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3-23 01:17:38

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 “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有不同的(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 428时,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燃烧销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杭州地区昼短夜长

B天宫一号坠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

C天宫一号在大气层中的燃烧现象属于自燃

D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暖层、中间层、对流层和平流层

5.老师敲响音叉,并将一系有细线的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乒乓球靠近音叉,是为了加大音叉的振动

B.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乒乓球振动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发声的频率越高

D.乒乓球振动的幅度等于音叉的振动幅度

6.温州市域铁路S2线正在建设中,北起乐清市虹桥镇,终点瑞安人民路站,为解决噪声扰民问题,轻轨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人耳处 C.空气中 D.传播过程中

7.下列四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  )

A.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溅起水花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密封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

B.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

D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9.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这个实验表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再玻璃罩中发生反射

C.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10.要使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拨弦的力度 B.改用更粗的琴弦

C.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 D.把琴弦拉的紧些

11.许多手机用户安装了会说话的汤姆猫。汤姆猫可以将到的话用滑稽的声音重复说一遍。手机播放汤姆猫的声音与原声相比,一定没有改变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1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3.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4.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

B.在公路上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C.用外罩把发出噪声的物体罩起来

D.戴上防噪声耳塞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

B.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如果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   (选填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18.在高考和中考期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的提示,这是为了减少   污染。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强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

19.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   (选填”“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由图可知,图   (选填)是噪声的波形。

20.目前,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   、吸声和隔声。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是通过   减小噪声污染。大会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   (选填增强减少)声音的反射。

21.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 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选填增大减小)图中   最有可能是此时(即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的声音波形图(选填

22.通过声现象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   201856日,青海玉树发生5.3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2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吹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24.元旦晚会上,舞台上音箱里正播着器乐合奏,我们根据不同乐器的   不同来区别是小提琴还是笛子。如图,小明和小丽在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根据不同杯子发声的   不同敲出一首动听的歌。水装得最多的,音调是最   

25.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它是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26.写出下列情景所对应的物理知识:

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这表明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这表明   

3)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 这表明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7.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减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   ;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几乎   (能/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出   

2)如图所示,实验时将闹铃没有直接放于玻璃罩的托盘上,而是放于塑料泡沫之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28.请设计一个验证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说明所选器材和简要步骤。

29.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所示: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四.计算与解答题(共2小题)

30.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从船底安装的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出声波,经1.2s后接收到反射波。

1)声呐发出的是   声波。

2)计算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31.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音的速度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下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 “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有不同的(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学会思考】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根据音色可以辨别物体。

解: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音色能辨别说话者。

故选:B

 

2.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学会思考】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2)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即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来比较即可。

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

由于铁管长20m,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V=word/media/image12_1.png可知,t=word/media/image13_1.png=0.00385s

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t=word/media/image13_1.png=0.0588s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0.1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故选:A

 

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学会思考】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

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A、声音的高低(即音调)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即振动频率)决定;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

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C错误;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BC

 

4 428时,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燃烧销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杭州地区昼短夜长

B天宫一号坠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

C天宫一号在大气层中的燃烧现象属于自燃

D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暖层、中间层、对流层和平流层

【学会思考】①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23日,全球昼夜平分;

②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③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④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

解:A42日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昼长夜短。故A错误;

B天宫一号坠落过程中会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天宫一号在大气层中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发生自燃。故C正确;

D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逸散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故D错误。

故选:C

 

5.老师敲响音叉,并将一系有细线的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乒乓球靠近音叉,是为了加大音叉的振动

B.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乒乓球振动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发声的频率越高

D.乒乓球振动的幅度等于音叉的振动幅度

【学会思考】老师敲响音叉,并将一系有细线的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音叉的振幅很小,眼睛不容易观察,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使振动放大,容易观察。

解:A、音叉的振动幅度,跟敲击音叉时用力大小有关,跟乒乓球无关。不符合题意。

B、音叉振动很小,通过乒乓球靠近音叉来放大音叉的振动。符合题意。

C、乒乓球振动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振幅越大。不符合题意。

D、乒乓球振动的幅度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但是两者不相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容易观察,乒乓球的振动幅度很明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温州市域铁路S2线正在建设中,北起乐清市虹桥镇,终点瑞安人民路站,为解决噪声扰民问题,轻轨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人耳处 C.空气中 D.传播过程中

