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末代状元--吴鲁

发布时间:

吴鲁,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晋江钱头(今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人。吴鲁的祖籍为浙江杭州钱塘,因兵乱到晋江落户。后来吴鲁先祖为纪念故乡,将所居地称为“钱塘”,这就是“钱头村”的来历。一、末代状元、著名教育家,素有“六掌文衡”之誉。
吴鲁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同治十二年(1873年)登拔萃科,入国子监。翌年授刑部七品京官。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军机章京。十四年1888年),应顺天乡试中举。十六年(1890年),朝廷为庆祝光绪帝“亲政”特开恩科,吴鲁殿试列第一甲第一名,为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位状元,也是福建清代科举三位文状元中唯一的泉州籍状元。
吴鲁又是著名教育家。状元及第后,初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任陕西乡试副考官,后转任提督安徽学政。二十年1894年)代办江南乡试。二十二年1896年),母丧回乡。三年服丧期满,旋即出任国史馆纂修,教习庶吉士。二十六年(1900年)充任军务总办。二十七年(1901年),出任云南乡试主考官,次年,任云南学政。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废除,各省学政专司考校学堂事务。三十二年(1906,吴鲁同各省督学赴日本考察,返京后被任命为吉林提学使。在其任上,努力推行新政,提倡教育,创办新学,主张“战地不如战人”,着力为国家培育人才,亲自编写讲义,兼训兵学,躬历各校,登堂演讲,走遍东北各地,并为首捐廉助学。到吉林仅半年,当地小学、师范、法政、女校、中学各种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学风为之一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鲁在京学部丞参上行走供职。宣统元年(1909年)吴鲁仍在京供职学部。宣统三年(1911年),充图书馆总校。此间,吴鲁因兴学育才卓著成效,被诰封为资政大夫,官至正二品,“六掌文衡”之誉,尽得仕宦之殊荣。
二、书法名家、书画鉴赏家,人称“书法精绝,名噪都下”
吴鲁系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当时,吴鲁书法在人文荟萃的北京城就享有盛名,江春霖御史称其“书法精绝,名噪都下”,谓之“吴体”。此间尚有一段逸事:因吴鲁文章翰墨,均为一时之选,以致候考举子投机取巧,竞相临时仿书“吴体”,希图春闱会试,主考官阅卷误以为吴文,予以关照,名次擢前。吴鲁愤愤不平,无奈之下只得弃“吴体”而别书他体,以免鱼目混珠。
其书出欧入虞,直逼晋唐,气韵清新。大楷兼有麻姑仙坛风范;擘窠大字,笔力雄健,有颜鲁公(真卿)遗风。其个人风格鲜明,自成一体。至今本地、以至外省,沪上尚有“吴鲁好大字”之说。当代泉州书家吴捷秋、丁明镜诸先生也曾撰文论选,一致赞叹不已。因此,吴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为其书卷跋后写道:吴肃堂(状元公)书法能名副其实,严肃端正可宝也。”一语定鼎,是对其正宗书品的总评,何等切合。吴鲁擅长书法,工小楷,尤以行楷见长,秀整无匹,为士林所珍视。吴鲁传世墨迹甚丰,除当时求书者众,为人所宝,散存各地外,其能大量传世尤得力于其季子吴钟善的专事整理。另外,其子吴钟善、侄子吴钟麟、孙吴普霖、吴旭霖,曾孙吴紫泰、吴紫来、吴紫钧、吴紫栋,五代孙吴绶育等均传承家风,一脉相承,为世人所称道。三、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人赞“心系国运,忧国忧民”
吴鲁是福建近代史上一位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科举制度废除后,他三渡日本,时与赴日组织同盟会、奔走革命的孙中山晤谈甚欢,颇多共同语言。吴虽未能投身辛亥革命,却也支持侄儿吴吉士追随孙文。吉士曾参加武昌起义之役,终任国民政府海关首任关长。可见科举时代的钦点状元,也能逐时代潮流而动,并非愚忠遗老。
吴鲁在其任职期间,始终关心国家命运。当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时,他在《请迅调战将以临前敌书》提出:请旨迅调战将,以分贼势。在《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仍可理也论》中指出:治术与学术异,治术贵因时变通。强调要以史为鉴,因时变通,进行革故

鼎新。而最集中凸显其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则是其诞生于“八国联军”炮火之中的光辉熠人的诗集《百哀诗》
光绪二十七年庚子(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借口“义和团”之乱,组成八国联军,攻占天津,直扑北京。津门守备弃城而走。危难之时,力主抗敌的吴鲁受命为“军务总办”,提出“三面环击”的保卫京畿良策,表现出临难不惧的可贵精神。然而“危城未破降幡树,大帅先奔众志违”。大将未战先降,慈禧太后闻风西逃。日军炮轰地安门,抢先突入西城。围捕慈禧未果后,联军随即烧杀抢掠,古都一片火海。吴鲁撤退不及,被困于京师宣武门外南柳巷晋江会馆一年多,历尽艰险,多次藏匿于后院深草丛中,才躲过一劫。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然而,由于义和团成员的历史和文化的局限,难以记录下自身轰轰烈烈的斗争,而清朝廷御用文人在义和团失败后,不可能客观地反映义和团的真实面貌,这是近代史研究中的一大遗憾。而吴鲁却能以诗的形式,逐日记下亲历亲闻的“庚子之变”的全过程。在内忧外患的清末,《百哀诗》以其翔实的、形象的史料,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精神穿透力,成为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部诗史,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百哀诗》感召后人的特殊价值,时人早有定评:“是殆欲国家无忘庚子之难也”“读之使人毅然而有不共戴天之愤”“百哀诗者,其人心之救药也”浏阳李运棋也在其《百哀诗》序中予以极高的评价:“纪念国耻,传之学堂,宣之社会,以激发全国公愤,卒复强仇,为世界雄诗之风化天下而效力于国家也。史学家称之“难以匹敌之庚子信史,清诗之至评”,可惜却鲜为人知。
吴鲁对于腐败的清廷在民穷财尽、国家将亡之际,仍不思悔改振作,深感悲愤。遂于宣统三年(1911年),奏请开缺回籍,辞职回乡。民国元年(1912年)108日病逝故里,葬于晋江磁灶镇马鞍山。
吴鲁一生勤耕不辍,着述宏富。

福建末代状元--吴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