仆。

遗:送给。

箪:盛饭的圆筐。食:饭。

橐:一种盛物的袋子。

与:参加,介:铠甲,代指甲士。

翻译: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倒转武器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免于祸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就自己逃走了。

第五段: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书:写。

竟:同“境”。贼: 弑君的人,指赵穿。

怀:眷恋。 留下。 伊,此。

良史:好史官。书法:记事的原则。

隐:隐讳,不直写。

恶:指弑君的恶名。

翻译: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 说:‘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四、试一试

1.重点字词

晋灵公不君:名作动,行君道

寘诸畚:兼词,之于

稽首而对曰:叩头

使鉏麑贼之:刺杀

晋侯饮赵盾酒:给„„喝

公嗾夫獒焉:兼词,于之

提弥明死之:为动,为……而死

其我之谓也:大概,表推测

2.特殊句式

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

舍于翳桑:状语后置

其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2. 翻译句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由于我怀念祖国,结果给自己找来了忧患。

五、析一析

1.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哪几件事上?

(1)“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满足个人的奢侈欲望。(贪婪)

(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荒唐)

(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残暴)

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嗾夫獒焉”。即不听赵盾等大臣的劝谏,反而屡次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不信、昏庸)

作者选取四件最有代表性的事情,让读者充分感到,晋灵公实在不配当君主,他的被杀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体现?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上可以看出来:

1)“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

2)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

3)体贴下情。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

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

3.大臣们对晋灵公的劝谏,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试具体分析。

用繁笔写的是士季。士季如何去见灵公,灵公如何假装没看见,士季向前走了三次,最后来到滴水檐下了,灵公才不得不抬眼看士季。这里,作者写得很详细,也很有趣,使我们对晋灵公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晋灵公很聪明,一看到士季,已经知道其来意了,所以他假装没看见,先是躲避,等躲无可躲之时,又抢先主动认错,以此来堵住士季的嘴。士季虽然不完全相信灵公的话,但也无法深谏了,只能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类的话来劝勉一番。这是繁笔。

用简笔写的是赵盾。作者只写了一句“宣子骤谏”,就是说赵盾多次上谏。至于赵盾是如何进谏的,灵公是不是又使出了假装没看见之类的伎俩,作者全都省略了,一切都留给读者去想象。赵盾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按理说,应当大书特书一番,但作者却以简笔入题,把大块的笔墨放到后面。繁则极繁,简则极简,让人佩服。

4.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不仅不收敛,反而把赵盾视为仇敌,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场景中,三个武士依次出场。试分析三个武士形象。

鉏麑:第一个出场的武士是鉏麑。鉏麑奉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但当他看到“盛服将朝”的赵盾时,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杀赵盾是不忠于国家,不杀赵盾是不守诺言,最后选择了自杀。鉏麑的形象是非常有光彩的。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简单解说一下。可能有同学会问,鉏麑当时就死了,那他死前的内心独白又是从何得知的呢?其实,这是史书中一种常见的写法,可以叫做“悬揣”,就是“想当然”的意思。这种“想当然”并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境、事情的结果和人物的性格进行的一种合理想象。

提弥明:晋灵公设宴,计划在酒席上刺杀赵盾。这次出场的是两个武士,提弥明和灵辄。提弥明勇猛善战,而且讲究策略: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有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礼,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这再次表现了灵公的“不君”。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

灵辄:灵辄则是知恩图报,是非分明: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此时,灵辄出场了。他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击,救出了赵盾。当赵盾询问恩人的姓名时,他只说是“翳桑之饿人”。在灵辄此次出场前,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当年赵盾在首阳山救灵辄的一段往事。

三个武士的形象都非常出彩。作者对每个人都只写了一两个片段,却让人过目不忘,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

六、探一探

1. 君主不行君道,臣子依然尽职尽忠。他们的行为反映出当时社会什么样的主流思想?

明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君惠、臣忠、父慈、子孝。

君行君道:“君”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一个手拿了一根拐杖,下面有一个口,表示:一个年高德劭的老前辈手里拄着拐杖在那儿指导工作。

君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弃之不用。——唐太宗李世民

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

赵盾身为臣子,他对晋灵公滥杀宰夫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他盛服待朝,"不忘恭敬"。从赵盾对待饿坏了的灵辄来看,又做到了养民也惠了。赵盾的确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孝子的形象。灵辄按子道而行,三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这可谓是大孝。

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为法受恶,惜也。"这里所说的这个""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忠之至",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观念。

2.作为一个现代青年,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思想观念呢?