【学会思考】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据此分析解答。

解:轻轨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只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下列四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  )

A.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溅起水花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密封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学会思考】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

③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④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

解: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发声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笛子属于管乐器,按住不同的孔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改变了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该实验不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

B.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

D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学会思考】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A、老师讲课的声音发出后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里,故A正确;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因为声音具有能量,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故C正确;

D、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别人的音色,故D错误。

故选:D

 

9.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这个实验表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再玻璃罩中发生反射

C.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学会思考】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这样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故选:C

 

10.要使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拨弦的力度 B.改用更粗的琴弦

C.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 D.把琴弦拉的紧些

【学会思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A、增大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而不能使声音的音调变高,故A错误;

BC、改用更粗的琴弦、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这样会让琴弦振动减慢,音调就会变低,故BC错误;

D、把琴弦拉的紧些,会让琴弦振动加快,音调就会变高;故D正确。

故选:D

 

11.许多手机用户安装了会说话的汤姆猫。汤姆猫可以将到的话用滑稽的声音重复说一遍。手机播放汤姆猫的声音与原声相比,一定没有改变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学会思考】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故手机播放汤姆猫的声音与原声相比,一定没有改变的是声音的传播速度。

故选:D

 

1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学会思考】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AC、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C正确;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B正确;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A

 

13.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学会思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解: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这是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的;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是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的。

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①④。

故选:D

 

14.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

B.在公路上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C.用外罩把发出噪声的物体罩起来

D.戴上防噪声耳塞

【学会思考】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对照选项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不合题意;

B、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符合题意;

C、把噪声源罩起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不合题意;

D、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不合题意。

故选:B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学会思考】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

③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A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AB错误;

C、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

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

B.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学会思考】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

解:A、医生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A说法正确;

B、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频率是6Hz,不在听觉范围内,我们是无法听到的,故B说法正确;

C、烛焰在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上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说法正确;

D脆如银铃形容声音的音调高,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3分)

17.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能在 空气 中传播。如果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 能 (选填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学会思考】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但听不到声音。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能。

 

18.在高考和中考期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的提示,这是为了减少 噪声 污染。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强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分贝。

【学会思考】防治噪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解:禁止汽车鸣笛,防止了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故答案为:噪声;907050

 

19.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声音 不能 (选填”“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由图可知,图 乙 (选填)是噪声的波形。

【学会思考】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结合声音的波形图可知,甲图中的波形有规律,是乐音;乙中声音的波形杂乱无章,是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不能;乙。

 

20.目前,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 消声 、吸声和隔声。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是通过 隔声 减小噪声污染。大会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 减少 (选填增强减少)声音的反射。

【学会思考】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消声、吸声和隔声;从噪声的产生减弱噪声的措施是消声;从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措施是隔声;从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的措施是吸声。

解: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消声、吸声和隔声;

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措施是隔声;

大会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减少回声的反射,达到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消声;隔声;减少;

 

21.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 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分贝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图中 乙 最有可能是此时(即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的声音波形图(选填

【学会思考】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噪声越小,分贝数越小。

②噪声是由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其波形图是杂乱无章的;

乐音的波形图是有规律的,是物体做有一定规律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噪声减小,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减小;

由甲图可以看出,其波形图呈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波形;

乙图中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是无规则的,是噪声的波形且振幅小,有可能是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

故答案为:分贝;减小;乙。

 

22.通过声现象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 201856日,青海玉树发生5.3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次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是利用 超 声波获得信息。

【学会思考】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

2)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

解:据课本知识可知,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故答案为:20Hz20000Hz;次;超。

 

2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吹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 甲乙丙丁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

【学会思考】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柱。

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柱;由图可知,甲乙丙丁的空气依次增多,空气柱长度增加,空气柱振动变慢,音调变低,因此,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甲乙丙丁;

由实验可以说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甲乙丙丁;频率。

 

24.元旦晚会上,舞台上音箱里正播着器乐合奏,我们根据不同乐器的 音色 不同来区别是小提琴还是笛子。如图,小明和小丽在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根据不同杯子发声的 音调 不同敲出一首动听的歌。水装得最多的,音调是最 低 

