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歌之部 第三单元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公开课教案 - 4

发布时间:2019-08-16 23:02:07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体会本篇的特色。

2.通过诵读、品味、赏析,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掌握元曲通俗俗、幽默的语言特点;夸张、讽刺的刻画手法;多元化的看待历史人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元曲语言的特点及刻画人物手法,通过诵读、比较,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戏曲文学的能力。

2.理解本文独特的写作视角和夸张幽默讽刺的手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资料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高祖还乡是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的一段文字,说是汉高祖刘邦,回到故乡沛县,设置酒宴、款待父老子弟,父老子弟热情挽留,并演唱了《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史学家笔下的皇帝归故乡的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睢景臣的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来感受一个另类的帝王还乡情景。

(二)作者及题目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我们先复习散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1.解题(幻灯片):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套数和散套)两种形式,小令只有一支曲子独立组成,可重复,各首押韵互异。而套曲是由多支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长短不一,一韵到底。宫调是乐调调式的统称,乐音有宫、商、角、征、羽、变征、变宫七声,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它各声为主的调式统称“调”。“般涉调”是宫调名,“曲牌”,曲调的名称,有一定的调子和唱法。按曲调填的曲词,字数、句法、用韵和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每一个曲牌部分属一定的宫调。如“叨叨令”属“正宫”,“醉花阴”属“黄钟宫”,“墙头花”属“般涉调”;也有分属几个宫调的,如“哨遍”属“般涉调”,又可入“中吕宫”。“哨遍”为曲牌名,“高祖还乡”为套曲的题目。题目是作者根据所写的内容或创作曲词的目的动机自己加的。有的曲词有题目,有的没有题目。

(可以给学生补充)散曲中的套曲有两个特点,一是必须由同一宫调的几支曲子连贯而成,如本篇就是由同属“般涉调”的8支曲子组成。8支曲子分属于“哨遍”、“耍孩儿”、“煞”、“尾”4个曲牌。二是无论有多少支曲子,都必须是一韵到底。本篇也是如此。从语言风格上看,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一般的说法是诗庄、词媚、曲俗。明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诗之限于律与绝也,即不尽于意,欲为一字之益不可得也。词之限于调也,即不尽于韵,欲为一语之益,不可得也。若曲,则调可累用,字可衬增。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而无不可也。”曲之所以要求通俗,原因是“须奏之场上,不论士人闺妇,以及村童野老无不通晓”。这是从总的方面说的,至于不同作者有不同的风格,“庄”、“媚”、“俗”也不可一概而论。

2.走进作者(幻灯片)

作者:睢景臣(约1275~约1320年)。天一阁本《录鬼簿》云:景臣名舜臣,后字嘉贤。后字景贤,又字嘉宾。江苏扬州人,后来移居杭州。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还“为之作传”。其《传》云:“大德七年(1303年),公自维扬来杭州,余与之识。”又说其“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然而,“心性聪明,酷爱音律”。睢景臣大约只活了五十岁左右,可见应是中年夭亡。 睢景臣一生,只在书会才人之中生活,未能仕进。全部情感,亦倾之于曲作之中。其《高祖还乡》套数,名动当时。钟嗣成在其《传》中写道:“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

(3)音频朗读

钟嗣成在其《传》中写道:“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思考:本文“新奇”之处是什么?先听朗读。(播放音频)

(4)理清思路

师:分析课文之前,同学们先明确本文内容层次。《高祖还乡》,这套散曲一共有8支曲子(明确:8支)。而高祖是在三煞这支曲子里出现的。

师:根据题目,根据刘邦车驾出现的前后,我们可以把这套散曲分为

几个部分?

明确:三部分。

第一部分:村民接驾准备

第二部分:皇帝仪驾到来

第三部分:见驾、骂驾。

(五) 走进文本,赏析曲词

师: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比如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杨万里的清新自然。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文章 ,看看,这套散曲的风格是怎么样的呢?也就是这篇文章“新奇”在什么地方?

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

明确:大量口语、幽默泼辣、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形象鲜明

师:我们今天就通过《高祖还乡》的曲词来具体分析本文风格是如何体现的?先以刘邦仪仗队进村为例,先来看一看[耍孩儿]。

请大家一起齐读一遍。

1.学生齐读文章 [哨变][耍孩儿]

2.分析曲词

师:[哨变]这支曲词,写作的内容是高祖回乡前乡民忙乱的准备,而我这个乡民却不太理解,“銮驾”之意。对于村中一些人的行为很讽刺。[耍孩儿]这支曲子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皇帝的仪仗队出现了,先出现的是乐队和旗队)(日旗,月旗,凤凰,飞虎,蟠龙,五色旗象征着天地日月,代表着尊贵和神圣。)

3.师:如果让我们正常来描述皇帝的乐队和旗队出现的场景,该怎样描述呢?