明确:有好的一面:使整个国家井然有序,各行其道,各尽其职,安分守己,国泰民安。不好的一面:禁锢人们思想,使人民缺乏反抗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利于人们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3.题目“晋灵公不君”,能不能改为“赵盾弑其君”?为什么?

明确:不能,“赵盾弑其君”作为题目违背历史事实,容易误导他人对真实历史的了解。“晋灵公不君”不仅是真实的历史,而且暗含对晋灵公不行君道的批判。(“灵”,乱而不损曰灵。)这样既秉笔直书,同时暗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就叫“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引用:《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非贤人谁能修之? ——《左传成十四》 (《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春秋》

解析:同样是杀人,又有“杀、弑、诛、戮”等不同字眼:“杀”可指杀有罪之人,也可指无罪之人;“弑”在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一般下杀上;“诛”主要用于杀有罪,杀不仁者,可以下杀上,也可以是上杀下;“戮”的对象可以是有罪之人,不仁之人,也可以是无罪之人。简单的言语就透露出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评判。“夷皋”,晋灵公的名字,孔子直呼其名,可见对他不尽君道的批判。

4.你能从文中找出更多关于春秋笔法技巧的运用么?

明确:“厚敛以雕墙”,一个“厚”字就足以表明晋灵公的贪婪,表明作者对他的痛恨。

作者列举晋灵公不行君道的三件事后,用繁笔写了士季进谏,他首先假装没看见,无法躲避时,便主动认错,想以此来堵住士季的嘴。士季真诚进谏之后,晋灵公并没有真心悔改,作者用简笔“犹不改”三字刻画晋灵公的我行我素、肆无忌惮。一个“犹”字暗示晋灵公最终被赵穿杀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在对不行君道的晋灵公,赵盾的反应怎样呢?作者依然使用简笔,依然是“微言”,“宣子骤谏”,一个“骤”字写出了赵盾的忠诚执著,也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昏君晋灵公并没有因杀手鉏麑的自杀而反思,而是一意孤行。忠臣赵盾无疑是晋灵公的心腹大患,不除不快。晋灵公又生一计:设宴杀臣。因为这样的宴席暗藏杀机,并不是君臣同乐之宴,所以作者并没有写成“晋侯请赵盾酒”,也没 有写成“晋侯宴赵盾酒”,更没有写成“晋侯谢赵盾酒”,而写成“晋侯饮赵盾酒”。“饮”在古代汉语中义为“给谁喝”,“饮”的对象也往往是动物,如“饮马”。晋灵公的阴险毒辣,不言而喻。

当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得知晋灵公的阴谋后,提弥明快步走上堂去,以君臣之礼巧妙地把赵盾从酒桌上解救出来。关键时刻,提弥明“趋登”,一个“趋”字表明了提弥明的果敢机智,也人侧面烘托了赵盾的知人善任。同样,灵辄的“倒戟”报恩很好地表明了赵盾的得民心与晋灵公是千夫所指的独夫。

5.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

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并不算冤枉。

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按臣道,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

但是,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所以对于整个事件,作者借用孔子的话作了简明而是非分明的评价:“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良”字与“惜”字表达了作者对赵盾的赞颂与惋惜之情。对于晋灵公的死,作者认为完全是咎由自取,其言之精微,其义之深远,令人钦佩。

七、联一联

春秋笔法的写作技巧一直得以传承,试从学过的文章中举例说明。

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就熟练运用,比如“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司马迁的交代让我们明白了刘、项两大集团当时的力量悬殊——战略优势明显在项羽这边。因此,在貌似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饱含了司马迁的惋惜之情。

《纪念刘和珍君》“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在以上的文段中,“其一是手枪”,“从背部入,斜穿心肺”等描写,如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落地有声,毋庸质疑,反动派也无法否认与狡辩。根据这些事实,读者在阅读时,会对“三·一八惨案”作出这样的判断: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偷袭性质的大屠杀,一个政府竟然如此丧尽天良,灭绝人性,显然离灭亡不会远了。

我们现在的新闻写作中也广泛运用。因为它不仅简练生动,而且含蓄深刻。非常考验写作者的文笔功底,被广大文人所推崇和喜爱。

《晋灵公不君》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