【学会思考】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调的高低和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特点是不同的,就是指音色不同。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敲杯子时,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从而能够敲出不同的歌,水装的最多时,振动的最慢,音调最低。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低。

 

25.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高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高 ,这说明音调是由 频率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声音的响度 变大 (选填变大 ),这说明响度与 振幅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振动频率太低 。它是 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学会思考】1)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与振动幅度、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动幅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率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

解: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载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故答案为:(1)高;高;频率;(2)变大;变大;振幅;振动频率太低;次声波。

 

26.写出下列情景所对应的物理知识:

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这表明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这表明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 这表明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学会思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解: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可以通过水传到鱼的耳朵里,会把鱼吓跑;这表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2)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

3)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

故答案为:(1)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7.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减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 变大 ;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几乎 不能 (能/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出 真空不能传声 

2)如图所示,实验时将闹铃没有直接放于玻璃罩的托盘上,而是放于塑料泡沫之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弱声音通过底座传出 

【学会思考】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希薄,铃声将会变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变大;

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当靠近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2)实验时如果将闹铃直接放在玻璃罩的托盘上,声音会通过托盘传出,把闹铃放于塑料泡沫之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声音通过底座传出。

故答案为:(1)变大;不能;真空不能传声;(2)减弱声音通过底座传出。

 

28.请设计一个验证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说明所选器材和简要步骤。

【学会思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根据这个特点,利用身边一些常见物体来进行实验设计。

答: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表。

实验步骤:把小闹表调至响振状态,然后轻放于大广口瓶里,听小闹钟的声音。用橡皮塞塞住广口瓶的瓶口并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

实验结论:瓶内空气和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塞隔离,如果此时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听到的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塞传播出来的,即固态也能传声。

 

29.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所示: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③  ⑤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④  ⑤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20  0.4 

【学会思考】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cm,横街面积应该与①不同,可以填0.4

故答案为:(1)③;⑤;(2)④;⑤;(320 0.4

 

四.计算与解答题(共2小题)

30.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从船底安装的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出声波,经1.2s后接收到反射波。

1)声呐发出的是 超 声波。

2)计算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学会思考】1)声呐是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一种回声测距装置,发射、接收的是超声波。

2)先算出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word/media/image16_1.png就可求出海底的深度。

3)真空不能传声。

解:1)因为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的特点,声呐采用的是超声波。

2)根据题意由于经过1.2s后收到这个超声的回声信号,那么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word/media/image17_1.png×1.2s=0.6s

海底的深度为s=vt=1530m/s×0.6s=918m

3)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故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超;(2)海洋的深度为918m;(3)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31.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音的速度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下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学会思考】司机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脚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两者的路程即可解题。

解:汽车在2s所走的路程是:S1=V1t=10m/s×2s=20m

声音在2s所走的路程是:S2=V2t=340m/s×2s=680m

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S=word/media/image18_1.png=350m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S3=350m20m=330m

答: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350m.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330m

 

17 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

1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

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解析:选D。材料中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工人工资高得惊人、煤炭价格却极为便宜的现象,于是各行各业想方设法投资开发出多消耗煤炭、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此后以煤炭为能源,以机器代替工人劳动的蒸汽机的发明应运而生,可见动力革命的启动有其独特的条件,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应排除;材料并未反映近代化的启动,故B项错误。

2.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  )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

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

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

解析:选A。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故D项错误。

3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

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农业技术革命,这一做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英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英国的粮食自给,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东部进行农业技术革命并不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比较,故C项错误;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它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与题目中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

4.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厂成了犯罪频发的地方

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

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

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

解析:选DA项与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主要体现工厂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而不是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故B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还不能说明已出现垄断组织,故C项错误;据材料监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故D项正确。

5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这一经济形态(  )

A.开始于19世纪晚期的欧美各国

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

D.使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世纪的英国,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故D项正确。

6.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家庭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

解析:选C。抓住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故B项错误;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7.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下列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世界市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到海外抢占市场

D.世界在走向整体化中人类生活得到改善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所强调是19世纪末经济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所体现的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故A项正确;19世纪末,欧洲早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强占市场是伴随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故C项错误;材料所强调的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西欧的崛起,至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