学生描述:你看当瞎五留引着一帮不务正业的家伙,胡乱地吹笛擂鼓奏起乐来,宣告皇帝车驾到达时。先来的是一彪仪仗队,引头的是彩旗队,许多面旗帜迎风舒展,有月旗、日旗、飞虎旗、凤凰旗,还有蟋龙戏珠旗,各种图案,五颜六色,真让人目不暇接。紧接着是一队兵器,有叉,有斧,有金瓜锤,有朝天 ,光彩耀眼,威势逼人。再下来的是引道的鹅毛宫扇。真是好大的气派!

师评价:描述得很形象,很庄严、威武。那本文中的这支曲子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4.明确手法:

师:“瞎王留”,一个农民的外号,乐队总指挥,带着一群不三不四的男女;“胡踢蹬”,胡乱地吹,管它好听不好听,热闹就行;白胡阑、红曲连、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这些词,都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使用口语、俚语,使用大众化的口语来进行讽刺。

好处:语言的主要特色有两点,一是通俗性。通俗性是元曲的“本色”特征。通俗,要求人人都听得懂。该曲这一特点是很鲜明的。全曲俗语、口语用得很多。二是趣味性。语言的趣味性表现在用语很形象、描摹生动风趣。如“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常言俗字,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本篇曲用常言俗字达到了点铁成金的水平,增添了曲子的民间性、通俗性,给读者以诙谐感和轻松感。

“村民”并不懂得什么“仪仗队”,更不认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只好依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加以形容。本应是庄严高贵的场面,在百姓看来,都怪里怪气,这样写,就剥光了皇帝庄严神圣的外衣,在荒唐可笑中讽刺了皇家气派和帝王尊严。

师:我们再读曲词,感受文中的讽刺意。

学生再读曲词

(六)、自主、合作,探究文本

学生分组讨论

师: 这种利用口语进行讽刺的手法,不是只有这支曲子有,在其它曲子中还有。接下来,就让我们重点分组品读三个曲词, 三煞、一煞、尾煞,领悟本曲词讽刺手法的运用效果,看看上边同学们归纳的新奇之处是否再每支曲词中都有所体现。

分成三个小组,以三煞、一煞、尾煞这三支曲子为例,每组讨论一个曲词,

要求:

先自读本组的曲词,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分析此曲词是怎样达到讽刺效果的?这种手法以及效果,在本套散曲里的其它曲词里是否能体现?

前后左右同学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学生自读,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1.师:我们先由第一组同学开始。

学生齐读[三煞]这支曲子。

学生:语言上:三次使用“那大汉”,“猛可里抬头觑,险些气破我胸口”用口语,既符合乡里人看人的角度,又有对皇帝的轻视。有讽刺效果。在其他曲词中也有。比如下面曲中的“你须姓刘。。。。。等。从乡民的视角去看待皇帝,很新奇。

结构上:呼应开头,此时知道“车驾”“銮舆”,“险些气破我胸口”收尾,不点破他的身份,带来无穷的悬念。用细节和动作描写了皇帝的高傲。三次使用“那大汉”,“猛可里抬头觑,险些气破我胸口”用口语,既符合乡里人看人的角度,又有对皇帝的轻视。有讽刺效果。在其他曲词中也有。比如下面曲中的“你须姓刘。。。。。”

师:一般的文学作品就是从第三人称角度去写,比如《窦娥冤》,我们这篇散曲,是用了戏曲代言体形式,所谓“代言”,就是以乡民眼中所见来写高祖还乡的盛况,作者既没有把汉高祖作为一个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英雄来歌颂,也没有从一国之主荣归故里的角度纯客观地描述那种热烈壮观的场景,特别真切可感,形象生动。这也是本文比较独特的一点,就是视角新奇。

师:同学们再度课文,要读出曲词中人物感情。

学生再读曲词

2.第二组同学分析[一煞]这支曲子。

大家齐读该曲子。

生:这支曲子用口语揭示刘邦在村里的所作所为,着意在揭露刘邦的隐私(当然是皇帝最忌讳的东西)。这些不是“我”胡编乱造,都有帐本、借据可查。斩钉截铁的语句,使人深信不疑。欠帐不还,还要我跪拜,怎不气破肚皮!

一个被达官贵人捧入云端,至高无上的人物,原来有着这么许多劣迹,剥开他虚假的神圣外衣,说到底,这皇帝还不如一个正直的平民百姓。对最高统治者进行这样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无情的斥责,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和胆识。

师:这支曲子内容也符合《史记》中对刘邦的描写。但本文作者构思尤为巧妙的是,他所塑造的这个农民不仅熟悉刘邦的底细,并且在刘邦没有发迹以前,和刘邦还有过一些瓜葛。作者大胆想象,采用漫画式夸张的处理方法,将乡民见皇帝时,当众揭皇帝的老底,数说皇帝的种种丑事,并逼皇帝还债这种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写在曲中,借助夸张性和荒诞性扫尽皇帝的威风,把他的劣迹一一抖搂出来。使读者明白,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汉高祖刘邦原本不过是个村夫酒徒和流氓无赖。这样通过他的嘴,对汉高祖嘻笑怒骂,揭露了最高统治者五色锦袍下所藏着的丑恶东西,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而且由于使用了大量符合农民身份的语言,使整组套曲生动活泼,笔锋所至,妙趣横生。

师:我们再读课文,要读出乡民的感情,读出刘邦的无赖。

学生齐读。

3.第三组分析[尾煞]这支曲子。

齐读最后一支曲子。

师:结尾一曲可以说是全组套曲的高潮,特别是最后三句:“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更是余味无穷。

生:“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这里既有口语,俚语。也体现了讽刺意味。比如:套曲起首写圣驾要来,因为刘邦做了皇帝,要避讳,村里人当然不能直呼其名,只是恭恭敬敬地称高祖皇帝。而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搞不清汉高祖是谁,还以为是另外一位大人物。及至见面仔细辨认,才认出来这个高祖,原来就是刘三。那刘三干吗要改名汉高祖呢?于是“我”从自己切身的遭遇出发,很自然地就会认定改名是为了躲债赖帐。这是符合“我”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心理特征的,在“我”的眼里,始终把刘邦看作是个流氓,作者也自始至终抓住刘邦的无赖行径做文章,把其写成一个丑角,这样全套散曲尾首呼应,而且更加强了嘲讽和抨击的力量。

师:汉高祖是刘邦死后的尊号,作者却故意把这尊号放在刘邦生前,一则是因为这个尊号已为大家所熟悉,这里借用一下;二则活人为了赖债,竟然要用死人的尊号,不仅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也增加了喜剧的效果。

再读课文。

(七)、人物形象分析

师:这结尾一曲,也最后完成对“我”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一方面明确表明欠的债要还,而且提出了还债的具体办法,另一方面又故意揶揄刘邦,不想还债也不要紧,谁又会揪住你不放呢?你尽管堂堂正正地叫刘三,干什么平白无故偷偷改姓更名,“唤做汉高祖”(他并不了解“汉高祖”这个尊号和刘邦这个名字之间的关系)。在老百姓看来改姓换名实在是不光彩的事。这样就充分表露了“我”这个人物正直朴实,泼辣敢斗,同时又诙谐幽默。是个十分成功的喜剧人物。

那么同学们总结一下刘邦的形象是什么?

生:好酒贪杯,明借暗偷,敲诈勒索样样都干,欠账不还, 强取豪夺、 以权谋私的地痞无赖。

乡民眼中的高祖虚伪、装模作样,当初也不过是个农民,是一个十足的无赖,为掩盖丑行而改姓更名。 

(八)思考探究

师:历史上很多人都称赞刘邦的才能,通过《鸿门宴》可以看出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固执武断,知人善任,用人所长。那么为什么作者要把刘邦刻画成一个无赖?

学生回答各种都有

(幻灯片)背景展示:

在元代,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都很深重,汉人列在蒙古人、色目人之下,知识分子的地位更是低下,有所谓 “八娼九儒十丐” 之说,元代读书人失去了科举的精神支柱,心情是十分苦闷的,他们创作散曲的目的,是为了抒发在元蒙统治者重压之下的愁苦、郁闷,有的人把散曲作为逃避现实的工具,再加上元代统治者刑罚森严,知识分子虽有不满,却不能直言,这一切就造成了元代散曲很少有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这是由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所决定的,这种作品很少,实际上表现了知识分子的一种消极反抗。

师:“高祖还乡”确实有汉朝的影子,汉高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上台前确实有些流氓无赖行径,这和本文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本文主要写的是元朝的现实,从“社长排门告示”的制度到“皇帝仪仗队”的规格,全是元朝的规章和现实。作者是元代人,对元朝的规章熟悉,笔下大写元代现实是不言而喻的。有借古讽今的效果。

总之,本文写的是元朝的现实,确实有汉朝的影子,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里有普遍意义。

(九)全文总结。

郑振铎评说:“《高祖还乡》,确是奇作。他能够把流氓皇帝刘邦的无赖相,用傍敲侧击的方法曲曲传出。他使刘邦荣归故乡的故事,从一个村庄人眼里和心底说出。村庄人心直嘴快,直把这个故使威风的大皇帝,弄得啼笑皆非。这虽是游戏之作,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中国俗文学史》下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从高祖本纪中所记刘邦少年时的无赖行为生发开去。“村民”骂皇帝,中外文坛少见,而睢景臣却在《高祖还乡》中淋漓尽致地骂了一回,也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里,感受不一样的文学形象,感受不一样的艺术魅力。今天的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十)附:板书设计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睢景臣

语言

讽刺

新奇 视角

手法

立意

形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歌之部 第三单元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公开课教案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